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七零,我帶全村成了先進集體 第266節
再說,那些碎磚頭還不用花錢,白撿的不要白不要。 說起來,這一車斗的舊磚頭花了還不到五塊錢。 那些整塊的,是從撿磚頭的人手里花了兩塊五買來的。 至于那些半塊和小塊的,則是姚村長和孟驕找了一些小孩子幫忙撿的。 那些半塊和小塊的因為沒什么大用,基本上沒人要。 但他們不嫌棄。 兩人一合計,便找了一群孩子過來,一人給個一毛錢,要不了多大會就幫忙把剩下的半個車斗給撿的滿滿當當。 要是光靠他們兩個的手撿,不知道要撿到什么時候,有提高效率的辦法干嘛不用。 干完活后,那群孩子人手拿到一毛錢高興壞了。 要是去供銷社買糖塊,可以買不少呢! 于是便問孟驕和姚村長,明天還要不要幫忙撿。姚村長說不用明天,等把這些送回去,回來就還找他們幫忙撿。 孟驕把拖拉機開到村尾到果園的那條路上,姚村長趕緊招呼來幾個人,讓他們幫忙把磚頭卸在路邊準備修路。 卸完磚頭后,又跟孟驕一起折回縣里繼續拉磚頭。 就這樣,孟驕和姚村長花了三天的時間和不到五十塊錢的成本,終于拉夠了修路所用的磚頭。 而他們拉磚頭的這幾天,大隊長帶著生產隊的壯勞力每天加個班,把原本有些窄的路給加寬了不少,不平的地方還都弄平整。 磚一到齊,又加班加點的把路面給鋪上。人多手快,兩天的功夫就把長約幾百米的路給鋪好了。 最后又買來一車的石灰,混合著泥土拌勻填充到磚頭間的縫隙中。 一條干凈又平整的磚塊路就修好了,以后走在這條路上,再也不用踩的兩腳泥。 孟驕也終于可以好好休息一下了。 恰巧這時候,郵遞員上門來給送信。 爸媽幾乎每個月都會來信,問問她跟孩子們。倒是大哥和二哥比較忙,三兩個月才來一封。 知道家人都身體安好工作順利,孟驕也就放心了。 除了家人的平安信之外,這一年多孟驕每隔一段時間還會收到秦景堯的來信。 信的內容基本是平常的問候,然后就是簡單說一下自己的工作以及生活。 還有感謝孟驕送的茶葉,他的長輩因此睡眠得到改善,身體舊疾也得到很大的緩解。 而過年節的時候,隨著信件一起來的還會有一個包裹。里面除了給孩子們的禮物,還有不少好東西。 除了海參鮑魚之類的干海貨,甚至還有花膠,蟲草以及參片這樣的高檔補品。 好像怕孟驕不肯收似的,秦景堯還特意會在信里面解釋,這些東西家里有很多。 家里長輩對孟驕送的茶葉非常感謝,但又不知道該怎么謝她,所以只能送些東西聊表心意,讓她一定要收下,否則心里會不安。 人家都這樣說了,她只好收下。 不過,她收的也算是心安理得。 畢竟跟這些東西比起來,她的空間茶葉效用要更好,是花錢都買不到的好東西。 最后,秦景堯還說若是孟軒遇到什么學習上的問題,可以寫信告訴他。 孟驕心想,這相隔千里的,寫封信一個來回差不多都要半個月,就為了問一個問題也太不劃算了。 但人家也是好心,這個情還是要領的。 每次收到秦景堯的來信,孟驕也不好意思不回。 不管怎么說,人家可是未來的科學大佬,能給自己寫信是多有面子的事。 既然人家愿意把自己當朋友,她也不能矯情,多個朋友總沒錯。 就這樣一來二往的,孟驕跟秦景堯也算是成了筆友,有信必回的那種。 跟秦景堯比較干巴的信比起來,孟驕能寫的內容可太多了,隨便寫寫就能扯一堆。 諸如生產隊的事,養豬場的事,果園的事,荷塘的事,就連家里的幾個毛孩子都能成為她筆下的主角。 其實她也不知道寫點啥,就只能寫寫自己身邊的事。 沒想到,秦景堯還挺喜歡這些扯七扯八的,說是很有生活氣息,任何事情在她筆下都變得生動起來,像是被賦予了靈魂。 甚至還在來信中說,就喜歡看孟驕講的這些事情,覺得很有意思,讓他枯燥的工作也變得有趣起來。 如果可以的話,希望她以后的來信中能夠多寫點有趣的事情,也可以多寫寫她自己跟孩子。 孟驕心說,我有什么好寫的。 就算是臉皮厚,她也不好意思夸自己吧! 不過,兩個孩子在生活中的小趣事和糗事,倒是可以偶爾給他寫一寫,多個人分享也挺有意思的。 第398章 又買了一臺拖拉機 果園里的蘋果,梨子,大棗和核桃成熟的時候,一年一度的秋收也到了。 之前果園的果子和蔬菜,以及瓜田收益非??捎^,生產隊的公賬上有史以來就沒有過這么多的錢。 尤其是負責財務的老會計,還是第一次見到公賬上有這么多錢,激動的一顆老心噗通亂跳。 每天把放錢的抽屜鎖上之后,都會反復確認幾遍有沒有鎖好。 夜里睡覺的時候,總是擔心那么多錢放在村支部的辦公室抽屜里安不安全。 跟姚村長說了幾次之后,看他那么緊張,姚村長也有些不放心起來。 于是幾個村干部一商量,決定以后晚上村支部都要留個值班的人,由他們幾個負責輪流。 為此,還特意收拾了一間值班室,放了床和被褥。 這錢一多,想法自然也就多了,以前不敢想的現在都能想。 最后村干部們開了個會,征求了全體社員的意見,一致決定再給生產隊添置一臺拖拉機。 畢竟麥收的時候,那拖拉機省時省力的好處是有目共睹的。 而且平時還能耕地,拉糞,拉莊稼等等,可比牛車效率高多了。 因此,這次生產隊要再購買一臺拖拉機的事,沒有人提出異議順利通過。 之前買樣品拖拉機人家是看在孟驕的面子上,這次是走的正常流程,在拖拉機廠提前遞交材料預定。 因為有蘇書記這層關系,所以等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新拖拉機就被新上任的兩個拖拉機手給開了回來。 之前被派去學駕駛技術的兩個人,花了一個星期才掌握了基本技術。 回來后,兩人便接替了孟驕拖拉機手的工作。 不知道是太緊張興奮的緣故,還是兩人對拖拉機還有些生疏。 坐上駕駛座的時候不是有點手忙腳亂的熄了火,就是該轉彎的時候忘了轉彎,直接沖到莊稼地里,壓斷不少的幼苗。 氣的姚村長大罵兩人,真是手比腳丫子還笨,這些天學的東西都學到哪去啦! 這次還好是壓斷莊稼,下次要是撞到了人怎么辦? 就他們這樣的爛技術,還怎么敢把生產隊的拖拉機交給他們。 看看人家孟知青,前后學了才半個小時的功夫,就開的比老司機都好,連市里的技術員都直夸聰明厲害。 更何況人家還是個女同志,你倆還是男同志呢,連個女同志都不如,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你倆啥也不是。 被拉出來做對比的孟驕:默默擦了把虛汗。 說起來,她還真是老司機,自然不能跟初出茅廬的兩個新人比,勝之不武啊! 兩人被罵的很是慚愧,他們的家人在一邊看著也是干著急,心里暗怪兩人學藝不精。 多好的機會,多有面子的工作,咋就那么不爭氣呢! 自從兩人被選出來給生產隊開拖拉機之后,家里的門檻都快要被媒人給踩爛了。 要是丟了這份好差事的話,恐怕就沒那么好娶媳婦了。 還是孟驕提出幫忙帶兩個人一段時間,等他們掌握熟練多開一開就好了。 姚村長說就再給他們一次機會,要是再學不會就讓給別人,別占著茅坑不拉屎。 兩人對孟驕萬分感激,為了感謝她的幫助,他們的家人對孟驕也特別親切,每次見了都笑臉相迎,甚至還搶著幫孟驕干活。 就這樣,孟驕每天都會抽出一點時間讓兩人練拖拉機,她就坐在一邊指導。 有了理論加實踐,兩人的駕駛技術很快得到提升。 姚村長再來看的時候,兩人已經開的像模像樣,不再有慌亂緊張的樣子。 看兩人已經熟練掌握,孟驕也就忙自己的了。 不過卻叮囑兩人,一定要切記,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喝酒后不要開拖拉機,開拖拉機就不要喝酒,否則容易出事到時候后悔莫及。 兩人跟她保證記住了,開拖拉機的時候一定不會沾一滴酒,孟驕這才放心的做起甩手掌柜。 要不是兩人已經能熟練的駕馭拖拉機,姚村長也不能放心讓他們兩個去市里把新出廠的拖拉機給開回來。 這回來的一路上,兩人也是出盡了風頭,接受著大家羨慕的眼神,那心情比六月天吃了冰棍都爽。 姚家村又買了一臺拖拉機的消息,就跟長了翅膀似的很快傳遍十里八村。 許多人都跑來看熱鬧。 羨慕的有之,酸的也有之,就算是誰忍不住說幾句酸話,也很快就會被社員們給懟回去。 有本事你們生產隊也去買呀,拖拉機廠就在市里也沒長腿又不會跑,到時候我們保證不會眼饞你們。 其他生產隊的人心說,我們生產隊要是買得起拖拉機也不會在這里眼饞了。 別說是兩臺拖拉機,就算是兩個生產隊加一起,也買不起一臺。 跟如今的姚家村生產隊比起來,他們的生產隊可是窮的很。 明明以前都差不多的,誰也不會笑話誰,可現在差距咋就這么大,他們除了羨慕嫉妒恨也就只能說幾句酸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