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穿之我爹是朱標 第217節
“我去找二叔?!敝熘恋昧笋R皇后的準話,心知這事有馬皇后兜底,她可以放心去干。 對于朱至風風火火的性子,馬皇后也極是無奈,“行,去吧。好好跟你二叔說,別讓他太有壓力?!?/br> 自己的兒子自己清楚,為此,馬皇后覺得朱至怎么樣也應該悠著點。 “二叔陪我們出去幾年,也算是長了不少見識了,早已經不是當初的二叔,這點事二叔扛得住?!敝熘练吹共挥X得需要跟秦王太悠著,只要道明利害關系,秦王一定會愿意的。 只是,秦王愿意不愿意是后話,但朱至請秦王喝酒,酒剛進了秦王的嘴,突然聽到朱至的話,秦王再也忍不住噴了出來,不可置信的望向朱至。 “你,你說什么?”不怪秦王驚詫,實在是他也絕對沒有想到朱至難得請他喝一回酒,竟然是要跟他商量這種事。 不是,朱至知道自己才多少歲嗎?知道自己未出嫁嗎?她覺得自己適合問這種事? 此時此刻的秦王是真想問問親哥,他到底是怎么教出這樣的女兒的? 無所顧忌到這種地步,考慮過他這個當弟的人的感受嗎? “二叔,問您話呢?您到底是什么想法。這件事您是答應或是不答應?”朱至壓根不想理會秦王此時此刻是何種復雜的心情。她把秦王請出來喝上一壺酒,不就是想讓秦王老實回答? “不是,這是你該管的事?”秦王好險終于緩過來,立刻在第一時間控訴朱至,他一個當長輩的怎么有一種自己被小輩管著脫不開身的感覺?明明不該是這樣的! “要不是關系大明,我其實也不想管??纯茨F在的反應我還能不知道有些事須得有分寸?”朱至其實一開始何嘗不是覺得這些事她好像確實不怎么應該管。怎么說這也是她叔。 別的事都能聊,夫妻之間的事,讓她一個小輩來管,真有一種管得太多的感覺。 然而一想到能讓北元不痛快,更能讓秦王妃從今往后不能再堅定站在北元那邊,還得為了她那堂弟堂妹謀劃,朱至覺得就算真是她管得太多,她也要出這個主意。 “二叔,要不是沒辦法,您相信我,我真不想跟您聊這事兒?!敝熘琉埵亲孕∫呀浂锰?,并不代表她就樂意管著許多。 秦王?。?! 怎么有一種朱至也是趕鴨子上架的感覺? 不對啊,這種事但凡朱至要是不樂意,誰也休想逼得了朱至。 “北元可是來者不善。咱們大明的情況要是真讓北元摸個清楚,那對咱們來說絕不是好事?!痹谇赝鯇χ熘烈桓弊约阂彩瞧扔跓o奈而不得不為之的模樣表示質疑的時候,朱至已經提起北元。 北元,哼,那都是什么人?對大明江山虎視眈眈的人??! “所以你們怎么能讓他們來?”秦王馬上想起之前他就覺得不妥當的事。既覺得北元來者不善,就不該讓他們過來不是嗎? “二叔,咱們得拉攏不想打仗的人。為了拉攏這些人,就得讓他們來。打仗,不僅打的前線,更是后方。不讓人看到我們大明的誠意,讓北元覺得我們這輩子都不可能和他們北元交好,這就等于在告訴北元人,大明的好處他們半點占不著。 “二叔,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這個道理您該明白才對。算計北元,咱們得努力把敵人變成朋友,而不是創造更多的敵人?!?/br> 朱至不得不跟秦王好好的說道說道,就為了讓他愿意配合。 “王妃在你看來也是一個化敵為友的人?”秦王終于捉住重點。 “這就取決于二叔了?!敝熘两^對不把功勞往自己身上攬,畢竟這件事要是成了,最大的功勞絕對是秦王,她怎么還能把功勞歸到自己頭上,這不是過分了??! 秦王上下打量朱至,最終搖頭道:“你說我們家怎么就出了你這樣的一個人呢?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 朱至對此難得嚴肅的道:“我寧可在后頭多算計,也不愿意戰場上死去更多的將士?!?/br> 此話讓秦王肅然起敬。 “你做得對?!鼻赝醪皇悄菈牡焦亲永锏娜?,更不是不拿人命當回事的人,因而他能理解朱至對生命的看重。 是以,秦王一拍桌子道:“行,就那么定了,這事我干?!?/br> 哎喲,得秦王這話也是不容易,朱至也拍案道:“行,那我就等二叔的好消息?!?/br> 比起等秦王的好消息來,必須得是先等著秦王妃的消息。 北元使臣一再求見朱雄英都沒能見著,偏大明對他們的控訴也給了反駁,怎么,他們進應天的時候不著急要見他們的太孫,如今反而急起來了? 大明的太孫,是他們想見就見,不想見就不見的? 笑話!進了大明的京都就該守大明的規矩,真以為現在還是他們元朝,由著他們蒙古人在大明指手畫腳? 為了這事,朝廷上也有了爭執,有人覺得不必和北元的使臣鬧得太僵,眼下兩國不是在準備議和,再開互市?既如此,不如早早和他們接上頭,該怎么商量事就怎么商量。 對此,馬上有人懟了。呵!真是覺得使臣遠來就可以不守大明的規矩?你是被蒙古欺負太久,跪得太狠,以至于大明朝建,至此我漢室得以挺直腰板,你們反而不樂意? 客,什么客?客隨主便是為客。 反過來,當客人的想要凌駕于主人之上,對主人家的事說三道四,不把主人家放在眼里,是為惡客。 你們不要臉的嗎?客人往你們臉上唾沫,你們還能怡然自得? 啊,你們這么不要臉也是你們的事,跟大明朝沒有關系。 你們可千萬別忘了,朱元璋早就放過話了,大明朝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 哼,不說完全踐行朱元璋的這點要求,至少是不是一個個也別總想著怎么才能讓大明朝跪著迎北元吧。 大明與北元之戰,是國家之爭,天下之爭。顯然,北元敗了,倉皇逃出,這才有了北元。 大明得天下,幾次與北元交戰,如今天下依然在大明手里,由此可見大明的強盛。 有底氣的情況下還求著北元,你們真不怕丟盡漢室祖宗的臉? 顯然,我方輸出完敗那想給北元臉的人,那就不用說了,朱雄英想什么時候見北元的使臣,只須看北元的態度。 北元的人未必不是想通過大明的朝廷達到施壓的效果,可惜他們沒有捉住重點。 大明朝的君臣,君強臣弱,這是朱元璋憑一己之力殺出來的。 朱元璋都不樂意北元進了應天還敢不把他們大明放在眼里,有人反倒迫不及待想求著北元對他們多看幾眼? 怎的?北元的人多看他們幾眼就能讓他們成仙成佛?再不濟能讓他們衣食無憂? 切,朝臣們是不是應該牢記一點,他們的俸祿都是誰給的? 被異族欺負太久,久得他們都忘記自己是堂堂正正的人,無須再旁人面前低人一等了? 朱元璋就意識到了,縱然他驅除韃虜,不再讓漢人成為最下等的人,可是跪得太久的人,依然控制不住的跪著,面對前來大明議和的北元使臣,他們竟然會從心底里生出畏懼? 這點發現是讓朱元璋很不樂意的。 漢人也罷,各族人也好,朱元璋可從來沒有分過幾等,而是一視同仁,只要入大明境內,守大明之法,不管是什么人,那都是大明的子民。 他并不將人分等,可他不分,有人打從心底里還分是吧。 早朝之上朱元璋一句話都不說,可是下了早朝后,朱元璋就得跟朱雄英叮囑,“北元的人,好好治治他們,好讓大明的臣子們都明白一個道理,我們大明今非昔比了?!?/br> 所謂今非昔比,那是因為,自宋以來被異族欺負,國家分裂,漢室被欺壓,無能反抗的局面已然由朱元璋終結。 就連燕云十六州朱元璋都已經奪了回來,大明不再是宋,由不得別人到他們的地方指手畫腳。 朱雄英眼中閃過一道精光,十分凌厲的道:“我大明境內,由不得別人的做主?!?/br> 哈哈,朱元璋聽著那是相當的高興,立刻走到朱雄英的面前道:“對,就得這么硬氣,若沒有這份硬氣,豈不是要由著別人輕看我們?!?/br> 太子對此也十分認同。朱元璋打下的大明天下,經過多年的勵精圖治,國力蒸蒸日上,在有底氣的情況下都做不到硬氣,由著外人在他們的地盤無視他們,那大明就成了最大的笑話。 “孫兒已經讓二叔給二嬸傳了幾句話。想必二嬸攢在心中多年的怨氣,也會想趁此機會宣泄一二?!敝煨塾⒃缇陀兴鶞蕚?,此時與朱元璋道來,朱元璋與太子對視一眼,都從彼此的眼中看到了滿意。 “至兒還跟你二叔合計了什么?”朱元璋想起朱至那邊急急見完馬皇后又出宮見秦王,不甚確定的追問。 這事兒,朱雄英就不太清楚。搖搖頭表示不知。 朱元璋就是隨口一問,畢竟自來朱至不管做什么事都沒有要瞞著朱雄英的意思,問來純粹就是好奇朱至又在借秦王算計著北元什么。 第123章 死志 ◎王妃◎ 朱雄英不知, 朱元璋并無意追問,只叮囑朱雄英好好治治北元使臣, 朱元璋也就沒有別的吩咐。 不過太子卻道:“至兒和湯三的婚期?!?/br> 是的, 既然常氏點頭,馬皇后也同意,朱至和湯顯的婚期自然得要定下來。 “欽天監已經選了幾個日子?!碧咏舆^話, 同時從袖中拿出一張紙遞到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接過看了看, 最終抬頭問起太子,“你看中哪個日子?” 太子頓了半響, 最終道:“至兒的意思宜早不宜遲,兒臣也覺得并無不可?!?/br> “咱們至兒是不是太小了?”朱元璋微擰眉頭, 心里擔心的何意,想必太子是明白的。 “先成親,待至兒十八后再圓房?!敝煨塾⒁讶唤舆^話,引得朱元璋和太子都側目以對。 朱元璋先回過頭問起太子,“這些事你們都教了?” 太子搖頭, 有些事朱元璋是什么時候讓人教太子的莫不是自己忘了? 有樣學樣的太子怎么可能過早跟朱雄英聊起這些成婚才需要知道的事。 立時間兩雙眼睛瞅著朱雄英, 無一不在無聲詢問, 朱雄英怎么知道這些事的? 這一刻朱雄英才意識到,好像一小心他把自己賣了? 面對兩雙目不轉睛盯著他的眼睛, 不知怎么的, 朱雄英不由打了一個寒顫,本能想要后退。 “誰教壞的你?”朱元璋等不到答案, 行, 他自己問。 朱雄英突然意識到, 啊, 一個不小心他把自己坑了對吧? 猶豫著該怎么答時, 太子半瞇起眼睛問:“至兒?” 朱元璋?。?! 兒子在說什么,他是在說笑嗎? 結果讓朱元璋更意外的是,朱雄英頓了半響卻是點了點頭,再點頭。 朱元璋?。?! “至兒怎么說的?”終是太子穩住,繼續提出問題,既然都把話說出口了,沒有道理不繼續說道說道。 對此,朱雄英猶豫的。畢竟好些話難以啟齒。 “你有什么可怕的?這些事早晚你都要知道,不然將來你什么都不懂,你怎么......”可憐的朱元璋一看朱雄英不知如何啟齒的反應,才意識到好像真沒辦法細說,他是不是應該考慮考慮換一個方式? 求救的眼神落在太子身上,朱元璋當初也沒有跟太子細聊這個話題,而是讓別人去聊的。眼下,不如讓太子私下和朱雄英聊? 太子反而相對落落大方,與朱雄英道:“圣人有云,色之,食之,性也。沒有什么不好啟齒的。你莫被那些斷章取義的人教得固步自封,卻連人性都丟盡的人,我可不希望教出這樣的傻兒子。至兒是讓孫商枝跟你說的,還是何柳?” 要不說太子其實才是最了解朱至的那個人呢,聽聽太子的話,太子是馬上猜到朱至對有些事也是一知半解,真要是想給朱雄英教授這些知識,肯定得請專業人士出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