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詭大明 第255節
姬象在一旁解釋:“元末天下大亂,世間動蕩,很多東西都已經被摧毀了,留不到現在?!?/br> 并且告訴洞云祖師,元朝只存在了九十余年,雖然名義上有十六個皇帝,不過前五個從成吉思汗開始都是追封的,后面的十一個皇帝之中,少帝二十七天,明宗百八四天,加起來還不到一年。 到了王朝末期,這歷朝歷代,無論過去未來,社會形勢大體上也是相似的。 天災人禍、民不聊生、階級固化、貪污腐敗、起義不斷、外敵入侵,而執掌國家權力的君主或者大臣們尸位素餐,抵制改革和進步,只沉淪于收繳金錢的美夢中,最后有些人和皇帝一起品嘗到亡國亡身的苦果,而有些人,則是成功茍進下一個時代,又能延續數百年的香火和權利。 最后,有人打出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口號…… 洞云祖師簡短的聽完了元朝覆滅的經歷,只覺得如夢如幻,他現在記憶斷片,根本想不起來過去的事情。 就像是一夢黃粱,醒來之后,天地都更換了,不過,與前代有什么不同嗎? 或許,至少是天下的主導權,重新回到了漢人手里? 他摸了摸自己,對姬象道:“那我是怎么變成嬰兒的?” 姬象簡單的講了一下,誰知洞云祖師頓時笑出聲來: “五行俱全,將無形元嬰化為有形?這還是世間的法術?天下怎么可能有這種法門!這不是常世之經所能做到的事情!” 姬象則是笑著回應: “是?!?/br> “所謂仙經,即做常世之經所不能做到之事?!?/br> “所謂仙法,即有常世之經所不能企及之能?!?/br> “可謂仙矣?!?/br> 洞云一愣,默然許久無言。 第三百零四章 紅塵之厄發生 洞云祖師清醒歸來,但卻也失去了純陽層次的強大修為,不過這對于他來說都不是難事,尤其是在得知姬象為他重塑仙體,聚五行化為初生之氣時,他的驚異之情早已溢于言表,更是不勝感激。 縱然有千百般懷疑,可事實就在自己身上發生了,如此看來,朝廷重新看重武當山,因眼前這黑衣道士而起,或許正是看中了這種能力。 老修士們也是眉開眼笑,向洞云祖師講述佛門這些年勢力龐大,又開始逼迫他們,要不是有通微派的這小子力挽狂瀾,得皇帝青睞,當了道主,恐怕余下幾十年,道門會愈發衰微,三山之中可能也只有龍虎當興了。 如果張天師不是和萬歷皇帝私交很好,龍虎山也不可能避開佛門的打壓,終究要在這萬歷一朝淪為佛門的踏腳石了。 “我明朝開國有黑衣宰相姚廣孝,如今我武當大興有黑衣道主姬象,實在是百年輪回,興衰之說無有定數,全憑一道天運??!” 有老修士感慨不已,表示上天定的最大咯,如果沒有天運干涉,在拉人信奉這一塊,道教怎么也比不上佛教的。且不看萬歷皇帝的母親都被封為菩薩了嗎。 “那倒也不是,其實深宮之中,也有一位我道教的嬪妃,便是九蓮菩薩李太后也不敢觸她鋒芒,只是……” 姬象此時提點,告訴各位武當山人,其實在紫禁城后宮還有一位自家的大人物,只不過這位大人物,僅僅是從地位上來說的。 “還有這等事,那是何人?” “尚壽妃?!?/br> “??!竟然是嘉靖時的那位……!” 武當修士們都十分驚喜,但姬象緊跟著就告訴他們,尚壽妃雖然是道門中人,但并不是武當這一邊的,甚至都可能不算表山河陣營的人。 這一言出,許多人就有些摸不著頭腦,而這時候洞云祖師就開口了,他那犀利目光掃過眾人,雖然身形是個小小的娃娃模樣,看起來稚嫩軟糯,聲音也是娃娃的聲音,但語氣卻有一種看透世事的慨嘆。 “表山河中,有很多看起來是表山河人,卻心向里山河的人,既然是后宮的嬪妃,還是前代皇帝的妃子,留在宮中修持,恐怕,那位皇帝已經進了里山河吧?” 姬象轉頭,洞云祖師露出得意的小表情: “歷朝歷代都是一個樣子,元朝時那幫人野心膨脹,沒有做過這種事情罷了,忽必烈覺得自己是天下第一,不把里山河那幫人放在眼里,何況宋代的局面就是被他們毀掉的,那些蒙古人非常霸道與驕傲,受他們尊敬的也只有全真道?!?/br> “至于他們自己那邊的修持者,很多都是野路子,在宋代那種各朝混戰的局面下野蠻成長起來的,投靠了大元,可想要進入里山河也沒有太多的門路,里面的人也不歡迎他們,至于忽必烈臨死有沒有尋找過去里山河的辦法……我不知道,我比他早入魔障?!?/br> “而那些野路子,也有一些,是尋找到進入里山河方法的人,并且避開了四大天心……哦,元朝時候四大天心也管不到人間的事情了,因為幾個王朝都崩毀了?!?/br> “總之,就是有些人進入里山河之前,在表山河會留下他們的代行者,這是很常見的一種cao作。所以啊,這位尚壽妃,一直呆在紫禁城不出來,是因為那里是最安全的地方,出來行走的時機還沒成熟吧?!?/br> 姬象:“祖師是什么時候入的魔障?” “至元三十年?!?/br> “那可惜了?!?/br> “怎么說?” “忽必烈是至元三十一年死去的?!?/br> 洞云祖師瞪大了眼睛:“……有這等事?” 沒見到一代雄主的落幕,同代為人,這可真是遺憾的事情。 “諸位,這里還些事情要做,且先不要散去……” 姬象正是解決了洞云祖師的魔障問題,余下所剩的,除去剛剛口頭許諾的傳授五牙天書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把武當山外面,馮秀才和小狐貍遭遇的事情和大家說清楚,亥神君入山也是自己和張三豐請回來的,周圍的妖兵們現在也都收服為武當外援。 為了防止類似的附身事件再次發生,需要向這里的修士們,傳授《究竟品大靈識經》,以后再遇到類似的怪異之物,可以用此經進行化解與自救。 正是說著,忽然就有人從外面駕云而來,神色匆忙,見到武當眾修都在這里,連忙前來: “諸位同道!不得了,大事情,大事情來了!” 此人一來就高喊大的要來了,一位老修呵斥:“我武當龍門宗的副掌門,如此慌慌張張,沒有半點大修士的氣度!” 龍門宗副掌門瞪了老修士一眼:“你有氣度!朝廷的人來了!” “??!什么情況!” “你氣度呢!” “誒呀,這還管什么氣度??!諸位!大的來了!” 那老修士神色大變,而周圍的人也都是瞬間大驚! 說朝廷朝廷就到,這么快? “來的做什么?” “不知道,但那是一個妖修,氣境兇猛,居然在煉神之境!狐貍腦袋長著龍角,我一時驚疑,卻沒想到那妖修稱與道錄司主有舊?!?/br> 姬象一聽就大吃一驚:“狐龍來了?” 但有些不對,狐龍只有元神境,而且還丟失了法力,正在恢復之中,怎么會突然變成煉神境? “我與諸位前輩并肩一去?!?/br> 姬象雖然在外無賴,但是對自家山頭的各宗掌門很是尊敬,不過大家都知道朝廷來的原因就是因為姬象,連稱不敢,老修士們表示,自己跟在你這位皇道小子的身后一起過去就行,何德何能敢并肩而走? 于是眾修離開雷祖峰,洞云祖師也好奇的跟過去,張三豐在天上看著這里的情況,等到武當山腰的第二山門前,狐龍出現在姬象面前,手里拿著圣旨。 “北極真人許久不見,別來無恙?!?/br> “真人接旨不必下拜,此次有重大事件?!?/br> 狐龍法力回復,并且更進一步,天下間罕有敵手了,不過氣息有些虛浮,姬象頓時好奇:“真的是你!可你怎么突然進入到煉神之境?” 七寶黃蓮這種佛門至寶,也只能把黃庭和先天那十二年的修行時間縮短一半而已,想要越過去,除非吃仙丹。 可這天下,哪里還有仙丹?難道是嘉靖皇帝徹底煉化了太上老君的神位,開始丹藥大批發了?但上次不是還罵過萬歷,這孫子和爺爺也沒有半點感情,維系王朝的工具人罷了,嘉靖能看得起萬歷? “此事,重大,不可說?!?/br> 狐龍當然是不敢說出上次直面天道的遭遇的,紫禁城上天的消息,都被鎖在順天了,不過遲早是要開放的,但至少要過上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了。 因為…… “天師受損,不能出京城了。朝鮮戰事突然焦灼,疑似有近似仙人層次的鬼神出現在那邊,雖然如今一年之期連三分之一都沒過去,但陛下還是希望你前去破解僵局?!?/br> “務必,速戰速決!” 這一瞬間,姬象頭頂上那團紅色的兇兆,陡然震動起來。 紅塵之厄發生。 第三百零五章 迅雷銃左移五米 后面武當眾人神色皆是驚異,唯洞云祖師奇怪道: “昔年忽必烈征日本,得對馬、壹岐之島,可惜后來因為連續兩次遇上大海風,不得不停止征討之事。那時候日本僅有自保之余力,無進攻之才能,如今才過去幾百年……竟能使中原王朝焦頭爛額?” 洞云祖師是生活在元朝時期的人,蒙古之兵兇悍,其甲輕、善騎馬,力大,不惜命,豪勇自如,善于進退。不過攻擊日本遭到失利的原因,其實還是狂妄自大,摸不清對手的地理位置,以及氣候問題,就貿然出擊的緣故。 不過,對于元軍來說,滅金滅宋滅西夏滅西遼,整個天下,讓釣魚城坐下不要站起來之后,就已經無一合之敵,目中無人不可一世,在座的都是垃圾,至于征討別人的理由……元朝需要嗎? 在歷史中咆哮,發出楚國的聲音!我蠻夷也,想打你就打你了,還要找理由嗎! 宋朝也想問咱們本來是盟友怎么你就打我呢,可元朝表示我就打你了你又能把我怎么樣呢? 但事實上,不找理由的戰爭,會損害己方的士氣而助漲對方的士氣,從而一定程度上影響到戰爭的結果,所以理由還是很必要的,并且必須是正確且合乎天道人道的。 如果隨便找個理由就能打,那也就和沒有理由一個樣子,強詞奪理這種詞語就是這么發明出來的啊。 “自古以來的戰爭,無非就是沖著土地財富與人口而來的,元朝昔年有攻日之戰,如今日本統一,以對馬島為跳板,入侵朝鮮,再以朝鮮為跳板圖謀中國……” “自唐朝白江海戰以來,大海分開三國,三國之間的摩擦爭斗,延綿已近千年!” 狐龍:“不知何時結束,或許還會繼續的斗爭下去,直至……” 直至到什么時候,誰也不能確定。 “一月的時候,日本依舊占據朝鮮的沿海城池,不予以歸還,豐臣秀吉并不甘心就此離開……再次派遣十五萬大軍渡海登朝,其中十四萬陸軍,七千水軍……” “八月的時候,朝鮮的泗川、南海、光州、黃石、金州、公州、漢城再次陷落……” 說再次陷落,是因為之前已經陷落過一次了,被打了回來,現在又丟了。 “朝鮮的水軍已經在漆川梁海戰中全滅了……還有不幸的消息……” “真人也知道那些鬼神出現的事情,之前張真人派遣陽神化身前往鎮壓,但是被同層次的仙人阻攔下來,消解了陽神化身,使張真人不敢以真身貿然前往應對……” 姬象:“我知道是誰?!?/br> 防御塔徐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