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九零之暴富人生 第87節
書迷正在閱讀:那個校霸總是在我面前裝弱雞、溫軟、開心、春戀時光、冬日的微陽、重生年代:惡毒婆婆不惡毒、上線囉!我的守護騎士、身為罪惡的我們、永無遺憾、意料之外
周父又狠狠地踹了幾腳。 周母癱在地上,臉色蒼白不停地冒著冷汗,她掙扎著伸出手去,想說些什么,卻不料又是幾腳踢過來,直接將她踢到身子如螞蟻噬心般痛楚,再也提不起勁來,伸出去的手無力地摔回原處。 周父發泄完不滿后徑直走出堂屋,將門開得叮當響又摔門得重重一嘭。 旁邊的窗門都被震得發出聲響。 只剩下周母無助地躺在冰冷的水泥地上,發出無聲的嚎叫。 很快,渾身的刺痛使得她頭腦渾噩起來,整個人處于一種混沌狀態,連視線都變得模糊起來。 她感覺到自己生命力好像在飛速得流逝,忽然一陣強烈的恐慌直接席卷了周母,她感到害怕,想叫人來救她,可是她的喉嚨仿佛被棉花堵住,一絲聲音都發不出來。無力的淚水迅速蔓延到水泥地上,將地上泅得一片濡濕。 不知過了多久,周母感到眼前一片漆黑,她仍舊無力地掙扎著,想爬起身來,身上卻仿佛背著千萬斤重擔,怎么也立不起身子。 她模模糊糊想著,天黑了嗎?還是停電了? 生命力地急速流逝,使得周母開始恐慌。 她不停地問自己,她是不是要死了啊。 可是不行啊,她不能死,家寶年輕還小呢,她還沒有見到家寶結婚生子,她還給家寶帶孩子呢?她怎么能夠就這么死去! 不行,不可以,她,不能死! 她要是死了的話,家寶可怎么辦呢。家寶會沒媽的! 就在周母眼睛徹底閉上之前,腦中有一陣白光劇烈閃過,緊接著有幾道聲音響起。 “mama,你是不是生病了呀?!?/br> “mama,我去給你倒杯溫水給你喝好不好?!?/br> “mama,我去找爸爸送你去醫院看醫生好嗎?你的額頭好燙啊?!?/br> 她好像聽到有聲音在她耳邊嘰嘰喳喳的,聒噪地很,可是她并不覺得吵鬧,反而覺得有些開心。 這聲音,是誰的??? 那聲音莫名給她一種熟悉的感覺,可是她根本想不起來這是誰的音色。 想了一下實在是想不出來后,周母也就不去想了,然后徹底陷入黑暗之中。 等到她再次醒過來的時候,映入眼中是一片刺目的白色,這不是她熟悉的地方。 她這是,在哪里??? 周母不適應地轉動著眼珠,想看清自己身處的地方。 在起身的一瞬間,身上傳來如銀針戳rou般的刺疼,直接疼得她倒吸涼氣。 這一動作后,周母立即歇下起身的心思,試圖放松著身體,想讓體內的痛楚能夠減緩一點。 這時旁邊的護士看到周母醒來后,忙出門去叫主治醫師過來。 周母楞挺挺地躺在床上,聽到旁邊的動靜,卻完全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 她自己發生了什么事情,也不知道。 沒過一會兒,周母聽到房門被推開的聲音,一連串腳步聲在她耳邊響起。 很快,穿著白大褂的主治醫師上前拿小手電查看周母眼瞳情況,又將聽診器放著在周母心臟上聽心跳聲。 探察了周母的情況后,醫生將周母的病情詳細說給他身后的年輕醫生聽,并示意他們趕緊記錄。 周母在看到白大褂的一瞬間,便明白自己應該是被送到醫院來了。 所以她昏迷前聽到的聲音,應該就是家寶的吧。 真是難為孩子了,還特意將她送來醫院治療。 第191章 周母住院 其實把她放在家里床上躺躺也行的,干嘛花這冤枉錢呢。 但又想著這是孩子的孝心,周母心底比喝了蜜還甜。 主治醫師見周母醒來后精神勁頭挺不錯的,便對她道:“大娘,你現在覺得怎么樣,身上有勁嗎?” 周母剛想搖頭,說自己身上疼得受不了,卻不料腦袋剛一動作,后背前胸傳遞來的刺疼感越發強烈,頓時就不敢動了,只能緩慢說話,“疼?!背雎暤纳ひ粢彩巧硢∫黄?。 主治醫師看到患者臉上的倉皇,隨即安慰道:“大娘,你放心啊,疼是正常的,你先靜養一段時間,會好受很多。對了大娘,你下次可不能去高處拿東西啊,你知道你這一拿可把身體都給摔垮了。你現在上了歲數,應該注重點身體,不然下次可就不只是肋骨骨折了。你可知道你這次肋骨骨折多兇險嗎?就差那么幾毫米,差一點就直接戳進胸腔里了,這要是造成胸腔內刺,是很可能直接刺破肺臟的。那兇險程度以你的身體不一定能夠承受得住。行了,接下來的時間你就好好休息臥床靜養,多休息。你要是沒別的問題了,我就先走了啊?!?/br> 拿東西?那什么東西?周母沒聽明白,但是此刻的她也無法去詳細詢問,她現在連咽口唾沫都費勁難受。 主治醫師見周母沒再說話,便帶著一幫實習醫生往別的病房去了。 周母眼睜睜望著主治醫師離去的背影,心里頭著急死了。 什么叫她沒有問題,她是沒有問題的嗎?要不是現在說不了話,她一定得叫這個醫生好好講講她身體到底怎么樣了。 還有家寶和老伴兒,他們現在在哪里??? 老伴他們將她送來了醫院,也不知道他們累到沒有。 周母內心滿是焦急,可目前的她只能躺在病床上,什么動作都做不了,連喊人都說不出話,只能硬挺挺地望著病房里的天花板。 這些不便將她心底的難受直接放大了無數倍,隨著時間的消逝,周母心頭的煩躁便越發地多。 不知過了多久,周母望著虛空望得雙目呆滯。 病房門口傳來動靜的時候,周母還沒反應過來。 等來人坐在她病床邊的椅子上,周母才發覺身邊多了一個人。 她以為是家寶來了,特別高興地艱難地轉頭頭顱,結果發現坐在她旁邊的人竟然是隔壁家的周梅。 周梅和周母是鄰居,兩家人的房子中間只隔著一個柴房。 雖然兩家房子靠得近,但是兩家人確實是實打實地不對付。 其原因在于柴房身上。擱在兩家房子中間的柴房,一直以來的歸屬權都成為了兩家人心頭間的刺。 周母說是她家的,周梅說是她家的。再加上村里對這個柴房的歸屬權并沒有決斷,因此,兩家一直以來都是吵吵嚷嚷的,沒個消停。 后來,周梅家就這那個柴房往外擴建,周母也不服輸,同樣擴建。 本是那間柴房只是一個三十平的小地,后來直接變成了七十平的大通鋪。 擴建這事并未在村里掀起風波,因為這擴建吧,反正是占據的是她們自己家的面積,也不會礙著村民們,更不會占據跟他人有利益相關的土地。 因此,村里人對她們這種行為完全是看笑話的狀態。 最關鍵的是,周母和周梅不對付,但是她們的老一輩人卻是感情極好的,要不然也就不會有這間柴房了,那是老一輩人合伙建起來的公共柴房。 因此,她倆面對這公共柴房,完全沒轍。既然占不了理那就吵架唄,誰贏誰得。 于是,周母和周梅這么些年一直都是吵架過來的。 所以當周母看到周梅坐在自己的床頭時,臉上驚訝的表情那是一覽無余。 周梅瞧見周母見鬼了一般的神色時,沒好氣地翻了個白眼給她,冷聲道:“這么直勾勾盯著我干嘛?” 周母一見周梅的臉,立即氣得心肝肺直疼,恨不得趕緊身體全好后跟這人吵個三五回合,必須得將這人囂張的氣焰給狠狠壓制住。 但是她沒力氣說話,又沒力氣將頭偏過去,只能眼不見為凈,索性直接閉上眼睛。 周梅見周母這副模樣,直接嗤笑道:“你當以為我愿意來看你的啊,我呸,老娘要不是過來要給你墊上的五百塊住院費,才懶得過來看你的嘴臉呢?!?/br> 周梅望著周母躺在床上無法動彈的模樣,一時面色復雜,但嘴里的聲音卻是毫不留情,如萬年冰霜一般寒冷,“你說說你怎么那么可憐啊,躺在地上一動不動時,竟然沒有一個人過來看看你是不是出事了,還是怎么了。我可看到你老伴和兒子都呆在廚房里吃香的喝辣的哦,他們完全都不朝你撇去一眼,原來你在你家里這么沒地位呀! “你說說你平時和我吵得那么紅火潑辣,怎么在家里就這么可憐呢!” “你知道我當時看到你躺在地上的那一幕時,覺得你像什么嗎?像只死狗,像只癩蛤??!別人都不屑得踢一腳的那個類型的?!?/br> “要不是我人好心善,看你癱在地上一動不動,整個人是一副出氣少進氣多的模樣,才好心幫你打電話將你送來醫院,還給你墊醫藥費。不然就你那樣你覺得你自己還能活嗎?還有力氣閉眼嗎?要不是因為我大發善心,就你這閉眼,這輩子可就甭想再睜眼了?!?/br> “哎喲,我跟你說這些有的沒的干嘛呀,光跟你吹噓的我的功德了,正事差點忘了,我那五百塊錢的費用,你得趕緊還給我啊,我家可沒你家有錢,還等那那五百塊錢救命生活呢?!?/br> “你在這裝死干嘛,難道是不想還錢?哎喲喂,我可得回村里好好控訴你這不要臉的行為啊,我救你一命勝造七級浮屠,你不還錢可是不行的??!” 周梅見周母眼睛自始至終從未睜開看她,一時臉色發慍,直盯著她看了半晌,最后才淺淺嘆氣,索性走了。 她都說了這么一堆話,要是這老娘們半點都聽不進去,她也懶得費唇舌了。 這世上向來是良言規勸不了好死的鬼。 她還說那么多話干嘛呢,說得口渴也不會有人請她喝水。 想起當時她想將人往醫院里送的時候,周大山還攔著她,不讓她送,非說王翠花只是昏睡過去了,不打緊。等會兒他就將人叫起來。 當時她一聽這話就氣得火冒三丈,這不是不把王翠花當人看嗎? 而且只要有眼睛的人,瞧到王翠花臉色蒼白的模樣,都不會相信她只是睡過去了,明明就是暈過去了。 周大山不僅攔著她不叫她打電話,待她打完120后,醫生帶著救護車過來的時候,他還不愿意跟過去。要不然還輪的到她親自陪護過去嗎? 她就從來沒見過像周大山那樣冷血的人,也就只有王翠花把那人當個寶,她平時當牛做馬,一到關鍵時刻,一點用都沒有,辦理住院手續都需要她這個外人來辦。 還有她那兒子周家寶,一回到家就知道大呼小叫,喊著肚子餓要吃飯。 還指著周大山的鼻子叫他煮泡面給他吃,至于他躺在水泥地上的母親,連看都不帶看一眼。 這樣的一對父子人,王翠花就不會覺得心寒么。她照顧那么多年的人,對于她的生死,完全是漠然的神情。 周梅邊往外走邊想起昨天的事情,越發覺得周大山和周家寶這兩人真不是個東西,跟這樣的一家人做鄰居,簡直是晦氣。對于親近的人都這么冷血無情,更遑論別人。 這兩人就是個冷血畜生! 周梅從醫院收集好票據后,憤憤離開,準備回到周家村去找周大山要。 周大山不是一向都是好臉面的人嗎?等會兒她就從村口開始說起,在村子里傳遍,她就不信周大山不將她這醫藥費親自雙手奉上。 對于好臉面的人來說,大張旗鼓的做法就能夠將他羞死,看他敢不敢賴賬! . 聽到周梅腳步聲的離去,過了很久后周母才將眼睛睜開。 她突然記了起來,在她視線完全黑暗之前聽到的聲音,是小時候女兒三歲時的聲音。 還記得那個時候,她不僅要照顧年幼的女兒,還要照顧老伴兒,以及公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