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靖康之恥后的帝姬 第73節
李清照苦澀地道:“人心一旦變了,豈是三言兩語,道德律法規勸約束?!?/br> 趙寰頷首,道:“易安居士能寧愿坐兩年大牢,也要告發張汝舟,敢問這世間有幾個女子能做到,是你自救,才活到了今日。而其他不幸的女子們,則沒你這般幸運。要一個人無聲無息死在后宅,實在是太容易了?!叭怀觥?,并非保護了女人,而是將她們推向了死路?!?/br> 李清照鼻子陣陣發酸,啞聲道:“我以前亦覺著不對,亦曾與人談論過此事?!捌叱觥敝?,尤其是“無子,惡疾”,豈能是女子能夠自控?!叭蝗ァ?,哪怕過得不好,彼此兩厭,也得生生忍受著,除非是發生了義絕此等關乎性命的慘事。人皆言,此舉是對婦人的保護。若是被夫家休棄,娘家名聲受損,嫌棄的話,婦人手不能挑,肩不能提,如何能活。二十一娘,我讀過書,識字,能靠著自己賺得一口嚼用。若是目不識丁的弱女子,被休棄之后,如何能養活自己?” 趙寰干脆直接道:“其一,本就不該有休妻這種方式存在,夫妻之間,應當有更完善的律法保護雙方的權益,至少得全部改為和離,在和離之后,女人也能分到家產,保障以后的生活。其二,目不識丁的弱女子,除了給她們自小學習的機會,再不濟,也要讓她們學一門手藝。這兩點沒做到,朝廷該出面,對她們進行救助。比如眼下的風氣,女子為何不能出來做事,與男人一樣參加科舉?” 歷史上在宋孝宗時期,曾有九歲女童參加過科舉。不過她并非考的進士科,而是十五歲以下的神童科,只考詩詞。 最終她通過了考試,結局卻是宋孝宗賜給了她婦人的誥命封號:“孺人”。 后來在宋寧宗時,再有女童參加科舉,便被大臣駁斥了。此時的三綱五常已經蓬勃發展,男人認為女人考科舉不妥。 且女人濃妝艷抹,若是出現在衙門朝堂之上,會引起男人圍觀,有傷風化。 且不提此人說法的荒謬,將讀書人的無恥體現得淋漓盡致。 圣人言:“非禮勿視”,他們讀遍圣人言,首先應該做的是選擇管好自己的眼睛。 趙寰聽到后世普遍的說辭是,女人體力不如男人,在靠著男人種地,出力打仗的時代,所以女性處于被支配地位,是必然的結果。 這些說辭持續了幾千年,甚至連女人本身都深信不疑了。 在后世中,也沒見過田間地頭少了女人勞作,楊門女將雖為杜撰,佘太君卻真實存在,戰場上同樣有女兵。 她們從沒有過機會,有過與男人做同樣事情的正式機會。 “不一定說女人在讀書上就絕對強過男人、可是,能不能行,總得給她們機會,讓她們試一試??婆e我也沒考過,如今北地的幾個州府,易安居士應當聽說過,府尹大多都是沒經過科舉考試的娘子們。沒有黨爭派系,政令通暢,她們都做得很好?!?/br> 大宋人才濟濟,蘇東坡,王安石,司馬光范仲淹等等,數不勝數。最令趙寰感慨的是,哪怕如他們,都在黨爭派系中沉浮。 如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丈夫趙明誠趙家,因為熙寧變法之后的斗爭,遭到了牽連, 深陷牢獄之災,結果凄慘。 李清照聽得心馳神往,激動地道:“我聽說過,還聽到了姜府尹的休書!我寫了那般多詩詞,終是覺著比不上她,還是她直白的話,來得令人痛快!” 趙寰笑道:“易安居士謙虛了,他們要文縐縐,我們也可以。不過我們都不擅長,寫詩詞文章,真不行。我請易安居士來燕京,是想請你負責《大宋朝報》?!?/br> 李清照一愣,意外驚喜之外,跟著忐忑地道:“我行嗎?唯恐有負二十一娘所托?!?/br> 趙寰替李清照碗里加了茶,不緊不慢地道:“易安居士,你已經比南邊朝堂上九成的官員有風骨,就憑著這一點,你就行!” 李清照再愣住,旋即雙手蒙住臉,遮住了汩汩而來的熱淚。 風骨! 經過了戰亂顛沛流離之路,失去了相互陪伴的夫君。再遭到男人算計毆打,離異坐牢,李清照疲于應付,早累得忘了何為風骨。 趙寰的來信,給了她一線希冀,她再次活了過來。 來的時候,念著反正沒什么可再失去。走一遭,看一看,回到開封故地老死,也勝過在他鄉孤苦飄零。 趙寰卻請她出來做事,真正的做事,不僅僅是與文人論詩談文,閑暇時的消遣! 趙寰仔細地道:“朝報上,我打算分為幾塊,一是揭露金賊的惡行,將他們造成的罪孽,一件件如實刊載出來。二是說文解字,從千字文刊載起,每次教幾個大字。再次是刊載些農學,氣候,各種珍惜古書的學問。三是刊載朝堂政令,比如各種賦稅如何收取等,必須將朝廷政令下達到百姓之處,肅清風氣。四是刊登朝堂上的各種案件,尤其是涉及到女性死亡,背后更深層次的原因。最后,不定期公布人口數額,嬰兒中,男嬰女嬰出生數量。我暫時只先想到這些,你若是有想法,盡管提出來,我們一起商議?!?/br> 李清照聽得極為認真,眼睛愈發明亮,待到趙寰說完,腦子就已經有了好幾個想法。 對于不理解之處,更是迫不及待問道:“為何二十一娘要強調人口數額,以及男女嬰的出生數?” 趙寰嘆道:“易安居士應當知曉溺女嬰的惡習,嬰兒本來容易夭折,就算立了律法,也屢禁不絕。再加上民不舉官不究,女人從出生伊始,就走上了一條崎嶇坎坷之路。列出男女嬰出生數,意在警醒那些想要生兒子傳宗接代的。男女比例失衡之后,他們的愛子長大了娶不到妻,就只能打光棍。當然,只靠著這些提醒還沒用,要讓女嬰能活下來,朝廷得有監管措施。我還在考慮,每年官府給女嬰一定的補貼,一年一給。只要經過官府證實家中所生女嬰還活著,就能領到一筆補償。除此之外,還有讀書等補貼。只是,” 她雙手一攤,無奈道:“我現在窮得很,還得打仗,這些都是我初步的打算。不過,我會很快做起來,趁著我眼下能一言堂,都是我能說了算的時候,在我的地盤上先行試點。等到政令成熟完善之后,就可以推廣到全天下去了?!?/br> 李清照胸口鼓鼓脹脹的,激動,豪情,期待,各種情緒都快噴涌而出。聽到全天下的時候,她雙眼睜大,顫聲道:“全天下?” 趙寰笑吟吟道:“是呀,全天下?!?/br> 李清照眼里含淚,笑著喃喃道:“全天下??! 趙寰看向沙漏,道:“易安居士一路奔波,我見到你太高興,忍不住拖著你說了這般久。你先下去歇一歇,就先住在我這里吧,旁邊的偏殿里有收拾好的客房,你需要什么提出來就是,千萬莫要客氣。若是想住到外面也可以,宅子你自己去找,看好之后,我替你出一筆安家銀?!?/br> 李清照忙拒絕了,道:“二十一娘已經幫我太多,我先厚著臉皮借住幾日,待賺到銀錢,自己去找宅子住?!?/br> 趙寰笑道:“你莫覺著有壓力,給你安家銀,都是憑著你本事,你該得的?!?/br> 李清照見趙寰安排得周全妥當,對以后日子的茫然一掃而空,郁氣盡散。整個人都泛發出了光彩,不再拘泥,輕快地應了下來。 趙寰叫來周男兒帶李清照下去歇息,陪著她一起出門,道:“我要出城一趟,估計會離開燕京一些時日。易安居士莫要拘束,自便就是?!?/br> 李清照見趙寰行色匆匆,先前是特意為她留了下來,心中感激,忙道:“你先去忙,切莫管我?!?/br> 趙寰告別李清照,大步流星出門,接過侍衛遞來的韁繩,翻身上馬疾馳而去。 李清照望著趙寰灑脫的背影,眼睛又濕潤了。她此時方記起,趙寰比她的遭遇還苦上百倍。 自從見到趙寰起,李清照卻沒見到她身上有半點陰影,只有無窮盡的力量。 再看到井井有條安排差使的周男兒,她亦眉目舒展,生機勃勃。 李清照知曉她們都曾被送進金兵營中,遭受過非人的折磨。 李清照想哭,又想笑,喃喃道:“原來,湯福沒有吹牛,真是寧為燕京人,不做南邊相?!?/br> 趙寰來到兵營,虞允文已經用過午飯,正準備去練兵。 見她風塵仆仆趕來,忙將差使交給了下官,陪著她進屋,問道:“這個時辰來,還沒用過午飯吧?可是發生了大事?” 趙寰說了李清照來的事情:“我沒來得及用飯,給我煮一碗湯餅就好,我們邊吃邊說?!?/br> 虞允文聽到李清照,詫異不已,忙吩咐了海平給趙寰準備熱水飯菜,道:“我先前聽說李易安好似在與那張汝舟打官司,后來南邊局勢動蕩,就沒了她的消息,她可是已脫了身?” 趙寰撿著重要的說了,悶悶地道:“在這件事情中,大宋律的荒謬,不用質疑。聽到她脫身,我除了替她感到慶幸之外,還有擔憂?!?/br> 虞允文沉吟片刻,道:“我明白二十一娘的顧慮,既然立了律法,就得嚴格執行。若是都按照人情,以及民情考慮,置律法于不顧,這道口子一開,律法就蕩然無存。并非每件案子,都是易安居士這種情形。官員不照律法判案,其他百姓遇到不公,冤屈就得不到伸張。宣和年間的大暴動,朝廷為了籌措兵營的錢糧,橫征暴斂是一重原因。底下無數官員趁機撈好處,又是一重原因。究其根本,還是因為處罰貪官時,并非都是按照律法來,而是看其后臺派系,皇帝的喜好,官員就有恃無恐了?!?/br> 宣和年北地大暴動,除了走投無路的百姓叛亂之外,還有吃不飽的兵丁起來造反。 此事就發生在靖康之恥的前兩年,民亂不算最可怕,兵亂一旦起了勢,很快就能改朝換代。 從那以后,大宋到處都是盜匪叛軍,到如今尚未真正平息過。 法制混亂,政令朝更夕改,以皇帝為首,人治大于法治,這是□□的根本。 在接連災荒的時節,下令加賦稅,大規模出兵北伐,還任由童貫這種人領兵的趙佶,當時就該將他千刀萬剮了。 趙寰想到就煩惱不已,道:“章淳是有過失,但僅憑著他識人的這一點,就能抵消他所有的錯誤。趙構那混賬,還敢舔著臉追貶了他!” 當時立趙佶為君,章淳跳出來反對,認為他為人輕浮晃蕩,不配為君。 因章淳支持熙寧變法,趙構朝廷為了清算熙寧舊黨,將他從魏國公貶謫成了昭化軍節度副使,荒誕到可恥。 虞允文見趙寰氣不順,出門接過海平提來的熱水,親自擰了熱帕子遞上前,寬慰她道:“二十一娘,你且別氣。眼下的世道,荒唐事豈之□□?!?/br> 趙寰接過帕子擦拭了手臉,虞允文伸手接了過去,無奈搖頭道:“南邊朝廷的變動,我真是看得眼花繚亂??偸窃谙胫?,我要是真出仕,一頭扎進去,得被淹沒在里面。到頭來,連派系黨爭都沒弄清楚,就白白冤死了?!?/br> “我是餓了,亂七八糟的事情太多,一時煩躁上了頭?!壁w寰揉了揉眉心,深深呼出口氣。她重振了精神,沉聲說了南邊派岳飛駐兵熙和路之事。 虞允文瞧著趙寰疲憊的眉眼,本想勸她歇一歇??陕牭侥线叺年囌?,知曉她取益州之心,頓時神色凝重,陷入了沉思。 過了片刻,虞允文凝視著她,問道:“岳鵬舉戰功赫赫,又曾經冒險出兵前來馳援你。二十一娘,你是不想與他反目成敵人,還是不想與大宋的兵廝殺?” 趙寰干脆利落地答道:“都不想!” 虞允文頓了下,緩緩問道:“誰對你來說,比較重要?” 趙寰抬眼看向虞允文,平靜地道:“都重要。所以,不到最后關頭,我任何一方都不會放棄!” 第70章 一層秋雨一層涼, 均州城下了一夜雨,清晨時分停歇了,涼風嗖嗖刮著, 氣溫比起往常低了一截。 城門口等著入城賣柴禾的獨輪車, 為了趁天冷賣個好價錢, 早早就挨挨擠擠排起了長隊。 “咦,這是什么告示,大宋朝報?”排在最前的漢子認得幾個字, 抬頭念道。 漢子聲音大, 其他人等著無聊,搭話問道:“大宋朝報,可是朝廷的邸報, 可有什么新鮮事發生了?” “朝廷除了加徭役賦稅,能有甚新鮮事!這日子,一年比一年難過, 地里收上來的糧食, 都被收走了。成日餓著肚皮,還得服徭役,反正家徒四壁, 只剩一條賤命,要就拿了去!” 黑臉的漢子穿著襤褸的衣衫, 背靠著推車, 推車上面堆著幾個鼓囊囊的麻袋, 里面裝著去典當的被褥厚衫,扯著嗓子罵罵咧咧。 “可不是, 除了金賊來搶,劫匪來搶, 朝廷再來收一次,這日子是沒法過了?!迸赃吤纥S肌瘦的漢子接話,跟著往外倒苦水。 眼下世道艱難,百姓的日子豈止不好過,而是壓根就快過不下去。一時間,大家都心有戚戚焉。 “咦,這不是南邊朝廷的邸報?!弊R字的漢子仰頭讀了下去,驚訝地道:“這是燕京的邸報!” 聽到燕京,先前的黑臉漢子罵聲一停,湊上前跟著往城樓上瞧去。 可惜,他只會寫自己的名字,忙問道:“上面寫什么了,燕京好??!” “可不是,與咱均州相鄰的蔡州,聽在那邊做買賣的人回來說,他們今年種地的種子糞肥,都是柔福帝姬拿出來給了他們。莊稼成熟了,收的賦稅,比賃來的地租子要少交兩成。服徭役修路修城,柔福帝姬也沒虧待他們,雖沒工錢,雜面饃能吃得半飽!” “我也聽說了,關鍵是地界太平,打仗也打不過來,劫匪被清理一空,人能安安生生活著,這才是要事??!” “小聲些,且聽聽邸報上究竟說什么了?” 識字漢子被催促著念了下去:“山河破碎,身為大宋子民,當為黎民蒼生而戰,為百姓福祉而戰!” “天子豈能棄子民于不顧,棄城而逃,茍且偷生!” “天下子民用血汗供養著皇帝百官,自當上能抵御外敵,下能平天下。趙構在南邊稱帝,北地的大宋同胞們,你們數次經受戰亂之苦,并非天道不公,此為人禍。實屬趙構不配為帝,恭迎其登基的百官們,所圖為何?” “身為趙氏后人,莫敢忘祖宗遺訓。天下未平,永不稱帝。當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率正義軍定天下,還大宋海晏河清,百姓安居樂業!” 除了漢子愈發高昂的聲音,城門前一片安靜,所有人都認真聽著。 晨曦的光芒,照在他們或麻木,或憎恨的面孔上,漸漸皆變成了希冀。 “二十一娘真沒忘了百姓,她收復了開封,打下了燕京,將金賊殺得節節敗退?!?/br> “二十一娘也姓趙,她是皇家帝姬,以她的功勞,都未敢稱帝。天下不平,永不稱帝!” “二十一娘還不加賦稅,百姓有地耕種,不亂加苛捐雜稅。邸報上都寫得清清楚楚,北地只征收哪些賦稅?!?/br> 有人回過神,遲疑地道:“可二十一娘終歸是娘子,南邊是皇子,哪有帝姬娘子稱帝的?” 有人立刻反駁:“休說前朝武帝,且說如今,你的命,可是南邊皇子給你掙了來?純粹是你自己命大,金賊亂匪來襲時,你躲得快罷了!” “誰對我們好,真正顧念我們,長了眼睛的都看得出來。堂堂男兒,還不如一群小娘子呢。二十一娘可能繼承皇位,你我此等小民,由不得你我說話。南邊的官家,我不要命大膽一句,我可不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