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囤貨求生日常 第188節
王清清很會安慰人:“沒有這么倒霉啦,我們不是被老板欺騙,我們是主動送上門倒貼打工的啊?!?/br> 周影:“怎么你覺得這個說法有好到哪里去嗎?” 王清清沉吟片刻:“至少是我們主動選擇的啊。聽上去總比被騙了聰明一點吧?!?/br> 鄭湘嘆服:“你這思路真是可以的,都給你聰明完了?!?/br> 大聰明王清清成功把大家的注意力全部轉移,眾人在含淚給辣椒打枝摘葉,把自己親手養出來的繁茂苗苗削成斑禿的時候,滿腦子都是“這是我應得的”。 好像……心情確實比之前好了點兒。 除了處理農作物,大家還趁這段時間把手頭的物資都給清點了一下。 秩序崩塌這么久,外界能找到的有價值的物資已經不多了,常見的物資他們都不缺。 對比出門搜物資需要冒的風險,以及回來后的清潔成本,大家覺得還是老實在家待著比較好。 把之前消耗掉的柴禾補充一下,白天閑著沒事曬曬衣服被子給它們消消毒,給被餓瘦的兔子們找點兒食物補充營養,以及準備一下之后要運去西郊進行交易的物資。 無論是他們手上的草藥,還是幾人之前從水下撈上來的茶葉煙酒,甚至是一些暫時用不上的電器和電子產品,都是可以拿出去交易的珍貴物資。 有的物資在他們這里可能不值什么,但到了那些行商的手上就不一樣了。 同樣的,一些在他們這里異常稀缺的東西,可能在其他地區的地位,就和他們現在看見了都懶得撿的破布料一樣遍地都是。 江暮云和楚不聞前世從西市一路跑到南市來,對于這種“信息差”的了解程度不比普通行商低。 所以大家在清點交易物品的時候,就經常會出現其他人說某物不值錢,用不著花力氣運去西郊,而江暮云和楚不聞像兩個推銷員一樣哐哐和人說這些東西有多有用,哪里的幸存者一定能用得著,然后統統加進清單里的場景。 江暮云和楚不聞對于物品作用的花樣解說沒有引起眾人的懷疑,反倒讓大家想起了一個之前一直都忽略了的問題。 已知從海市到南市這一大片區域的秩序崩塌,是因為海嘯外加原油泄漏,甚至軍械外流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那其他地方又是怎么遭災的呢? 如果只是通訊斷聯,沒理由整個藍星都在短短幾天內陷入混亂。 因為如果不是整個藍星都陷入了無政—府狀態,那悲觀點想,他們即使等不來國際援助,外敵趁亂入侵總是會有的吧。 可現在什么都沒有。 江暮云往小紙條上唰唰記物資清單,順便思考定價和銷路。 聽了幾人各種天馬行空的猜測之后,江暮云把整理好的清單往眾人眼前一鋪:“是外星人入侵還是催眠病毒蔓延,等兩天到西郊中轉站問問各地來的商隊不就知道了?!?/br> 第113章 ◎開心的第一百一十三天:西郊中轉站◎ 西郊中轉站的建設進程快得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料。 原本江暮云以為要等中轉站完全建成, 兩大基地正式入駐,怎么都得到年后了。 沒想到在江暮云窩在家里研究第二只兔子怎么吃的時候,于連長那邊就來了消息。 趕著十二月的最后一天, 江暮云和南一基地、北區基地正式簽訂了關于西郊中轉站的合約。 這會兒也沒個有公信力的第三方監督, 落到紙面上的正式合約的效用跟口頭約定沒兩樣。大家與其說是簽訂合約, 不如說是把各項事宜列個備忘錄,省得以后掰扯不清。 整個合約中江暮云和楚不聞需要cao心的部分很少,反正他倆也不準備摻和西郊中轉站的稅收或其他管理,只需要明確劃給他們的那五個小山頭的自治權就行。 西郊群山的范圍很大,主要的交易區被設在南山, 交易模式和南一基地用的模式差不多。 商隊進入基地先登記,帶來的貨物會被有償存放到中轉站官方倉庫,大家帶著樣品和貨物清單在南山交易中心進行交易, 談成后去官方登記取貨,貨不對板還有罰款。 當然中轉站的官方倉庫也不是無償的。 西郊群山中,除了南山和個別幾個被作為基地駐軍地的小山頭之外, 其他山頭都會根據情況被改建成大小不一的倉庫對外租賃, 賺取租金。 如果江暮云和楚不聞愿意, 他們的那幾座小山頭也可以租出去,收回來的租金歸他們自己。 江暮云和楚不聞都沒這想法。 他們畢竟人少,不方便在山上鋪崗哨, 要是附近駐扎的商隊起點什么歪心思,悄無聲息地摸上山也不是不可能。 干脆那一片地方都不出租, 留著他們自己去西郊交易的時候用, 反正他們目前也不缺食物。 于連長在問過江暮云的意見后, 還順手幫他們把自治區圈了道墻, 以表閑雜人等禁止入內。 這樣回頭江暮云等人就算是在墻內弄一點缺德陷阱, 把擅自闖入的人折騰出個好歹來,他們也有話可說。 同時于連長還表明,南一基地提供雇傭—兵服務,如果江暮云他們長期不在西郊,可以出一筆物資雇傭南一基地的巡邏小隊幫忙看家。同樣的,他們老家那里也可以雇傭南一基地的人手看護。 江暮云點頭應下了。 他們手上的奢侈品不少,從前不拿出去是因為有錢人不夠多,太好的東西容易賣不上價,現在就沒這個擔憂了。 不說別的,江暮云當初在綜合廣場撈回來的那些藥酒,按照她所了解到末世市場價賣出去,就足夠她專門雇傭一支小隊給她看大門看上好幾年了。 有了這道墻,江暮云還準備在西郊多挖幾個蓄水池。 南市這邊具體什么情況江暮云不清楚,但根據她前世所見,末世后期陸地上多數土地都變成了荒漠,各大河道也被堵了個七七八八,幸存者們用水基本全靠自己挖的蓄水池,以及一些藏在山林間的小溪小湖。 即使雨季到來時各地都是一派水漫金山的架勢,淡水也還是越來越珍貴。 他們在自家山頭上受場地限制,儲水量大也大不到哪兒去。 不夸張地說,除了江暮云之外,所有人都帶點用水焦慮。 他們對食物都沒這么擔心。 只要有足夠的水,發蘑菇都能發到把他們撐死。 但要是水沒了,那就只能等死。 江暮云在簽完合約后,把這些情況都跟其他幾人說了,連帶著她不想把地方出租,只想準備把西郊當成落腳點,順便多挖幾個蓄水池的事一起。 眾人沒一個反對,都覺得這安排才是最適合他們幾個的。 他們都知道于連長和孟三人品不差,西郊中轉站作為重要貿易點,安全應該也有保障,但沒人想過要直接搬去西郊。 自己圈地自由自在的不好嗎,為啥要把家安到別人的地盤兒上啊。 況且……說些傷感情的話,人都是會變的。 他們現在是合作得好好的,誰知道以后什么樣呢。 住到西郊中轉站,那不就等同于是把身家性命都寄托在別人的良心上嗎? 人家一旦翻臉,他們跑都沒得跑。 至于大型商隊會不會對他們下手? 那就要看南一基地了。 他們這里離南一基地太近了,別管大家有沒有交情,南一基地都不可能允許自家大本營附近有一支武力值強橫的商隊駐扎。 除非南一基地自己都已經淪陷了。 要真到了那時候,他們這小家小業的也早就提桶跑路了,還等著人把基地占了之后來收拾他們嗎? 不管怎么看,他們留在原地都是最安全的選擇。 所以在江暮云等人籌備著去西郊進行第一次交易的時候,其他東西帶了不少,但生活物資只有一小部分,即使他們準備在西郊中轉站待上一段時間。 反正這會兒西郊中轉站已經有不少商隊在了,南市周邊的幾個基地也都有固定駐扎點,他們到時候如果真有缺的東西,直接去交易點兌換,或是兩邊輪班的時候順便捎上都可以。 他們計劃的第一班,是由王清清、吳星月、秦時文和秦時武四人留守在家,江暮云等其他六個人帶著物資一起前往西郊中轉站。 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把自家的防御裝置布置起來,二是打聽清楚各類物資的交易行情。真正的物資交易反而不急在這一時半會兒的。 后面每半個月輪換兩人,直到他們的蓄水池完工,或是下一場災難到來,大家不得不居家避難為止。 做好未來幾個月的行動規劃,眾人開開心心地過了個葷素搭配的豐盛大年。 他們把多活了一個多月的母兔子送走了,之前囤積的土豆和紅薯也被他們翻了出來。 新種下去的韭菜已經長成,正好趕上年夜飯。 還有從前舍不得吃的軍用罐頭、脫水蔬菜,楚不聞和江暮云弄回來的各類rou干,全部都被擺上了餐桌。 江暮云還特意開了一壇封好的大米。 蒸米飯的香味一飄出來,眾人立刻就開始瘋狂吞咽口水。 他們少說也有大半年沒有碰過一粒米了。 從冬天過后,他們手里剩下的為數不多的精加工米面,都被他們精心密封保存,恨不得當成傳家寶留著,平時看都不敢多看一眼,生怕自己看到了就忍不住。 畢竟這可是他們能找到的為數不多的末世前的味道了。 吃一點少一點的那種。 如果不是江暮云當場給眾人展示了她存米的幾個大罐子,其他人也不可能會蹭這個便宜。 楚不聞有樣學樣,拿了一罐面粉出來。 他那兒倒是沒有幾大罐面粉的存貨能現場展示出來,但楚不聞說他這罐已經快變質了,前兩天他想把存糧都拿出去曬曬,篩面粉的時候還發現里頭生了蟲,再不吃就只能丟,于是眾人的年夜飯餐桌上又多了一道餃子。 餃子餡兒五花八門千奇百怪,最正常的就是韭菜粉絲餡兒。粉絲是其他人貢獻出來的,韭菜是他們從前攢下來的韭菜干。 新鮮韭菜都被他們炒著吃了,大家舍不得拿來做餡料。 韭菜干不夠,他們還有純粉絲餡兒的餃子。 趙家昊覺得主食配主食怪怪的,就又包了麻辣兔丁味的餃子。 秦時文覺得他浪費,麻辣兔丁主打的就是一個干香,怎么能被包進水餃里煮呢?于是王清清又包了幾個糖醋兔丁味的。 好在他們都知道未經處理過的變異兔rou是有多腥氣,沒人敢直接剁兔rou糜包餃子,不然兔rou餃子一下鍋,估計那一鍋都得被污染。 周影有幾袋珍藏許久的玉米碴子,今年過年她貢獻了一袋,煮了碴子粥,順便還包了幾個玉米碴子餡兒的餃子。 吳星月那兒有從奶茶店弄回來的沖劑和半成品,目前看著都沒變質。 吳星月把它們貢獻出來,除了給大家的餐桌添了一道飲品之外,還用它們做了一道日系料理——珍珠奶茶餡餃子。 江暮云是個正經人,她泡發了幾朵蘑菇剁碎了包進餃子里,味道有些奇怪,但也不是不能吃。尤其是在前面幾種詭異口味的襯托下,蘑菇餃子都顯得清新脫俗了。 畢竟大家用的東西單拎出來都是美味而又珍貴的,沒人舍得浪費糧食,就算是珍珠奶茶餡餃子都得含淚帶笑吃下去。 大年初三的晚上,小白拉雪橇項目重新開業,江暮云一行人帶著一批去哪兒都要招人打劫的物資,全副武裝踏上了前往西郊中轉站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