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魂 第133節
書迷正在閱讀:娘子看起來很乖、七零年代小甜妻、偷穿他的白襯衫、這只幼崽過分可愛、為女王的誕生獻上宇宙[蟲族]、情書三行[娛樂圈]、六零嬌氣包的甜寵日常、重生七零,小知青下鄉嫁糙漢、郡主執意要和離、連一分都不給我
他才要靠近,卻見嘉王伏趴在地,不可抑制地嘔吐起來。 “殿下!” 苗景貞立即去找了一碗水,哪知嘉王一見他手中的水碗,身體立時緊繃如一張拉滿的弓。 他不顧身下的碎瓷片與打翻的飯食,仰躺著喘息,一雙眼睛半睜著,他神情恍惚,視線掠過苗景貞,掠過那些站在一側,神情冷漠又輕蔑的宦官。 “你們……” 他顫著聲音,“你們都想害我?!?/br> “殿下,沒有人害您,”苗景貞想要扶起他,卻被他激烈地推拒,他只好自己喝了一口水,“殿下您看,臣喝了,沒事?!?/br> 嘉王不說話,也不看他。 苗景貞不是沒聽過鉤吻案,他心知嘉王這是心病,被幽禁在此,他一定寢食難安。 但眼下勸他用飯是不可能。 苗景貞只得起身,他想說些什么,卻又不能,那些宦官都在旁盯著,他只得令人給嘉王包扎腳上的傷口,隨后退出去。 殿門合攏,遮掩住大片日光。 嘉王呆呆地坐在地上。 “殿下?!?/br> 虛弱的女聲從里面傳來,嘉王如夢初醒,他一下起身,顧不得腳上的傷口,踉蹌著跑到那道門前。 內殿是上了鎖的,他進不去,里面的人也出不來。 “妾連累了殿下?!?/br> 嘉王妃李昔真在里面說。 “沒有,昔真……” 嘉王雙手撐在門上,“沒有……” 他身上沒有什么力氣,沒一會兒身子滑下去,靠著門邊。 “殿下,不要怕,這個時候,前頭越是鬧得厲害,飯食里就越是不可能有毒?!?/br> “我知道,” 嘉王喉嚨發澀,“可是我吃不下去,昔真,我吃不下去……” “您得吃?!?/br> 嘉王妃的聲音添了一分力道,“殿下,我們如今還活著,就不要先自己斷了自己的生路,無論娘娘如何待我,官家又如何待你,我們都要撐著?!?/br> 嘉王捂著嘴,眼瞼浸濕。 “你好不好?” 他問,“你還好不好啊昔真?” “還活著呢?!?/br> 嘉王妃靠在軟枕上,她斷了藥,太醫局沒有官家或是娘娘的允準,也沒人來診治。 “殿下,越是這個時候,你就越是要記著你的老師,還有他?!?/br> 她咳嗽了好一陣,緩了緩氣息,說,“他們都在九泉之下看著您呢,您絕不可以自棄,您得吃飯,為了他們,您也得吃?!?/br> “您若不在,還有誰會記得他們?” 嘉王撐在地上的雙手筋骨一顫,他忘不掉老師落地的頭顱,也忘不了那個人在雍州所受的一百三十六刀。 淚意乍涌。 “我吃,我吃……” 嘉王勉強支撐著身體走回去,拾撿碎瓷片中的飯食,忍著心中的陰霾與嘔吐的欲望,一口一口,他強逼自己咽下去。 他跪坐在地,發髻散亂,一身衣袍沾著臟污,拼命地往嘴里塞碎掉的糕餅。 驀地,他抬起頭,透過朱紅的窗欞縫隙,他看見外面大雪紛揚,天地清白一色。 又是一冬,而師友俱去,唯他獨活。 綿密的針狠狠戳刺著他的心口,耳畔倏爾響起一道聲音: “他們給你吃剩的東西就是在欺負你,這回我不幫你,你自己揍他們?!?/br> “趙永庚,做人不可以懦弱?!?/br> 第110章 行香子(一) 年關還沒過, 天已越發寒冷。 大齊今年的冬天不好過,丹丘的冬天就更加不好過,他們在居涵關屯兵與大齊雍州軍時有大小戰事摩擦, 又屢屢滋擾其他重鎮。 兩方正式背盟,丹丘極其瘋狂地在邊境燒殺劫掠, 大齊的朝臣們在兩府宰執的主持之下議事。 殿中侍御史丁進與韓林侍讀學士鄭堅等人堅持促成和談,在他們看來,丹丘此番攻勢猛烈, 無非是因為今年冬天難過,丹丘胡人的草場不夠, 牛羊成群地凍死, 若大齊重開西北馬市, 使兩國互通有無, 必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丹丘過冬難的問題,也可暫緩戰局。 官交子才將將取代私交子,正元帝還沒有瞧到其中的好處, 此時若再增加軍費開支,他心中必是不愿的。 不愿打仗的官員們將話都說到了正元帝的心坎里,就是新黨之中, 也有不少人不愿打仗, 值此新舊兩黨因議儲而斗得不可開交的時刻,作為東府宰執, 孟云獻每一步都走得很艱難,他甚至不能在此事上多說。 “重開馬市的確能夠暫緩戰事, 可此馬市一開, 國威又置于何地?”這是正元帝并未在朝堂之上一口應下此事的唯一的原因。 朝中亦有主和派反對重開馬市,他們之所以反對, 也是與正元帝一樣,顧慮到了所謂重開馬市便是長夷敵之威風,滅我大齊國威。 “官家,臣以為,非常之時,當用非常之法,若開馬市,則延緩戰事,若不開馬市,則使戰事加劇而軍費花銷更重,”孟云獻垂首立在簾外,“往后之事可往后再議,我們不防與丹丘先度過這個冬天?!?/br> 雍州的有利戰局并不能改變一個帝王的心意,即便是孟云獻,他心中就是再想與丹丘打,如今也只能暫且藏住自己的這份心思。 談及軍費,正元帝果然沉默,簾后半晌沒有動靜,孟云獻安靜站立,里面添了幾聲咳嗽,那入內內侍省都都知梁神福在里面奉了一碗熱茶,正元帝喝了兩口,干啞的嗓子好受了些,才慢悠悠地道,“孟卿有理?!?/br> “梁神福,將彤州來的東西給孟卿瞧瞧?!?/br> “是?!?/br> 只聽“彤州”二字,孟云獻便是眉心一跳,梁神福掀簾出來,將一道書冊遞來,孟云獻抬手接過。 只展開一頁,孟云獻的臉色驟變。 “朕這么些年,還真是小看了永庚?!?/br> 正元帝帶了一分笑意的聲音從簾內傳出,而孟云獻卻越發覺得脊背生寒。 他手中的書冊,乃是一道萬民書。 彤州萬民的名字以朱砂布滿內頁,頁尾所書,盡是嘉王在彤州這些年為百姓所做之事。 數年前嘉王上疏請求親自整治彤州的沙田蘆場,堂堂親王卻與民夫同住在工事地,一住就是好些年,至今,嘉王與彤州百姓共整治出兩百多萬畝的耕田。 嘉王妃的孩兒也是在整治沙田蘆場期間流產的,從那以后,嘉王妃的身子一直不好。 嘉王前兩年為民修路用的也非是國庫的錢,而是自己的家底,這些嘉王從未上疏稟報過,卻有彤州知州年年奏報。 正元帝并非不知。 他前年才因嘉王正值沙田蘆場有功而下旨嘉獎了一番。 萬民書上所言,無一字作假。 但此時這道書冊,卻并非是救嘉王的良方,反而是殺嘉王的刀,孟云獻很清楚,萬民書上的每一個名字,于正元帝而言,都是一個養子竟敢越過他這個皇帝而得的民心。 “官家?!?/br> 孟云獻穩住心神,“彤州整治出的沙田蘆場,為我大齊多得了兩百多萬畝的良田,立租稅,補軍糧……可見官家當時下的這道敕令,實在是惠及生民,利在千秋的好事,若無官家當日的遠見,又何來今日的這道萬民書呢?” “臣觀萬民書上所言,無不是彤州百姓在感念官家恩德,嘉王所為,無不是君父所望,百姓將嘉王視作官家派去雍州惠民的使者,自然認為官家與嘉王父子之親,實難離之?!?/br> 百姓,只是認為嘉王是官家您親近的兒子,生怕你們父子之間有什么誤會,進而傷及親情。 孟云獻絕口不提嘉王在此事上有多大的貢獻。 退出慶和殿,孟云獻吹了冷風,才發覺自己后背有一層薄薄的汗意,他也沒回政事堂,在永定門外坐馬車回府。 天色昏黑,姜芍見孟云獻歸來,一邊為他解下披風,一邊端詳他道:“你怎么臉色這樣差?” “同川和秦將軍他們在雍州不易,可我卻不能堅定開戰的決心,這一回,我要教他們失望了?!?/br> 孟云獻眉宇間滿是疲憊。 “官家不想開戰,任你們這些底下的人如何使力,又有什么用呢?”房中沒留女婢,姜芍自己斟了一碗熱茶給他。 “若不在此時開馬市,我看官家就要動官交子的念頭了,能緩一時,是一時吧?!泵显偏I深知當初在朝上議私交子改官交子時,張敬所說的那番話終究要應驗。 若無本錢,將傷國本。 此時若不開馬市,官家為了國庫少一些負擔,魯國公之流為了讓宗室少一些損失,必定會打起官交子的主意。 本錢撥備不足,而交子放量無度,物愈貴,亂民生。 雖一時不顯,卻貽害無窮。 “云獻?!?/br> 姜芍不是不知國事的人,她少時便喜愛讀書,與孟云獻是多年夫妻,也是君子相交,“你累么?” 此時,她卻問他累不累。 “我看這些事,都快要將你的腰壓彎了?!?/br> 兩人為夫妻,最是知道彼此。 “累,” 孟云獻笑了笑,“卻不能退?!?/br> 姜芍也跟著笑,伸手按了按他的肩,“兒孫們都不在云京,我一早便與易兒說,往后的禍福,都由他們自己去謀,咱們兩個回來這兒,大不了就是兩口薄棺,回來那日,我們不是早就備下了么?” 易兒是孟云獻與姜芍的長子孟變,表字任易。 孟云獻喉嚨發緊,他一下握緊夫人的手:“阿芍……” “可別說什么不該讓我跟著的話,咱們兩個在一塊兒多少年了,你能離了我?”姜芍橫他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