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囤貨求生日常 第55節
適應了救助點內的喧鬧后,依然沒有人敢放心入睡。 害怕一睜眼就看見陌生人,害怕一睜眼家里救命的物資就消失不見了,更害怕沒來得及睜眼,就再也沒機會睜開眼。 有人開始頻繁地在救助點內漫無目的地亂逛,原本門庭冷落的食堂都時刻擠滿了人。 有人實在無法忍受這樣的生活,看準了士兵們運送物資的時候沖了出去。 那人出門不到半分鐘就被送了回來。 準確的說,是尸體被送了回來。 那人出去的瞬間就因室內外溫差過大誘發心肌梗死。只短短幾十秒而已,等尸體被士兵搬運回來時,尸體已經被凍得僵直,宛如一尊栩栩如生的冰雕。 官方把這件事立了典型,之后再沒有出現過擅自走出救助點的人,但救助點內的氣氛也降至了冰點。 某天一個住在八區的中年男人工作回來,卻發現家里唯一一瓶純凈水不見了。 他的情緒直接崩潰,抓起菜刀沖出家門見人就砍。 在大家情緒穩定的時候,看見這種瘋子都會躲著走。 可現在的救助點就像是一個火藥庫,隨便一點就能炸一片。 被他砍傷的人起了兇性,一群人一擁而上,直接將那男人活活打死。 治安隊到來時,躺在地上的男人腦袋都扁了半邊。 就在治安隊清理男人的安置點時,誰都沒有注意到,一個瘦小的孩子借著人群的遮掩,鉆進了屬于那男人的一堆東西里。 孩子根據自己剛剛看到的畫面,憑著記憶從兩層褥子中間扒出了一瓶水。 可能就是那個男人沒找到的水吧。 這件事并不是個例,突然行兇的瘋子不止他一個,僅江暮云聽過的,就有三回。 而且不管那個男人被偷水的事是不是誤會,都改變不了敢在白天犯罪的人越來越多的事實。 漸漸的,不到迫不得已,人們連自己的安置點都不敢輕易離開了。 哪怕大家手上的東西越來越少,工作登記處的人卻也總不見多。 工作回來發現家被偷了的事,已經出現了很多次。 未必是家里被搬空了,可能只是少了幾塊煤、幾件衣服,但在各類物資都極度匱乏的現在,也足夠讓人崩潰。 有時候官方就算把人抓到,東西也早就進人家的肚子里,或是被消耗掉了。 能干這種事的人都是一窮二白破罐子破摔,讓賠也賠不出什么。 官方為了安撫失主情緒,只能先發放積分補償損失,然后再把犯人送去服刑,用勞力補回欠官方的這筆債。 還有運氣更差的大多數失主,他們連賊都找不到,亦或者找到了也沒法定罪。 人家就是看準了監控盲區,失主找到治安處,治安處給查了監控也抓不住人。 現在審判的程序是簡化了,但對證據的要求卻更高了,想只看穿著身形,或是僅憑失主指認就給人定罪,那是不可能的。 除非是現場把人給逮住了,不然想要回東西或是給對方定罪,就只能看證據。 要么監控錄到了那人的正臉,而且在物品失竊的時間段內,有且僅有該嫌疑人進入過失主的安置點。 要么就是在鎖定幾位嫌疑人之后,在某位嫌疑人那里發現了失竊的東西。 失主還得證明那東西原本確實是自己所有。 這些條款在斷電之后沒多久,就變成了正式文件,貼在了救助點各個角落,直接導致江暮云他們只能往臉上抹灰,再也不敢戴著口罩出門。 因為現在出門的時候把臉蒙上的人,一律都會被默認為是意圖不軌怕被監控拍到。 其引人注意的程度,比白白凈凈一臉肥羊模樣都高。 好在江暮云之前囤了不少帶包裝的廉價濕巾。 這會兒拿出來一人分一包,白天把臉抹臟了,睡覺之前擦一擦,省水又舒服。 這些條款會出現,還是因為救助點內多出了一批“職業抓賊人”。 沒有證據就制造證據,多抓幾個就是暴富之路。 在這些條款出現之前,就已經有一批“職業抓賊人”被證實為污蔑他人。 作為處罰,他們直接被救助點驅逐,轉送特殊監獄了。 這樣的條款遏制住了“職業抓賊人”的風氣,但也給治安處添了不少麻煩。 比如監控沒有拍到嫌疑人的正臉,失物也早就被毀尸滅跡,沒有確切的證據,失主只能自吞苦果。 這誰能情愿? 不情愿,那當然會有人鬧。 如果是平時有人鬧起來了,可能還會有個主任、負責人出來安撫一下,和群眾溫聲細語的講道理。 可現在是什么時候? 要不是考慮到斷電后救助點內的情況,按從前的規定,丟個幾塊煤一只碗的,治安處連監控都不會給你查。 一天天的正事都忙不完,一個人恨不得掰成八瓣用,哪還有功夫跟鬧事的人溫聲細語、好言相勸? 監控查了人也找了,沒有證據,難道要看誰可憐就聽誰的話嗎? 再鬧就按妨礙公務處置,該罰款罰款該驅逐驅逐。 這樣強硬的態度嚇退了一批人,但也有人看不清現實,覺得自己只是嘴上說說求個公道,又沒動手,官方不可能拿自己怎么樣的。 于是一張張罰單被送到了這些人手里。 交不出罰款,就用勞力抵債。 但是這種勞力抵債的工作地點,可就不在救助點內了。 畢竟救助點內的普通崗位有限,官方還得留著給群眾呢。 可現在救助點外面是什么情況,看之前的傳言就知道了。 斷電之后最先被送去監獄的那批人,聽說直接就被凍死在路上了,到現在都沒聲沒息的。 誰知道他們這些用勞力抵債的人能有什么待遇。 萬一也被悄無聲息地凍死在外面呢? 其實官方把人送去救助點外參與勞動,運輸成本都比那些人的勞動價值高。 可官方不在乎。 他們設立這個制度的目的又不是缺那點錢。 他們要的是威懾力,是讓犯罪者、鬧事者害怕,竭盡所能提高他們的犯罪成本。 于是在第一批執意不交罰款的鬧事者被送出去之后,剩下的人都安分了起來。 收到罰單的人就老老實實交罰款,實在沒錢的官方也給指一條路。 去工作登記處登記一下,以后每次工作的報酬都扣一半作為罰款,按積分和華國幣1:10的比例,直到還清為止。 三天沒去工作就拉出去勞動改造。 現在工作登記處的人不多,只要去得早一點,不可能連著三天都搶不到工作。 這樣一來,剩下的人也都被安撫了下來。 出了這些事之后,大家自然輕易再不敢出門。 誰都怕自己哪天回來之后家就被端了,賊還抓不到。也怕自己走在路上碰到瘋子,遭了無妄之災。 家里還有點東西,不到不工作就活不下去的地步。 為了工作的那點積分,就把所有家當,甚至是性命都賠進去,未免太不值當。 能天天都去搶工作的,只有家里沒啥東西值得惦記、再不賺積分就要餓死的。 巧的是,會在這時候冒險行兇的,也是這樣的人。 人在道德上的上限之高和下限之低,都是尋常時候難以想象的。 江暮云和楚不聞都見過,所以江暮云和秦時文他們已經開始商量,要不要在他們兩家的隔板上再開一個門,直接通到她這邊了。 一旦救助點內發生暴亂,幾人至少可以第一時間聚集到墻角。 現在秦時武去上班,秦時文都會送他去,但秦時武下班的時候,就只能一個人回來了。 秦時武下班時間不固定,當天是睡在醫療處還是回家都是未知數,救助點內手機又只有特殊線路能撥通,秦時文都想接送都沒辦法。 江暮云他們幾次出門的時候,都在路上碰到過斗毆事件,被無故波及的路人不在少數。 秦時武體力還過得去,但真動起手來,秦時文分分鐘就能把她哥撂倒。 安全起見,他這種根本沒打過架的人走在外面,最好隨身帶點防身的。 江暮云給他弄了一瓶防狼噴霧,上次從小偷那兒弄來的側跳刀也拴上繩子,給秦時武隨身帶著。 平時上班的時候就把東西揣兜里,下班了把刀柄上的繩子栓在手腕上,刀身藏袖子里。 這樣碰到事有防狼噴霧應個急,再不行就把刀掏出來。 有繩子拴著,刀不容易脫手或是被對方搶走。只要利器在手,就還有反抗的余地。 但即使這樣盡力準備周全了,秦時武還是在一次醫鬧中意外受傷。 好在他傷得不重,只是劃了道口子,回來休息兩天就沒事了。 現在江暮云是真的很慶幸自己的好運氣。 無論救助點內發生了什么,墻角的位置總是要安全一些。 就在形勢越來越緊張,江暮云等人已經在計劃輪流守夜時,官方宣布外界溫度回升,救助點恢復自由出入。 第40章 ◎開心的第四十天:腳趾摳地◎ 這個消息宛若一滴沸水落入了滾油中, 所有人的情緒都找到了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