農門科舉奮斗日常 第30節
書迷正在閱讀:龍傲天穿成爽文炮灰經紀人、穿到民國好好學習生活、再生歡、熾夏不落、重生后手撕婚書,嫁給前任他親叔、笨蛋美人成為太子妃后、虐文女主手持瘋筆、《哥哥們太愛我了怎么辦》1vN(骨科)、攻略竹馬他爸【年齡差】、月色肆虐( NPH 虐男)
這倒是,姜修在看完陳延的時策之后叫人翻過他之前的卷子,嗯…… 只能說是還行吧,若是換了個主考官,他應當是得不到案首的,不過,詩詞歌賦可以慢慢修煉。于時事策論上的天賦與遠見,實屬難得。 姜大人又夸了陳延幾句,這幾句,陳延倒是受了,上位者在夸人的時候一味謙虛推拒,是會讓夸人的人不開心的,成熟的打工人只要在這個時候‘小臉一紅’,以示羞澀就好了。 果然,姜大人看見陳延耳根子都紅了,笑了一聲,“真是少年啊?!?/br> 夸夸完,他又問起了川安縣的一些事,包括但不限于某些農桑、私塾教學的方法,包括他對于某些事情的看法。 陳延看上去是隨意回答,但內心已經過了千帆—— 可千萬不能在這個時候掉鏈子,他仔細使用字詞,語速不快不慢,在談話中稍微夾帶一點自己的想法。 姜大人欣賞自己有想法的少年,態度愈加平和,目光里隱有笑意。 他還問起,陳延家中是如何會想到供他和陳安一起科舉,要知道,兄弟倆一起科舉的拋費平常人家根本負擔不起。 陳延小夸了一把爺爺老陳頭的遠見,再夸了一把呂夫子心善,廣收農家子,束脩不,然后又說起了自己的豆羹生意,“都靠家中長輩經營……” 豆羹? 這兩個字喚起了姜大人的一段回憶,他腦子里立刻閃過了陳延在卷子上的歐體,他曾在川安縣與一賣豆羹的老者攀談,他也姓陳,家中有兩個少年舉子…… 姜大人有些訝異,“莫非是陳氏豆羹?” 陳延抬頭,滿眼好奇,他知道姜大人的確去過家里的攤子,讓他沒想到的是他居然還記得,“就是陳氏豆羹?!?/br> 一碗小小的豆羹在這里的談話中,很莫名的使場上的氣氛更柔和、融洽了。 也許是讀書人都信奉一個眼緣吧。 陳延的面前也多了一杯茶,他輕抿了一口,茶香四溢,茶是好茶,但陳延顯然有些喝不慣。 “你這表情,倒讓我想起——”姜大人隨口說到這里,突然想到什么,沒有再往下,而是轉而問陳延,“今年八月院試,你有院試之意?”在一些友好的交流中,他發現陳延好像已經開始準備院試了。 “是?!标愌雍敛谎陲?,“學生準備參加今年八月的院試?!彼幌氲攘?,一等就是三年! 姜修看了他一眼,“你現在已經是縣案首、府試案首,若院試能再拿一個案首,便是江南府的小三元了。以你現在的水準,過院試不難,但案首——” 院試是他與知府一起做主考,知府是正統江南學子,喜好十分明顯,以陳延這作辭章的水平在知府面前,是絕無案首可能的。 “學生知道?!标愌又?,但案首之名對于陳延來說不過是錦上添花,有很美,沒有就沒有。反正他只想要院試通過,最好能是前十,這樣可以成為廩生,如果不是前十,那十一和倒數第一對他來說區別不大,反正都是自己的水平考出來的。 “不惋惜?” “無甚惋惜?!标愌訐u頭,“若是掌中之物不小心落地碎了,還會惋惜,但院試并非學生掌中之物,何來惋惜之說?!奔词共鸥甙硕?,考試前也不敢百分之百說自己一定是案首吧。 他居然從這個少年學子的眼里看到了灑脫。 姜修欣賞這種灑脫,又與陳延說了幾句,直到有小廝進來通傳,在他耳畔說了幾句,姜修才起身,從書架上抽出了幾本書,放到了陳延面前。 姜修:“寫辭章也并非天下難事,要做到頂尖需要天賦,但得中上也有個中竅門,這幾本書贈你了?!?/br> 長者賜不可辭,當然,陳延也拒絕不了就是了,因為姜大人這事似乎有點急,很快就出門了,陳延只能抱著書跟著他一起出了書房。 姜大人在出門之前看見了在外等候的呂思然,走向前和他說了幾句話,呂思然就帶著陳延,跟著一個小廝出了姜府。 回去的路上他看著陳延手里的書,心里掀起了驚濤駭浪。 這不是什么名本孤本,但姜大人把這幾本書送給陳延,說明他心中對這個義弟十分滿意、欣賞,才會這么大方的送出了自己的手抄本。 陳延在知道這是提學大人的手抄本后,眼睛里也露出了驚詫。 “康弟,今年的院試,你必中,他日兄長等著在鴻坤樓為你擺宴了?!兵櫪鞘歉抢餀n次比較高的一家酒樓,因為有許多新榜秀才在那里宴請親朋,也被戲稱為秀才樓。 說要在秀才樓辦酒,無疑是一句吉祥話。 “等那日我一定陪兄長多喝幾杯?!?/br> “好!” …… 是夜,今天陳多富大出血,帶著趙一成和他叔叔去外邊的小酒樓搓了一頓,點了幾個好菜,答謝他二人留下。 趙一成可不覺得自己這是幫了什么大忙,他心里可感激陳延了,“陳延兄在私塾里助我良多,我能考中童生你功不可沒,不過是等上一天!你這樣說就折煞我了!” 那便不提感激,大家只暢吃一晚! 所有人都吃得肚溜圓回去,安安心心睡了一覺,隔日依舊是好天氣,大家收拾收拾行囊,真正套車出發啦! 去時比來時心更切,不過牛車的速度有限,大家再急也就是這么快了。 此時的陳延并不知道,他取得了江南府府試頭名的消息,已經在川安縣傳開了。 連縣尊大人都知道了! 是以,車咕嚕緩緩慢慢走過官道,進入川安縣的第二天,陳延又被縣尊大人召見了。 不過縣尊的召見就比較簡單干脆了,見面先夸,夸了再賞,一套文房四寶下去,反正欣賞的態度擺在這里。 這次,陳家當真是祖墳冒青煙,所有人都開心得不得了,老陳頭認為兩個孫子都拿了功名,家里是必須要辦一場酒了。 可以不用辦得那么大,請家里和族中相熟的親友來即可,但絕不能不辦!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這都不邀人來,人家該要以為他們眼界高了。 是以,酒席就這么風風火火的辦起來了。 陳延和陳安極少看見父親母親、還有爺爺奶奶那么開心,他們笑得見牙不見眼,每個人身上都冒著喜悅和幸福的泡泡,穿梭在親人之間,如魚得水。 陳延每次看見這一幕,都會想到曾經的自己內心為何而科舉: 為了有功名庇護家中;為了能有更快更好掙到銀錢的辦法;為了跨越階級。過去的一切,都在慢慢實現。 …… 宴席結束,大家洗著若干盤子,收拾著鄉下院內的雜物和殘渣,享受著這幸福的苦惱。 “今日什么都好,就是那些個想給康哥兒議親的jiejiemeimei太難打發了!”李銀花是絕對不會為兒子聘什么表姐表妹的。 別說她功利,自己家什么破條件她清楚得很,康哥兒要找,至少也找個讀書人家的女兒吧,大字不識也不相配啊。 大伯娘林翠翠也是這么想的,“不過康哥兒才十二,還能等等,我們壯哥兒……”不知不覺,也快十四了。 “兒子還能等!”那么著急干什么,以后還要考呢,再等等能考個秀才,不閉著眼娶個好媳婦?李銀花勸嫂子,“倒是你家梅花和梨花,得找了!” 梅花為了等兩兄弟考中,都過了十六了,梨花也十五了,也得開始相看了。 “誒唷,我也沒轍……” 林翠翠也是滿臉苦澀,“你看我們家梅花那條件,也是齊齊整整!又識字,會算賬,家里兄弟靠得住,爹也說了,到時候出嫁公中不會少了嫁妝,豆腐方子也能帶過去?!彪m然現在豆腐方在川安縣已經不那么值錢了。 但梅花的條件是真不錯的! “就這樣,介紹的都是些……”一家子種田為生是絕對不行的,好不容易有幾個在縣里做生意的來問,“那也是小兒子?!狈植坏蕉嗌偌覙I,還等著結親從娘子這里撈點錢的。 李銀花蹙眉,“前些天呂夫人問過我梅花的事,我們認識的人少,不若問問呂夫人有沒有合適的人能牽引一下?” 秀才娘子在大伯娘眼里可是能人,“好好好!弟妹啊,你就幫我去問問,我替梅花這孩子謝謝你!” 但李銀花并沒有想到,侄女梅花的姻緣她還沒擺脫給呂夫人,自家兒子的‘姻緣’,就提前到了。 來的還是川安縣有名的大媒。 那婆子進了陳家的鋪子里,那叫一個舌燦蓮花:“陳娘子,您家這可是撞了大姻緣??!” 李銀花有點搞不清狀況,“這,這是哪家來說項?” 竟是女方請媒人上門。 婆子用紅帕捂著嘴呵呵笑著,“是我們師爺何大人的嫡幼女呢!” “也是十二歲,長得貌若西子,上得廳堂女工出色、恭順父母,同你家陳公子最是相配!” 作者有話說: 每天都在臨近12點的時候□□更新,明天端午,也許大概可能可以雙更! 大家晚安!求收藏一下我的預收文!專欄可見,簡介上有它的簡介!_(:3」∠)_感謝在2022-06-02 00:00:01~2022-06-02 23:51:3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李李李 3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35章 不就是輿論戰嗎? ◎玩營銷?你等著!◎ “簡直荒謬可笑!”呂夫子直接起身, 一拍桌子,“那何師爺真是癡心妄想!”還想把陳延定下來,綁在他和方德名那條骯臟的船上, 簡直不可理喻! 陳延看著夫子怒發沖冠,連忙安撫他:“我已經讓我娘回絕了。夫子不必擔心?!?/br> “就怕那個小人藉此恨上你, 處處給你下絆子?!焙螏煚斈莻€位置說不重要又有點重要, 要是想為難陳延, 還是有些麻煩的。 “不遭人嫉妒是庸才, 況且我們與他之間……無須此事, 也有齟齬?!狈凑F在縣尊大人欣賞他,若當真遭了計,大不了向縣尊示弱求救。 夫子去信會因為沒有證據而被定性為攀咬, 而他,一個十二歲的少年,只不過是因為‘收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而感到害怕, 所以向自己敬仰的人求救了而已。 呂夫子看著陳延侃侃而談, 一臉無畏, 猛然間發現,他已經長得蠻高了, 不再是那個入學時只到他胸口, 一臉稚氣的男孩子了。 怪不得那何師爺想借姻緣來拉人。 不過,呂夫子思考了片刻, 還是說:“陳延, 過早結親對你沒有好處, 若是家里不著急, 你可以再等上幾年?!?/br> “妻子是要相扶一生的, 你現今還小, 思緒易變,要等定定性再談將來?!?/br> 自己這輩子才12歲!豈止是等上幾年,陳延想再等十年,反正十年后才22! 他利落道:“君子立業而后成家,夫子,我現在還早著呢?!?/br> 談過結婚這個話題之后,陳延很快把何師爺拋到腦后,把呂思然的信拿出來遞給了夫子。 一開始呂夫子以為是家信,面帶笑容便看了起來。 但他的面色隨著目光往下而逐漸凝重復雜起來。 “夫子,您怎么了?”在看見呂夫子復雜目光的那一瞬間,陳延知道,他還沒有放下科舉。 正因沒有放下,所以看到關于它的消息,才無法平和。 呂夫子嘆了一口氣,他確實在遲疑要不要去。 他切切實實是為科舉瘋狂過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