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詭大明 第425節
古先生已經抓住彼岸的念,即使斬掉也沒有關系,他還能把這些被斬掉的念發展出新的未來,通過這些還沒有發生的念頭前往彼岸。 只要前面的“道路”被古先生這種存在照見,那么,除去換一個地方藏起來之外,就當下所處的世間而言,已經沒有什么手段可以攔住他了。 青史確實無可撼動。 但只要能撼動修改青史的人就行了。 “說到底,就是一個史官罷了,丟下青史,他便無力與古先生抗衡,現在昭明世界門戶大開,他敗局已定?!?/br> 基督的眼中映照出這驚世的變化,認為昭明世界已經失去了在此世的一切根基。 連青史都拋棄了,還有什么可說的。 但是元皇卻眉頭一皺,發現事情并沒有這么簡單。 他身在過去,發現過去發生扭曲異變。 那在更遙遠的時代,被儒家大力把持的漢朝時期,有什么東西被映照出來。 “史書,只是儒教的蓋世手段之一?!?/br> “只是,之一!” 元皇的話應驗了。 昭明世界的門戶雖然大開,古先生雖然化為無數的念,以這同化加吃下的頂峰法門將昭明世界納入自己的存在之內,但書寫青史也是儒教的手段……之一! 當——! 叮叮?!?/br> 鐘律的聲音自昭明世界內響起,那音樂是具備規律的,來自最古老儒教的源流。 “宮商角徽羽!奏黃鐘,歌大呂,舞云門,以祀天神!” “來了!這是‘禮樂’!” 禮樂,那是儒教的立身之本,自周代開始就不斷傳承,后世每個時代為了迎合統治者,會產生或多或少的變化,但總體上是與法度并行的東西,并且逐漸演變為人間的基礎道德。 元皇看向昭明世界的門戶,與此同時,有五座仙棺拔世而起。元皇眼疾手快,試圖抓住兩座仙棺將它們拽入過去,但那兩座仙棺上迸發出浩大光明,與昭明世界緊密聯系,于此時,來自漢代的一股儒教巨念如洪峰海嘯,一下子將藏在過去的元皇卷入其中! 被歷史迷霧包裹的漢朝,為神仙道與儒教把持,尋常的天心強者難以映照,但那也始終是過去的王朝了,時過境遷,森羅萬象都作古,不可能有什么東西留下來,更不應該從歷史中出現能影響未來的存在。 因為如果有這樣的強者存在,漢朝根本不會亡,他們更沒有必要留下神明臺給后世子孫。 元皇放開那兩座仙棺,漢代的洪流也迅猛的退回過去,那兩座仙棺飛入昭明世界,元皇從過去回歸,對基督道:“你怎么不出手阻攔?這可是五方上帝的載體!” 基督看向他,搖搖頭:“上帝只有一位?!?/br> “你說你自己?”元皇神情略顯古怪。 基督卻是指向昭明世界的更深處: “不,我是一神教之主,我的終極目標,是世間只有我一個神明,只有我可被稱呼為主,是全知全能且無所不能的?!?/br> “但現在還沒有實現,所以,五方上帝,不是真正上帝,他們也如同現在的我,還沒有達到終極的目標,我不需要他們?!?/br> “他們的強,是基于昭明世界的?!?/br> 昭明世界之中,已經有一片天空下降,那浩瀚,莊嚴,肅穆,偉岸到了極致,其色彩光明正大,不能用世間的言辭來描述,仿佛空無一片,卻又無物不包。 “皇天上帝?!?/br> 五方上帝回歸,是皇天上帝復生的前奏,隨著五座仙棺崩塌,里面的五道色彩化為光柱,成為支撐昭明世界的門戶,將古先生的念阻擋在外。 “此時之念,不同于彼時之念?!?/br> 昭明看向被阻攔的那些“古先生們”。 五方上帝出現,一切的念都重塑,即使放棄青史,他還有儒教最強大的法門,那就是禮樂。 禮樂,就是世間的規則,是儒教所定義下的絕對規則,它并不一定要世人完全遵守,但世人活在世上,哪怕是那些兇徒惡鬼,它們也有一種意識,那就是意識到“做某些事情是違反社會道德的”,但他們自認為不怕,自認為無法無天,可一旦如此認為,其實就已經認同了禮樂是世間的準則。 正是因為,那是世間準則。 所以他們覺得自己違反了它,那是天大的勇敢與狂妄,得意洋洋。 這是認同與知曉。 這,是一切世間成立的基石。 “青史是貫穿一切世間,種種萬象的,它記載一切?!?/br> “禮樂是奠定一切世間,種種萬象的,它塑造一切?!?/br> 五音十二律。 在昭明世界響起。 而這一刻,古先生見到,昭明獲得了加持,那是一種無法形容的偉大與神異,那是所有世界,一切蕓蕓眾生,乃至于里山河內萬千仙人都認可,并且留在了青史內的東西。 天神的祭祀,是用的儒教的禮樂。 世間的道德,起源于儒教的禮樂。 王朝的更替,需要用儒教的禮樂。 社會的安定,一定有儒教的禮樂。 甚至世間的一切一切,自周朝的某個時刻而起,那時候就有禮樂在影響青史的變化,奠定后續人間數千年的王朝的種種一切,自漢朝開始發揚光大,那都是來自于儒教的東西。 它是世間的基石之一,被眾生踩在腳下,無比堅固,甚至比起青史亦有過之而無不及,如果有辦法強行將它消滅毀去,那么種種世間森羅萬象,一切秩序都會消亡,眾生也會同樣消失。 因為自周朝而起,到漢朝而興盛,其中種種的一切,都是建立在儒教的禮樂上的! 古先生看著五方上帝成形,誕生新的念,將昭明世界的秩序變更,宛如將大門換了一個鎖。 他的目光從五方上帝上移,上移到那片皇天。 “你還是進不來,因為你無法對抗一切世界,這樣即使我在彼岸,不前往此岸,我也能影響此岸的世間一切,只不過是無法書寫青史而已,可你,也沒有辦法書寫?!?/br> 昭明世界與古先生對抗,讓古先生看到,儒教的絕大手段多得很,三教之首絕非虛言。 然而,古先生看著昭明,盯了一會。 那些念中的古先生倒影都消失了。 昭明世界微笑起來。 大勢已定。 渾然沒見到,皇天之上,出現了古先生的大臉。那張臉張開嘴巴,嘴逐漸占據了整張面容,那是整個皇天向下蠕動,就像是活過來了一樣。 昭明豁然抬起頭,而這時候他已經有半張臉是古先生,他大吃一驚,但比一生滅更快的,便被那張壓蓋天地十方的血盆大口吃下。 “皇天上帝?自作聰明!” “我來到這里的時候,所有的未來都消失,這些尸解仙的死人之夢中,也早就全都是我了?!?/br> 自己把五方上帝復生,可復生出來的真的是五方上帝嗎? 那明明是五個古先生。 “三教之首,換人來坐吧!” 古先生露出可怕的笑容,然后看向那片已經被自己占據的皇天,他涌動光陰,化為拳頭,用最直接的方式讓這座還未復生的儒教源流落幕。 天地重新開辟,混沌演化,被古先生抽去其中的一道真一之力。 轟鳴聲在所有世間,在所有儒教修士的心頭響起。 那是皇天被打碎的聲音! 至此,它與所有儒教的源流全部斷絕,再也不能復生。 元皇與基督目睹這驚世一幕,皇天還未復生就破碎,斷絕了儒教的過去之路,而昭明也被古先生吃掉,意味著儒教源流的變更。 黑衣姬象大為恐懼,自己究竟召回了什么東西? 當古先生的目光觸碰到黑衣姬象的時候,黑衣姬象也極其配合的開口解釋: “我真的不知道那家伙去了哪里!” “我是道之一,我說不知道,是真的不知道,至少不在‘一’之后!” 第五百零二章 仙道之宗,周易之變 “不在一之后,你想要說,他在一之前嗎?” 古先生的笑聲森冷,寒氣穿越萬古光陰,讓道之一都要停止運轉:“簡直荒唐至極!” “說的是極?!?/br> 基督也不免低聲附和:“如果只是在過去或在未來,總會被強者證見,但現在卻全無蹤跡,又說是可能存在于道之一之前,那豈不是說,他就是‘得道’了嗎?” “若他得道,我等皆是元始化身,也就是他的化身,不該存在?!?/br> 如果姬象得道,那就是元始歸一,他們這些元始天尊力量的擁有者,所有的玉清修士都應該感覺到那最初的起始源流,并且很有可能被姬象抹去,成為映照在過去未來中,僅存有元始圣號的無名倒影。 青羊的這番話,讓基督不能理解。 自然也讓古先生怒極反笑。 但黑衣姬象有苦難言。 “我不會騙你們,如果你們真的在注視他,固然是在源流世界,在青羊道宮之內,你們或許不能一窺究竟,但至少能感覺到玉清的變動?!?/br> “我奪取他的存在性,占據他的存世身,用的手段,比起你們的同化來說,不過是少了吃掉的步驟?!?/br> “再說,他的一切完整性都被我所奪取,現在我就是他,如果他生出異變,那為何我卻無事發生?難道他舍棄了這具存世身不成?” “得道了,舍棄舊軀殼,靈性蛻換,連魂魄乃至于愿念都舍棄,你自然不知道?!痹瘦p聲開口,認為這是稀松平常的事情,身份的轉換不過是換一個形神,即使是軀殼、魂魄都更替,那最根本的靈性不滅,那這位修士就還存活著,并未消亡。元皇是地府之主,執掌大片陰冥世界,對于這方面的造詣在其他人之上。 “不可能?!焙谝录竺嫔y看:“連存在性都消亡了,我奪取他‘存在’的時候,最后我的存在性是完整的,他的靈性也沒入我的身軀內,化成了我的一部分,主體變更,靈性轉移,我還是青羊,更是新的姬象?!?/br> “如果不是你們來到這里,我也認為他應該已經消失了才對?!?/br> 黑衣姬象看向古先生:“你不是說他注定有天心未來嗎!那你占據世間萬道的未來,理應找到他才對!” “難道他證為天心,沒有人證見嗎!” 當然是有人證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