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國子監開組會 第114節
虞國公府來探消息的人揮著手臂擠進人堆:“讓讓,讓讓!我是虞國公府的人,讓我看看!” 他本以為他家郡主頭一次這樣參加考試能勉強榜上有名就已是極為不錯的,能有個同進士出身便已是極為不得了的。但郡主竟然在會試里取得了第二名! 這下若是進了殿試,怕不是真的就是榜眼,若是表現出色,甚至連狀元也有可能。 “??!”虞國公府的下人驚叫一聲,立時跑著沖回虞國公府去。 眾人看著虞國公的下人跑開,頗有惋惜:“也不知這洛川郡主到了殿試還能不能保住名頭,就算筆頭功夫好,放到殿試上也不知怎么跟男子去比……” 洛川郡主的名次只是引起了一時驚動,此時正值放榜,各科榜單上皆有二三百人,林林總總加起來,今年榜上有名的考生比十一年時多了近百人! 在會試中取得前三十名的人會得到殿試的機會。由各部大臣、皇帝親自策問,排定名次,決出狀元、榜眼等。 殿試將在半月后舉行,莊良玉作為國子監的祭酒,是要主持、負責殿試的,因而還是要留在翰林院中,沒有出入自由。 會試成績出來后的第二日,在放榜成績轟動全城之時,又做了一件引起熱議的事。 春闈期間,她做了一件大事,她將春闈試題整理成冊,然后附上每年進士及第者的文章,一旁加以分析,并將其印制成書送到各地書齋發行。 她本人稱其為《五年科舉,三年模擬》,雖被諸多文人痛批此舉有礙科舉考試的制度,是投機取巧,是旁門左道,是有辱讀書人風骨的歪門邪術。 但莊良玉本人不痛不癢,雖說有鉆營科舉之嫌,但到底現在的考試也好、官員選拔也罷都不夠公開透明,若是平頭百姓沒有助力,想進入這個國家的權力體系中心簡直是比登天還難的事。 春闈的三日,莊良玉一直在翰林院之中,她作為參與出題的人員被嚴格限制了行動范圍。 榮親王作為負責人,也被留在翰林院中老老實實等待考試結束。 莊良玉被好吃好喝伺候著,難得不用cao心亂七八糟的事情,每天睡到日上三竿,要到午飯時候夏荷來叫她才肯起。 而榮親王竟然真的可以厚著臉皮來蹭吃蹭喝。 莊良玉盤算了一下榮親王的年紀,發現這人的年紀都快接近自己的兩倍了。約莫他孩子的年紀都跟她相差不多,現在竟然能腆著臉來她這里蹭飯。 這三日里,榮親王分毫不提科舉之事,也不提朝中之事。只提吃喝玩樂,仿佛他是個跟葉瞳齡一樣的紈绔子弟般。 莊良玉心情好的時候就附和兩聲,心情一般的時候便悶在屋里睡覺,偶爾看看書,寫寫教案,自得其樂。 絲毫沒有興趣摻和進這些爭權奪利的事情之中。 更重要的是,她決定寫本科舉習題集,搞一個大雍朝版的《五年科舉,三年模擬》,給普通讀書人一個開眼的機會。 在這個車馬不通的年代里,信息差是足以致命的。 …… 在收到自己名排第二的消息后,洛川郡主的第一反應便是告訴莊良玉這個消息。 可她不在國子監,也不在忠國公府,最后只能隔著翰林院厚重的朱漆大門說道:“莊良玉,我是第二名。下次,我會是第一名?!?/br> 洛川郡主來時,莊良玉正在院子里曬太陽,躺在躺椅上,搖著團扇,好不恣意。 聽到洛川郡主的聲音,只是輕輕笑了笑,舉起扇子,看到溫熱的陽光透過絲絹映在臉上。 她希望,擋在諸多女子面前的那堵厚重的墻,也可以像絲絹一樣透過陽光。 …… 半月后,順德十三年,三月初一。 殿試如期舉行,三十名學子入雍和宮城,登太儀大殿。 在金鑾殿上一決高下。 三月初二,放殿試榜。 狀元,葉同曦。 榜眼,于?,?。 探花…… 此名單公布,頃刻間點燃朝野。 登門賀喜之人幾乎要踏平虞國公府的門檻。 也幾乎要踏平了忠國公府的門檻,洛川郡主于?,幣c葉同曦皆為西都城國子監學子,在最后的這段時間里,都是莊良玉手拿把掐盯著學習,如今這樣的成績,怎能不說傲人? 不僅如此,進士及第共三十人,其中多一半都來自國子監,而這多一半中,還有多一半是來自下三學。完全打破了之前被世家子弟壟斷的局面。 探花是江浙一帶的人,第四、第五分別都是國子監中平民出身的下三學子弟,第六來自嶺南道,在出榜當日特地到忠國公府道謝。 一時之間,莊良玉的名聲比剛剛成為狀元的葉同曦還要炙手可熱。多的是要參加下一次十五年科舉的官員子弟們上門遞拜帖,想要得到指點。 蕭老夫人笑得合不攏嘴,對蕭老爺說:“你瞧人家良玉丫頭,現在門生無數,可要比你還風光些?!?/br> 蕭老爺苦哈哈點頭,應和自家老母兩聲,又要忙著去解決國庫的事情。雖說去年年底,蕭欽竹到東南沿海剿匪繳獲頗豐,江家作為皇商和各地行會領袖也進獻不少,但說到底也只能解一時燃眉之急,根本不是長久之計。 是以從年前到現在一直忙得焦頭爛額,怕是連鹿鳴宴都沒時間參加。 思及此,蕭老爺眼中一亮,福至心靈:“母親,不若就讓二娘子替兒子去鹿鳴宴把把關,給戶部也挑些好苗子來?!?/br> 蕭老夫人:“……” 老夫人默不作聲地移開視線,道:“要說,你自己跟良玉丫頭說去?!?/br> 蕭老爺:“……” 那他還是差使個手下去吧…… …… 放榜次日,依照大雍朝的規矩,要舉行鹿鳴宴,進入殿試的學子要同翰林院官員、三省六部四品以上官員以及皇帝一同到皇家園林進行宴會。 莊良玉一大早便起來洗漱,換了官袍準備去園子參加宴會。 鹿鳴宴是文舉與武舉一同舉行,六十張新面孔讓莊良玉開始擔憂自己會不會臉盲。 前些日子她還收到了蕭欽竹的來信,說眼下江南的事情還沒有解決,無法回京。又提及今年的武舉,說讓她幫忙留心看看有沒有什么優秀的將才。 思及晚飯時老夫人跟她說蕭老爺戶部事務繁忙恐怕也不能到鹿鳴宴去—— 莊良玉思忖片刻,怒而提筆,對蕭欽竹不肯親自到場挑選的偷懶行為進行批判,洋洋灑灑寫了千字,這才吹吹紙墨,裝封送走。 收到信件的蕭欽竹正在回西都城的路上,毫不意外會看到莊良玉對他的揶揄。 只是他現在急行軍,要拿著證據奉旨秘密回京,只能等一切塵埃落定之時給闊別已久的夫人一個驚喜。 …… 等到了雍林園,鹿鳴宴尚未正式開始,官員三三兩兩,打眼望過去便能看出小團體來。 莊良玉沒有小團體,作為唯一一個身份正經且合法的女官,她是所有官員中的異類。就算她現在聲名鵲起,但說到底,在這群男人眼中,她是個什么都不懂的女人。 所以不屑與她為伍。 莊良玉來得早,獨自一人在園子里閑逛,走走停停約莫過了兩刻鐘,這三五成群的園子里才熱鬧起來。 皇子王爺們到了,激起一波阿諛奉承的高潮。 莊良玉站在人群外鼓掌,稀稀拉拉的掌聲毫不走心,明里暗里都是對這些王爺們的嫌棄。 她跟榮親王共事過,跟永定王共事過,跟琉安王接觸過,目前三個對皇位發起沖鋒的人她都有過接觸,接觸過后覺得不過爾爾。 故而更不愿意跟這群相互比爛的候選人湊熱鬧,也不愿意捧臭腳。 但莊良玉不湊過去,不代表他們不會湊過來。 又或者說,莊良玉現在作為國子監祭酒,一個方才上任便培養出十八名進士的老師,本身就已經成為一股不容小覷的勢力。 奪位不是過家家,不是只靠著武力和心眼便能成功篡位。 最重要的是用人,將自己的人安插到最合適的位置,為自己培養最忠心耿耿的有力人才,這樣才能奪得皇位,才能坐穩皇位。 順德帝便是因著有莊道青的支持所以每一步都走在最正確的路上,成為了笑到最后的贏家。 若是能夠將繼承莊道青衣缽的女兒也招攬到自己麾下—— 三個男人看向莊良玉的目光都熾熱起來。 “此前與小莊先生交談,其談吐風姿令人嘆服。吾與祭酒先生一見如故,恨不能長談?!贝蠡首于w衍慎笑道。 榮親王朗笑三聲:“本王這些時日與祭酒大人共事,確實發現小莊先生學識淵博,其才思精妙令人嘆服,堪稱神交摯友?!?/br> 四皇子趙衍恪雖說此時對莊良玉已經無了旁的想法,但聽及這二人說他們了解她,打心底里覺得在胡扯,往前不說上輩子,就單說現在,陵南道也好,浦云秋狝也罷,這莊良玉根本就是一個沒口的鐵桶,看上去跟誰都能聊得來,然而說到底—— 一個交心的朋友都沒有。 哪怕是蕭欽竹那個家伙,也不敢說能得到莊良玉十足的信任。 否則莊良玉此時怎會自己一個人在園子里轉圈圈? “哦?皇叔、皇兄,此前恪與小莊先生同赴陵南道解決凍災,不得不說,確實是難得的人才?!?/br> 話音剛落,三人竟然同時邁步。 趙衍慎:“不知……” 趙衍?。骸斑@是……” 趙肅明:“兩位皇侄……” 一直在發呆的莊良玉面前突然投下一片陰影,她抬頭,看到擋住陽光的三位王爺。 莊良玉:“……哇哦?!?/br> 第105章 混亂 雍林園中出現了奇怪的畫面。 在遠離宴會中心的一張小小石桌上, 坐著三個舉足輕重的大人物。 這三個平日里連同時出現都極為罕見難得的大人物竟然在此時相安無事地坐在一張桌前。 要知道這些人是政敵,是對手,是兵不血刃又刀刀致命的死敵, 見面除了笑里藏刀便是互相試探,然而現在竟然在一個女子面前維持表面和平。 偏偏這名女子是皇帝眼前的紅人, 是大雍朝最年輕最勇武的將軍的夫人,更是歷朝歷代千百年來第一個能擔任國子監祭酒之位的女子。 圍觀者不敢上前打擾, 但所有人的目光都在悄然關注這一寸地方。 莊良玉面上端著恭敬的笑容,極為客氣地給三位王爺看茶。 實不相瞞,這主動倒茶的舉動竟然真的讓這三位心高氣傲的王爺有種受寵若驚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