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枕東都 第141節
書迷正在閱讀:點水葫蘆(1V2 骨科 原名《勾引》)、癡戀(骨科 兄妹h)、上司是我甩了三年的前男友(np,男全處)、入夢成了頂流心里的白月光(高h)、成為色情漫畫女主角(校園 h)、替罪羊(先婚后愛1v1)、退休假日(1v1H)、脫軌人間、豪門后爸的快樂你想象不到、穿成大秦暴君的“駙馬”[穿書]
“圣上,五千六百緡并不算大數,且先圣已頒詔令,‘非鐵錫銅蕩穿xue者,并許行用’。您說,六部這些人在慶成節的時候,把小事鬧大,不是給您添堵嗎?” 王守澄看著圣上臉色,不失時機的在他耳旁說到。 這時裴煊上前稟道: “圣上,若只是鐵鉛錫銅錢,臣等不會恐慌,但這批錢,是太和二年,您親自讓京畿各州府收繳上來的雞目錢,此等劣質惡錢,通過太倉正名,再度流向民間,圣上,雖然只有五千六百緡,會讓朝廷信譽大大受損啊?!?/br> 蘇元楓也上前稟道:“圣上,明明是太和二年收繳,并由神策軍負責焚毀的雞目錢,為何會重新出現,還有人妄圖將這些劣質惡錢送入太倉,細思極恐?!?/br> 王守澄和韋元素面面相覷,王守澄沒想到,兵部一把火,把這筆錢的來歷燒到了神策軍。 鄭注是我的人,這連圣上都知道,莫非是韋元素老小子在背后陰我? 當年左右神策軍都有人參與焚毀惡錢,韋元素從中做了手腳,偷偷昧下一部分惡錢,如今假鄭注之手,將我拖入泥沼? 對面的韋元素也是這么想的,不同的是,他立刻生出警覺: 王守澄一直都想除掉我,焚毀惡錢時,左神策軍也有人在,莫非,他把我的人策反了,只要圣上審案,他立刻會將臟水潑在我頭上! 事發突然,大殿上的空氣詭異起來。 裴煊又道:“稟圣上,事發之時,不少外邦使節在場,此時若不能很好解決,臣只怕,還會影響到大唐在外事上的信譽,請圣上三思?!?/br> 大殿上除了圣上在龍椅上坐著,下面也坐著一人,那就是輪椅上的李奏。 他和忻德商議的時候,并沒有想到惡錢的區別,是忻德提醒他,到淮南收回來的惡錢,是私鑄的摻有便宜金屬的鐵鉛錫銅錢。 雖然是惡錢,但官府睜只眼閉只眼,早把它當成標準銅錢來使用。 只有去收那些質量很差,被官府禁用的惡錢,比如丟在水里都會浮起來的雞目錢,那才罪當砍頭。 雞目錢幾年前官府收繳過一次,當時是用兩枚真銅錢,換一枚雞目錢的方法,收了一批,可百姓中總有人抱著僥幸心理,想等官府調高兌率再換。 還有一個地方會回收一些雞目錢,那就是鐵鋪。 谷span>李奏聽取了忻德的建議,雖然要一點一點的收,但這也激發他想出一個栽贓神策軍的主意,直到那日吃暖鍋,他才將他一箭三雕的辦法告知大家。 戶部一口咬定就是那批錢。 神策軍要撇開干系,就得舍掉鄭注。 此時鄭注還沒有替皇兄治病,也還只是王守澄的心腹,圣上絕對會用殺了鄭注,給王守澄一點教訓。 因為生辰綱是他獻的,固然要殺陳金水,他不過是個蝦米縣令,絕對扛不下私盜焚毀幣、妄圖充入太倉國庫,打擊朝廷信譽的欺君大罪。 但現在……李奏改了想法,他要救鄭注。 裴煊、元楓進殿前就得了小紙條,他們不知今日又發生了什么,但元楓立即按李奏安排的,派人通知了阿史那夔。 龍椅上的圣上有些惱羞成怒,這幾千緡惡錢王守澄他們也不放過,還想當做生辰綱混入自己的私庫,其心當誅! 他冷冷說到:“李石,這事直接由你刑部接手,涉及惡錢充國庫,且人贓并獲,伊陽縣令陳金水族滅,檢校庫部郎中鄭注……” “圣上、圣上!微臣冤枉啊,微臣與陳金水是同鄉,他自告奮勇替微臣籌備生辰綱,微臣也不知他怎會利令智昏、以次充好,在生辰綱當中夾帶惡錢。 您就是給臣十個膽,臣也不敢這么做……” 鄭注跪下為自己分辨。他本來并不害怕,一百萬緡禮物中,只有五千六百緡出了問題,而且又不是自己經手,這要洗脫很容易。 可沒料到,惡錢的來歷將這個錯誤放大了,關鍵是,還把神策軍右中尉大將軍王守澄變成了當事人。 與他不合的左神策軍大將軍韋元素,不但要洗清自己,還會狠狠的踩對方。 這個局勢鄭注始料未及,他與王守澄關系交好,但他也相信,王守澄要撇清自己,就要與他劃清關系。 “人證物證俱在,你還有什么好辯解的?小小縣令敢在朕面前陷害于你?還有人在背后指使你?”圣上冷冷一笑,將這個毬踢給了王守澄。 鄭注急忙道:“查陳金水,他這生辰綱必有來處,五千多緡銅錢,說不定是從下面收上來的,與焚毀幣無關?!?/br> “你意思是,我們戶部認錯了,故意與神策軍為敵?”戶部尚書劉麟在裴煊的引導下,已經深信不疑。 王守澄已經決定放手鄭注,他知道圣上剛才就是不想追查過去的事,要用鄭注對此事做個了結,他又怎會支持鄭注查案? 畢竟自己下屬是不是被韋元素收買了,他也不敢賭,當場喝到: “鄭注,你不要信口雌黃,挑撥神策軍與尚書省的關系!” 圣上正要發話,下面已有人說話: “圣上,臣弟有話?!?/br> “講?!?/br> 只見李奏自己推著輪子出了列。 第二一三章 暗涌 圣上看著坐在輪椅上的李奏說話,心里覺得怪怪的: 他以前能站著的時候,尚不愛在大殿上發言。坐下來反而有想法了? 大殿之上,豈能容兩人坐著?今日他若是膽敢議論朝政,那……他就再也不用回長安了。 對付不了王守澄,我還對付不了一個瘸腿的皇弟? 站在李奏旁邊的安王,幾乎就要笑出聲來: 六兄好了傷疤忘了疼,這事不該有多遠躲多遠嗎?皇兄要砍人頭,你出來喊“刀下留人”,不是傻就是蠢,我倒要看你如何收場。 潁王冷眼看著六郎,他覺得六弟這次回來,似乎和以前有些不同,難道是這張樣子有點怪的輪椅,給了他激怒皇兄的勇氣? 李奏臉色平靜,仿佛釜底的柴都燒起了大火,他那釜里的水還紋絲不動一樣,他緩緩道: “臣弟聽到這縣名耳熟,想了一下,竟是圣上剛剛賜給洛泱郡主的封號。 臣弟曾聽說,伊陽、陸渾兩縣有妖怪,那妖怪的腳印大如蒲,走路時附近如同地動,叫聲響徹云霄,遇人不吃,人卻血rou全無,空剩皮囊。 現在想來,應該是這陳金水在伊陽嗜血盤剝,才讓百姓編出這樣的妖怪來暗指他?!?/br> 妖怪?圣上心頭舉起來的七尺陌刀,暗暗放了下來。 蘇元楓接下李奏的話道: “稟圣上,巢縣公所言非虛。伊陽的妖怪傳說,還與蘇家的地有關,這其中還有一樁公案未了。 說來諷刺,因為主人少去,我們在伊陽的地,竟然被人占了,所占之地鬧鬼,而占地之人便是這伊陽縣令陳金水。 他利用縣衙掌管地界劃分的權利,把當年珍王收地時留下的首尾一概推翻。蘇家派人到縣衙找陳金水理論,見他處處吹噓,自己與鄭郎中、王大將軍的關系。 陳金水一邊上報縣里產瑞麥,騙取圣上嘉獎,一邊又將農戶的麥子當做次麥低價收購,逼得百姓交不上稅,只得背井離鄉做流民,也早就民怨載道。 微臣那時還在洛陽軍中,便讓家將帶人收集陳金水的罪證??上形醋鐾?,遇上我父換防同州,我們也離開了東都。 近日御史臺招募吏員,那家將離開蘇家親軍,做了巡使。 那日在街頭偶遇,他匆匆說了一事,說那陳金水的族兄,在昭義軍做軍佐時,因違反軍規,被當時的昭義節度副使鄭注,下令杖殺。 說不定,他就是這個原因,才要故意攀扯鄭中郎、王大將軍。 圣上可傳這位巡按判官來,一問便知?!?/br> 御使見提到屬下的巡按忙道: “我們最近確實招募了些有軍旅經歷的巡按,充實對上京城內管理。這位巡使判官,名叫史小北?!?/br> “圣上,既然陳金水還涉及蘇府私案,現三司皆在殿中,不妨喚這位巡使前來一問,也好為郡主主持公道、還伊陽一片青空?!?/br> 王守澄見巢縣公說了個妖怪故事,殿上風向頓時變了,陳金水搜刮民脂民膏成了重點,他可不能放過。 “傳史小北?!?/br> 長安城里,太宗朝時突厥人就已超過十萬,經過代代融合,至今還使用突厥姓氏的胡人并不多。 李奏想到,要讓他們這些突厥小子盡快融入上京,就需要改個漢姓,否則,永遠只能做流外吏員,而不能做官,就算是在軍隊,也只能做到低級校尉。 讓阿史那.夔去做御史臺巡使前,蘇元楓就找阿夔、阿南商量此事,他們不憂反喜: 這是將來還要讓他們做大官的節奏。 幾人一商量,在“阿史那”三個字中,取了個“史”字做他們的姓。 史南還好,史夔怎么學,都不會寫那個“夔”字。 洛泱在驛站聽來接他們的元楓說后,覺得感同身受、深表同情,便笑道: “他的草原在大唐北方,干脆就叫史小北?!?/br> 阿夔聽說是洛泱給他起的名字,想也不想就同意了。試著寫了寫,確實好寫,第二天去報到簽名問題也解決了。 威武霸氣的阿史那.夔,在長安變成了可可愛愛的史小北。 阿夔很快被帶到大明宮。 他一臉好奇的打量著這雄偉的宮殿、迤邐的山水花園: 這就是中原皇帝住的地方,也只有這樣的地方,才配讓她住一輩子……太和殿前面空曠,她騎馬也方便,能種上草就更好…… 正在胡思亂想,他已被領到太和殿上。 “史小北,你奉蘇府之命去查陳金水,可曾查到什么情況?圣上面前,從實招來?!?/br> 王守澄首先發問。 剛才聽蘇元楓一說,大家知道,今日惡錢之事,應該就結在陳金水身上了。剛才說出惡錢來歷,戶部、兵部似乎要和神策軍刀劍相向,殿上大臣們都捏了把汗: 皇城里里外外都是神策軍,連龍椅上那位都不敢動王守澄,你兵部去點那個爆竹,豈不是連累我們一起送命? 陳年舊事,圣上都不想提,現在只清算一個縣令……真是太好了。 萬眾期待中,阿夔從懷里掏出一疊紙來: “這些只是陳金水的部分罪行,他欺上瞞下、不擇手段,還存心報復朝廷官員、攪亂朝廷?!?/br> 李好古“噔噔噔”的,將那疊罪狀送到圣上面前,翻了兩頁,果然見蘇元楓說的那樁事。陳金水被軍棍打死的族兄叫陳洪昌。 這事還真巧,那天一群人在柜坊后院吃暖鍋,阿夔說起他們聽墻角聽到的一件事,大家都笑,陳金水連兄弟的尸骨都吃。 原來,陳洪昌真是陳金水族兄,按說他就算不為族兄報仇,也應該遠離鄭注。 哪知這個龜孫為了拿到縣令一職,拼命去接近鄭注。鄭注不理他,他竟然拿出當年被打死的族兄博同情,鄭注終于同意見他一面。 本當成笑話來說,李奏卻添油加醋做了改編,還用在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