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吃飽我嫁給了新帝 第251節
“我覺得西胡同里那個講得最好,不止太子以少勝多打退反賊,還講了太子和太子妃雙劍合璧呢!” “太子妃又不會武,哪兒來的雙劍合璧?還是我聽的那個太子中毒,太子妃便心有所感,咬破手指,以血為太子解毒的好些……” 這些聽眾甚至努力地給晉王賣起了安利,討論起了各版本的優劣,晉王卻是神色緊繃,不想再多聽,帶著人快速離開了。 他此番回來得狼狽,容昭以朝中事務繁忙,晉王又沒有公務在身為由,甚至只安排了一個禮部的小官去城外迎接。 此刻這個小官便面色惴惴地跟著,不知該如何是好。 這太子救駕的故事今日朝中剛議論過,容昭這個太子主動表示既然說的大體是事實,只要百姓并無不敬之心,便不該因言獲罪。此乃仁德之舉,自然得了大部分朝臣的贊同,小部分不滿的反倒被太子強壓下去,如今這些說書人倒是誰都動不得了。 看晉王這樣子,顯然是對此事不滿,也不知一會兒去見太子會不會又鬧出什么風波來……只能希望到時候不要拿他這個做不了主的小人物出氣了。 容昭自然不會特意等著晉王,因此進了皇宮后,晉王不得不又等了半天,等得這個禮部小官越發膽戰心驚。 即便如此,晉王還是維持住了理智,忍耐著等到了容昭出現。 “方才在與幾位閣老議事,勞大哥久等?!币姷綍x王,容昭淡淡說了句。 晉王壓抑著怒氣,勉強擠出一絲笑來,正要說話,卻被跟在容昭身后的王向和率先高聲斥了一句: “晉王殿下,見到太子為何不行君臣之禮?” 晉王霎時愣住了,他愕然看向容昭,卻見容昭面無表情神色冷淡,看不出一絲一毫的得意,仿佛與這聲尖銳的責問無關。 但他卻偏偏又站在高處,就那么冷冷地垂眼看著他,一舉一動都顯示出理所當然的睥睨和藐視來。 晉王終于真切地感受到,他仍舊只是個普通的皇子,而容昭現在是太子了。 晉王牙關緊咬,臉色鐵青,指甲掐進掌中站了良久,最終還是在王向和“還不行禮?”的詰問中,艱難地跪了下去。 “臣,拜見太子?!?/br> 第193章 知道這是容昭給的一個下馬威, 晉王還是只能忍辱負重地承認了容昭這個太子。哪怕之后就得到了接下來監國的權利,仍然情緒憋悶,高興不起來。 畢竟這不是因為他真的掌握了朝中大權,而是被容昭這個勝利者施舍的。 不過晉王也知道自己這一遭確實輸得徹底, 現在只能先把能拿到的權力攥緊了, 往后再徐徐圖之。雖然不知道容昭為什么要這時候跑去邊關, 還把國事交給他,但這么好的機會晉王自然不會放過。 去見永宣帝時, 晉王只老老實實的表了一番忠心和關心, 盡力挽回之前因為失去太子之位表現得過于心急如焚,而給永宣帝留下的不佳印象。 到底是自己最喜歡的兒子, 眼看著晉王神色憔悴、風塵仆仆, 還一臉關心孺慕的模樣,病中的永宣帝還是心軟了些, 不再計較晉王之前那些不合時宜的舉動。 他們父子倆其樂融融,容昭也并未放在心上。 晉王再怎么討好永宣帝, 也不過就是為了找機會把他拉下儲位。但既然他敢遠離京城讓晉王監國,自然有不怕對方使出各種手段的把握。 左右容昭也不是會給晉王仔細交接朝中政事的性子,更沒耐心等著晉王和永宣帝“互訴衷腸”,干脆就把剩下的那些瑣事一扔,找了理由出宮回府。 一路上容昭也聽見了不少街邊人在談論“太子救駕”的故事,即便這一切的源頭就是他們弄出來的,如今的效果也著實出乎了容昭的意料。如今京城里說書先生要是不會講這一段,恐怕連飯碗都捧不住。 短短幾天,他們最初安排的相對真實合理的故事, 不僅飛速傳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還已經自動演變出了不知多少個版本, 而且越來越花里胡哨、夸張狗血。 也不怪晉王之前聽得匪夷所思,就是容昭自己,有些聽了也忍不住想說都是些什么亂七八糟的。 偏偏百姓們卻是喜聞樂見,越夸張的還越喜歡聽,跟其他人聊起來也更起勁了。 好在畢竟是明指當今太子乃至皇上的故事,大多人只敢往好了說,容昭聽到雖然覺得離譜,但也不至于生氣。 而且說書人講豪杰俠客,定要再配上一個美人,來一段俠骨柔情,因而不少都給他和祝子翎加了各種感情戲,不是情意綿綿生死相依,就是心有靈犀以身解毒,花樣繁多,倒是多少讓容昭多了幾分滿意。 可以考慮將那幾個感情戲加得好的收為“專業推廣”。容昭面色不變,心中暗忖。 祝子翎并不知道自己絞盡腦汁想辦法給容昭塑造人設、改善風評,而對方卻只想著加感情戲。 這會兒他心情很好。幾乎是一夜之間,許多人對容昭的印象就改了風向。雖然還是殺起人來輕而易舉的兇狠形象,但以往是可能胡亂屠殺良民的惡人,現在則基本變成忠君愛國、只會殺亂臣賊子的好人了。 畢竟平民百姓們也沒真正見過容昭殺人,甚至連親眼見過容昭的都沒幾個,以往的印象大多也是這樣口耳相傳地聽來的,還不如現在“太子救駕”傳出來的消息細致可信。加上這一年來容昭和祝子翎的恩愛傳聞已經頗為深入人心,故而人們轉變起想法來,也基本沒什么負擔。 既然這個辦法效果好,當然不能就用這么一次。除了宮變當晚的事情需要辟謠,容昭以前在邊關與北狄屢次交戰顯然也是絕佳的故事素材,包括之前在朝會上當庭斬了貪官的事,也未嘗不能“變廢為寶”。 等容昭回來,祝子翎就很是積極地跟他探討了一番。 “殿下再給我講講你之前戰場上的事吧。正好咱們馬上要去重門關了,我可以順便提前了解適應一下?!?/br> 其實要把這些事編成話本故事也不是祝子翎親力親為,主要還是祝子翎自己想知道更多容昭的經歷。之前他纏著容昭講過一些,但因為不想讓他難受,很多事情容昭都一語帶過了,這會兒祝子翎就想趁機再多了解一些。 面對著眼巴巴的祝子翎,容昭到底還是將人攬進懷里,用低沉平靜的聲音給他講起了故事。 “……北狄人怕山崖上設了埋伏,但當時我受了點傷,他們舍不得這個機會,還是追著我沖進山谷里了,就中了埋伏?!?/br> “……不嚴重,那邊天氣冷,傷口自己就凍上止血了,之后休養幾天就好了?!?/br> 本來是在說容昭自己受傷的事,然而他不知不覺就轉到了祝子翎身上:“這回咱們過去那邊就已經入冬了,你第一次去恐怕會不適應,到時候不舒服就說,覺得冷就盡量別出門,宅子里我已經讓人去弄了地暖?!?/br> “只是冷一點而已,我可是有異能的人,怎么可能這樣就不舒服?!弊W郁岽驍嗳菡炎屗D回正題,皺眉道:“你受的傷肯定不輕,要是真的只是小傷,北狄人怎么可能冒著被埋伏的風險還要繼續追殺。不是傷口凍上了就沒事的,太冷了還失血人是會失溫死掉的。除非每次戰斗我都能跟著殿下,不然你下次都不能這樣冒險了。我要是就呆在宅子里,天氣再冷也沒什么關系,你才要多注意?!?/br> 容昭被祝子翎一通“教訓”,一如既往地以妥協告終。 不過雖然容昭給祝子翎這么講了不少“故事”,等到他們正式啟程離京的時候,這些故事卻都并沒有在京城里流傳。如今京城百姓們的最熱話題,是祝子翎應該是什么來歷,以及在此基礎上,“太子救駕”故事的各種升級版。 本來“太子救駕”的看點主要是在容昭以一敵眾上,因為美食城開始進行海姆立克急救法的現場教學,祝子翎這才又吸引了視線。 美食城如今自然不缺客流,這么一件新鮮事聽說了的人也是主動呼朋喚友,因而來看了的人相當多。 一開始自然是有不少人懷疑那樣簡單的動作是不是真能有用,但孫婆婆每到教急救法的時候都主動過來捧場,聽見有人嘀咕就拉著阿苗主動說:“太子妃想出來的辦法怎么可能有假?前幾天我孫子就是吃爆米花嗆著了,人已經昏過去臉都給憋青了,就是太子和太子妃兩下給救回來的!” 容昭和祝子翎當時救人其實用的不是海姆立克急救法,但孫婆婆這么一說,眾人自然都以為阿苗就是靠急救法救回來的。 這事當初還有一些目擊者,也有不少隱約耳聞過的。如此一來,大部分人倒都信了幾分。 還有祝云程十分機靈地在旁邊說:“你們就看看這美食城,看看那玻璃窗、那爆米花機、那抽水馬桶……想想這些是一般人能弄出來的東西么?太子妃是什么樣的人物,他老人家弄出來的,哪樣不是寶貝?這急救法咱們不要錢就能學,可是占了大便宜了!還得仰賴太子妃仁德!不學那可是自己吃虧?!?/br> 祝云程說的話許多人聽了還真覺得是這么回事,于是抱著占便宜的心態,一個二個也都學得認真了。 事實上這話也確實沒錯,急救法學了確實是有好處,沒兩天就有人遇到情況,靠急救法快速解決了。 因著這段時間京城里討論稱贊容昭和祝子翎的東風,這些事也一下子擴散開,頓時讓人們紛紛夸起了祝子翎。 不用人特意引導,有祝云程的那些話,還有孫婆婆這樣真心實意把祝子翎當神仙的在,祝子翎在老百姓嘴里很快就有了這神仙那菩薩轉世的各種來歷。 本來之前就有不少人覺得祝子翎身有神異,經此一遭后他身上的神話色彩自然是愈演愈烈。 最后雖然還是沒能辯論出祝子翎究竟是哪路神仙下凡或轉世,但人們都認同了祝子翎絕對是個福星。 不說別的,就看看容昭以前什么樣,現在什么樣,全是祝子翎嫁過去的短短大半年里發生的變化。容昭不光不克妻了,還靠著美食城和銀鏡店日進斗金;不光有了錢,甚至還當上了太子! 這不是福星什么是福星? 想來容昭能在懷疑譽王謀逆時還把祝子翎帶上,最后以一勝多、毫發無損,恐怕都少不了祝子翎這個福星的作用! 如果說之前說書人把容昭說得英勇無匹只是讓老百姓們津津樂道的話,祝子翎這個“福星”,則是直接被他們當成神仙供著,嘴上都開始時不時會念叨兩句“太子妃保佑”了。 容昭本來就打算接下來讓說書人講祝子翎的“故事”,對此自然是樂見其成。 畢竟一個救駕故事他的風評就已經改善不少,如果還接著連續不斷地傳他的事,不光可能讓某些人意識到是有人刻意cao作,還可能讓老百姓覺得聽煩了,以至于效果打折。而改為表現祝子翎就完全不同,既顯得相對無害不太可能引起對手警覺,還能讓祝子翎得到能提升地位的光環。 至少現在,即便沒被冊封,在京城百姓里,祝子翎也已經是太子妃了。而且擁有這樣一個福星光環后,往后有人就算能找各種理由讓祝子翎讓位,實際也得悠著點來了。 唯一造成的一點麻煩,是永宣帝在聽到福星的說法后,突然又提出讓祝子翎留在京城。 永宣帝為的倒不是別的,就是他的身體健康。早在京城百姓之前,永宣帝就覺得祝子翎是能使他的病痛好轉的福星了。若非早就答應容昭帶著祝子翎一同出征西北,永宣帝是早想將人留在京城的。只是找不出合適的理由,永宣帝也不好開口專門把兒媳婦留下。 如今京中福星一說傳得沸沸揚揚,不僅重新勾起了永宣帝的念頭,也給了他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 既然祝子翎是福星,那當然要留在京城為他這個病中的天子祈福。 哪怕祝子翎并不至于能起到“藥引”的效果,能當個吉祥物也是好的。 永宣帝突然變卦想扣下祝子翎,晉王也樂得如此。容昭到了西北就有了十幾萬大軍,合該把祝子翎留在京城作為人質。戍邊的武將向來就該是這樣。 于是晉王也跟著使力,拿忠君和孝道來壓容昭,想要讓容昭妥協。 就連劉次輔等已經偏向容昭這個太子的大臣,也覺得容昭應該把祝子翎留下,畢竟上戰場帶家眷本就不那么合適,若為了這點事情就不顧忠孝大義,實在是魯莽之舉。 然而在這些人眼中形象已經改善、沒有那么殘暴的容昭,卻是在各個聲音都附和著要求祝子翎留京時,直接讓他們再次感受到了幾乎生死一線的恐怖。 “內子的福運要庇佑也只會庇佑孤,跟你們這些人有什么關系?” 容昭神色冷然,滿身陰鷙煞氣中嗤出一絲諷意:“什么亂七八糟的人也想借他的福運,你們覺得自己配嗎?” 第194章 容昭一句話霎時讓在場的人紛紛變色。朝臣們本以為容昭如今已經是個穩重的太子了, 沒想到他突然又“大逆不道”起來,一時間又驚又怕。 永宣帝和晉王的臉色更是難看極了。 “你、太子說的這話是什么意思?”晉王臉色陰沉,勉強控制住畏懼之意,趁機對容昭發難道:“以父皇之尊, 天下人能為父皇祈福都是三生有幸, 太子說的亂七八糟的人是指的誰?竟然為了區區一介男妻對父皇如此不敬!簡直不忠不孝!” 容昭勾唇冷笑:“皇上既是天下之主, 氣運自然不是內子能比的。即便內子不在這京城里,又有什么影響?何況內子不過是多了幾句民間傳言, 百姓都只當聽個故事, 才習慣夸大幾分,反倒是某些人就因此口口聲聲為皇上著想, 要將國之大事壓在那幾句閑暇取樂上?可笑至極?!?/br> 晉王倒沒想到容昭還會這么強詞奪理, 頓時被噎了一下,接著就要揪著“亂七八糟的人”這個點繼續發難, 以免容昭就這么避重就輕了過去,然而卻被容昭率先道:“孤看分明是有些人想要借題發揮, 貪圖所謂福運,意圖對孤不利,卻要拿皇上當做借口。內子的福運還未見其他人能借到,但確實于孤有益。某些人強行要將人留下,是想要孤到時候在戰場上馬失前蹄,讓我大啟丟城失地么?” 容昭為了夸大事情的嚴重性,說起自己戰敗來也毫不顧忌,盯著晉王冷冷一笑:“這種心懷不軌之人,孤說一句亂七八糟有何不對?倒是晉王殿下, 偏要將事情扯到皇上身上,有何居心?” “……”晉王不料容昭竟然還能找到這么刁鉆的理由反將一軍, 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其他人也都聽得愣了,還是永宣帝率先開口,沉著臉將事情糊弄了過去,也不再提讓祝子翎留京了。 劉次輔等人也紛紛附和,不敢再觸到容昭的霉頭。 其實容昭這一番話,冷靜下來想想還是基本在強詞奪理的,但他如今貴為太子,除了永宣帝其他人沒身份和他爭辯,且理由又上升得好,拿邊關戰事出來說事,于是永宣帝也不好輕舉妄動。 雖然被容昭先直截了當,而后又指桑罵槐地罵了一通,讓永宣帝極為氣惱,但他如今還真沒有與容昭這個有軍權的太子撕破臉,再讓剛剛安穩下來的大啟朝政鬧出麻煩的底氣了。不管怎么說,容昭明面上好歹還是照顧了他的面子,永宣帝便只能順著臺階下,將此事就這么揭過了。 風波過后,祝子翎終于跟著容昭一道,啟程奔赴西北翼州府。 因為此行實在耽擱了許久,一些車馬輜重早已先行一步,容昭和祝子翎這次便相對輕車簡行,一路快馬加鞭,好在天氣變得惡劣之前趕到目的地。 雖然是輕車簡行,但因為有祝子翎在,隊伍中還是備了好幾輛馬車,給祝子翎坐的更是相當寬敞舒適。一路走在官道上,倒也不算太顛簸。 即便如此,馬車坐久了也還是頗為難受。祝子翎自然不會要求車隊放慢行程,只是時不時會讓容昭帶他騎一會兒馬。累了就再回去坐車。 之前因為齊霜月的事,祝子翎想著該跟掠影搞好關系,用治療能量賄賂了掠影幾次后,一人一馬的緊張關系也算是成功得以緩和。如今不用容昭帶著,祝子翎也能和掠影保持融洽,騎著它到處跑了。 因為隨行的有上百親衛,這一路上沒有出什么意外,半個多月后,容昭和祝子翎就順利抵達了冀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