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詭大明 第385節
“若你們都有心血來潮之感,誰想登仙,盡快動手,不可拖延!” 若是失敗,此生再無登仙機會。當然,要是現在不登,那以后恐怕也登不了了。 天地拉遠,在民間沸騰之后,三道仙柱沖天而上,一道巨大無比,另外兩道雖然同樣強橫,但氣勢上遠不如第一道強大,甚至隱隱有崩塌之感,似乎是強行凝聚而出。 但接下來。 南海信仰,萬萬香火愿念,開始托舉這三道仙柱。 這二百年以來,百姓的積累,他們的祈禱,信仰,愿念,心意,全部望向這登天的柱子。 萬民加持! …… 同樣的場景,也出現在武當山。 武當山到上清的距離,就如上清到廣州的距離。山上同樣沒有看到天震,但同樣已經受到了影響,十方神煞都被驚起。 張三豐看了看其他的宮殿,武當山上的純陽,也不在少數,雖然裴老道在龍虎山不在這里,但還有兩位純陽巔峰。 加上之前恢復不久,迅速回歸純陽境界的洞云子,現在武當山上有三位純陽巔峰。 “碰碰運氣也好?!?/br> 凡是到達了人間極盡的存在,此時都有那心血來潮的感應,雖然不如碧霞元君的感應強烈,或許登仙所受到的磨難也不如她那般輕松簡單,積累也不如她雄厚,但拼上一拼,總感覺是有機會的。 三道仙柱從武當上沖天而起! 與此同時,龍虎山上也有兩道仙柱沖天,只是其中一道遠不如另外一道,一看就是可能失敗的那種情況。 放在平時,這種仙柱,絕對過不了魔考。 但是天師向龍虎山傳的命令,所以除去武當山暫住在這里的裴老道之外,龍虎山上唯一一位還未曾抵達純陽極盡,還差了一些積累的修士,也只好遵從命令,搏上一搏。 與此同時,張天師還向著其他的,愿意聽從朝廷調遣,或者和他關系不錯的道宗門派發去了消息,伴隨著這消息的傳遞,陸陸續續,有威力不一的仙柱,從明朝大地上逐漸升起! 此時魔王不在。 此時不搏更待何時! 各個門派,有能力達到登仙門檻者,皆是動用這個門派底蘊,其一宗百千年成敗,更是如在此一舉般! 北方重陽宮,終南山,各有一道仙柱沖天。 東海嶗山,有一道仙柱貫穿高天。 華山有一道仙柱沖破云霄,聲勢浩大。 蜀中青城山有一道仙柱沖天。 三山之中最后一山閣皂山上亦有一道劇烈仙光騰空而起,平地風云都被攪動,可見其積累深厚。 九邊重鎮,有兩道仙柱盤繞升天,浩大兵氣化為陣云,向北方一直壓去,越過長城,令漠北大地隆隆轟鳴! 長白山有一道仙柱,聲勢最為巨大,令整個長白山都在搖晃震蕩!緊跟著這道仙柱升起的還有一道小仙柱,不過勢頭衰微,才剛剛沖起,就已經有后繼乏力的感覺,整個長白山的氣運都在向這里靠攏,似乎準備將這道小仙柱強行托舉上去。 零零散散,竟有十五道仙柱沖天,這也意味著有十五人在此時到來之前,已經達到了登仙的層次,只是仙道難成,萬一不過那便修為化為流水,受到大損,尤其是重陽宮中的老道士,全真道最后的門面,若不是張天師告訴他,此時為二百年來機會最大之時,他寧愿坐化,也絕不會登仙。 到了這個時代,純陽若死,其宗門必倒,如上清一般,山主失蹤,上清群龍無首,以至于難以與法教抗爭,缺少純陽層次的高手,倒是南海法教這些年出了數位純陽層次的人物,他們收取香火,凝聚香火真身幫助修行,獲得大量信仰,雖然出了南海地界實力大降,但只要在法教盛行的地方,實力就不會下跌,故而才要推行法教,以搶占正教的信仰,增強實力。 同樣,若是算上南方法教,此時便是十八道仙柱。 而在此之前,人間除去姬象那‘殘仙’之外,還另有七位真仙,如葛天師,秦女休,皆尸解轉生,不聽當今王朝號令。 世間仙人,自此時而起,有二十五位! 一人得道。 雞犬升天! 一個姬象登仙,有千里天震,云海如山崩。 碧霞元君趁勢登仙,有三百里風雨雷電。 而十八個純陽極盡全部登仙,無論其中有幾位是勉強而為之,但是有著二百年積累下來的香火和愿念作為底蘊,就是強推,也能進了列仙的門檻! 哪怕再弱,在仙人之中墊底,那也是“仙人”! 這世間異像已經幾乎覆蓋東部與中南部的明朝大地。這片土地上的百姓們驚恐慌亂,每個地方看到的異像都完全不同,當然,若是在大江以南的那片土地上,則能看到數個異像疊加在一起。形成浩大陣仗。 如武當山上天雷擊頂,附近有百里雷云轟擊大山,又有虛無之風吹拂大地,同時伴隨著所有金行兵器,如寶劍寶刀的嗡鳴震顫! …… 東海以外,徐福正在把日本升格為完整神國,而這時候他的心頭一陣悸動,那股巨大的壓迫感瞬間讓他有些難以忍受,過往的七情六欲全都從心中浮現而出,這意味著世間發生了什么巨大的變動,尤其是他這種與神國相連的“偽仙”,最能感應到變化。 而這個變化的來源,還是他的故鄉,也是剛剛打過一仗的敵人。 在海的西面。 在那邊中土大地上! “有人登仙?是那黑衣小子吧,只不過區區一人登仙,還不足以讓我感到心悸,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在海外,是難以清楚知曉此時發生在西海的動向的。 不過,眼看著神國將要完成,舉國升天的時候已經不遠,他便不再在意這些事情了。 鑄成神國之后,神國之內,他便如天心一般,幾乎無所不能,外攻固然不足,但自保綽綽有余,并且,若是神國吞并了明朝,則神國將明朝容納進來,整個明朝大地都會變成他的陸地神國,與如今的日本合為一體。 氣運上的融合,乃至于國這個概念的融合,比起刀兵的戰斗,要更加的強大,也更加的緊密,也更加的不可察覺。 …… 真靈位業圖中。 一道仙形踏出。 浩大的仙道氣息在身邊翻涌,被牢牢鎖住難以離開,最后全部吸入那道仙形當中! 成就仙道之時,根據自身領悟,便能成就一道通天徹地的真正大神通! 那神通印記落下,化在掌中。 姬象從真靈位業圖中踏出,仰頭向天,只覺得太為痛快,看著千里天空隆隆震蕩,只是呼出一氣,霎時間云海消散,天崩停止,而那股仙氣縈繞身邊,更覺得體內有無窮偉力,伸手就能摘星捉月一般。 成就仙道,天心以下,再也沒有能阻擋自己的存在了!這天下六合八荒,大可一手掃盡! 雪壓枝頭低,雖低不著泥。 一朝紅日出,依舊與天齊! 第四百四十九章 第一次魔考 表山河處處天地皆在震動。仙人再現,十八道仙柱貫穿天地,此為明朝開國二百年以來未有之事。 不過,即使如此,也有一些人懷著異樣心思,并不打算在此時借勢登仙。 嗡—— 姬象吞吐世間精氣,其心念受到接引。 一道,兩道,三道…… “有人登仙,走金丹之路者十余,皆不曾接受魔考,但人道之路已經走盡,如今已經接引仙形,只差最后一步?!?/br> 這些人借助自己成就魔王的契機,抓住空隙登天,如今魔王們雖然已經歸位,但他們也已經沖破魔天束縛,不需要再進行“成仙考試”,可謂是困龍升天,從此再不受拘束…… 真的再不受拘束了嗎? 嗡—— 姬象的雙手變成了金色,五指的空隙間流淌出紫色的云霞。 金真玉光紫文,北帝消魔大法。 十五課接引之章圓滿,自己的魔王號則已經在沖入那片魔天之時,有所定論! 伴隨著這名號所誕生的,還有一道隱名,只有姬象自己知曉,在登臨魔王位,進入血紅魔天的時候就被北酆魔天隱去。 魔王皆有隱名,因為他們皆是神王或仙帝變化,世間諸神所懼者便是自身隱名被知曉,若被旁人念出便會被借去巨大法力,損耗自身。 新名下降,代表著這尊魔王的本來面目,其內蘊含巨大偉力,故而姬象得到升度之后,也不是僅僅凝聚了一尊“魔王形”。 還有另外一道“仙帝之形”,不為世人所知,不念隱名,永不顯化。 而這隱名疑不能被尋常世人聽聞,因為魔王本就是“隱帝”,于道教而言,元始天尊龍漢開圖爾后統御三界,有無數之自然之神靈通過修煉而登真。于顯者為仙帝,主司賜福與教化。于隱者為魔帝,主司護衛與懲戒。 其音進入耳中,則立刻變化為另外的文字。 萬千念頭,十余道仙光,在這個時候進入到了登仙的最后一步。 甚至已經有人登仙圓滿,緊跟著姬象的腳步,就要完成蛻變! 不過…… 諸天魔王早已發覺那些仙人借勢登天,但它們也渾不在意,因為接下來的工作,就是姬象要做的了。 其中,這個工作,本不是為他們而準備的。 世間之人只要還有欲望沒有消除,只要修持金丹大道的人越來越多,即使沒有姬象,隨著歲月推移,以后也會逐漸衍生出某位“大魔”來,專門制約成仙之輩。 現在不過是因為姬象修成魔王,為千古以來唯一一尊人間登魔者,那冥冥之中本該衍生的這尊大魔也就煙消云散,其位置為姬象騰出,其氣運自然也加持到姬象身上。 所以,新的魔王,新的工作,新的制約之術,早已成型。 一片血紅天幕,被姬象召出,這天幕自上清而起,同一時刻,同時顯化在那些將要真正成仙者的位置,在他們所在的那片世間中,映照出相同的血紅天宇! 那贊頌之聲,自天幕中下降而來,為新魔王名號! 元始魔王! 元始魔王,是真無二上書的贊頌,生于鴻洞之內,飛行始青之天。 伴隨著這道名號傳播出去的,所能聽到的人是有限的,正是這些剛剛登仙,還正處在興奮之中,欲氣吞四海,威震八荒的仙道存在們! 剛剛那氣勢滔天的仙人們,其聲勢突然為之一滯。 “雖然渡過仙關,卻也未必安穩!” “成仙之后,還有魔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