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詭大明 第430節
“天……哪個天?” 嘉靖皇帝已經明白,但他依舊需要確切的答案,在這道之內,這當然是與道有關的,乃至于與四象和世間的所有天心強者都息息相關。 也或許,這個答案早已被某些天心得知,但他們在今日之前,對這一個答案,只是報之以嘲笑。 元妙大圣眼中光波流轉,一股氣從無名處而起,化為云霄的風。 “上天之上的天。天人回響中的天,那是至高至上至不可知與道平齊對等的天之天?!?/br> “指的就是那座天?!?/br> “天有九霄,而此天最高,就如同大道無名,強名曰道,所以,我等將上天之天,稱之為——” “神霄!” 世事皆無名,就如元始天尊也要重回玄象。 而那座天上之天又是什么時候開始cao弄人間? 或許,正在得名之后。 第五百零七章 弱者道之用 “你讓我知曉了世間的大秘,神霄派原來并不是向天祈雷法,而是向天上之天所祈求,那你們豈不是都知曉如何進行天人回響?” 嘉靖皇帝對這個真相亦是頗為震動,答案自元妙口中說出,那便不再是猜測而是真實。 “天人回響,那需要回才行,我們只是知曉,如何去傳遞祈求?!?/br> “天與我同體,我們所希望合一的,是天上之天,是在天心之外的心,那是更大更遠的路,雖然現在看來依舊有些偏差,不是真正的正路,但比起天心,毫無疑問能夠走得更遠!” “天上之天不可知,天上之天之意不可知,天心境是代替天之心,靠近天上之天,而我們則是起步就要與它合一,自然遠高于天心境?!?/br> “但從古以來,無人得以證成,固然常被嘲笑,神霄之名,終究還只是一個無人得到的名?!?/br> 嘉靖皇帝明白了:“剖析世間的天心與天意,但也沒有走到終點,可你似乎不一樣,你這樣說,意思是,你得到過天人回響?!?/br> “你被選中過?如北極真人一樣?!?/br> 北極真人得到過天人回響,在里山河中,過去也有寥寥的人得到過天人回響,這些人是被天上之天選中的人。 但北極真人,是參悟了一份古書,得到了“天意神通”才得到了天人回響的。 “你也得到了天意神通?這是開道之祖才有的本領?!?/br> “世間還有幾人擁有天意神通?” 嘉靖皇帝迫切追問,元妙大圣回應:“如今的路都是絕境,所以再也不能見到開道之祖,如果我證得神霄之念,我就是開道之祖。但世間到底有多少人獲得了天意神通,那是天上之天的意志,我又怎么能知道呢?” “就如同北極真人突然的消失,過去還有多少獲得過天意神通的人消失了呢?而且也并不是得到了天意神通就可以得到天人回響的,天人回響的終點在于回響,只是連接天上之天,這不夠,還需要得到天上之天的確切回應才行?!?/br> “這,才是完整的過程。漢代有天人感應的妙法,但是隨著神仙道的自鎖,與儒教源流的變更,已經不能習得,也無法找尋到完整的天人感應法?!?/br> “要有連接道的媒介,要有天人感應的古法,要得到一份天意神通,要找到天人回響開啟法門,自身還要具備足夠高強的悟性?!?/br> 嘉靖皇帝聽著,不免驚嘆: “比起三清合流來說,麻煩程度也不遑多讓。要多個大教合力才能創造出一人?!?/br> “如此看來,北極確實了不得,是天賜的機緣,是真正天上之天選定的命定者,他也一定有天命在身了,只是平時不顯,那或許是比王朝天命還要高一層次的命,依照佛祖所言,真正的命是假借與給予而不是性命,那就是天上之天借給了北極一份‘命’?!?/br> “天人感應法,如何獲???” 元妙大圣:“天人感應法,不是道教的法,是儒教的古術。所以漢仙復蘇,大部分卻是道教的人,但如今,在儒教源流被變更之后,這世間應該還有會這種法的人?!?/br> 嘉靖:“誰?” 元妙大圣:“佛帝”。 嘉靖皇帝眼中漸起光華。 確實是還有一位。 還有這一位。 談話間,源流的覆寫已經幾乎完成。 “沒有辦法回溯到最根源的源頭,但現在,在道教的歷史之中,您就是上清大帝,無可更改,不可撼動,青史不變?!?/br> 元妙大圣做完覆寫,一份天命便從這里誕生,從道之內擴散,等到他們從這里出去,過去的一切都會固定,不會再變更,因為天命也蔓延到遙遠過去,與道相合。 “這就是你們神霄一直修煉的那份念,是神霄獨特的,是你獨特的天人回響?!?/br> 嘉靖皇帝感覺到了變化,元妙大圣道:“即使天上之天沒有回應,但傳遞上去的東西,也是不朽長存的,天心之下的人不能違抗,天心之上的強者,還沒有誕生?!?/br> 這其中沒有提及混元,是因為混元不過是掌握了真一之力的天心而已。 “即使是那一道從未來投下的巨影,他也應該不能夠更改,因為他還沒有獲得全部的源流。這就意味著,他對過去的影響,至少不會是無處不在?!?/br> 嘉靖點頭:“你說得對,我已經接受了上清大帝的過去未來,并且與其完整相合,不分彼此,玉神磐如我臟腑生化,氣起即震,上達道聽。靈寶天尊的完整存在性我亦有所感應,只需要回到一個特定的時刻,就能見到。只是這個時刻還不能確切知曉?!?/br> “下一個,是獲得一位玉清天尊的存在性,只是元始天尊已經消失,想要獲取天尊名號,只能從元始天尊的弟子入手,也就是十三個固有的玉清修士,而不是我們這些因儒教源流變更而得利的‘臨時工’?!?/br> “離我們最近的玉清……” “是元皇吧?” 元妙大圣點頭:“攻打地府?不過元皇有遠見,地府乃宋庭主導,三帝并存,天命同樣渾厚,亦不是人間帝王,而是仙路之中的陰界天子?!?/br> “若漢時有佛帝,明時有陛下這位道帝,那陰界就有三陰帝。又與人間緊緊相連,若是撬動地府,人間氣運流入,恐怕會引起陰陽天命并行,影響陛下?!?/br> 嘉靖皇帝卻突然笑了: “這么說,我們是弱的一方?!?/br> 元妙大圣點頭:“表面上看,是這樣的,地府根基深厚,我們的存在性,不可與地府比較,他們是一座整體,是名為‘陰’的世間反面?!?/br> 嘉靖皇帝:“我還有一道法,你從未見過,名為‘弱者道之用’。道若不弱,就不能反;道要反,就非弱不可?,F在正是天人相反的時候,所以地府恒定存在,出現而不可撼動,是它強而人間弱的時候?!?/br> “但是就如人間有強弱更迭,地府也會有強弱更迭的時候,我的第二道法,便是能把它變作弱的時刻?!?/br> “人的生老病死,大海的漲落消停,湖泊的充盈干涸,石頭的凝固朽爛,世間萬物的消失和重生,都由道牢牢把握,而萬物最后復歸于道。弱,是道的武器,我用這種武器,制造一個只屬于地府的‘末法時代’?!?/br> “衰弱會消耗天命,就如王朝一般生滅更迭,天命耗盡也就到了改朝換代的時候。里山河的天心與仙人們,往往也在這個時候選擇新的天命眷者?!?/br> 元妙大圣驚異不已:“還有這種專門為弱小者制定的法?弱者使用,使強者變弱,而弱者變強?!?/br> 嘉靖:“因為過去,我就是這個弱者。我搜集了無數的法,而這兩門法,就是太清源流中最重要的法門之二?!?/br> “我未曾得到過天意神通,不像你這樣手段奇異,但我能用太清妙術,同樣有逆轉世間萬萬變化之能?!?/br> “現在,我前去人間,借萬歷的身份,以人間的氣運進攻地府!” …… 第五百零八章 佛帝 空疏迂怪之地。 “三教已經完了?!?/br> “但方士,還會繼續存在,并且跟隨那些天命眷者,開啟下一次的變化。我們,變化無常?!?/br> 這是一片怪異的山河,有萬丈之山,抵日月穿星辰,有宏偉之樹,起滄海而蕩四方。 …… “林靈素,林靈素??!” 天心們漸漸從癲狂之中平復下來,但仍舊不認同元妙大圣的說法。 “天心絕不是絕境!小小飛仙也敢亂我等道心!” 那些演化璀璨未來的天心境們,此時端坐于光陰深處,無數教眾為之傳頌,編寫出流傳萬古的故事,并將其映照入真實歷史之中,于是他們便更不相信天心為絕境這種可笑的言論。 “只不過是還沒有抵達那片未來,我等能夠演化,就必然能夠抵達,區別只在于前方障礙的多寡,與絕境何干!” “況且佛祖尚在前行,我等前方還有大片道路可走!” 他們搜尋元妙大圣,找不見蹤跡,但很快,太極真人消失的事情被他們窺視到,那流傳在萬古之中的余暉也終于消散,這讓他們精神劇烈震蕩。 “太極真人也如大日如來一樣,突然消失了!” “不對!大日如來有見北極之事,太極真人這里卻沒有半點蛛絲馬跡,過去未來皆不能召見情況,雖然太極真人時時遮掩自身,不為外人所見,但他既然消失,卻又能讓我們感知到他消失了?!?/br> “如果是太極真人自己不愿意讓我們知曉他消失,他大可以仔細遮掩,以他平時的手段不難做到?!?/br> “所以,這是有人有意為之!是在向我們示威!太極真人是被殺死的!” 天心們大為震動,不少天心更是直言這絕不可能。 天心不會死,天心只能亡,但是要滅亡一位天心需要的手段是十分驚人的,想要不動神色滅亡一位天心中的至強者,還不弄出半點動靜,這是絕對做不到的事情。 “可做不到的事情,出現在我們眼前的,還少嗎。大日如來,北極真人,玉清修士,儒教源流,哪一件事情不是驚世駭俗,超出我們想象?” 有人開口反駁,而天心們現在卻陷入了詭異的困境,這世間擁有著最強大力量的一批人,居然抓不到一個飛仙,甚至連他存在于何處都不知道了。 乃至于反復遭其羞辱。 尤其是是佛教的強者,面色皆是鐵青無比,而他們在商議之后,以及其他宗派的強者們,都在此時做出了一個選擇。 大雷音寺前,天心們聚集在此。 “被天命所眷顧的,自古來一直留存到現在的帝王,固然不止一位,但只有這里的這位,才擁有古來最強大的天命?!?/br> “如佛祖所說,心所不能照見,念所不能抵達之處,就只能依靠‘命’了?!?/br> 佛教的天心們,是如此且堅定的認為的,而隨時面臨源流改寫的危機,又尋找不到林靈素的蹤跡,只有請這位出山。 從佛帝這里,借用漢代遺留的天命。 只是他們不少人的臉色依舊不好看,那是復雜的神情,因為過去曾經為了阻止佛教得到天道真境,而逼迫佛帝自封并且立下誓言,非雷音崩塌,地獄瓦解之厄,不會復出。 但現在,應該已經到了這種時刻了? 源流都要消亡,連佛祖都不能保證可以阻擋,昭明世界都不復存在了,大雷音寺其實同樣岌岌可危,在這樣的萬物相轉,已經一切反覆的時刻,沒有什么地方能保證長存。 除了佛祖所說的,身具天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