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憑破案冠絕京華 第224節
秦纓嘆道,“爹爹告訴我,當年瘟疫剛傳入城中沒幾日,陛下便染了病,我母親去請安之時發現不妥,陛下便未瞞他,對外,此事自然是秘而不宣的?!?/br> 謝星闌眉峰幾動,“如此倒也說得通了,我曾聽養父說,在豐州起時疫之后,陛下處理國事是隔著簾絡與屏風的,看起來是怕外臣傳染了陛下,可如今看來,卻是陛下已經患了病,怕外臣發現——” 秦纓驚訝,“謝大將軍?” 謝星闌頷首,“彼時他初得提拔,第一次有機會面圣,卻不想隔著兩道屏風,一時失望而歸,等打了勝仗已是臘月,這才第一次見到陛下?!?/br> 秦纓恍然,默了默,又將母親與兄長中毒之事道來,謝星闌眼瞳幾番暗沉,卻并無多少意外,只涼聲道:“果然如此——” 秦纓不解地看他,謝星闌道:“此前我已想到,能對你母親動手之人必定位高權重,如今得知這道駝峰羹之事,我便愈發篤定了?!?/br> 秦纓心底一涼,“你也懷疑陛下?” 謝星闌微微傾身,“也可能是太后、皇后,甚至是另外兩位娘娘?!?/br> 秦纓唇角緊抿,心底焦灼又起,連她都覺千難萬阻,更莫要說謝星闌自幼便受天地君臣之教誨,當著秦璋,她未顯露分毫退縮,可面對謝星闌,她還是要陳明利害。 她沉吟道:“無論是誰,這案子都不好探查,鬧個不好便是株連之禍,說不定還要得個犯上謀逆之名留在史書上,我和我爹爹責任在身,絕無避讓,但你……” 她再天真,也想的到最壞處,便也學了當日的他將話說明。 此言落定,謝星闌握住了她的手,“彼時你如何不愿我瞞你,今時,我便有百倍之堅決,你不必有此顧忌,只惜眼前人,何需身后名?” 秦纓心腔一熱,“謝星闌……” 四目相對,謝星闌目光鄭重,更有著不可撼動的沉穩與柔情。 秦纓深吸口氣,點頭道:“我本也不打算瞞你?!?/br> 謝星闌自是欣然,秦纓定了定神,又將上折子求藥的計劃道來,“爹爹說的與我們查的都對了上,但還是得想法子往宮內查,明日我便去見一見這個長祥?!?/br> 謝星闌道:“能在宮內坐上掌事之位的,皆是滴水不漏之人,他在御藥院當值,按理該忠于陛下,但他私下里,對淑妃宮中之人頗為照拂,是個念舊主之恩的,要說弱點的話,那確是沒有,但若他知曉內情,倒是能想想別的法子?!?/br> 見他眼底閃過一分危險之色,秦纓連忙搖著他的手道:“不可傷及無辜!” 謝星闌眼也不眨,“哦?” 他容色未改,秦纓頓時更為擔心,他前世的手段她可再知道不過! 她秀眉倒豎,拉著他站起身,認真道:“那長祥是宮中之人,本就不可妄動他,他若是幫兇也就罷了,但還無證據表明與他有關,你若是敢——” 她語速越來越快,但謝星闌眉眼卻越來越晴朗,見他連唇角都牽起來,秦纓這才意識到自己也被哄了一道,她秀眸一瞪,當即要甩開他的手,卻不想謝星闌順力而來,反倒欺近一步。 謝星闌順勢將人攏住,笑的開懷:“知道了知道了,絕不敢……” 第217章 求藥 翌日已是初五, 秦纓一大早便去宣武門前遞折子,等了半個時辰,黃萬福手下名叫元福的小太監從宮內走了出來, “縣主,陛下已經準了您之請, 請您跟小人同來吧?!?/br> 秦纓露出絲笑意,待進了宮門,便問:“陛下這幾日可好?” 元福嘆了口氣, “不算太好,這幾日召見外臣, 都是在謹身閣呢?!?/br> 謹身閣為勤政殿內殿, 乃貞元帝日常起居之處, 秦纓眉尖微蹙, 輕聲問:“陛下年前不適還未松快?太醫院怎么說?” 元??嘈σ幌?,“這個小人可不知,也不敢與您亂說?!?/br> 皇帝龍體病況乃是要密, 秦纓了然,只問:“今年宮中可有儺戲?” 大周風俗,到了除夕, 便要在宮中舉行盛大的儺戲表演, 以此來驅除瘟疫與妖邪,百多年傳承下來, 已成了宮內最熱鬧的過年慶典之一,往年百官宗室皆要入宮觀禮, 但今歲貞元帝省了一切典禮, 外頭便不知宮中如何過的。 元福道:“儺戲有的,但不比往年恢弘, 若非是雪災,又怕瘟疫,只怕陛下也不愿安排的,不瞞您說,小人入宮十多年,還未見過這樣冷清的年呢?!?/br> 秦纓抬眸看向內宮重重飛檐,大年初五,但這宮中一片死寂,莫名給人壓抑逼仄之感,秦纓也嘆了口氣,“那宮內可有年宴?” 元福頷首,“有,在觀蘭殿設了幾席,但只有諸位主子們,也不十分熱鬧,陛下連舞樂都未安排,年宴半個時辰便散了,陛下掛心災民,自己也龍體不適,自不比往年有那般多的閑情逸致,其他人也不敢歡鬧?!?/br> 秦纓默了默,便見元福帶著她腳步一轉,往內宮方向行去,秦纓眨了眨眼,“御藥院在內宮之中?” 元福頷首,“是呀,您是以為與太醫院在一處嗎?” 秦纓點頭,元福笑道:“不是的,在內宮,御藥院乃是為陛下和各位娘娘平日里制藥試藥之處,也做存儲藥材之地,在內宮以東,靠近云韶府方向?!?/br> 秦纓這才了然,待進了內廷,沒走多遠,秦纓便見一座頗為規整的合院入了眼簾,秦纓不禁道:“這御藥院倒是比遠處的云韶府還要新些?!?/br> 元福道:“因這御藥院是貞元八年初才修的,這里本是從前的昭文館,結果在貞元七年冬著了一場大火,昭文館便被燒毀了,修了半年,至貞元八年中才落成,因此才十二年的館閣,每年又都翻新,看著自然比幾十年的老殿閣要強?!?/br> 說話間二人近了御藥院,秦纓不禁問,“我只知崇文館,昭文館是做什么的?” 元福道:“好像是宮廷畫師所在之地,崇文館是夫子們教導殿下、公主們進學的,昭文館則是畫師們為主子們作畫、裱畫的地方,歷代陛下的御像、娘娘們的畫像,還有些先帝喜歡的名畫都珍藏在此,陛下有時也會過來看畫師們切磋畫技,結果那年入冬后太冷,當值的人炭火燒的太旺,點著了帳簾,所有珍藏被一場大火全部燒完了,十分可惜?!?/br> 秦纓聽得一愣,“陛下的御像也被燒完了?” 元福不甚確定,“應該是吧——” 秦纓秀眉緊擰,這些御像之中,必定有謝星闌父親所作之畫,卻未想到全部被大火燒毀了,她不由道:“那后來怎么建了御藥院?” 元福嘆氣,“因當年叛軍之事后,大周元氣大傷,宮內也被諸多破壞,其實陛下自從豐州回來,便不太喜歡丹青之術了,兩年間一次都未來過,宮廷畫師也裁撤了不少,后來一場火燒了,陛下便覺昭文館無用,還不如建些別的有用館閣,便有了御藥院?!?/br> 秦纓眉頭擰了擰,想起秦璋說過,貞元帝也十分喜歡《陸元熙夜宴圖》,這才對謝正瑜器重有加,連畫御像也欽點謝正瑜,思及此,她忽然眉尖微蹙,謝正瑜是貞元七年秋日辭官,九月南下遇到船難,這便是說,他剛走沒多久,昭文館便著火了? 秦纓心底滑過兩分古怪,這時,二人進了御藥院大門,元福對值守的太監道:“祥公公在何處?臨川侯近日痹癥復發,云陽縣主來為侯爺求藥,讓你們公公出來回話?!?/br> 值守的小太監一路小跑,沒多時,一個身形有些發福的圓臉中年太監走了出來,秦纓上下打量他片刻,心道此人便是長祥。 元福笑道:“祥公公,陛下令御藥院為侯爺制藥,你們上心些?!?/br> 祥公公上前行禮,又問:“縣主要求何藥?” 秦纓道:“我父親雙腿痹癥難除,入冬后一日比一日嚴重,求你們的虎骨傷濕膏用用?!?/br> 祥公公笑著應好,忙招手叫來小太監去配藥,又道:“那您可得等等了,這藥膏要用三十多味藥材,還得現做醋煮粟米粥,至少要半個時辰?!?/br> 秦纓莞爾,“我不急,你們慢慢制,我就在此候著便可?!?/br> 元福見狀便道勤政殿尚有差事,先提了告辭。 他一走,秦纓牽唇道:“父親在外也看大夫,也請了御醫,但不喜日日飲苦藥,這才聽大夫說,不若來求這味宮廷藥膏,這藥怎么只有宮里能見著?” 長祥笑呵呵的,雙眸瞇成彎線,似彌勒佛一般,“這方子是先帝時一位老太醫研制出來的,別的藥材都好說,但此藥膏還要用虎頭連項鎖骨、穿山甲連項鎖骨,敗龜背骨、烏賊魚骨,狗頭骨各一串,您聽聽這些東西,可是民間常見的?” 秦纓微詫,“竟如此精貴?” 長祥笑著道:“這藥都是給主子們用的,自然都是頂貴重的,小人知道民間多用的是骨碎補、山奈、老鸛草、荊芥等,再加上羊脂、冬青油與蕓香膏外敷,雖也有效,但難根除頑疾,您信小人,宮里這藥膏不說多,貼上七八副,侯爺近兩年都不會再犯痹癥?!?/br> 秦纓面露欣喜,如今求藥雖有目的,但自從冬月后,秦璋雙膝風濕的毛病便越來越嚴重,因此,來求這虎骨傷濕膏也確有治病之需,她高興道:“如此最好!公公對藥材如數家珍,果然名不虛傳?!?/br> 長祥一愣,“您知道小人?” 秦纓牽唇道:“年前雪災橫行,西北死了不少人,京城外也死了近百人,我便擔心起疫病,曾對陛下進言過防范時疫之事,陛下便令我拜訪去過豐州的老太醫,看他們有無好的法子,我拜訪吳老太醫之時,便聽聞當年太醫院缺人手,幸好遇見兩個懂藥理的內侍幫忙,其中之一便是公公你,這是半月前之事了,當時聽來頗為驚訝,不想才過了半月,便與公公打了照面……” 長祥微訝,苦笑道:“原來如此,小人入宮之前,曾在藥鋪幫忙,這才學了一二分藥理,不過當年小人也沒幫上什么?!?/br> 秦纓道:“怎會,老太醫都記著你呢,很是夸贊?!?/br> 長祥嘆息道:“當年是我們二人去藥房幫忙,其實小人沒有另外那人懂得多?!?/br> 秦纓似是意外,“若是如此,那人如今在何處當值?莫不是太醫院?” 長祥淡眉蹙了蹙,“那人當年死在了豐州?!?/br> 秦纓輕嘶一聲,“可是染了疫???” 長祥唇角微抿,“確是瘟疫,當時都臘月了,瘟疫已經治的差不多了,小人們都回主子們身邊了,誰也沒想到……” 秦纓遺憾道:“他叫什么名字?死后可有封賞?” 長祥唏噓道:“叫多壽……這名字還是皇后娘娘賜的,可惜卻是個短命的,他家里已經沒人了,便是封賞也封賞不出,何況當時豐州一片蕭條,也沒幾個人顧得上一個小太監之死……” 秦纓嘆道,“實在可惜,吳太醫說,你們是入秋時去的藥房,那時候,可是瘟疫最可怖之時?你們去的時候可害怕?” 長祥目光微暗,“小人記得清楚,是那年重陽節前一日去的,因太醫院太缺人手,陛下便傳令出來,擇內侍出刺史府支援,自是害怕的,待在主子們身邊,還少些染病的可能,但出去了便一切都說不好了,相比之下,小人還是要命大些,到底還是撐過來了……” 秦纓微微一怔,重陽節前一日?陛下傳令? 她不由道:“那等于多壽死在當時的內宮?他未給別人染上病嗎?” 長祥搖頭,“沒有,此前也有不少內侍染病而亡,多壽,是所有去豐州的太監里,最后一個出事的,他不僅會認藥,還會些簡單醫術,哎,真是沒想到?!?/br> 說至此,長祥也看了秦纓一眼,“縣主對舊事似乎多有興趣?!?/br> 秦纓抿了抿唇,坦然道:“查問防范時疫之法時,聽幾位老太醫說了許多豐州舊事,而我母親和兄長,也死于那場瘟疫,我自然便更想問了?!?/br> 長祥眸色微深,“是了,義川長公主——” 秦纓苦笑一下,“我與公公一樣命大,當年我還在襁褓之中,卻也并未染病,只可惜了我母親和年幼的哥哥?!?/br> 長祥欲言又止一瞬,末了嘆道:“多年過去了,縣主節哀?!?/br> 秦纓便生出些笑意來,目光一轉,見個小太監,提著食盒快步而出,她眉頭一挑,“這是誰不適?是陛下?” 長祥搖頭,“陛下的藥在勤政殿煎,那是永寧公主的藥?!?/br> 秦纓蹙眉,“是公主,她的藥未斷過?” 見她一臉憐惜,長祥應是,秦纓吁出口氣道:“也難為她了,小小年紀便日日與藥為伴,太醫院的太醫,竟無人能治好公主?!?/br> 長祥眼瞳動了動,只道:“幼兒病癥多有疑難之處?!?/br> 豐州之事,長祥還愿多言幾句,但關乎其他主子,他卻分外謹慎起來,秦纓初次碰面,不好多問,便道:“說起來,也多日未給太后請安了,我去給太后請安,再去探望探望永寧公主,這藥膏還有多久呢?” 長祥忙道:“碎骨要煅燒成粉末,醋煮粟米粥也要熬化,多半還要小半個時辰,縣主自去便是,等縣主回來了,再做最后一道制膏工序?!?/br> 秦纓點頭應下,這才帶著白鴛往永壽宮的方向走。 白鴛低聲道:“縣主,那此的事還沒個說法,后來毒膏之事,鄭家兩個都被揭發出來,說不定太后娘娘還在氣您呢?!?/br> 秦纓無所謂道:“我只管我的禮數便是?!?/br> 二人一路往西邊走,半炷香的時辰之后,才到了永壽宮外,值守的太監見她來,立刻入內通稟,沒多時出來相迎,“縣主請進吧,娘娘正等您?!?/br> 秦纓緩步入宮門,待進了內院,卻赫然見永寧站在此處,她出聲道:“公主殿下?” 永寧站在院子角落的梅花樹下,翠嬤嬤站在她身邊,正無奈地說著什么,聽見動靜,二人皆是回身,翠嬤嬤面色微變,先將地上一物撿了起來,又福身行禮。 秦纓走近道:“怎么在這里站著呢?” 翠嬤嬤笑道:“今日初五,來給太后娘娘請安,德妃娘娘和五殿下也在殿內,公主不喜歡拘在里頭,便出來透氣了——” 永寧雙眸圓溜溜地看著秦纓,忽然,她轉身將翠嬤嬤手中一物拿出來,又丟在了院子一角的雪堆里,秦纓定睛一看,卻見是一支小小的發簪。 翠嬤嬤苦笑道:“公主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