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當年不娶之恩[快穿] 第182節
殷治話都沒說全就又開始咳嗽,主要是他聽到病情心急如焚,病情沒半點舒緩,看著還更嚴重了。 容萱上前道:“端康你先不要說話了,歇一歇,太醫院院正何在?你出來,給本宮說清楚,皇上怎會突然病重?什么傷及心脈?好端端的,太后之前氣昏過去都沒傷及心脈!” 最后這句話不大合適,皇后和賢妃都看了她一眼,不過也沒人同她計較,倒是不少人心里都泛起嘀咕——皇上不會像先皇一樣得絕癥了吧?太后都沒事,皇上發個火就這樣了? 太醫院院正苦著臉上前,“回德貴妃娘娘,皇上、皇上他的身體是……” 太醫院院正瞄向殷治,他不知道能不能說啊,這畢竟是龍體脈象,很多時候要保密的,誰知道突然闖進來這么多宮妃? 不過他這一眼讓殷治覺得莫名其妙,他又沒得什么絕癥、什么怪病,有什么不能說的?他開口道:“我就是染了風寒,之后忙于政務,病情反反復復,最近一場大雪加重了病情,沒什么大礙?!?/br> 容萱哼了一聲,“還說沒大礙,這都讓你臥床了。原來只是風寒而已,我也常染風寒,如今不是好好的?還是你們這幫太醫沒盡全力,你們到底是何居心?龍體為重,這么久了你們都治不好皇上的???” 皇后恨透了容萱這般喧賓奪主的樣子,她才是皇后,什么時候輪到貴妃說話?她當即嚴厲道:“你們還想隱瞞?說!到底因何會病情反復?” 賢妃也斥道:“皇上忙政務,你們都不知道勸著點?如今嚴重了,準是你們的責任!” 眾太醫立即跪下,這責任可太大了,要是皇后她們要治太醫的罪,他們一個都跑不了。殷治皺起眉,但他也氣這群太醫。他甚至懷疑過自己是不是被下藥了,可所有太醫為他診脈,他還偷偷出宮讓幾個郎中診過脈,都說只是風寒沒養好,有點傷身體,他就更覺得這群太醫沒用,連調養身體都不會了嗎?居然還在他火力壯的時候讓他禁房事,又說不出什么所以然,簡直莫名其妙。 有御醫見殷治沒阻攔,便說:“娘娘明鑒,臣等萬萬不敢不盡心,實在是皇上傷了身體極難調養?;噬先玖孙L寒之后,寒氣入體,傷了肺腑,調養期間引起脾胃不和,引發胃疾,因此皇上不喜吃食,無論藥物還是藥膳都效果不佳,藥物隱隱有傷肝之象。 再之后……皇上傷了腎氣,又思慮過重引發頭疾,五臟六腑本是相輔相成,肝脾胃腎都有病氣,才會導致今日怒急攻心傷及心脈?!?/br> 容萱驚訝地睜大了眼睛,第一時間看向那幾位孕婦。本來御醫說得委婉,許多人沒想太多,如今看到容萱的反應,突然想到,傷了腎氣,就是皇上突然寵幸后宮造成的吧? 紅著眼睛的眾妃都不知該作何反應了,誰能想到正常寵幸宮妃還會傷了皇上的身體呢?這……這身體未免也太不中用了吧? 殷治惱怒起來,好不容易壓下咳嗽,出聲道:“煎藥!” 皇后下令道:“說這些已經無濟于事,你們這么多人,難道商議不出藥方來?你們只說皇上如今該如何調養?!?/br> 御醫立刻道:“回皇后娘娘,皇上需靜心調養,最好不問政事,不再煩心,臣等以為,皇上久病不愈便是因cao勞政事太過勞累所致,否則一個小小的風寒,不會至此?!?/br> 殷治怎么可能在這個時候放開政事?可眾太醫就是沒有更好的方法啊,他們也可以給皇上用藥讓皇上可以上朝、批奏折,但那也調養得就是慢,就是沒什么效果。他們也不知道是為什么,當然只能建議靜養。 最后在殷治的堅持下,讓太醫用了重一些的藥,同時叫后妃不要來擾他清凈。他方才只覺得丟臉得很,更覺得她們吵得他頭疼得很,痊愈之前完全不想看到她們,他可是怕了她們那些關懷的湯湯水水了。 其實也沒有后妃敢在這個時候冒頭,后宮出奇的安靜,大家都閉門不出,生怕擔上責任,畢竟殷治倒下也有寵幸宮妃的原因不是? 不過皇后對二皇子的要求更嚴厲了,皇上那樣子看著像要不行了似的,德貴妃說要選太子可那些孩子還沒生下來,那就只剩大皇子和二皇子之爭,她身為皇后當然要爭一爭,她同娘家的聯系也緊密起來。 賢妃是一樣的想法,梁家勝算最大,已經將全部精力都放在同皇后爭儲一事上,對聶家自然忽略很多。 容萱又一次給了聶久安絕佳的機會。 第185章 寵妃是個擋箭牌31 太后聽聞皇上病倒, 火急火燎地就趕回了宮。她一問清皇上的病因就大怒,將一眾后妃叫到寧安宮訓斥,尤其點名訓斥容萱。 “若不是你鼓動眾妃爭寵,她們敢在皇帝忙于政務之時添亂?若不是你提出挑選太子, 皇帝會如此縱容?德貴妃, 哀家以為你過去已經夠荒唐的,沒想到你如今荒唐到害了皇帝!” “太后娘娘, 這話可不能亂說?!比葺嬖尞惖? “臣妾覺得事有蹊蹺,私下找御醫逼問過, 他們在月余之前就勸諫過皇上,讓他禁房事。那時可已經有六個宮妃有孕了,不缺龍嗣,皇上不愿禁房事以至于傷了身體同臣妾有什么關系?” 這件事大家都不知道,她一說出來太后臉色都變了,這不是說殷治好色嗎?太后一看容萱臉色也挺難看,八成是因為知道了內情怨上殷治了,氣頭上不遮不掩的就這么說出來, 會讓殷治面上無光??! 太后立即斥道:“這種胡話怎么能信?定是那些不中用的太醫推托之詞。哀家問過了, 皇帝cao勞太過,朝堂的事、邊疆的事我們不懂,萬萬不可再給他添亂。這話不要再提,爾等近日莫要多走動了, 靜心為皇帝祈福, 為我大梁祈福, 明白嗎?” 眾人齊齊應了,太后對上容萱就頭疼, 也不愿意讓她再說驚人之語,留下皇后和賢妃就打發了她們。 不少人都松了口氣,太后來勢洶洶,要不是容萱那句話,她們怕是要被罵很久,說不定還會被罰。幾位孕婦尤其感激容萱,且她們心里也忐忑,離了寧安宮都跟著容萱,想同容萱說說話。 不管她們之前有什么小心思,如今她們滿心滿眼都希望容萱選自己??!皇帝突然病倒,都說不清楚是什么病,她們都慌得厲害,萬一皇帝沒了,她們怎么辦?這時候靠上德貴妃才是最明智的,若有了皇子之爭,德貴妃沒有皇子,只能選定一個孕婦去爭,有聶久安在肯定有很大機會,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 殷治還拉攏這些有孕妃子的家族呢,可她們若家族夠強大,位份就不會在昭儀之下了。如今殷治病倒,他們還沒凝聚起來就成了一盤散沙,再急著爭著想要投靠容萱,家族就有些觀望的意思,想看看殷治的病情如何再說,一下子讓殷治又一個計劃泡湯。 聶久安自然沒閑著,他手下的所有人都動了起來,從不起眼的地方逐步鏟除殷治的勢力,一步步更強勢地滲透政權核心。 病這個東西對人的影響甚大,從前殷治給聶容萱下藥,能夠讓聶容萱一個活潑開朗的姑娘變得沉默寡言,虛弱到不能侍寢,只能親自安排女人給心愛之人。如今容萱以牙還牙,給殷治下藥就讓他虛弱頭痛,無法集中精力處理政事,在爭奪權力的關鍵時刻有心無力,眼睜睜看著權力從手中一點點流失。 如果說曾經的聶容萱每每望月失眠,對殷治去后殿找詩詩痛苦難當,如今的殷治心急如焚,看著權力流走、計劃失敗,只會比聶容萱更痛! 容萱給出的報復又準又狠,一定讓對方嘗到委托者的痛,并十倍還之! 殷治真的焦躁不已,不停地找人密談,想辦法阻礙聶峰立功、想辦法攻擊聶久安的勢力,可沒多久他就驚覺他滲透到聶久安勢力中的人全都失蹤了,生不見人、死不見尸。 這代表什么?代表聶久安什么都知道了! 接著他又發現自己隱藏在暗中的人在秘密消失,同樣生不見人、死不見尸,這不僅是失去人手的問題,更是可能秘密泄露的問題。若那些消失的人被人嚴刑拷打,扛不住說出所有,那他的勢力還有防線嗎? 殷治陷入恐慌之中,整夜整夜地睡不著覺,重新調動人手、部署計劃,找梁家和其他看重的大臣商議。其實梁大人等人都覺得殷治太急躁了,為何非要在病中做這么重要的事呢?他們都能感覺到殷治頭腦不夠清醒,反而稍不順心就發脾氣,這樣如何成事? 要說聶久安最近就要反了,他們其實還不怎么相信。就像聶久安之前并不認為皇帝會對聶家趕盡殺絕一樣,他們也不認為聶久安會反,就是覺得幾十年了,一直這樣,要動手早動手了,還會等到現在?他們都希望殷治病好了再說,特別是梁大人,他還要積蓄力量,確保能護住賢妃和大皇子,萬一殷治病重,他是要扶大皇子上位的! 殷治的病讓他們的心散了,不和他一條心,能夠成什么事? 這個時候,容萱派福德辦了一件事。福德是她從殷治身邊要來的,當初福德就是最會鉆營的一個人,平日里維系人脈也維系得最好,也有摯交好友,如今形勢復雜,人心浮動,他費了一番心思,還當真辦妥了容萱吩咐的事。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容萱讓他往殷治跟前送了一種安神香。殷治跟前的人都為他的起居飲食cao心,近日沒少挨罵,得了安神香自然要仔細驗看一番,點上試一試,結果發現睡得很好,忙給殷治換上了。 從這晚開始,殷治的失眠好了不少,但他開始被噩夢驚醒。心虛的事做多了,總會印在腦子里,噩夢中全都找上他,讓他每每驚醒都臉色蒼白、滿頭大汗。如此病情越發嚴重,比之失眠影響還大! 容萱調制的香自然是好香,就是和殷治用的藥融合在一起后會令人噩夢纏身,易驚易怒。 太醫提心吊膽地診脈,胡子都要揪光了才試探著定下病因,說是五臟六腑相輔相成,近日皇上又睡眠不足,這次是傷了膽氣了,心膽氣虛,又壓力過大,才會導致夜里多夢,有驚厥之兆。 又是這套說辭,又是沒有明確病因,藥換了幾種半點不起作用,殷治大怒打了太醫板子,命人暗中請民間醫術高超的郎中入宮診脈。 這些入宮的郎中是不允許再出宮的,非常時期,他決不能讓外人知道他病得嚴重,即便沒有任何人診出他得了重病,但他情況就是越來越差,自然更要多做表面功夫,撐著讓人以為他好多了。 可他這個舉動卻瞞不了宮中有勢力的幾位,皇后和賢妃已經開始算計對方的皇子,想方設法往外透消息讓人請立太子。太后也慌了,她是最慌的一位,她還沒做夠太后呢,若兒子沒了,孫子上位,風光的自然是孫子的生母,她這個太皇太后怕是要被遷至某個角落“頤養天年”了。 若新任太后看她不順眼,她余生都沒有好日子過了。 于是太后同她娘家也動了起來,梁家勢力不錯,她錦繡添花意義不大,皇后娘家勢弱,若她幫皇后,那就是雪中送炭,將來皇后也要依靠她的娘家,勢必對她客客氣氣,而這份從龍之功也可讓她娘家更上一層樓,再保三代榮華。 太后定了主意立即同皇后走動起來,也明顯地表示出對二皇子的喜愛,連連夸贊皇后教得好,稱二皇子有了文武師父后變化極大,從前都是小孩子不懂事。她還幫皇后牽線,為皇后的兩個女兒挑選駙馬,這駙馬也極有講究,家世合適的話,會成為二皇子的兩大助力,年齡不夠先定親就好啊,綁到一條船上就一定要出力做事。 殷治又接到邊疆捷報,還失去了那批糧草的消息,最可怕的是,他和藏起糧草的那批人也失去了聯系,十分焦慮,忽然驚覺后宮有些人動作太大了,大為震怒,更多的是心寒。 連他的母親在這個時候也自私地另做打算,心里根本沒有他這個兒子!太后想沒想過,她一有動作,會給人什么信號?知道的人都會以為他病重快不行了,所以他的母親才如此著急地扶持儲君! 殷治氣壞了,找了個由頭就嚴厲訓斥了大皇子和二皇子,狠狠敲打了皇后和賢妃,又去寧安宮發了一頓脾氣,他還想去找容萱。一切都是因聶久安而起,他想到容萱就是恨,滿腔怒火只想朝容萱發出去,結果在永秀宮門口被攔住了。 宮人跪地請罪道:“皇上息怒,德貴妃娘娘擔憂皇上,憂思成疾,前日就病倒了。太醫說娘娘是老毛病,要臥床靜養,給開了方子用藥。只是見效很慢,娘娘如今還病倒在床上,是不是咳嗽幾聲。 皇上龍體欠安,娘娘說實在不敢見皇上,怕再過了病氣給皇上,求皇上恕罪?!?/br> 病倒了?殷治直接叫來太醫詢問,這次太醫沒什么害怕的,德貴妃就是老毛病啊,哪個季節不病幾回?最近下雪降溫,病了不是很正常嗎? 太醫說的都是那套話,沒什么特別,就是要臥床靜養,當然,兩個病人萬萬不能在一處,否則極可能損害龍體。 如今殷治是非常寶貝自己的身體,再不敢有半點大意,自然把要爆發的怒氣都憋回肚子,憋屈地回去了。 只是容萱病倒讓他又想到下藥一事,容萱的身體就是說不出哪里不好,但就是無法痊愈,他如今不也是嗎?雖然癥狀不同,他的五臟六腑都出了問題,可這樣的病情太詭異了,很難說他不是被下了藥。 可所有太醫和找來的郎中都診斷不出,他一時間也無法確定,干脆叫人去尋李御醫。只有李御醫對前朝秘藥有所研究,或許找李御醫回來能夠診出他是否被下了藥。 此次殷治發火之后,皇子之爭收斂了許多,正在皇后猜測殷治到底更屬意誰做太子的時候,她的弟弟十萬火急地傳了個消息入宮,鈴蘭招了。 鈴蘭背后的主子竟是皇帝! 那藥性極強的墮胎藥是皇帝親手給聶詩詩的! 皇后當即吐出一口血厥了過去! 皇后宮中兵荒馬亂,太醫用金針刺xue才令皇后蘇醒過來,皇后一醒就默默流淚,嬤嬤等人只得幫忙遮掩,不讓任何消息傳出去。 殷治只知道皇后氣暈了,想到他剛剛訓斥二皇子,敲打了皇后,皇后就這番作態,心中更加厭惡不屑。他一直就厭惡這個皇后,若不是皇后逼迫,他定能娶到有助力的皇后幫他,如今皇后還想用二皇子去爭,那個詩詩生的孩子,他看一眼都不愿意,根本就不會給他們希望,他們簡直癡心妄想。 殷治沒當回事,其他人也有些看笑話的心思,只有皇后從知道消息那一刻起,就墜入了無邊地獄。 當初她以為是聶容萱干的,能恨成那樣,不顧聶久安的勢力也屢次算計聶容萱,給皇兒報仇。不止是因為那碗藥害死她的皇兒,也因為那碗藥令她不能生育,絕了全族起復的希望,令她成為空有名頭沒有底氣的皇后,她辛苦掙來的地位全都毀了,所以她恨聶容萱入骨! 后來知道是鈴蘭做的,鈴蘭死了她也要鞭尸泄憤,聶詩詩那邊還是因為太后先動了手,她顧忌二皇子的想法就沒去報復。誰知原來從頭到尾她都恨錯了人,那個罪魁禍首竟是她孩子的生父! 皇后的恨意驚天駭浪,她怨恨殷治悔婚,怨恨殷治打她的臉,怨恨殷治盛寵貴妃,可她仍將那個男人當做她的丈夫,如今她只將他當做仇人! 她已經知道了,殷治從來就沒想過給她機會,不讓她生出兒子,丟給她沒人要的二皇子也不記在她名下,更是根本不想讓二皇子繼位。既然如此,她就親手將那皇位奪來,殷治能十歲做皇帝,她的二皇子就能三歲做皇帝!到時她垂簾聽政,她的家族才能真正起復,誰還敢再給她氣受?! 皇后已然氣瘋了,但又出奇的冷靜,竟迅速想出可下手的時機。 她再不受寵也一直掌管著后宮,調動人手的權力更是牢牢掌握在她手中,她很快振作起來,調養身體,不著痕跡地調動起各宮宮人。 聶容萱知道后大為驚嘆,因為這根本是容萱下的一步暗棋,除了容萱身邊的人,沒有任何人知道,連聶久安都不知道。而這步棋,容萱就只是順勢而為,再沒做任何事,竟然真的成了,她有預感,皇后就是容萱的下一步棋,將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有時候最忽視的身邊人,往往能給人致命一擊,尤其這個身邊人還手握權力的時候。 容萱稱病不出,整個永秀宮都低調得很,眾妃都很理解,因為盛寵的德貴妃依仗的除了娘家,就是皇上的寵愛啊,如今皇上久病不愈,還寵幸過那么多妃子,顯然對德貴妃情誼不再,德貴妃還如何張揚得起來?這時候要么就是氣壞了,要么就是夾起尾巴做人了。 是以誰也沒發現容萱不出現,就是風雨欲來的前兆。 邊疆戰事越發激烈,各地百姓都十分關注邊疆的消息,就怕有一日沒守住,戰火會波及到更多的城池。這時候從邊疆逃離的百姓已經陸續到達各個城池,投奔他們的親朋好友,同時也帶來了邊疆的消息,讓大家知道了當初糧草緊缺是多么驚險的事,還抓到過欲害聶小將軍的細作。 如此一來,大家更感嘆多虧德貴妃當機立斷,用捐空私庫這么大的動作籌集糧草,更要罵那劫走糧草的歹人,再罵一聲之前押送之人無用。 在大家都知道了糧草的前因后果之后,忽然有一府尹找到了那批丟失的糧草,同時抓住的還有押送糧草的官員,那次事件竟是監守自盜! 這一下掀起了軒然大波,在百姓都知道邊疆如何危機,如何等待糧草救援的時候,京城來的官員竟然監守自盜,差點害死邊疆那么多將士和留在那里奮戰的百姓,如此貪官簡直罪該萬死,凌遲他也不為過! 百姓震怒,有兩位邊疆來的青年人到府衙外吵著要嚴懲那貪官,他們說到激動時雙眼通紅,說起殘疾的老母不忍拖孩子后腿,以死相逼讓孩子逃出來,自己卻留在那么亂的邊疆;說逃亡這一路上冰天雪地,孩子染了風寒高燒不斷,人都燒得成了傻子;說他們盤纏不夠,沿路乞討,啃樹皮、挖草根才走到這里…… 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那貪官監守自盜,藏匿糧草,導致邊疆差點失守!所以他們要鬧,他們要衙門給個交代,要親眼看著那貪官受刑! 不少義憤填膺的百姓跟著圍上來一起喊,到后來已經找不出最初是誰起的頭,總之衙門外擠個水泄不通。 接著府尹寫了個折子叫人送去京城,同時叫人押送貪官到衙門口,當眾審訊! 當眾審訊這種事還從來沒出現過,尤其是京官,這官員論品級和府尹同級,但京官要大一級,按理說府尹根本沒權利審他啊。 這官員看到這架勢就有些怕了,忙對府尹道:“本官如何處置當由圣上決定,你只需將本官押送進京便可,你……” “放肆!”府尹一拍驚堂木,不怒自威,“私藏糧草乃是大罪,且你無畏無懼,顯然背后另有靠山,本官豈能容你逃脫罪責?如今本官已上奏皇上,若皇上認為本官有錯,自會摘下本官的烏紗帽。但今日,本官便當著諸位百姓的面審你,定要將事實查個水落石出!” 不等那官員再辯,府尹直接上板子,接著越來越嚴厲,越來越折磨人,根本不怕百姓的目光,不怕百姓畏懼,只用各種刑罰手段嚴厲審訊。 那官員皮開rou綻、神志不清之際,聽師爺勸說府尹莫再用刑,免得打死了他。府尹卻說,打死不招便是他一個人的罪責,之后定上報朝廷,奏請皇上誅他九族! 官員一個激靈,對上府尹的視線,驚覺府尹竟是認真的,更可怕的是,若他不招,他必死無疑,若他死了,皇上定然讓他背這個黑鍋,他九族必滅??伤趺茨苷??他若招出皇上,他不一樣被誅九族嗎?再說有人會信嗎? 這時用刑的衙役突然在他耳邊道:“實話實說,聶國公保你全族平安?!?/br> 官員一驚,身上又挨一板子讓他猛然驚醒,才知為何這府尹連官都不要了也要做這出格的審訊,更驚覺聶久安必定是要反了,他已經無路可走,只有聽聶久安的賭一把才能保住九族,他自己可以為皇上死,可他不能害了九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