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穿之我爹是朱標 第222節
“行啦,你們各忙各的去吧?!敝煸皳]揮手,打發了兒孫們先走一步。 別管,誰都沒有要留下來的意思。端了茶回來的秦王一看屋里就剩下一個朱元璋了,討好的笑著將茶端到朱元璋的面前。 “父皇?!敝煸罢胫聝耗?,突然看見秦王那張臉,脫口就問:“你怎么還沒走?” 秦王頓了半響,最終如實答道:“父皇難道忘了,我去給您續茶了呀。大哥和雄英他們怎么都走了?” 可不是嘛,一個兩個的跑的影都沒了,把他一個人留下這是要干嘛? 朱元璋看著眼前的蠢兒子,沒能忍住的回了一句,“事情都聊完了,商量妥當了,他們不去辦事,難道等著你忙里抽閑幫他們干嘛?” 被朱元璋噴了一臉口水的秦王眨了眨眼睛,“父皇,其實我也不忙,我閑的很?!?/br> 這話差點沒把朱元璋給噎死。 朱元璋想起自己每日辛苦管理國家大事,連個安穩覺都沒有,自己的兒子卻閑得沒事干。他這勞心勞力的,就為了讓兒子們以后懶成秦王這樣。 “從現在開始,跟著你的侄子侄女,他們干什么你就干什么,你就專門給他們打下手,要是讓我聽說你敢偷懶,看我不扒了你的皮?!毙睦飿O度不平衡的朱元璋,果斷的決定讓兒子跟著朱至和朱雄英。 秦王哪里愿意,好不容易才回應天,才脫離兩個惡魔的手,現在朱元璋竟然又要把他丟到他們手里,這不是要他的命嗎? “父皇,就別了吧?”秦王可憐兮兮的瞅著朱元璋,盼著朱元璋能夠改變主意,放他一馬。 “你侄子侄女忙得不可開交,你閑得沒事干,你倒是覺得挺好的?”朱元璋沒好意思把自己推出來,也就只能將事情全都扣到朱至和朱雄英的頭上。 “那有什么不好的,能者多勞。我就是個沒本事的人。只要不給他們闖禍就行了對吧?”可惜的是,秦王絲毫沒有反省自身的意思,反而一臉的引以為傲。 作為一個沒用的人,只需要依靠著父兄和侄兒們,他的日子也能過得穩穩當當。 “滾!”朱元璋萬萬沒有想到,兒子如此的沒出息。勃然大怒的大吼一聲,讓秦王趕緊給他滾。 秦王就這么被朱元璋打發了去,末了卻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到底犯了什么錯。 灰溜溜地出了殿門,秦王回頭瞅著親爹所在的方向,反思著,卻沒有要走的意思。 沒一會兒,孫公公走了出來,“秦王,皇上讓您趕緊去找太孫和郡主?!?/br> 所謂反思,其實是在想,剛才朱元璋的話,他是不是不該當回事兒?還是先麻利的回家吧,結果孫公公走了出來,直接把秦王拉回現實。 秦王苦哈哈的道:“他們兩個用起我來那是真的半點都不含糊的呀,爹是不是覺得我太閑?” 孫公公肯定的點點頭,朱元璋就是覺得秦王閑的啥事都不干,實在可氣,所以才會把人交給朱至和朱雄英。 “我閑著我也不惹事兒啊,父皇怎么就容不得我閑呢?”秦王是不服的,他閑著招惹誰了? “王爺還是趕緊去找太孫和郡主吧,要不然皇上該生氣了?!睂O公公好言相勸,讓秦王也不必再糾結不停,還是麻利的去找朱至和朱雄英。 秦王是真的不想。一步三回頭的瞅著朱元璋的宮殿,就希望朱元璋能夠派一個人出來,告訴他改主意了。 可惜直到再也看不清朱元璋的宮殿,秦王依然沒能看到出門阻止他的人。 反倒是秦王剛到東宮大門,卻見著太子和朱雄英朱至分別往不同方向去,秦王毫不猶豫的躲到一旁的墻角。故意的避開。 “王爺,皇上讓您跟著太孫或者郡主,他們就在那兒?!边€是跟著秦王伺候秦王的人,注意到前面的朱至和朱雄英,似乎都神色匆匆的準備辦什么事兒去,秦王難道不應該上去跟著一道? “閉上嘴?!鼻赝醴置鞑幌敫?,所以才會縮在這兒不動的。 等到人都走完了,秦王才慢慢悠悠的走到東宮的門口,大聲的喊道:“大哥,雄英,至兒,我來了?!?/br> 跟著秦王的人看著秦王這一波cao作,嘆為觀止。 誰說他們家王爺沒腦子的,看這一手干得多么漂亮? 然而下一刻,秦王卻笑不出來了。 陳亙從里頭走出來,見著秦王福福身道:“王爺。王爺來的正好,有些事得請王爺幫忙?!?/br> 秦王面上的笑容戛然而止,艱難的轉過頭,迎著陳亙問:“啊,我嗎?找別的人幫你不成嗎?” “郡主吩咐的事?!彼剖侵狼赝跤袩o數可以拒絕的理由,陳亙先一步亮出朱至的名號,卻是絕了秦王的念頭。 果不其然,秦王的臉色瞬間垮了下來,“啥事兒?” “招人?!标悂兪掷锬昧艘化B厚厚的白紙,此時全部塞到秦王的懷中。 秦王嘆白紙上衣赫然寫著的大字:招工啟事。 比起秦王拿著朱至給他早就準備好的任務,朱元璋把兒子孫子們轟走之后,第一時間去找馬皇后。 朱至跟朱元璋說的那些話,朱元璋全都一五一十的告訴馬皇后,隨后便坐在椅子上,等著馬皇后開口。 “至兒是個明白人?!瘪R皇后稱贊的是朱至。 朱元璋抓了抓臉,“你就別夸她了,再夸她要飛天了?!?/br> 接二連三被朱至丟出的問題砸的根本答不上來的朱元璋,現在最不想聽見的就是別人對朱至的稱贊。 “可是,我也想問,重八,當初你參加義軍的初心是什么?”然而馬皇后也是想問問朱元璋,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朱元璋努力的回想起多年前的心情,最終如實的道:“活著?!?/br> 說到這里,朱元璋看向馬皇后道:“你也知道,那時候連寺廟都已經沒辦法收容我這樣的出家人,誰都艱難,誰都苦,想活著太難了。游歷多年,我也看到了天下有太多皆與我一般的人,實在是活不下去了。我當時就想,我得活下去。當時還有一個不敢說出口的想法,我也要讓這天下跟我一樣活不下去的人,活下去?!?/br> 至此,朱元璋長長的一嘆,“后來,跟著我的人越來越多,我跟他們說,我會領他們一起活下去。我會讓他們都過上好日子?!?/br> 馬皇后犀利的問:“可是,那些跟著你的人,你是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了,曾經像你們一樣卑微的只想活著的人,他們有活路了嗎?你究竟想幫的是誰?是和你同甘共苦,出生入死,幫你打下天下的人?還是那些跟曾經的你一樣,連地都沒有,糧食也沒辦法解決溫飽的人?天下到底是由誰來撐起的?” 朱元璋沉默了,如同在被朱至問及這些問題時,他沒有辦法回答。面對馬皇后更加犀利的問題,他也不知從何答起。 “其實你根本沒有注意到,你現在已經變成了曾經你怨恨無比,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的那種人?!瘪R皇后面對朱元璋的沉默,并沒有因此停下,反而指出,朱元璋不是不清楚答案,只是不愿意承認。 “還記得在你登基之前,有人跟你建議,讓你認朱熹為祖宗的事嗎?”馬皇后轉移了話題,說起了陳年的往事。 朱元璋再一次不好意思地接話道:“都已經是成年往事了,你怎么又舊事重提?當初我都已經承認自己錯了呀?!?/br> “是啊。所以當時你是心動的。畢竟有出身的祖宗,可比祖上八代都是農民出身的祖宗要風光得多?!瘪R皇后只是說出當初的朱元璋是怎么樣的心理。 朱元璋尷尬的別過頭。 “你記得當時是誰勸你打消了這個主意?”馬皇后并不是想讓朱元璋尷尬,只是借著這個由頭說明一些事情。 “你啊?!敝煸霸趺纯赡芡昧?,當時是誰讓他打消了讓朱熹為祖宗的事兒。為了這事兒,朱元璋好些時候,在馬皇后面前都抬不起頭了。 馬皇后并沒有因此自傲,也并不覺得當時的朱元璋動了那樣的念頭有多么十惡不赦。 “那你還記得當初我勸你打消主意時說的話嗎?”馬皇后只是希望朱元璋能夠憶起曾經的心情,那樣一份出身不高,卻能憑借自己的雙手打下整個天下的自豪之心。 朱元璋立刻擲地有聲的道:“當然記得。當時你說,出身名門望族的確是一件自傲的事,然而,白手起家的人,難道不是更加難能可貴?天下到底是誰人的天下,難道不是無數普普通通的農民支撐起的天下?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這個民指的難道不是跟我一樣出身貧窮,卻憑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支撐起整個天下的農民?” 說到這里,朱元璋是激動的。 馬皇后的一番話,何嘗不是對朱元璋的萬分肯定。 “你還說。讓天下人都知道,我朱元璋就是一個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農民,反而更能讓天下人明白,我是最能體恤百姓之苦。也會得到更多人的擁護。這些人,才是一個嶄新的王朝,最不可或缺的血液?!敝煸澳鼙获R皇后勸聽,自然是因為馬皇后說的一字一句都說到了朱元璋的心坎上。 “皇上現在還能體恤曾經的苦嗎?”馬皇后的眼中含著淚,“你如今做事,所考慮的還是這天下人的利?” 朱元璋忽然無話可說了。 他難道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了大明的百姓嗎? 就拿國庫為他一人做主來說,他究竟存的是什么樣的心? “我知道你的意思?!辈还苁侵熘吝€是馬皇后,都在提醒著朱元璋不要忘記了初心,不要忘記他之所以能夠成為皇帝最根本的原因。 民為天下之根本,如果他做不到以民為重,甚至讓自己的私欲凌駕于百姓之上,那么他一定會失去這個天下。 “我會立刻下詔,從今往后國庫由六部接手,相互監督,每一筆支出和收入都由六部相互監察?!敝煸捌鋵嵕褪潜恢熘琳f動了,只是沒有最后下定決心這才來找的馬皇后。 不過現在顯然朱元璋明白,這些年自己的確已經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了天下之上,所以他才會舍不得交出財政大權。 “我知道你的本意是想權力在手,從而造福天下。但是,權力越大越能迷失人的心智,你不例外,將來不管是誰都不會是例外。這也是為什么至兒向你提出請求,希望你對自己,對以后的帝王都有所約束的原因?!瘪R皇后寬慰朱元璋,并不對他過于苛求。 但是,如今朱元璋能夠做出這樣的選擇,對大明朝,對以后的繼位之君,都會是一種約束。有利有弊,最后不過是看繼位之人沒有本事。 但這些話馬皇后也不想跟朱元璋細論了。 畢竟要讓朱元璋接受以后的兒孫會葬送大明的大好江山,比殺了朱元璋更讓他難受。 “你們的意思我都明白,放心,我聽你們的?!币呀浵逻_詔書的朱元璋,把權力交回了朝中的大臣,這已然表明態度。 而朱元璋下令,將國庫移交六部重新管理的消息傳揚出去,再一次掀起軒然大波。 誰能想得到朱元璋這個皇帝,迫不及待的想要控制全天下,就連國庫也要牢牢的握在手中,只為了能夠一步一步的將天下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里。 把國庫變成私庫的皇帝,不過就是為了能夠支出自由。然而面對兇殘的朱元璋,誰都知道,這樣不妥,卻也沒敢質疑,更不會指望朱元璋能夠再次將權力交出去。 眼看著朱元璋,這就要退位了,朝中的大臣們心里其實何嘗不是憂心。 開國之君,既是開拓者,也是規矩的創造者,他定下的規矩,后世的皇帝除非改朝換代,否則很難再改。 自此以后國家大權就要完完全全掌控在皇帝的手里,一旦遇上昏庸無能的皇帝,這個天下將會變成什么樣子? 不是沒有人憂心這個問題,卻是沒有人有這個能力改變局勢。 朱元璋突然要將財政大權交出去,朝臣們自然是欣喜若狂,至少國家的大權有一半再一次受到約束和監督。 同時也有人好奇,到底是誰像朱元璋進言,竟然能讓朱元璋做下了這樣的決定? 老虎口中拔牙,這個人膽子夠大的呀。 可惜他們想打聽清楚是誰進的言,卻只知道是馬皇后勸誡的朱元璋,最終朱元璋才會做下決定。 原來竟然是馬皇后。所有人在聽到這個消息時都松了一口氣,也覺得只有真正母儀天下的皇后才能胸懷天下,真正為天下人著想,也為后世的子孫著想。 總而言之,朱元璋最近頻繁的下達詔書,甚至還把財政大權,以及從前他說過,后世子孫不可更改的規矩全都作廢了,顯然是真心實意的想要將皇位交到太子的手里。 其實也有人像朱元璋進言,畢竟北元使臣進京,明擺著來者不善,這種情況下是不是應該把退位的日子往后拖一拖? 不料朱元璋卻相當狂妄地告訴朝臣們,用不著。 用不著代表著什么,大家都清楚,然而和北元打了這么多年仗,文臣們心里其實也挺沒底的,也是生怕北元會趁大明改換新君之際,趁虛而入。 有人才說出這話,立刻被身邊的同伴提醒了一句:滿朝的文武大臣,有誰敢對太子登基不服不滿的嗎? 就這樣一句話,成功把所有擔心的人的嘴都堵上了。 太子又不是剛開始接手朝中大事,反而這么多年以來一直幫著朱元璋處理國事,朱元璋的重臣何嘗不是太子的重臣。 父子二人共用一批官員,多年下來誰人不是敬重太子,如同敬重朱元璋,對太子的命令唯命是從。 這也是為什么朱元璋如此爽快將皇位交到兒子手中的原因。 別的皇帝對太子那是防備,更多于扶持。朱元璋就不一樣了,這也是他的親兒子,他的一切都是太子的,只要太子想要的,朱元璋就沒有不給的?;饰灰彩侨绱?。 剛進朝的年輕臣子們是絕對想不到,皇帝和太子的關系竟然如此的和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