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囤貨求生日常 第26節
李安軒想了想:“我和你一起去吧,我也準備買幾件冬衣?!?/br> 說完又艱難地去戳戳趙家昊:“你要一起去嗎?” 他和趙家昊搬來的時候是夏天,冬衣帶的不多。 而且一個正值壯年火氣旺盛的南方大小伙,指望他的衣柜里能有多少厚衣服,那是不現實的。 連僅有的幾件秋衣秋褲,都是被mama按著腦袋才勉強塞進衣柜的。 要是以前冬天最冷不過零下六七度的時候,他們這么穿自然沒什么問題。 但現在可是零下二三十度,這就不是能靠硬抗扛過去的了,這是可是物理意義上能凍死人的溫度。 李安軒和趙家昊這幾天出門,別說秋衣秋褲了,身上毛衣都要穿三件,裹得都快喘不過氣了。 急缺一件厚羽絨服解放自己。 趙家昊瘋狂點頭:“去去去。我一直琢磨這事呢,原來想著上網買那種北方穿的,結果現在好多地方的快遞都不發貨?!?/br> 秦時文送佛送到西:“那成,一會兒我帶你們去一家店,我之前跟我哥去極市旅游的時候就是在那買的衣服,絕對夠厚實?!?/br> 去買衣服之前,他們還得先把水弄回家。 車開進車庫停下之后,幾人把散開的幾桶水重新捆了起來,五個人二十桶水,擠擠挨挨地疊放在電梯一角,盡量不占用過多空間。 李安軒為了防止水桶倒下傷人,干脆整個人攔在水桶前邊擋著。 就算這樣,他們也不是最夸張的。 他們這棟的六樓有一戶人家,家里三代同堂,老兩口跟兒子兒媳一起住,帶著倆孫子,一共六口人,家里女兒女婿就住對門。 這家人直接弄了四輛運貨的小推車去買水。 江暮云他們的電梯在一層被按停的時候,這家爺爺正好帶著他女婿上隔壁電梯。 他們這里五個人加二十桶水,還能再上三個人,到第四個人時電梯才發出超重警報。 而隔壁則是兩個人加兩輛小推車就直接滿員,卸了兩桶水之后超重警報才停下。 這么一看,他們幾個買的水,實在算不上多。 電梯到了十五樓,幾人把水拎到走廊里。 他們車里開著空調,所以這些水下車時還是常溫狀態。 就從電梯上到十五樓這么一會的功夫,水桶內壁上就已經凝出了一層冰。 江暮云捏捏水桶,把里面的薄冰捏碎:“總覺得今天溫度更低了?!?/br> 秦時武把水放下:“你別嚇人,再冷下去那還得了?!?/br> 江暮云掏出鑰匙開門:“又不是我說的,我們學校教授說的,說后面可能還會降溫?!?/br> 江暮云頓了頓:“這事不是都在熱搜上掛好幾天了?你們天翼3g還沒連上呢?” 秦時武皺眉:“這件事官方目前也沒有給出確切解釋,可能就是學生自己理解錯了吧?” 江暮云不置可否:“也不止是我們西大的老師,其他高校也有類似討論。這話題都在熱搜上掛了兩三天了……” 說著,她頓了頓,笑道:“你們見官方出來辟謠了嗎?” 在這種可能引起民眾恐慌的話題面前,華國官方可不會因為顧及什么自由人權就放縱不管。 相反,在之前出現過的所有類似事件中,官方都是第一時間站出來清網辟謠的。 只是這次卻不見官方行動。 不僅沒有任何明確的公開聲明,還默認了部分地方政府鼓勵民眾積極儲水、儲糧的行為。 這個時候的沉默,其實就是最好的答案。 由江暮云一手主導的,西大學子們對于這次異常氣候的討論,在經由微博傳播發酵之后,已經蔓延到了各大高校。 與之前的每一次輿論風波都不同的是,這次各大高校的舅舅黨們,透露出的消息都出奇的一致。 溫度可能還會繼續降低,未來的極端天氣會增多,甚至可能成為常態,極寒之后很可能會迎來極熱。 偶有兩個唱反調的,被其他同學三兩句話一追問教授是誰哪個學院,也就沒了聲音。 官方的沉默、各方輿論的一致,讓原本只將這次降溫當做偶發事件的人,也變得將信將疑起來。 江暮云說完之后,也沒等幾人回復,就先把水拎回家了。 而聽了她這句話的四人,都不自覺地蹙起了眉。 李安軒掏出手機,給家里發了條消息,并決定一會兒的冬衣要多買幾件、越厚越好。 江暮云的余光看到幾人的表情,在關上門之后,她露出了一個計劃得逞的笑容。 這幾天網上的熱門話題是她起頭的,她也一直都有關注。 有了西大這個金字招牌帶頭,人們對于低溫的警惕性也提起來了不少。 “學校的教授”這五個字,可比“網上的專家”這個名頭可信多了。 前世這個話題,是由網上各種來路不明的舅舅黨,以及一些大v公知們帶起來的。 在這個前提下,哪怕前世官方也一樣放縱了這些話題的蔓延,但相信它們的人依舊不多。 畢竟零下二十多度而已,地球上冬天零下二十多度的地方多了去了,人家不也照樣過嗎? 而這一次,隨著消息源的不同,人們對于這次災難的態度,也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變。 最明顯的就是,江暮云的幾個舍友們,現在都已經在各自家里了。 前世她們可是在第三次異常降溫初現端倪的時候,才被家里人想辦法接回去的。 從這一點也能看出來,許多人在面對前兩次異常降溫時,都抱著或新奇或警惕的態度。 至少在官方明確表態之前,對這樣的異常氣候感到恐懼的人并不占多數。 一直到無數人在第三次大降溫中驟然失去生命,官方緊急組建救助點,國外多地□□的消息傳入國內,大家才反應過來,這不是一次簡單的氣候異?;蚴堑蜏貫暮?,這是一場全球性的大災難。 江暮云提醒幾位鄰居的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買儲水容器時,幾人思慮再三,沒有選擇容易損壞的普通塑料水桶,而是和江暮云一樣,選擇了韌性較強的軟桶,就是那種網上很常見的折疊浴桶。 這個是江暮云一早就打算好了的。 雖然說不知道今后南市能不能等到恢復供水的那一天,但多備一點儲水容器總是不會錯的。最好還是方便攜帶的那種,萬一以后要遷徙,也能帶著家當走。 在旱幾年澇幾年的環境下,儲水容器的珍貴可想而知。又不是人人都有條件挖坑儲水的。 而且這里是南市,建筑物的墻體很薄,保暖防寒的效果遠不如北方城市的建筑。 如果溫度真的還會繼續降低的話,哪怕屋里空調還能用,也沒法保證家里各個角落的溫度都在零度以上。 他們總不能一直都把水桶放在臥室里,房間里也沒那么多地方給他們放。 這種浴桶的材質足夠柔韌,就算里面的水結冰了,也不會直接把桶凍裂。 也多虧他們不走尋常路,才沒和搶購塑料水桶的人撞上。 幾人順順利利買了桶,又跟著秦時文去了服裝城。 這家服裝城全名是服裝批發商城,里頭的店鋪一家挨著一家,門口的衣架上掛得都是鼓鼓囊囊的棉服,原本就不寬敞的過道,直接成了一條狹窄的單人走廊。 人在中間幾乎是貼著衣架上的衣服走,時刻都要擔心自己會不會把兩邊的衣架帶倒。 秦時文一下車就和秦時武一起在前面帶路。 溫度驟降,找到這家服裝城買衣服或進貨的人很多,里頭本就不寬敞的地界,現在更是有種寸步難行的感覺。 幾人在秦家兄妹的帶領下,一路像鉆地鼠似的在里頭躥騰,好不容易才等到那兄妹兩人在一家店門口停住。 那家店的店門半開,在擠擠挨挨的衣服的遮擋下,站在店外都看不清店里究竟有沒有人。 秦時文給幾人介紹:“這家店是我爸一戰友家親戚開的,南市旅行社帶團往北要統一訂棉服的,基本都是從這家訂,老板專門做旅游團生意。我跟我哥去極市就是在這買的衣服,零下四五十度完全扛得住?!?/br> 要不是有這段經歷在,想在南市找到能抗零下幾十度的冬衣,難度其實挺大的,他們估計得在各大商場轉悠好一段時間,甚至只能去登山用品店里碰運氣。 秦時武撥開擋在門口的衣服,沖里面叫了聲:“嬸,我小武,你這會兒有空嗎?” 店里傳來一個女聲:“我點個貨,你們先看?!?/br> 秦時武低下頭,艱難地擠進店鋪里,余下幾人也跟著他努力往店里擠。 沒辦法,地方實在不大,就他們站在門口叫人的這一會兒功夫,后頭就有不少人在催他們讓道了。 店鋪里的面積也不大,五人進來之后,店里就已經是滿滿當當的了。 幾人都沒自己選過厚棉服,在店里摸摸這件再看看那件,只覺得每一件都差不多。 好在老板動作很快,沒一會就從一堆衣服后面出來了。 “你倆帶朋友來照顧我生意,我今天可必須得給你們打個折了。跟嬸說說準備買什么樣的?”中年女老板臉上帶著爽利的笑,出來后跟秦家兄妹打了個招呼。 江暮云目標明確:“就買最保暖的那種,最好比較方便行動,衣服褲子都要?!?/br> 趙家昊和李安軒也連連點頭。 保暖,且方便行動,這就是冬天最實用的了??钍胶貌缓每茨嵌紵o所謂,他們人都快凍成狗了,哪有心思計較這些。 老板伸手就從衣服堆里拎出來兩件:“那就得是這款了,之前小文小武買的也是這款。正好男款女款都有,衣服褲子一整套的,你們看看怎么樣?” 江暮云上手捏了一下,厚但不重,里頭的羽絨也被壓得服帖,沒有蓬成一個大圓球。 再上身一試,行動起來也挺方便,保暖效果更是一流。 在開著空調的服裝城內,江暮云脫了身上原本的羽絨服和薄棉襖,只穿這一件,都覺得比之前熱一點。 再對比著空間里那幾套極地防寒服,江暮云覺得,這保暖程度,也就比極地防寒服差一籌了。 江暮云這次只準備買一套,和她囤的極地防寒服換著穿。 倒是李安軒一次買了三套,還特意買了套大一碼的,說是方便以后在里面加衣服。 趙家昊買了兩套,秦時文和秦時武也多買了一套做換洗。 老板很爽快地給打了八折,江暮云估計老板是看著秦家兄妹的面子,直接給了他們進貨價。 江暮云買完衣服之后,手頭上該過明路的物資就過得差不多了。她現在心情頗好,掏鑰匙開門的時候都哼著歌。 門一打開,江暮云就被小白撲了個猝不及防。 小白今天熱情得不正常,一直在撓江暮云的衣角,嘴里哼哼個沒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