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對照組后,我進大院躺贏[五零] 第36節
俞曉燕非常感同身受,“剛剛那個大娘是不是也拉著你說她兒子,真是奇怪了,這些天老遇到這些說她們兒子多么多好的大娘,男知青也拉著說些有的沒的。我們下鄉是為了掃盲,為祖國搞建設,也不知道這些人是怎么想的,反正我是不可能留在村里的?!?/br> 想起這些天主動找她攀談的人,俞曉燕就心有余悸。她要是真想嫁人,留在城里不好嗎,還要待在這里。 李明宛安慰她,“應該是我們下鄉不久,她們看我們覺得新鮮稀奇,等到以后就好了?!?/br> 雖說這件事情上有些糟心,可是也有好消息,在經歷過最開始的艱難時期后,大家對田里的活漸漸上手,不像剛開始那么累。只不過等到晚上的時候,知青點的鼾聲如雷,全沒了剛下鄉的講究。 忙過了那段時間,李明宛請假休息一天,去郵局取東西。 之前胡若弗也寄了很多次東西,基本都是江平之幫李明宛去鎮上取了,然后拿給李明宛,也免得她來回辛苦跑。 但前段時間都太忙太辛苦了,李明宛也想離開村子喘口氣。 她一大早就爬起來去村口坐陳老三的板車,每隔幾天他都會拉人進城,收個兩分錢,錢都給隊里,他掙工分。 好不容易顛到了鎮上,陳老三叮囑她們,只等到三點就回去,千萬別耽擱太久,要不然他拉著人回去,沒坐上車的只能走回去或者想辦法在鎮上過夜了。 李明宛看看天色,現在差不多才七點多,離三點還有很久,也不著急,準備在鎮上逛一逛再去郵局取胡若弗寄來的東西。否則的話,到時候帶著一大包東西,走路都不太方便了。 村子里的人不怎么經常去鎮上,要添置東西的時候才來買,可說實話,鎮上的東西真的太貧瘠了。 她今天早上起來的急,還沒有吃早飯,就在鎮上閑逛。果然,在一處民房的拐角,看到有人拿著烙餅,她再往前點走,就看到偷偷賣早點的中年人。和其他人相比,李明宛的手頭很寬裕,下鄉的時候,胡若弗就塞了不少錢票給她,后面時不時還寄,可惜在村里面完全沒有花錢的機會,這些錢票想花出去都沒機會。 中年人的態度比國營飯館的服務員要好得多,一看見李明宛臉上就堆滿了笑,“姑娘,你看看買點什么?” 李明宛要了一個水煮蛋和一個rou包子,還有一碗不知道是什么的湯。 因為這些都是偷偷賣的,也沒個地方坐,她只好蹲在墻角把湯和水煮蛋吃了,包子是邊走邊吃。 然后李明宛進了供銷社,鎮上的供銷社是真的簡陋,有點像她以前在電視里看見過的鄉下小賣部,進門就是兩三排玻璃柜子,東西擺在里面。供銷社賣的主要都是些米面油糧,也有麥乳精什么的,還賣鞋子和布料,成衣倒是有兩三件,可看上面的灰塵,估計都要擺成僵尸了,壓根沒人買。布料也很土氣,更別說鞋子,是塑料鞋,服務員還說這是時興貨,貴得很。 知青點不做飯,那些米面油糧她沒有買的必要,至于麥乳精和餅干糖果什么的,李明宛深刻相信,胡若弗寄來的應該更好吃。 李明宛看了半天,還是覺得沒什么好買的,而服務員的態度非常不好,就差給李明宛翻白眼了。 她索性走了出去,在鎮上隨意走走。 到了中午的時候,李明宛到了鎮上唯一一家國營小飯館,點了兩道菜,慢慢吃起來。她的吃相很好,加上長得好看,身上穿的衣服和灰蒙蒙的小鎮比起來,顯得很鮮亮,自然就亮眼起來。她沒有特別明顯的感覺,可是周圍人的注意力不自覺會落到她身上。 李明宛平時錢不太能花出去,難得到鎮上,就沒有過于節省,點了一道rou菜和一道炒青菜?,F在人不怎么有錢,小飯館里都沒什么生意,像村子里的人進鎮上,也多是自備干糧,哪里舍得吃這些。 路上有行人經過小飯館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會往兩眼,然后被李明宛吸引住。 何云娘帶著李天賜就是這樣。 李天賜上次說是走丟了,其實是鬧脾氣出走,為了安撫兒子,何云娘答應李天賜帶他去鎮上買吃的解饞,再買點被把rou剔干凈的骨頭,回去燉個帶葷腥的菜。 路過小飯館的時候,何云娘本來沒有往里面瞅,是李天賜驚訝出聲,語氣惡狠狠,“是那個女知青!” 李天賜頑劣不堪,但是他也有優點,記憶力特別好,盡管那天壓根沒多瞅李明宛幾眼,可是一旦再見到,就能認出來。 因為李天賜,何云娘下意識的望向李明宛,她呆了呆。 李明宛單說五官,其實和親生父母都不算很相像,只有某個部位有些相似,譬如她的眉毛和鼻子都像何云娘,婉約斯文,眼睛卻像親生父親,大而有神,縱使不說話,一雙眼睛望過去,都叫人明白意思。 但若說身上的氣度儀態,還有舉止的細節,卻像極了胡若弗和李文畔,尤其是看人時洞察一切的敏銳神態。單把李明宛和胡若弗,或者是和何云娘放在一起,人們肯定覺得李明宛和胡若弗更像母女。 因為她們有時說話的語氣,不自覺的動作,都特別相似。在五官沒有相似到幾乎重合的地步,最先吸引人注意的肯定是氣韻神態。 可在李明宛和親生父母都有相似的情況下,如果同時見過她的親生父母,認出她就顯得容易許多。 和當年在火車上的匆匆一瞥一樣,即使面對長開了的李明宛,何云娘仍舊一眼認出了她。 何云娘心中百感交集,她不知道李明宛為什么會出現在這里,是有意來找她的嗎,還是巧合?看著李明宛出落的那般落落大方,耀眼動人,比光彩還要奪目,何云娘歉疚的心中,隱隱帶點自豪。 這是她的女兒啊,現在生活比當年好多了,女兒也長大了,哪怕是巧合,是不是上天也昭示著她可以認回女兒,彌補當年的遺憾。 眼看親娘盯著那個女知青入神,李天賜不忿的重重晃他娘的手臂,“娘,那個女知青有什么好看的,你先帶我去買吃的?!?/br> 何云娘強忍淚意,向兒子問道:“你剛剛說她是上次遇見的女知青,是不是你去紅嶺村的那次,她是紅嶺村的女知青對不對?她叫什么名字?” 李天賜不知道自己娘發的什么瘋,因為何云娘的溺愛,李天賜堆何云娘的態度一直不好,他不耐煩的說,“你問這么多煩不煩,可不就是紅嶺村的知青,他們上次硬把我扭到大隊長家,我胳膊都痛死了?!?/br> 知道李明宛是紅嶺村的知青后,何云娘反而沒那么著急,知青下鄉都要待好長時間,一時半會兒肯定走不了,她還有時間慢慢打探。 何云娘沒有當街認女兒,而是忍了下來,準備后面慢慢探聽清楚。她心不在焉的被李天賜推著往供銷社走,心里還想著當年留了什么東西可以認回女兒。 李明宛卻不知道街外邊發生的這些事情,她吃完午飯以后,就去郵局取東西。 胡若弗給她寄了整整一大袋的東西,顛顛還挺沉的,在外面不是很方便所以她沒有打開,就背著包裹坐在陳老三的板車上等著三點。 差不多三點十幾分的時候,人基本都到齊了,陳老三駕著驢車回去。 因為明宛從郵局取來的包裹,車上又是碎嘴的大娘,她一直被追著問,盡管李明宛含糊其辭,可她們認定了她家里條件肯定很好,說不定父母都是工人,要不然怎么能寄這么多東西。 李明宛實在受不了這種話被追問的感覺,自己來鎮上果然太招搖了。 她進村之后,不顧幾個大娘的招呼,自己走回知青點,她真的是怕了這些恨不得連她家祖宗八代都扒拉出來,好奇心旺盛的大娘了。關鍵是她們的嘴還很碎,今天能從她這里問到哪怕一星半點的話,也會進行二次加工,然后在一群大娘聚在一起說話的時候,拿出來當談資。 回到房間里,剛好屋里沒什么人,她順手將包裹打開,里面放了一罐桂圓精,一盒餅干,一雙應該是胡若弗自己縫的布鞋,好幾罐rou罐頭,兩罐水果罐頭,甚至還有幾條漂亮的頭繩,商品店里新出的頭繩,胡若弗覺得好看,就買來寄給她。另一邊還有兩本書,一本關于田地耕作,一本是普通的長篇文學小說,李明宛大概猜的出來,書應該是李文畔放進來的。 李文畔很注重李明宛的閱讀量,經常會幫李明宛淘書,中外都有,甚至還教了李明宛俄文,她可以無障礙的閱讀俄文書籍和英文書籍。但是和一個大院的楊家兄妹比起來,就遜色很多。 楊璋玉早年從軍,也會四門外語,楊良玉跟在楊成楨身邊,家庭教育更不必說。至于楊成楨,精通七門外語,禮儀風度,令人見之心折。 和這些人一比,她也就靠上輩子讀過一回書,才能在小學跳了兩次級,其他的真就算普通人了。在大院里的大人,完全可以說是驚才絕艷的天才,就算是五大三粗的劉劍龍,在帶兵打仗上,也是天生的厲害,可以說手摸到槍就知道怎么開,打起仗就和喝水一樣。 就算和同輩比,李明宛覺得自己只能算有點聰明,并且努力的普通人,算不上真正的天才。 李明宛把書放在桌面,吃的除了水果罐頭,她都收了起來。胡若弗和江平之經常給她送東西,光是自己一個人吃獨食不分給其他人未免太打眼,也小氣,所以她都會出一些分給其他人。就像那天的西瓜一樣,江平之也考慮到她要和知青們朝夕相處,適當送些東西打好關系。 好在幾個女知青人都不錯,也沒有拈酸吃醋的人,相處起來輕松,至于男知青那邊,平時接觸的沒有那么多。 知青下鄉的日子說難熬也難熬,說快也很快,不知不覺就到了秋天。 李明宛最近總感覺不對勁,她覺得好像有人在觀察自己,可要說是誰,好像又沒有。她也怕自己是不是想多了,最近秋收,又開始忙,說不定是忙昏了,自己又一直擔心原書劇情,所以疑神疑鬼。 直到有一天她下工回來,魯有亮用麻袋套住了一個小偷。 俞曉燕下工早,她的活主要是割豬草,秋收對她的影響不大。結果她準備進門的時候,就看到有人偷偷摸摸的在房間里翻箱倒柜,還想撬鎖,沒想到民風淳樸的鄉下也有小偷,就俞曉燕一個人回來,她是又驚又怕,躲在門外,又想叫人來,又怕自己這一走,等會兒小偷偷了東西不知去向。 就在她糾結的時候,魯有亮幾個男知青從田里回來,她及時拉住他們說了情況。所有人里面,魯有亮力氣最大,膽子也不小,他直接拿了個麻袋,趁著小偷沉迷翻東西,沒有注意到身后動靜的時候,直接把人套了。 小偷被困在麻袋里,是又罵又踢,魯有亮也不慣著,重重打了幾拳,硬是把人弄聽話了。 李明宛回來的時候,剛好知青們準備把小偷送去大隊長那,看看是怎么個章程。 俞曉燕一看見李明宛,就抓著她的手,心有余悸的說剛剛發生的事,“明宛,你可回來了,你都不知道,剛剛嚇死我了?!?/br> 麻袋里的小偷可能聽到俞曉燕的話,又開始不安分。 魯有亮正要再給他幾拳,就聽見小偷大聲喊,“我是李明宛的弟弟,我不是小偷?!?/br> 眾人互相對望,驚訝又摸不著頭腦,李明宛是看起來就知道家教很好,家庭條件也不錯的人,如果她有弟弟,不說多么優秀,怎么也不應該是偷雞摸狗的人。 可他要不是李明宛的弟弟,李明宛人就在這里,不是馬上就可以被揭穿嗎? 面對眾人的目光,李明宛面色沉靜,“我沒有弟弟,只有一個哥哥?!?/br> 麻袋里的人急忙反駁,“你不知道是因為你還沒有被認回來,我娘說了,你是我親jiejie,以前過不下去了,才把你送走,你現在的父母不是親生的!” 李天賜說的信誓旦旦,李明宛怒極反笑,她譏諷道:“可真巧了,我就是我父母親生的,你張著嘴說我是你jiejie我就是了嗎,你怎么不說銀行的錢都是你的。偷東西就算了,還攀咬人?!?/br> 李明宛反駁的很有道理,不可能是個人空口白牙的說上一通,就要人相信,更何況這是個偷東西被抓現行的人。如果真的是來認jiejie,為什么要翻箱倒柜? 思來想去,還是決定把人送到大隊長那里,為防他到時候再用這個說辭,索性讓李明宛也一起跟著去。 到大隊長家的時候,大隊長正坐在椅子上休息呢,聽到知青們的話,也覺得訝異,讓人把院門關了,也不怕小偷逃跑,自己上前解開麻袋。 頭一露出來,大隊長就驚訝了,“你不是陳家村的小子嗎?” 對大半夜擾人清夢的李天賜,大隊長印象深刻,當初就是他連夜把人送回去的。他之所以這么做,就是因為覺得李天賜是個會惹麻煩的面相,巴不得趕緊解決,沒想到這次又跑到知青點去,不僅偷東西,還說其中一個知青是他jiejie。 前者可大可小,后者關系到了親緣,讓人得慎重對待。 不說別的,光是江平之那邊就不好交代,他侄子前段時間入伍,就是江平之幫襯的,他還聽說了,江平之不僅自己有本事,家里的關系也硬的很。哪怕從頭到尾沒有說到李明宛的父母是什么職位,可是能和江平之家里做故交,再看看李明宛的儀態教養,想想也知道低不了。 人活在世上,人情世故不得不講,即便以后不準備求人家,也不能得罪啊。 他轉而看向李明宛,態度和藹,“李知青,按李天賜這邊的說法,他jiejie被送人的時候,也該記事了,你對這事有沒有印象?” 李明宛的面色就和普通人平白被攀扯之后一樣,不是很好,語氣微冷,“我從小跟著父母長大,根本不認識他?!?/br> 大隊長李福田心里有了思量,比起看起來就心眼蔫壞的李天賜,他肯定更相信李明宛。 所以再對李天賜說話的時候,語氣嚴厲,“你這個年紀的孩子,上房揭瓦的鬧離家出走還不算離譜,可偷東西就壞了良心,還去攀扯人家女知青,也不知道你爹媽怎么教的。我不敢對你怎么樣,可你爹媽可以,這事叫上陳家村大隊長,肯定要有個結果,不能粘粘糊糊,放任你這樣的孩子,沒得將來繼續去禍害人?!?/br> 李天賜也知道莫名其妙說人家是自己家走丟的jiejie很奇怪,連個證據都拿不出來。他平時對何云娘呼來喝去,態度很不好,可是他也知道何云娘不是無的放矢的人,既然當著他的面說了,就肯定是真的,李天賜有這個自信, 大隊長陳福田叫大兒子去陳老三那牽了驢車,去找李天賜的家人和陳家村的大隊長。 他鐵了心要把這事解決,知青們也不好走,一來一回等了一個多小時,驢車才停在門口,李天賜的繼父繼兄,親生母親,還有陳家村的大隊長跟其他幾個鄉親一起來了。 路上陳福田的大兒子應該說了這件事,所以大隊長陳福田稍微重述了一遍,也沒什么人提出疑問。 陳福田語氣嚴肅,質問何云娘,“這孩子說是你私底下哭訴李明宛是你的女兒,這件事你承不承認?” 何云娘從進門的彷徨無措,現在的滿面凄苦,她沒直接回答陳福田的問題,眼睛看著李明宛,泫然欲泣,“我當初迫不得已把你送走,實在是家里窮啊,你現在不認我也是人之常情,我、我、全當是我胡說好了?!?/br> 何云娘沒直接回答,最后還否認了,可這話里話外,無一不是說李明宛就是她的親生女兒,甚至把把她賣錢的事情混淆,只當是李明宛怪她。 在封建人倫道理還有濃厚殘存的情況下,她這話一說出來,旁人的心都偏了大半。 李明宛卻沒有被牽著鼻子走,她冷冷笑了一聲,“麻煩您有話說清楚,含含糊糊的算怎么回事?全當你是胡說,就是你的意思是對的意思咯,真是可笑。我父親叫李文畔,母親胡若弗,我是他們的孩子,要不是知青下鄉,我這輩子都沒有來過這里,你哭哭啼啼幾句,就想硬認一個女兒,誰知道你打的什么鬼主意! 你口口聲聲說你是我的親生母親,你有證據嗎?空口白牙誰不會,我還說我是你母親,你信嗎?” 李明宛有理有據,既沒有歇斯底里,又諷刺了何云娘,但凡是個明理的人,就不會再被何云娘的話牽著鼻子走。 何云娘面色怔然,癡癡且肯定的說,“可我就是你娘啊,我一看見你,就能把你認出來,母女連心……” 她捂著自己的心口,語氣悲傷。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3-02-09 23:36:31~2023-02-10 23:16:55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咸魚嬸3瓶;清漣2瓶;聞弦、默默無聞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4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