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東都 第244節
書迷正在閱讀:點水葫蘆(1V2 骨科 原名《勾引》)、癡戀(骨科 兄妹h)、上司是我甩了三年的前男友(np,男全處)、入夢成了頂流心里的白月光(高h)、成為色情漫畫女主角(校園 h)、替罪羊(先婚后愛1v1)、退休假日(1v1H)、脫軌人間、豪門后爸的快樂你想象不到、穿成大秦暴君的“駙馬”[穿書]
第371章 擊穿驛站 路上遇到劫匪,外加生火烤靴子,阿勒花了一個時辰。 小劉節兒派出來旳人,追到同谷關外也沒追上阿勒,那時,李琛已經帶著阿勒、鄧萬春到了李奏的軍帳中。 李奏放下手里的筆,他剛抽空給洛泱回了封信,表揚她將糧食及時送到同谷關。 眸子里的笑意還沒有隱去,阿凜來報告,阿勒回來了。 這么快就有消息了?還是出了什么意外,竟然讓這么小的孩子連夜趕回來。李奏將信封好交給身邊的阿冽:“去傳阿勒進來?!?/br> 阿勒心里“咚咚”打著小鼓,他沒看過程越寫的信,但能肯定的是,阿姊的事他肯定寫在信上。 李奏打開信,才看一眼,就抬頭對阿勒笑道: “阿漠在第一行就提出為你請功,既然這樣,本王先記你一功?!?/br> 阿勒激動不已,他沒想到阿漠言出必行,用的還是這樣的方式。殿下已說出這話,就算后面看到阿姊犯的罪,也不會遷怒于他了吧。 果然,李奏的眉頭漸漸鎖起,他又重頭看了一遍,才將手里的信遞給旁邊的元楨。 他打開卷軸,看到了信中提到的成州劉節兒畫像。 程越已經寫了,他們認為惠娘做jian細這事,阿勒是被蒙在鼓里的,再說他冒死將畫像送回來,這就等于是拿了劉節兒的把柄,盡管這把柄是他們制造出來的。 “本王不會食言,阿勒,這次要給你記大功一件?!崩钭嗪Φ溃?/br> “你再說說,你帶回來這人是怎么回事?” “他叫鄧萬春……” 阿勒將他在路上遇到的事說了一遍,這下連獨自坐在角落里喝茶的顧允之,都好奇的望了過來。 “阿冽,快把鄧二郎請進來?!?/br> 鄧萬春是吐蕃驛卒,這樣敢于反抗的人,正是他們要找的人。 鄧萬春本人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在與吐蕃咫尺之遙的同谷,自己竟然見到了面如冠玉的齊王。 他內心的震驚與喜悅,讓他像在外面受了委屈的孩子一樣,呲溜呲溜吸了兩下鼻子,雙膝跪地,給齊王行了個大禮: “草民鄧萬春,參見齊王殿下!草民乃成州人士,特來向同谷軍獻圖?!?/br> 說著,他從懷里掏出一塊折疊好的麻布,阿凜上前接了過來,打開來看,他眼光一亮: 布上畫的竟是成州驛站軍防圖。 李奏拿著軍防圖掃了一眼,不動聲色道:“起來說話?!?/br> “吐蕃以驛站為外圍城防點,成州所轄驛站十七座,分連渭州、岷州、武州、宕州、秦州,每站驛戶一百,負責飼養馬羊、種植麥黍,成年男是為驛卒,另有驛兵二百至五百不等,草民所在的良恭驛驛兵三百,位于往宕州途中?!?/br> 這和他們之前的設想相差太遠,李奏忍不住打斷道: “宕州破敗后,吐蕃不是沒在那里設州府嗎?為何這些驛站還保留下來?” “為的是保留原官道暢通,以及給馳援的吐蕃騎兵補充給養。吐蕃騎兵除了武器,并不需攜帶給養,因為是輕裝上陣,行動更為迅速?!?/br> 大唐驛站有舟、馬、車,也有少量驛兵,主要是傳遞和報警,而吐蕃的驛站則是一個個小小的兵站,附近的農戶也變成以驛站為中心的驛戶。 所以,當年被戰火燒得破敗的秦州、宕州被吐蕃占領后,并未給予重建,本身就變成了一個驛站,平民分至各驛站去做驛戶。 這與大唐的認知不同,李奏他們知道吐蕃驛站有兵,卻不知被廢棄的州府仍保有周邊驛站。 吐蕃最有戰斗力的精騎兵,就是靠著原有的官道和沿途的兵驛站,輕裝快速移動,又以烽火為信號,站站傳遞,最快獲取信息。 “那日,蕃兵欺人太甚,草民實在忍無可忍與他們動了手,正想帶著妻兒逃走,不想蕃兵快我一步,將草民妻兒殺死當場…… 若唐軍西進,草民愿帶路!” 李奏卻搖搖頭:“我們不能直接攻打成州,但是,我們可以支持你回驛站武裝暴動。只要殺了吐蕃將領,本王就任命你為本驛站校尉,接管所轄驛兵、驛戶?!?/br> 鄧萬春何等聰明,他已聽懂李奏的意思: 我給你武器,替你包圍驛站,切斷外來支援,打贏了驛站歸你。 “行!我還可以聯絡附近幾個驛站的驛戶,成州驛將是吐蕃駙馬的叔叔,此人兇殘暴虐,把成州百姓當成自家的馬羊,大家對他積怨已深,只要有武器,必能一呼百應?!?/br> 吐蕃人對兵器控制嚴格,驛卒是碰不到兵器的,所以驛戶再怎么造反,很容易被驛兵鎮壓下去。 驛站之間相隔不過二十里,相互呼應,殺一儆百。 但這相互呼應也是手掌的兩面,大家圍攏在沙盤前,鄧萬春拿來小旗子,插在一個個驛站的位置。他又有些擔心的說: “成州城內守軍四千,外圍驛兵五千,加上隨時可以武裝起來的驛卒、成州大族的家兵,總共近兩萬,但吐蕃兵只有不到千人。 大多數平民或種田、或養殖,都在依賴舊唐人大族謀生存,家中老小拉扯,不能說反就反,大族家兵的反撲,這也不容小覷。 多少年來,蕃地唐人造反,都是被按死在他們手上?!?/br> 元楨指指案上那幅攤開的畫像,笑道: “你去看看那是誰?” 鄧萬春過去細看,不禁吃了一驚,他立刻聯想到阿勒背上那個硬邦邦的“棍子”: “劉節兒的畫像!這……就是小兄弟送回來的東西?” 雖不明白畫像的用途,但他感覺其中定有玄機,齊王笑容篤定,這大大堅定了他的信心: “我這就回去,按計劃組織暴動,若是十七個驛站都啞了,成州驛將的求救信號便發不出去。 就算他派人去求救,吐蕃騎兵收到消息趕來,那也要十天半月?!?/br> “十天半月后,暴動的州已遍地開花,他們顧此失彼,再難組織有效進攻?!?/br> 李奏看著他笑道: “所有州府被吐蕃人占的田地牧場,皆優先分給參加暴動的唐人,家中有人從軍者,父母妻兒皆能領取春荒口糧,本王立言在此,你可回去傳達?!?/br> 想起自己慘死刀下的妻兒,還有被吐蕃兵毆打的父親,鄧萬春紅了眼睛: “我父親妻兒不能享大唐之福,那我就要讓更多兒郎的父母妻兒,不必受他們所受之苦!” 一旁的阿勒呆立良久,想著自己的父母阿姊,他上前向著齊王抱拳道: “殿下,阿勒請戰!” 第372章 武器到位 成州旳進展因為一些巧合而變得順利,去往各個州城的探子也陸續報了平安。 探子學的技術都差不多,可悟性和際遇會相差很遠。 程飛、程越兄弟自打洛泱從幽州回來后,就被元極從暗衛隊調撥到她身邊,什么古怪事沒見過? 他們能走一步看三步,那就比較水到渠成。 一夜過去,劉府的兵還沒有回來,時間越長,程越、阿漠就越放心。 在家兵回來之前,小劉節兒只允許他們待在那間雜物房里,兩人一夜和衣而臥、不敢睡實,程越甚至趁著屋外沒人監視,悄悄把人屋頂掏好一個洞。 從屋子里往外掏,這可不是個容易的活。 掛瓦條的空隙不大,一旦毀壞,上面搭著的瓦片很容易塌陷或滑落,關鍵就是要根據房梁的尺寸,找到那行坐中瓦底。 這對暗衛來說,也是一項必學技能。 更重要的是,他隨身帶的匕首也不是普通匕首,殺人只是切蔥,匕首一面的鋸齒,正好是對付掛瓦條、鐵柵欄這些木、鐵物件。 阿漠仰面躺在草墊上,看梁上的程越在細心捯飭掛瓦條,他心中暗嘆: 中原人活得就是精致,一幫人琢磨怎么建好屋頂讓它牢固、不容易被破壞,另一幫人就琢磨怎么神不知鬼不覺的拆了它。 阿夔說得好啊,草原才是我們最好的歸宿。 等程越在他身邊躺下的時候,他們這間小屋,已多了個容易推開的隱蔽出口。 一直等到下午,劉家派出去的人才精疲力盡回來,當然沒追到人。三代劉節兒湊在一起嘰嘰咕咕商量半天,現在他們也只能認命。 這個調子定好,老劉節兒顯然最高興,堂上還有幾個族里的老人在等著他發話。 城里的搜捕已經進行到第二遍,驛將有些惱怒,帶隊搜查的軍將都挨了鞭子。 昨兒劉善人將兩個陌生郎君領回府里,這事很多人都看到了,但搜查的時候,沒人敢往外說。 現在第二次搜查又來了,各家家長都來要個話,他們需要劉家給個準確說法。 等到正堂的家長們散去,程越、阿漠也就被放了出來,除了劉家家仆的衣衫,他們還領到了一塊節兒府的腰牌。 “走路呢,眼睛不要左顧右盼,看到吐蕃人呢,腰不要挺太直……還有,城里的倉庫可不能燒,百姓的房屋也不能燒……” 劉善人還沒說完,阿漠苦笑道:“這也不能燒、那也不能燒,剩下就只能找驛將談談心了?!?/br> “談心好!談心……呃……不對,壯士說笑了。你們先出去逛逛,一會我們會讓吐蕃兵進來搜搜,只是象征性搜搜,傍晚你們再回來?!?/br> 劉善人說得輕松,但大家心知肚明。 驛將是在打劉節兒的臉,這雖不是節兒府,但也是劉府,連這里都要讓他的人來搜,難怪劉善人說,他們劉家也不過是吐蕃人的狗。 阿漠和程越干脆推著推車出城去打柴,有了節兒府的腰牌,出城還是遇到了麻煩。 因為他們在排隊出城的時候,看見了城門邊的惠娘。 惠娘這兩天只要能出門就在四處找阿勒,那兩個唐人沒找到,阿勒也沒有蹤影,她最擔心的是他們抓了阿勒做人質。 阿漠兩人之間還隔著幾個人,他們一個推車,一個拿著挑柴的扁擔和麻繩。 程越比較瘦,中等偏高,混在人群中不是那么起眼。 阿漠身材高大,不像中原人,倒是有點像吐蕃人,為了看上去不像自己,他忍痛把留了好幾年的絡腮胡子給剃了,差點連程越都認不出來。 加上借著身邊人的遮擋,剛認識幾天的惠娘并沒認出他們。 他們在城外山上砍了不少柴,關鍵是取回了他們藏在山林里的火箭和火藥包。把這些東西捆在柴堆中間,這兩捆柴又壓在最下面。 “我先進城,看我停下來擦汗,那就是可以進,若是我直接走了,你就再等等?!?/br> 程越挑著柴擔走在前面,很快順利入了城,他剛想停下來擦汗,只聽見后面推車被攔了下來,推車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