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直播通清朝 第38節
“一天運送二十幾萬人,這是真的嗎,那后世總人口有多少?!敝扉σ苫?。 【朱高煦:敢問姑娘,后世的國家人口有多少?】 朱棣看了自己的二兒子一眼,倒也沒有說什么。 星慕剛想看一下時間,然后瞟到了這個問題。 【按照最近一次的人口普查,現在華夏的總人口大概是15億左右?!?/br> “啥,多少?”朱棣震驚,只以為自己聽錯了。不單單是他,但凡聽得懂這個數的人都不敢置信。 【胤禛:不可能,后世的地圖還沒有大清如今的大,蒙古就算不算,也和大清差不多,怎么可能養活這么多人?!?/br> 土地就這么多,就算一年到頭都風調雨順,全國土地都是良田,也不可能養活15億人。 【朱棣:你們竟然有 后世的地圖?】 “爹,重點,重點!”朱高熾簡直無語,他現在最想知道的是后世怎么養活這么多人的。 “咳咳,不要急,不是有人問了嗎?!?/br> “可是主播剛剛沒有看到啊,她注意力在……她干嘛去?” 星慕口渴,來到自動販賣機邊上給自己買了一瓶礦泉水。 “這又是什么,東西能夠自己出來?!?/br> “這不重要,快問正事?!?/br> 【朱高熾:敢問姑娘,后世是如何養活這么多百姓的?!?/br> “砸錢,吸引一下她的注意力?!?/br> 【粉絲朱高熾打賞主播一個‘天空之城’?!?/br> 【粉絲朱高煦打賞主播一個‘天空之城’?!?/br> …… 【粉絲胤禛打賞主播一個‘天空之城’?!?/br> 【粉絲胤祥打賞主播一個‘天空之城’?!?/br> …… 星慕不過是看了一下自己的車次大概在什么時候檢票后車,注意力再次回到屏幕上就看到又是滿屏的打賞,腦子有些懵在,這又是怎么了? 【朱高熾:敢問姑娘,后世是如何養活這么多百姓的?!?/br> 【胤禛:敢問姑娘,后世華夏真的這么多百姓嗎?他們的生活水平和你差不多嗎?】 星慕看了一會兒,才知道這是在說什么。 【怎么養活這么多人,這是個很復雜的問題,首先自然是工業革命之后的生產力井噴。農業方面的技術突破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加上世界的聯系更加緊密,糧食進口也不是什么難事了?!?/br> 【在元朝的時候,我們國家的人口達到一個億,然后之后的明朝和清朝初期也都在這個數字之間拉扯,可能因為戰亂天災的原因人口銳減,但是只要生存環境尚可,那人口總數還是會接近一個億左右。想要突破‘馬爾薩斯陷阱’,讓人口暴增,那就需要外部的原因刺激。清朝中后期,華夏的人口暴增,道光年間大概有4億多人,這就是翻了四倍,什么原因,因為大航海時代。外來的高產作物玉米,土豆和紅薯的傳入。經過慢慢的熟悉,不管是種植還是做法都越來越普及?!?/br> 【這些作物最大的特點就是高產,而且也容易種植,同樣的土地生產的糧食多了,自然能夠養活的人就多了。在一些縣志中就有記載,因為人口多了水稻小麥不夠吃,也是就在一些不適合種水稻小麥的高山低谷旱地中種植玉米,土豆這些高產作物。雖然可能口感上不及我們自己吃慣了的大米小麥,但是底層百姓求得也不過是一個飽腹和活著。養活自己和養活家里的孩子?!?/br> 【在這里還要說一句的是,玉米,紅薯,土豆都是在明朝的時候傳入中國的,只是當時這些東西都是皇家貢品。并沒有流入民間,直到明朝滅亡,專門為皇家服務的‘菜戶’成為農戶,這些東西才開始發揮自己最大的作用?!?/br> 【這真的是給他人做嫁衣,不過也是自己做的孽?!?/br> 朱棣:…… 【不過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看看漢朝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來的種植也基本上都是皇家御用,根本沒有想過向民間傳播,這就是封建社會的常態,階級的壁壘猶如天塹?!?/br> 【這就是清朝中后期人口暴增的原因,高產的作物開始分布各地?!?/br> 【至于現在,我們國家的人口達到15億,農作物的產量增長自然也是重要原因之一?!?/br> 【舉個例子,如今我國的水稻每畝的平均產量大概是900到950斤左右。這是一個平均數字,我國地員遼闊,各地的產量差距也是有的。小麥每畝的產量差距比較大,有些地方是八九百斤,有的地方畝產能夠達到1700斤?!?/br> “什么,后世的水稻竟然能夠畝產900斤,這是真的嗎,這是怎么種的,能夠教我們嗎?” “小,小麥能夠畝產1700斤?我沒有聽錯吧?!?/br> “這是怎么做到的,這是怎么做到的?!?/br> “我們可以學嗎,不用900斤,只要有500斤,我做夢都能笑醒了?!?/br> “什么500斤,只要有400斤,讓我去死都可以,我的小孫孫,要是家里能夠有多一口飯,我的小孫兒又怎么會早夭?!?/br> “我們可以讓這仙子教我們嗎?” “……” 糧食對于底層的百姓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事關他們的性命,比他們的性命還重要。以往他們還可以看稀奇,現在說到糧食就忍不住激動起來。 當然激動的不止是他們,地主,官僚,統治者們都很激動,這和他們的切身利益相關, 星慕看向屏幕中的各種問題,基本上都是求種植辦法,甚至是良種的。星慕卻是沒有回答,一來她不懂種田,需要花時間查資料,現在也不方便。二來就算她愿意賣良種,怎么樣才能讓普通百姓受益呢。她是掛賣呢,還是抽獎呢。掛賣普通百姓搶不過有錢人,抽獎更是幾率不公平。要是能夠指定買賣就好了,全部都給雍正和朱棣送過去,這兩位的手段她還是信任的。 怎么樣百姓也能夠分一口湯喝。 【雜交水稻的出現,更是一個創世紀的壯舉,我們的國士袁老,培育了雜交水稻,我剛剛查了消息,現在的水稻畝產是1000多公斤,也就是2000斤以上。是普通水稻的2倍以上?!?/br> “爹?!?/br> “兩,兩千斤!”朱棣震驚地都打擺子了,這是人能夠種出來的水稻嗎。這是后世不是天上? “四哥?!?/br> “十三弟,兩千斤,兩千斤,我一定要得到這雜交水稻的種子,不管付出任何代價?!?/br> “四哥你冷靜一些?!?/br> 第44章 星慕看著屏幕上不停打賞的特效, 手機都有卡頓的現象。 【你們冷靜一點,雜交水稻的好處是產量高,病蟲害少, 但也有缺點, 就是只能種植一代。之后的種子是不能再用的。就像馬和驢生出來的騾子一樣,也不會有后代。當然不是說不能種, 而是會有很多不確定的后果?!?/br> 【我們這邊自然是可以通過科技不停的培育雜交水稻的種子, 所以不必擔憂這些,但是你們那邊總不可能每次都要到我這里買。我能給的也只是少數,量太大也是很麻煩的?!?/br> 星慕可是知道,如今這大數據可是什么都能查到。 【所以最好的選擇還是選普通的水稻小麥種子,雖然幾代后很可能種子會退化一些, 但總是比你們如今用的好一些。只是那是那個問題,我這邊送東西到你們那邊只有賣和抽獎兩個方法,都不能肯定送到哪個人手上。要是不被官方獲得,那其實也沒有太大的意義?!?/br> 聽到星慕的話后, 朱棣和胤禛都是松了一口氣, 這證明這位祖宗是更愿意和他們合作的。她并沒有想要擾亂他們這個世界的想法。守序,知道輕重, 這就好了,他們還能求什么。要求太多不是和對方為難,而是和他們自己過不去。 對于星慕的擔憂,兩位不差錢的土豪給出的答案都是將價格定的高一些,然后在賣的時候提前通知他們一聲。 對此星慕自然是欣然答應。 【等我回去之后再計劃, 我的車要開始檢票了?!?/br> 星慕也不急著排隊, 看著檢票的人差不多了, 才跟在后頭下到站臺上。車還沒有到站。不過其他軌道上停著的動車和開過去的車也是不少。這個時候是最繁忙的時候。 “這是什么車, 這么長,這么快?!?/br> “是啊,一晃眼就過去了。難怪這么遠的路兩個多時辰就到了?!?/br> 【這些動車進站就算是不停,速度也是會降低一些的。動車的時速正常行駛是250—300公里每小時?!?/br> 如今后世的計時單位他們都已經知道了,兩個小時就是一個時辰。 朱棣嘆了一口氣:“這后世不管是天上飛的還是地上跑的都有這般可怕的速度。大鵬扶搖九萬里,后世是真的能做到?!?/br> 越看后世的情況,越覺得有些憋悶,他大明國威赫赫,可和后世一比總感覺的像是小國寡民。 “陛下,這畢竟是幾百年以后的世界,咱們和……”姚廣孝發現其實他們大明和之前和漢,唐,宋,這些王朝也沒有特別大的差別。起碼沒有大明和后世之間這么大的差別。大明和后世簡直就是天上地下的差別。要是不知道這是后世,以為是仙界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朱高煦:敢問姑娘,大明王朝離你所在的后世有多少時間?】 【有600多年吧?!?/br> “600多年以后世界就是這樣的嗎,改天換地?!?/br> “太遙遠了,哎,也是我們自己生不逢時?!?/br> “我們已經是很幸運了,怎么算現在也是太平日子,若是遇到戰亂天災的年景,那才是人命如草芥。寧為太平犬,不為亂世人?!?/br> 【朱棣:姑娘,我大明國祚多少年?】 【明朝和清朝的國祚差不多,276年,16個皇帝。比清朝多了3個皇帝?!?/br> 大明的君臣面面相覷,他們和韃子的國祚竟然一樣,國祚一樣也就罷了,還比人家多了3個皇帝,不要看3這個數目不大,做到他們這個位置,自然知道每一次君王的更替都是一次動蕩。 【明朝的皇帝最長壽的好像就是朱元璋和朱棣。之后的仁宗只做了十個月的皇帝,他的兒子朱瞻基更是三十六歲就駕崩了。留下一個九歲的兒子,也就是很有名的‘叫門天子’朱祁鎮?!?/br> 朱瞻基,這個名字可不陌生。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朱高熾的身上,朱高熾這個時候也是有些懵,他都不知道該高興還是該難過。他是做了皇帝,但是只做了十個月的皇帝,他兒子也做了皇帝但是三十六歲就駕崩了? 【朱瞻基算是我最喜歡的一位明朝皇帝了,可惜了,英年早逝,要是再活二十年,大明絕對會是另外一個樣子。車到了?!?/br> “瞻基是她最喜歡的皇帝?!敝扉Φ故怯行┮馔?。這位對他爹和他態度都是一般。特別是對他,一點面子都不給。 后宮,徐皇后難得感覺身子好了一些。太子妃張氏在一旁服侍。 聽到天幕說起她們的兒子,兩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過來。 當聽到太子只做了十個月的皇帝,朱瞻基三十六歲就駕崩了,兩人都是臉色蒼白。特別是張氏,朱瞻基可是她唯一的兒子。聽到自己的兒子英年早逝張氏只覺得站立不住。 “母后,兒媳失儀了?!?/br> 徐皇后怎么會因此怪罪她,朱瞻基也是她的孫子。 “本宮怎么會怪你,來人,給太子妃賜座?!?/br> “謝母后?!?/br> “別怕,我們問問后世這位姑娘,到底是怎么回事?!毙旎屎笈呐膬合眿D的手背,安慰對方也是安慰自己。 接著徐皇后又讓身邊的嬤嬤去拿了一些銀子。 “這天幕上留言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咱們也充些錢,打賞一番,到時候也能更好的讓那姑娘看到?!?/br> “謝母后?!?/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