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更一些文中出現的梗(名詞解釋為主,所以
書迷正在閱讀:孕奴(臣妻小媽、瘋逼豪奪)、舔狼(末世1v1)、穿成靖康之恥后的帝姬、藏匿深情、重生年代:甜寵神醫小嬌妻、星際唯一群體治療、其實我喜歡你、幽后傳奇、我靠退休卷翻修仙界、穿成對照組后,我進大院躺贏[五零]
吳郡陸家:確實有這個世家,吳郡有四個大家族:陸、朱、張、顧,每一個都是從祖上開始顯貴,一直到現在,可能江浙滬都能遇到這四大家族的富人。 密斯特/密斯:這樣的音譯多用在一些民國文人寫的小說里面,企圖給讀者帶來代入感,查了一些資料后,在一堆看著不太順眼的音譯里面挑了這我自認為順眼的兩個。 服裝和品牌:民國時期的時裝屋其實不算太多,尤其是法國和英國兩個地方,香奈兒在那個時候最多就是一個潮牌,更別提圣羅蘭這些了,所以里面的衣服我多采用的是巴寶莉、路易威登、以及一些高級定制的時裝屋,這些品牌在十九世紀就流行且昂貴。值得一提的是,國內我依舊選擇裁縫和布料商店,是因為這些就是一個高級定制了,更貼合富貴人設。 莎士比亞和王爾德:莎士比亞的戲劇在英國是一整個大流行,而王爾德多以小說聞名,我曾經作過王爾德戲劇的研究,所以在其中用了王爾德,用來凸顯女主的一種小眾喜好——俺們中文系都偏愛小眾且冷門,《莎樂美》這本王爾德的戲劇已經是相當熱門的存在了。 芙莉卡因為公主身份的離婚:這個梗來源于張愛玲的小說《傾城之戀》:薩黑荑妮,她是某名字賊長的王公的親生女兒,自己的王妃母親被賜死了,沒法回國,文中其實無人可知她是不是一個真公主還是假公主。 香港/香江:西洋人和留洋以及多在國內外跑的人,更愛叫香港;而香江是當時的中國人通用的稱呼,因為港灣附近有溪水甘香可口,海上往來的水手,經常到這里來取水飲用,久而久之,甘香的溪水出了名,這條小溪也就被稱為香江。 《Gone with the wind》:中譯名《飄》或者《亂世佳人》。 福特車:當時汽車其實不算流行,即便是富貴人家,也很少會有一臺屬于自己家里的汽車,出行還是黃包車為主。所以這臺福特車是陳柏季所就職的政府用車。 《乾隆芥子園》:這種前一朝代的書籍就跟我們現在收藏一些書類似,大家都想找到當時發行的第一版,如果有當時抄寫版本或者直接來一本真跡(這不可能)那可就更加珍貴了。 四馬路會樂里的長三堂子:這是民國時期上海有名的路,跟北京的八大胡同一樣,而這里的長三堂子則是妓院最高等級,一般甲類女孩子會被賣到這里來,而乙類主要賣給寧波福州路狀元樓附近的十幾家妓院。 丙類是探花,價格也是最便宜的。主要銷往福州路、浙江路、廣西路沿線的低級妓院。這種女孩的命運最悲慘。他們通常在幾年后就死于酷刑或疾病?,F在的四馬路會樂里就是上海的人民廣場的來福士。 “搬石頭”和“采桑葉”:文中已經有解釋了,就是賣男孩和賣女孩,搬石頭的老大是海寧路虹口會司刑偵大隊督察尚武;而采桑葉的老大是青虹二幫的幫主刑警長尤阿根。 金枝和金蟬:《傾城之戀》里面的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