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271節
施家洼的人得知裴永年考上首都大學的時候,又是高興又是心酸。 這本來就不是他們村里的娃娃,只是在這里長大。 這會兒考出去了,也是回家了,那肯定就不會再回來了吧。 事實上,裴永年考上大學后,施家洼的人就基本沒有再見過他了。 倒是也聽三太爺家里的娃娃們說起他給三太爺家郵寄東西啥的。 那也沒有見著人??! 直到那次過年,眼看著都要大年三十了,他突然來了。 然后沒過幾個月,他們就隱約聽到傳聞說是施向南在跟裴永年談對象。 施家洼的人先是驚訝,然后再一想,這倆人好像沒什么毛??! 裴永年讀書厲害,考的大學好,以后工作肯定是國家包分配了,一輩子都能端著鐵飯碗,不會出任何問題。 而施向南也不差什么,人家也有出息,開了好幾個廠子、這兩年更是連公司都開起來了,掙的錢村里人私下說估計都能堆成一座山了! 以前沒有聽說的時候沒覺得,這會兒聽說倆人談對象了,再仔細一想,還真挺般配的! 后來時間一長,說起這倆人談對象,還有人笑呵呵地表示: 原本大家不是心疼第一個考上大學的不是他們施家洼的娃娃嘛! 這回可好了。 施向南跟人結了婚,那裴永年也算是施家洼的人了! 他們說出去也是面上有光。 而且他們也算是看著裴永年長大的,知道這娃娃雖然話少了點,但很斯文,人品是過關的,施向南跟他成了,往后生活上肯定不會出什么問題。 他們是很支持這倆人的。 因此外村的人聞起來,他們也總是大大方方地說他們村里的施廠長談對象了、是一個考上首都大學的大學生。 外村人的人當然不知道裴永年跟施家洼的淵源,在聽說他是西施食品公司的老總施向南的對象之外,基本也都沒有聽過這個人。 只隱約覺得這個名字好像有點耳熟的,也是因為裴永年當年考上首都大學在這里還是引起了一陣轟動的。 可惜他不是羊灘鎮的人。 所以只是偶爾提起過幾次就沒有什么人再提起了。 直到如今。 這個消息剛出來大家還挺驚訝、也挺想八卦八卦的。 畢竟可是西施食品公司的施向南的對象??! 十里八鄉的村民們這兩年誰沒有說起過,開了好幾個廠子、公司也有了的人,哪個男娃娃要是娶了她,全家都跟著飛黃騰達嘍! 有極少數的人眼紅她掙得多會在背地里心底里念叨幾句酸話說她掙得再多有啥用、還不是沒有對象、這么大年紀了還沒有結婚成家、往后肯定說不著好人家…… 但大多數人是感謝施向南這個西施食品公司跟他們搞農戶合作,給了他們掙錢的機會。 這兩年整個九河市甚至更遠的地方的農村里日子好過多了,都是因為跟施向南的西施食品公司合作的原因。 大多數村民都很感念她的幫助。 以前是跟施家洼的人一起擔心她怎么解決個人問題。 這會兒知道她談了對象、對象還是前幾年考上首都大學的大學生。 大家也在心里頭說了一句般配。 但因為裴永年一直很忙,沒有什么時間出現在這邊。 所以漸漸的大家又對裴永年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一部分本來就酸的人嘀咕的是:別是覺得這個年紀了還沒有對象太丟人,編出來的吧…… 反正他們這些不關心在鎮上發生的任何大事的人也從來沒有聽說過裴永年這個名字。 當然,就是聽說過,也不妨礙他們故意編出這么一個有出息的大學生對象來給自己爭面子。 還有更多的人是擔心施向南跟對象的關系好不好、感情發展怎么樣了、人一直都不過來露面也就算了,反正他們又不是這兩個年輕人的什么人。 可要是談著談著又不結婚了! 那可就糟了??! 無論如何,施向南的年紀在他們眼中是偏大了。 當然,這要加一個前提:沒有結婚的女娃娃里面,年齡偏大。 他們周圍接觸的這個年紀的女娃娃基本都結婚有了孩子了、動作快的孩子都能送去托兒所、育紅班了。 哪有施向南這樣,談了一個對象還成年累月看不見人,根本不知道有沒有這么一個人的存在的。 這一天天的都見不著人,感情怎么可能好得起來?! 感情不好,那不就很有可能這段關系隨時會告吹嗎?! 這要再吹了,施向南再找下一個,可就是真的不好找了! 很多人是切切實實地為施向南覺得擔心。 這一點,施向南的家里人,尤其是這會兒整天閑著沒有什么事情做、大多數時候都在村子里住著的唐青娥、施張秀珍幾個人。 唐青娥不提,家里房子蓋好了之后她就搬到施向南家里住著了。 住在一起,總不可能還分開做飯。 肯定是一起做一起吃。 她本來年紀大了以后就不怎么種地了,最多種一分自留地的菜自己吃菜方便。 一天到晚可能最大的事情就是要燒火做三頓飯、還要洗碗收拾廚房啥的。 現在不一樣了。 現在她跟大兒子一家住在一起。 做飯在一起、吃飯在一起,廚房也是一個人收拾。 自留地也用不著她干一點活兒了。 薅草澆水都用不著她一個小老太太去。 她現在是施家洼最閑的人。 村里也有像唐青娥一樣跟著兒子孫子一起住的人,但也要幫忙看孫子、重孫子的。 可施向南家不一樣。 唐青娥的大孫子飛飛在城里上學,她不去城里根本見不著人。 二孫子家生的小娃娃倒是還沒有開始上學。 可他爸媽都帶著他住在城里頭,也是不怎么回來。 根本不用唐青娥幫忙。 施家洼的老頭老太太們都調侃說唐青娥現在是施家洼第一閑人。 當然,唐青娥自己也是這么認為的。 閑著沒事干什么,可不就是東家走走西家看看么。 那聽到了閑言碎語,自然而然就多了。 第316章 她不光聽說過酸自己孫女的閑言碎語。 聽到更多的還是擔心她的。 雖然他們不在乎外人的擔心是好意還是惡意。 但唐青娥一直是個這方面比較細致的人。 她是覺得人家既然都是好意關心,那他們家這邊有了好消息,也該讓人知道。 一開始村里人擔心,他們為了幫忙想辦法解釋,還主動跟村里人說起過。 裴永年不來是因為還在上學、大學還沒有畢業沒有拿到畢業證,總不好還是個學生就急急忙忙地結婚了。 而且整個施家洼都知道裴永年是考上了首都大學的,他都還沒有畢業,就算兩個人真的慌里慌張結了婚,施向南的廠子在這邊,攤子鋪開這么大,總不能說不要就不要了吧?! 真要是不要了,他們說句心里話,她又拿什么配得上人家裴永年那個考上了首都大學的首都人哪? 如果她還要繼續辦廠子搞事業,那兩個人就是結了婚。 也還是跟這會兒一樣的。 一個在首都上大學繼續學習,一個要在云山縣這邊忙廠子里的事。 三五個月見不到人估計都是常事。 那為啥要急著結婚?! 村里人聽了也都表示理解。 可是很快他們就知道裴永年這會兒已經不在首都的學校里了,而是跟著老師就在隔壁市里那個什么航天基地學習, 實習不實習的,農村人也搞不明白跟學習的區別。 反正大家就都覺得,都離得這么近了,肯定能常常見面了吧? 施向南現在有一個廠子在市里頭了,甚至連西施食品公司也都在市里頭買的地蓋的樓。 她掙那么多錢,在市里頭買房子也是有可能的。 九河市里有了房子的話,那離隔壁市可就不遠了啊。 她食品公司那么多車子都能用哪。 兩個人這會兒結了婚,她也可以每天自己一輛專車開著哪兒有事就去哪兒處理,她男人裴永年也能每天車接車送,下班了回家來,上班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