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吃飽我嫁給了新帝 第67節
祝瑞鴻剛聽到胡氏說祝子臻賭錢欠了七千兩想要隱瞞,偷偷拿家里的東西去當了湊錢,就知道這家伙果然是這幾樁丑事的罪魁禍首!這會見到祝子臻一副畏畏縮縮、毫無擔當的模樣,祝瑞鴻忍不住痛罵起來:“還好意思到處看,你給我跪著一五一十地交代了!” “什么時候開始賭錢的?究竟在外面欠了多少?!” 祝子臻雖然想過祝瑞鴻可能會氣得把他的腿給打斷,但也沒料到對方會上來就踹他,比他預料的還要更狠,頓時哭喪著臉,哆哆嗦嗦地坦白道:“也就差、差不多半個月前才開始的……沒賭多少……” “沒多少是多少?!”祝瑞鴻再不信他這些虛的話,“賭坊的人來要債,兩萬兩都要到府上來了!” “除了這兩萬兩,還有多少沒來及上門的????!” 祝瑞鴻說著氣得又是狠狠踢了一腳旁邊的凳子,直接砸到了祝子臻身上。祝子臻被砸得痛叫了一聲,看著祝瑞鴻兇神惡煞的模樣更加害怕了,連忙慌亂道:“沒、沒有了!就只有這兩萬兩了爹,我說的是真的!” 胡氏看到祝子臻被砸,還嚇破了膽子,頓時心疼不已,忍不住想要說話:“老、老爺……臻兒他這是被人陷害了呀,那當鋪掌柜故意設計咱們府上,說不定就是跟賭坊合謀,臻兒是年輕不經事才不慎中了計,老爺打他做什么……” 胡氏上前想要求情,哪知道祝瑞鴻回頭卻是反手一個巴掌狠狠地甩在了她的臉上,“無知蠢婦!” “就算是被人坑害,他要是不去賭,別人還能摁著他寫欠條不成?!” “還有你!你干的才是最蠢的事!” 胡氏被打得徹底愣住了,捂著半邊火辣辣的臉,不可置信地看著眼前的祝瑞鴻。 她從小便養尊處優,剛跟官階還不大的祝瑞鴻成婚時,對方更是處處捧著她,現在自己都成了尚書夫人,對方竟然在這么些下人的面前動手打她的耳光?胡氏哪里受過這樣的委屈! 然而祝瑞鴻卻是半分懶得理會胡氏的難以接受,仍舊惡狠狠地瞪著她道:“這不孝子賭錢欠債,你不光瞞著我,還跑到外面拿著尚書夫人的名頭大喊大叫,你的腦子難不成都被狗吃了?!” “你知道現在外面傳得多難聽嗎?你知道這對我的名聲影響有多大嗎?!” 祝瑞鴻用力地抓著胡氏的肩膀,湊近了咬牙切齒道:“光是那不孝子賭錢欠債就罷了,那還影響不了什么。但就因為你干的蠢事,人家都會說我持家不正、以權謀私、德行不佳!拿這個來阻撓我入閣!” “我怎么就娶了你這么個凈在關鍵時刻拖后腿的夫人?!” “要是這次我真的因為被你拖累錯過入閣,那就別怪我之后跟孝文伯府撕破臉了!” “……祝瑞鴻你什么意思?!”胡氏原本只是惶然無措,聽到這話霍然抬頭,不可置信地瞪著祝瑞鴻,尖聲叫道:“你這是要休了我?!” “我嫁給你這么多年,給你生了兒子、打理家宅,就因為這么一件小事,你就要休我?!”胡氏既氣急敗壞,又心痛茫然,“七出我犯了哪一條?你憑什么隨隨便便就要休我?!祝瑞鴻,你還有沒有良心?!” “能不能休你比我清楚,”祝瑞鴻冷冷地看著她,“這回我看在這么多年的情分再給你一次機會。要是下回你再干這樣的蠢事,你看我會不會吝惜那一紙休書?!?/br> 祝瑞鴻推開胡氏,看了看一旁整個人都已經嚇傻了的祝子臻,仍舊恨恨地道:“給我拿家法來!” “不光去賭錢,還偷拿家里的東西出去當,惹出這么多事,還欠下了兩萬兩,我今天非得好好教訓你這逆子一頓!” 這回沒人再敢多勸,連胡氏都怔愣著不敢說話了,祝子臻也嚇得不敢躲,被祝瑞鴻拿著竹鞭打得慘叫連連。 挨了幾下之后祝子臻就忍不住哀叫著求饒起來,然而祝瑞鴻絲毫不為所動,繼續用力地打下去。祝子臻忍不住想躲,還被他讓下人摁住,落上去的鞭子也更加結實。 一二十下之后,胡氏實在看不下去,沖了上去擋在祝子臻身前,瞪著祝瑞鴻:“你就算要休我,但臻兒可是你親生的兒子,教訓一下就算了,真把人打出個好歹怎么辦?!” “就這么幾下,能打出什么好歹?”祝瑞鴻聞言卻是不耐地讓人把胡氏給拉開,“當初祝子翎十歲不到就挨了二三十鞭,這不孝子現在都這么大的人了,這幾下有什么受不了的?” “把夫人給帶走?!弊H瘌櫨o緊皺眉,說:“這家伙現在這么不爭氣,能惹出這樣的事,就是給你慣的?!?/br> “你當著這尚書府的當家夫人,之前還挪用寧氏的嫁妝,祝子翎跟人成個婚,府里就捉襟見肘?!?/br> “除了生了個兒子,管教后輩、管理內宅,你哪有一件做得好了?我若是真要休了你,想必孝文伯到時候也能理解?!?/br> “你、你……”胡氏被祝瑞鴻這話徹底戳了心窩子,氣得臉色陣陣青白,幾乎要喘不上氣。 挪用寧琬嫁妝的事明明是祝瑞鴻一開始就默認的,府里出了祝子翎的嫁妝就捉襟見肘,那也是因為祝瑞鴻喜好清名不在這方面鉆營,導致沒多少進項。她能把尚書府經營成這樣,已經算是相當不錯了,平日里遇到其他貴婦,對她這方面都是夸的。 祝瑞鴻以前也說過她把家里管得好,沒想到現在卻變成了這樣的說辭。真是……真是一朝時移世易,變臉就比翻書還快! 胡氏眼中已經越發有了怨憎之意,祝瑞鴻卻依舊未曾在意,也沒覺得自己說的有什么問題,繼續狠狠地打著祝子臻。 眼看著祝子臻連痛叫的聲音都越來越虛弱,幾乎就要奄奄一息了,胡氏也顧不得對祝瑞鴻的怨懟,焦急地連聲勸阻,拼命掙開了攔著她的下人,再度跑上前去,心疼得眼淚直流。 “不能再打了!真的不能再打了!”胡氏連聲哭求:“再打臻兒可要沒命了呀!” 祝瑞鴻皺著眉,看祝子臻確實已經傷得不輕,自己也打得手都有些酸了,這才扔下手里的竹鞭,冷聲道:“這兩個月都不許少爺和夫人再出府!” “誰要是敢偷偷違令,幫人出府,我就直接讓人打上五十大板,趕出府去!” 祝瑞鴻看向形容凄慘的胡氏和祝子臻,冷冷道:“接下來你們都給我去祠堂里跪著反省,跪到這事能解決為止!” 祝瑞鴻說完,帶著比來時還要更大的怒氣,憤憤地甩袖走了。 胡氏看著他的背影,再轉頭看向痛得動彈不得的祝子臻,頭一回對這個當初自己纏著父親,說非要嫁給對方的男人產生了恨意。 祝瑞鴻還說怎么娶了她這么個夫人?明明是她該問自己怎么就嫁了這么個東西才是! 祝瑞鴻還不知胡氏開始對他心懷怨懟,雖然狠狠教訓了胡氏和祝子臻一通,覺得這兩人就是給他惹出禍事的罪魁禍首,但祝瑞鴻還是留了個心,準備去查查胡氏所說的“坑害”一事是否確有其事。 最好是真的有,那樣他才能找到理由盡力把此事的影響降低。 可惜祝瑞鴻的希望落了空,尚書府的家丁又不是專業的探子,他讓人查了一番,并不能查出太多的東西。雖然祝瑞鴻覺得祝子臻和胡氏就算再蠢,也不會在當鋪真的沒問題的情況下,鬧出那樣的事,但人家的說辭合理,還有契書為證,祝瑞鴻也沒法找出什么漏洞來。 不過就算那契書沒問題,胡氏搬出了尚書的名頭,要讓當鋪掌柜稍微通融一下,按五分的價錢贖,除非兩邊有恩怨,正常情況下對方都應該賣尚書府一個面子,沒理由不同意。 然而那當鋪掌柜不僅堅持不允,還故意把事情鬧大,轉眼間就在街巷傳開,確實是有人故意坑害的跡象。 祝瑞鴻當即就忍不住猜測是不是那幾個入閣的競爭對手干的,可惜他抓不到什么證據,讓人費盡心力打聽了一番,卻是得知那當鋪背后是晉王的人,按說跟他應該沒有什么矛盾。 祝瑞鴻想來想去,只能想到唯一一個解釋—— 如今厲王幾乎等于退出奪嫡之爭,而晉王和譽王之間的爭斗已經有越發激烈的趨勢。因為他的岳父孝文伯是譽王一派,或許晉王便是為此覺得他也屬于譽王一派,而不想讓他入閣成功,越發壯大譽王的勢力,于是才動了這樣的手。 祝瑞鴻想到這一點,只覺得實在憋氣不已。 他向來清正持中、明哲保身,并不欲明著參與奪嫡中的哪派,卻還是受了這樣的無妄之災。 說來說去,這還是胡氏帶來的麻煩! 若是譽王真的成了贏家,孝文伯府有了從龍之功、地位水漲船高倒是另外一種說法。但如今情勢未明,他沒沾到岳父站隊的好處,反倒是先受其害,祝瑞鴻對胡氏就更不滿了。 沒能找到充分的理由給自己辯解,這回上朝,祝瑞鴻幾乎都想干脆稱病不出算了。但他到底也知道,躲得過一時也躲不過一世,比起一味拖延、更加惹得永宣帝的惡感,還是盡早請罪、盡力自辯更有用點。 祝瑞鴻只能揣著自己費盡心思寫好的請罪折子,眉頭緊蹙地出了門。 路上遇到一些其他的官員,看到他時神色大多有些意味,看得祝瑞鴻臉色越發僵硬。 不僅如此,譽王碰見他時還皺了皺眉,問:“祝尚書近日是不是忙亂了些,著實有些疏漏?!?/br> 雖然祝瑞鴻始終沒有完全松口,但暗中其實通過孝文伯府有些曖昧的表態,譽王已經是把他當成了自己一方的勢力,并不希望己方受損。 之前胡氏口不擇言攻擊祝子翎那事,只是私節,而且可以幫他實行拉攏祝子翎的計劃,因此譽王不覺得有什么問題。但這回的事跟祝子翎無關,而是還明顯影響了祝瑞鴻的德行評價,譽王就不是很滿意了。 譽王主動過問,祝瑞鴻卻是心情越發糟糕,如果真是晉王出手,他也算受對方的牽連,這會兒哪兒能有好臉色。 祝瑞鴻拱了拱手,有些冷淡道:“勞殿下掛念,微臣最近確實事忙,無暇顧及瑣事,讓小人鉆了空子?!?/br> 譽王聽到這意有所指的話,眉頭微挑還想再問,然而祝瑞鴻已經借口要遲到往里走了。 譽王這還是頭一回被祝瑞鴻不給面子,不由臉色微沉,這時突然感覺到一股危險感撲面而來,頓時渾身一個激靈,扭頭發現是容昭淡淡地瞥了他一眼。 見他看過去,對方神色未變,漠然地收回了視線,仿佛只是隨意掃過一只無足輕重的螞蟻一般,從頭到尾毫無波動。 然而只是這樣一眼,卻讓他感覺到了巨大的危險感。 譽王看著同樣遠去的容昭,差點維持不住一貫溫和的臉色,忍不住咬了咬牙。 想到才聽說的從太醫院傳出來的消息,譽王在心里冷笑一聲,有了主意。 朝會上,果然幾項大事議過之后,祝瑞鴻的那幾個競爭對手就開始對他發難了。 這些人把事情說得嚴重,永宣帝聽了果然臉色越來越沉,冷聲問:“祝愛卿,這是怎么回事?” 祝瑞鴻忍著聽那些人明嘲暗諷的氣悶,并不與他們爭辯,而是直接對皇帝行了個大禮,直接恭敬請罪道:“微臣管教無方,賤內言行無狀惹出此等事端,愿由陛下處置?!?/br> 看他態度好,永宣帝臉色稍微好了點,參他的人卻是緊跟著出聲道:“祝尚書這是承認自己有以權謀私、欺壓良民的行徑了?” 永宣帝臉色又變了變,“祝尚書,你怎么說?” 祝瑞鴻始終低著頭,用最懇切的語氣道:“微臣雖管教無方,但如此罪名,卻是萬萬不敢認。微臣的行事人盡皆知,向來不敢多攬權。此次賤內也只是逞一時口舌之快,絕無章御史所說之心?!?/br> 章御史當即質問:“祝尚書說不是便不是?若非始終存著此心,又怎么能在大庭廣眾之下脫口而出?依臣看來,恐怕除了這次,祝尚書的親屬家眷,還有更多類似的行事不為人所知才是!” “章御史這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微臣行得端坐得正,敢說你口中罪狀皆是子虛烏有,惡意揣度!若是不信,你自去查證便是!”祝瑞鴻顯得理直氣壯起來。 “查當然得查!但此次之事已經板上釘釘,京城百姓都在說堂堂尚書原來就是這樣盛氣凌人、以權謀私,祝尚書總該給百姓們個交代不是?” 兩邊果然打起了嘴巴官司,永宣帝坐在上首皺著眉,一時沒有說話。這時突然有個令人意外的聲音道:“我看對祝尚書此事,倒也不必太小題大做。畢竟流言無稽,添油加醋也是常有的事?!?/br> “不然還正有傳言,說四弟將自己的王妃打得遍體鱗傷、奄奄一息了呢?!?/br> 譽王笑著說了這話,仿佛是隨口一說。然而其他人聽得都是一愣,接著都忍不住悄悄看向了本來置身事外,現在卻突然被譽王拿矛頭刻意指向的容昭。 容昭冷淡抬眸,滿是陰鷙戾氣的視線投向譽王,語氣森然道: “哪兒來的蠢貨,說這種流言?” 第51章 容昭滿是冷意的聲音一出, 原本還有心看兩位皇子爭鋒的一眾大臣霎時間心里打了個激靈,久違的恐懼襲上心頭。 雖然容昭兇名赫赫,但最近兩年,他來朝會基本都只是走個過場, 除了戰事相關, 更是從來懶得發言, 以至于這些大臣們都有些忘了這人有多可怕,第一時間還想著看他和譽王爭鋒。 然而當一股陰鷙煞氣伴隨著容昭冰冷的聲音彌漫開來, 感受到瘆人壓力的眾大臣頓時渾身僵硬, 腦海里不受控制地回憶起了當年才十六歲的容昭,當朝斬殺了一個狀告他謊報軍功、殺良冒功的監軍, 如注的腥紅鮮血噴在盤龍柱, 把莊重的太極殿染紅了的場景。 恐怖的血腥味道縈繞在整個大殿,那倒霉的家伙被斬下的頭顱甚至就那么在他們腳邊滾了一圈, 臉上還殘留著錯愕而可怖的神情。 永宣帝坐在龍椅上看著這一幕,再被剛殺完人的容昭冷冷地看了一眼, 猝不及防間也被嚇得面如土色,更別提他們這些離得更近的大臣了。那是生怕厲王的劍下一刻就要揮到他們脖子上,嚇得兩股戰戰,沒幾個還能站穩的,大都一下子軟在了地上。還有十分不體面的,倒在地上手腳并用,拼命想躲得離容昭和尸體遠一點。 當年的容昭那是真的兇煞,如今這幾年下來,不得不說這位已經比當初顯得理智多了。當然也可能是因為大家知道了他的可怖, 從此以后便小心翼翼,不敢再真惹怒了他。 那監軍因為在軍中試圖違逆容昭的意思不成, 反而被容昭教訓了,便急著回京給容昭編造了罪狀,甚至說容昭殺良冒功時還連帶扯上了靖國公。 或許這樣確實有用,甚至戳到了容昭的軟肋,但那監軍卻沒想到,代價卻是他當場直接丟了命。 永宣帝本想借此懲戒容昭,然而容昭到底也是皇子,本身又是個殺神,那些大內侍衛甚至都不敢近身,最后還是容昭自己甩下這一朝的人大步走了。 加上西北軍本就不滿那監軍,得知永宣帝要懲罰容昭更是軍心浮動,最后永宣帝只能表面上說是讓容昭閉門思過了一段時間,就沒法再追究了。 從此以后眾人都意識到容昭是個得罪了就可能直接沒命的煞星,而且就算輕易殺了人也不會怎么樣。除了譽王晉王這樣身份貴重,容昭也不能輕易動手的人物,其他人都再也不敢當面去觸容昭的眉頭。 不過就是譽王,也怕容昭會一時沖動發瘋,連他都殺,因此在給容昭找麻煩這事上也是頗為謹慎的,至少不怎么會當面挑釁。 這回譽王出言諷刺了一句,主要是來時被容昭刺激了一下,但同時也是因為覺得這事并不會真正刺激到容昭,所以才會自己直接說了。 畢竟容昭怎么會在意祝子翎的死活呢,估計頂多也就是不滿外面的流言傳自己府上的丑事罷了。 不過他對這種事應該早就習以為常了,多半氣也氣不了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