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詭大明 第351節
語畢,萬歷皇帝身邊的老太監田義便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與利瑪竇詳細說清楚,利瑪竇自然大吃一驚。 巴范濟不僅逃脫了當初的大屠殺,而且還成功的把日本五大佬的德川家拉上了基督教的戰船。這個成果可謂十分巨大! 但是萬歷皇帝打斷利瑪竇的美夢,直言道:“德川家康這個人,在朝鮮的戰報之中有所聽聞,是一個利益至上的人,他現在所信仰的東西,必然是對他有利無害的,基督教才被日本平秀吉屠殺過一次,其中原因,朕也已經讓錦衣衛打聽清楚了?!?/br> 明朝在日本有錦衣衛細作,從萬歷二十年的時候就不斷的派過去,這一點并不是特別隱秘的事情,雖然大家都知道有細作,但是日本的軍方卻一直找不出細作在哪里,事實上有許多錦衣衛扮作海商或者僧人,甚至本身一些海商就是兼職的錦衣衛眼線,他們混入日本的社會當中,在市場和寺廟內往往能打聽到許多事情。 “當初打壓佛教是織田信長時期的事情,是因為日本佛教在戰國時期已經有些猖狂腐化,威脅到他的統治地位,所以許多年前基督教進入日本的時候,他采取放任的態度,用基督教來壓制佛教?!?/br> “但很可惜,你們沒有吸取日本佛教的問題,本身日本佛教有一段時間就被神道教吞并,連教義都出現變化,已經走到衰微的時代了,你們卻覺得基督應該代替佛教與神道教,結果卻讓他們聯合起來,而你們的瘋狂傳教行為在平秀吉成為日本的關白之后,發現你們的信徒已經增長到數十萬……” “而且,還把一部分日本人捕捉給佛朗機人,送到呂宋那邊當奴隸,你們有些人知道這件事情但是卻熟視無睹,那艘佛朗機的商船為什么被扣下,隨后為什么會發生大屠殺,看來不僅是日本人殘暴的原因,利主教,你的同僚也有不可磨滅的功勞啊?!?/br> 利瑪竇面對萬歷皇帝的質問,則是干脆的搖了搖頭:“下臣來到東方雖然有十年以上,但是大部分的精力在于翻譯書籍,對于日本的情況,下臣只是從其他的傳教士口中知曉一些,實質上并不算特別清楚?!?/br> “陛下應該調查過下臣,下臣所言,句句屬實,無有欺瞞?!?/br> 利瑪竇說著,卻也十分緊張,害怕被突然定下什么奇怪的罪名。 萬歷皇帝頓時笑了,安撫道:“不要這么害怕,朕也不是在向你問罪,那艘佛朗機商船,被平秀吉扣下之后,不僅不放低姿態,反而夸耀佛朗機在全世界的殖民手段,并且還說你們傳教士總是充當著征服的先導?!?/br> 利瑪竇嚇得臉色一白,連忙跪下叩首:“下臣絕無這種心思,陛下明察!” 這已經不是暗示而是明示了,嘴上說的是豐臣秀吉殺傳教士的事情,事實上是在警告自己等人在明朝如果這么搞那絕對沒有好果子吃。 威脅到明朝天子的統治的話,下場比威脅到日本關白的統治肯定要凄慘的多! “愛卿心中清楚就行了,找個時日,把你那些基督同門都接來順天吧,朕把東岳廟那塊地全權批給你使用,你可與多建幾個住所供他們居住?!?/br> 利瑪竇擦了擦額頭的汗,連忙回道:“下臣代基督眾同門,多謝陛下寬恕?!?/br> 嘴上說著寬恕,心里知道這是軟禁。防止傳教士搞風搞雨,而順天是不怕他們亂搞的,不僅僅是因為有張天師在這里,還有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現在這里的民神已經多到擠不下了。 傳教士都聚集在這里的話,反而比在濠鏡澳那些地方亂跑要可控的多,起碼在這里,那是連香火的湯都喝不到了。 這時候萬歷皇帝看了一眼天師,天師心領神會,對利瑪竇繼續建議道: “不論任何教派,一旦發展的過于瘋狂,龐大而臃腫,就會被清算。老夫也不避諱什么,在我中土的歷史之中,已經發生過許多次這樣的事情?!?/br> “利主教博覽群書,通貫中西,應該知曉三武一宗滅佛的事情?!?/br> “佛門在我中土傳承已有一千五百年。自白馬東來,實質如今,經歷許多風雨,佛門如此強大,尚且曾有這般凄慘過往,基督乃新世之法,如今欲傳于東土,并非不可,實在是要收斂一些才好?!?/br> 利瑪竇連忙作揖:“天師所言極是!利瑪竇亦是如此所想,瘋狂傳教,違背基督善舉,不可為也!” 天師點頭:“前事不忘,后事之師?!?/br> 萬歷皇帝輕咳一聲,天師立刻心領神會,萬歷皇帝接著道: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br> “利主教可曾讀過阿房宮賦???” 利瑪竇剛站起來和天師作揖,被萬歷皇帝這一句話嚇得又哆嗦的跪下去了。 這句話可不興問??! 您是天子,我不過是個傳教士,把我比作那滅亡的秦國,這般比喻自己可沒這個身份承受! “誒,朕不是說說了,利主教不要害怕嗎?這秦國不僅是我中土之秦,也是汝等西洋之秦啊。我中土過去曾把西面一國稱為大秦,想來與利主角的母國也有干系?” “但不論是哪個秦,其敗亡的原因或許不同,但滅亡都已經是銘刻在歷史中不可抹去的史實了?!?/br> 萬歷皇帝并不關心羅馬的死活,他只是在敲打利瑪竇,因為最近利瑪竇盤下了東岳廟建教堂,到處給人宣傳基督,連帶著不少朝臣也受了那什么“洗禮”,這讓萬歷皇帝心中產生了警覺。 加上豐臣秀吉曾經殺死那些傳教士的真相被調查清楚之后,萬歷皇帝倒是不免產生了和豐臣秀吉類似的想法,第一反應就是全殺,不過再想想這樣有百害而無一利,如今那個巴范濟不就是在報復豐臣秀吉?多一個朋友多條路,翻臉也要講藝術性,昨天對你笑瞇瞇,今天上來給你一刀拿了一血,這換誰都受不了。 邊上田義一言不發,只是看著萬歷皇帝的眼色行事,把那份書卷遞給還在哆嗦,一邊擦汗一邊整理大胡子的利瑪竇,后者不敢怠慢,連忙仔細甄別起來,不一會便斬釘截鐵的回應: “啟稟陛下,這確實是巴范濟的字跡,絕無虛假?!?/br> 萬歷皇帝和張天師對視一眼,又看看三閣老,幾人交談起來: “如此看來,日本爆發內亂,有小早川家等多位大名要渡海,前來投靠我天朝,以圖東山再起,這件事情對于分離日本的國力有著重大的戰略意義?!?/br> “陛下,臣以為,應當接受。對方也是日本的大名,對于日本的地理環境,以及豐臣秀吉的秉性,甚至是那神武天皇接下來的布置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錦衣衛打探到的情報終究流于淺層,有些重要的情報,只有他們內部的人才能知曉?!?/br> 三閣老一致認為,應該接受這批人的投奔。 第四百零五章 白蓮討滅 萬歷皇帝則是思考道:“若是假意投奔呢?不無此等可能吧?而且德川家康自稱要為內應,言辭之間欲借我國之力,只怕是一旦接受,便落了他的圈套,日后給他借兵借運,徒做嫁衣?!?/br> “況且,朕也從朝鮮戰場的戰報上得知,德川家康駐守蔚山城時可謂死戰不退,身負重傷才走,這樣的人,回到本國之后,那日本的關白也沒有清算他,說不定還要重用他,他有什么理由為我國內應?” “這小早川家的事情,朕是有聽聞小早川秀秋其人的名字,不過是因為叛變而來的污名而已。說不定小早川家來到這里,就是為了在我國當內應,反過去洗刷他們在日本的恥辱呢?!?/br> 三閣老面面相覷,與萬歷皇帝的意見相左,而討論問題的時候一般不能四個人,于是就要第五個人來做決定,四人皆把面孔轉向張天師,后者則是思索一會,說道: “這德川家康要為內應的事情,說不定和我那師兄有關系啊?!?/br> “哦?蔚山之戰的戰報中,他似乎沒有出現啊。似乎是在和另外一個日本佛尼決戰……戰報上說是殺死了一個叫‘八百比丘尼’的人,朕對此人并不了解?!比f歷皇帝疑惑一問。 “正是因為沒有出現,所以才有關系啊?!睆執鞄熌眄氁恍??!爸劣诎税俦惹鹉?,老夫倒是知道,那在日本也是傳說中的佛尼了,修為應該是很高的,但似乎被我那師兄殺的很是輕松?!?/br> “既然如此,用傳訊神符詢問一下吧,就怕找不到他的人?!?/br> 萬歷皇帝皺著眉頭,有傳訊神符之后溝通實在是太方便了,同樣也側面說明了這東西的危險性,天南海北,一符傳音,甚至都不需要任何的溝通媒介。 不過也有缺陷,就像是現在,找姬象找不到人,因為姬象身上沒有傳訊神符,只能去通知他身邊的人,然而朝鮮也有千里山河,明軍駐扎的據點也有幾十個,姬象會在哪里出現,又該聯系誰,這誰能知道呢。 “應該是可以尋到的,之前陛下下的召回命令,傳遞到朝鮮各地,那些修士都應該已經知道了,不日就會啟程回歸,我那孫兒應該也和他在同一處……” 張天師表示自己的小孫子和姬象應該是待在一起的,上次的命令傳遞過去,自己的小孫子應該開始尋找姬象了,如果姬象直接回來沒有和那些人打招呼,那么也應該會回順天一次,所以不怕找不到他的人。 萬歷皇帝讓田義去進行聯系,同時看向利瑪竇: “利主教,這一次,這個巴神父所帶領的小早川家等人,這接應的事情,得讓你跑一趟了?!?/br> 萬歷皇帝想了一會,認為還是同意這一批人進入明朝境內,不過在短時間內要用兵馬看守,至于巴范濟那邊則交給利瑪竇去交接,這人回來了,就正好直接圈在東岳廟那邊的教堂里面,哪里也別去了。 當然,萬歷皇帝嘴巴上說的是“留天主教堂,等候封賞”。 只是這個等候,可不知道要等到啥時候了! 另外一邊,田義用傳訊神符已經和朝鮮那邊溝通完畢,緊跟著附耳到萬歷皇帝身邊,萬歷皇帝聽完之后面露喜色,頻頻點頭,表示自己知道了,緊跟著道: “去,宣馮夢龍、柳夢寅、張耀芳來覲見?!?/br> 田義離開,利瑪竇也領命匆匆離去,出門時已經有人在門前等候與他一起行動,隨后不多時,兩個秀才一個使臣就到了內閣,先對萬歷皇帝行過大禮,而后萬歷皇帝開口道: “朝鮮戰事已經結束,朕準備冊封一批陣亡將領為新神,你們三人為這批人書寫傳記,亦或是神怪之書,寫的越快越好,寫完之后,送到印廠,進行大量刊印,分發到順天以及附近大城中,給各地驛站派發到民間?!?/br> “其中細節,待此間事情處理完畢,朕便仔細給你們進行要求,你們都回去準備一下。先在心中構思一些想法?!?/br> 三人皆領命,只是心思各有不同。 張耀芳心思最是單純,他只是覺得之前被那個小神仙帶來順天,說是要找幾個筆友,沒想到其中一個居然是當朝天子,這把他嚇得不輕,但是能一步到位,成為天子身邊的書官,這似乎也是不錯的一條路。 科舉考不中直接走后門,這不shuangsi? 只是很長時間都沒有自己的工作,那個柳夢寅給皇帝代筆,那個馮夢龍每天泡在經文館,唯自己游手好閑,沒事就研磨或者跟著其他兩人自娛自樂,儼然一副沒出息的跟班模樣,這一次終于有了自己大展身手的時候,雖然也是協同寫書,但是總歸能為天子干活,而且是被指名者之一,這一點就足夠臉上有光了。 寫書時候再塞點私貨進去,要是得到了賞識可不就一飛沖天? 張耀芳想的是如何給天子干好活,為自己謀取官路,想著出人頭地,而在這一刻,他身上那本就寡淡的浩然之氣,又散去了一些。 這一點,被張天師看在眼里。 三人走后,萬歷皇帝對張天師笑道:“北極真人還真聯系上了,不僅德川家康是他策反的,他還透露了毛利輝元、黑田長政皆有反心,只是他們三人互相之間都并不清楚,德川是自己一人,后面二人則是一派,這也挺好,若是只有一個內應,恐怕以后會被牽著鼻子走啊?!?/br> “不僅如此,長白山居然還有一門神術,可以捏造天神……!” 萬歷皇帝深呼吸幾次:“當然,條件較為苛刻,朕這里,也準備按照這方法先行試驗一下……教三人寫書,不過是為了使浩然正氣,結合萬民愿念與香火,以完成捏造天神的其中一步罷了?!?/br> “這種能力,與那《金烏玉兔集》的本事,似乎已經相差不多?甚至尤有過之?” 張天師聽完之后,先是對還要這種法術表示十足的吃驚。 “天下居然有這種法門……捏造天神?這可不是輕易能做到的事情,長白山都沒有國家,如何捏造天神?” 萬歷皇帝表示自己先賣個關子,張天師也不追問,而是又就方才《金烏玉兔集》和這捏造天神之術的高低給了個結論,是失笑且搖頭: “陛下錯了,應該是《金烏玉兔集》的本事比這捏造天神的手段還要強大!” “不論這捏造天神的手段有幾個步驟,從它需要萬民愿念這一點來看就絕非容易的事情,雖然天神強大,但是金烏玉兔集僅靠著雜亂的愿念就能源源不斷創造妖魔,也就是說,只要人心還存在,書本中的妖魔就是不滅的?!?/br> “而我們現在,對于《金烏玉兔集》的能力,也不過是從戰場上得到的情報,以此為基礎推想出來的。連我師兄都沒有拿到這本神書,能被日本死命看護的東西,怎么可能與長白山的法術一個層次呢?” “那畢竟是唐代的神術啊?!?/br> 萬歷皇帝若有所思的點頭,隨后又問道: “那你對方才三人,怎么看?” “我看你神色似乎有異?!?/br> 張天師再是搖頭道:“張耀芳一心為求功名,浩然之氣已逐漸衰退,要與三位閣老一般了?!?/br> 此話一出,三閣老頓時面有慚愧之色,不過他們對于浩然之氣的出現方法也不清楚,只是搖頭晃腦,十分不解的嘆息道:“難道讀圣賢書反而讀不出浩然之氣嗎?” “那倒也不是,那幾十年前時,唐順之、王陽明,也都是讀圣賢書的,一樣有浩然之氣,只能說三位閣老讀的不到位,那只記在眼睛里,沒讀到心里去?!?/br> 張天師揶揄一笑,隨后又點評道: “而另外兩人,馮夢龍和柳夢寅兩人雖然也是一口答應下陛下的要求,但是他們兩人身上的浩然之氣卻沒有散去,依舊濃郁,這從側面反映了他們心中的所思所想,以及本身所達到的儒道境界?!?/br> “這柳夢寅是朝鮮官,雖然現在身處明朝天子身邊,但由于當初雷軒老人那件事給他帶去的陰影頗重,所以現在留在紫禁城內更多的是還是為了求個安穩,不圖什么虛名?!?/br> “而馮夢龍則與這柳夢寅更不一樣……這個家伙畢竟經歷的更多,對于神鬼之事興趣極大,對于做官這些事情反而興致欠缺,他已經找到了屬于自己的儒道。日后必然大有所為?!?/br> “所以,并非是讀圣賢書讀不出道理,讀不出浩然氣。實在是各位沒有走出自己的儒道,對于浩然二字,恐怕不算書本里簡單的兩個字,看看就能有的?!?/br> 萬歷皇帝此時也搖了搖頭:“姑且看看他們三人此次著書的成果吧?!?/br> …… 朝鮮之地,諸位大修接到調令,紛紛踏上回京的路途,而姬象因為有事情要做,所以再一次和大部隊脫節。 如今的朝鮮事情,有魔神大荒落坐鎮,一旦有事可以進行祭祀溝通,自己為神主,身上還有法界碎片,能感應到大荒落的行蹤,冥冥之間具備強烈聯系。 姬象按落云頭,在遼東大地上徘徊,過了約莫兩日,姬象的神色顯得極為怪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