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235節
語氣很自豪。 安思彤一下就來了興趣。 不過她看出來那個說話的人腳步匆匆,是要去工作的。 就沒有攔著他詳細追問,而是準備自己在這兒慢慢調查。 施向南進了辦公室里,鐘靜立刻去拿了一些文件過來要讓她處理。 施向南就看向安思彤說:“安記者,我這兒有事要辦,你看你?” “我可以在廠里到處看看吧?” “可以?!?/br> “那我就自己去看我的了!你忙!” 安思彤說完就扭頭走出了施向南的辦公室,三步并做兩步,很快就看不見她的人影了。 施向南這才開始埋頭工作。 食品廠在漸漸擴大。 他們食品廠現在已經有些緊張了,今年要是繼續擴大生產量的話,很可能就要再擴張。 而食品廠的原址外頭差不多都是民居,當初原來的食品廠廠長、那位南方來的老板不差錢,經過一番選址后選中了這個地方。 他找相關部門買地的時候,就已經買了這一塊能買的最大范圍,蓋廠子的時候也是擦著規定的工廠跟民居的極限距離蓋的。 不可能再往外擴了。 那可能就要考慮開分廠的事情。 李唐風最近也是在忙這個。 還有一件事就是包裝的問題。 包裝那條線上的工人、以及機器這些東西,隨著產品出產量的增長,也在穩步上升當中。 食品廠已經快要裝不下了。 如果能夠把包裝線分出去另外開一個廠子,那食品廠的問題就能夠再緩一緩了。 當然,李唐風的設想當中,施向西的產品研發也是完全可以分出去單開一個的。 甚至是員工宿舍,都可以再到別處想想辦法,只要距離夠近,確保不會讓食品廠的職工們因為上下班在路上花費的時間太長影響工作效率。 沒有必要占著食品廠的地影響它的發展。 只是施向南暫時還不考慮這樣做。 不過包裝這個問題確實應該考慮考慮分出去了。 施向南最近就是在琢磨這個。 要說開了包裝廠,廠長的位置,也有個現成的人選就是李唐風。 包裝這條線從一開始就是他在主管的。 施向南基本沒有怎么沾手。 比如那個給西施食品廠畫包裝設計圖的設計師,施向南就只見過一次,是給她發設計費和獎金的時候。 之前和之后都沒有怎么接觸,一直是李唐風在關心這事兒的。 包裝廠的廠長由他來干肯定再合適不過。 但李唐風現在管著的事情也很多了,他一時半會的也走不開。 一下子把他弄去當另一個廠長,這邊就必須要再提拔一個能力、見識都能跟得上的副廠長。 否則食品廠現在這么大攤子,施向南一個人肯定忙不過來。 是在廠里提拔人才,還是另外招人、另外招人的話,也得早做打算,因為合適的人才不是一下就能尋摸到的。 這些都是施向南要處理的事情,再加上食品廠里這么多職工,每天多多少少會有一些雜事需要立刻處理,所以她每天是真的忙得很。 分廠暫時開不起來。 但是李唐風提議的把施向西的研發部門分出去,這個倒是可行。 因為他占了那個小研發室,在食品烘干機那些大型設備間的旁邊。 后來施向南又連續購買了三次大型設備。 要不是因為研發部門也是食品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又或者說,是根基之一。 別人早就提議把它弄走了。 那個小研發室來來去去的太礙事了。 而且因為研發的機密性,施向西大多數時候都是一個人待在里面,這會兒最多是多了兩個徒弟帶著。 滿打滿算小研發室里也就三個人。 可是小研發室再小那也是食品廠的研發室,小是跟放大型設備的大的車間比的。 其實比常人的堂屋都要大。 外頭的大車間里頭已經擠得很多通道只能容許一個人通過了。 只隔著一道墻的小研發室里,三個人占著大房子。 大家就算心里知道他們很重要,一天到晚地看著那里頭,也難免會嘀咕兩句啊。 施向西也跟施向南提過這個情況了。 他可是施向南的親二哥,都能聽到職工這么說,可想而知說的人有多少了。 施向南決定先把能動的分出去。 第一個就是施向西的研發室。 第273章 這個問題,施向西這個研發部門的主要人物倒是沒有什么想法。 甚至,他自己也覺得分出去挺好的。 主要是他搞的這個工作比較機密。 雖然小cao作間的外頭進進出出的都是食品廠的職工吧,但是現在食品廠人多啊。 幾百號人,不可能每一個普通職工招進來的時候都要詳細調查一遍對方的家庭背景、以前的工作經歷等等。 這個花的時間不提,耗費的成本也太大了。 只是普通的搬運職工根本沒有必要。 那就不能保證招進來的人里一定沒有也想做這一行來分一杯西施食品廠的羹的。 還是那句話,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萬一有呢? 西施食品廠現在正在想辦法自給自足,產供銷一條龍。 這樣當然是有好處的。 最大的好處是原材料上不會受到來自任何人、任何企業的打壓。 不怕被人給食品廠搞釜底抽薪。 但也有個問題,西施食品廠能夠自給自足了,那當然不會再無限制地收購外頭的瓜子花生南瓜子了。 那別的人想做這個,就能夠有貨源了。 調味這個東西嘛,其實也是一個靈感的問題。 西施食品廠的瓜子花生南瓜子味道在那里擺著,他們不可能限制任何人買。 那些有心的人買了回去嘗一嘗,只要是專業人士,大致就能夠分析出里頭用的什么香料了。 只要是用心的,下功夫、不怕花時間地仔細琢磨,遲早都能夠琢磨出來怎么做。 又或者,人家就算是不嘗西施食品廠的瓜子,只需要聽說西施食品廠打出來的最大賣點。 “煮”。 只要知道了這個關鍵字,關鍵的工序,再自己用調味料試一試,試出來也是早晚的事情。 沒有了原材料的限制,人家當然也可以開工廠、公司,大規模進行生產。 施向南的西施食品廠只是私營企業,不可能霸道地搞什么壟斷。 再說就是國營,這種無傷大雅的零食上頭也搞不了什么壟斷。 也是因此,隨著西施食品廠承包的農戶土地越來越多,原材料供應越來越充足,施向西就越發地小心、就怕被人偷了他辛辛苦苦的研發口味的成果。 施向南過年的時候還跟他談過這個問題。 施向西研究出來的,就是他獨有的財富。 所以施向南才會在一開始就給他定了那么高的獎金,現在獎金也還一直在隨著食品廠的發展上漲。 別人搞不搞這個是別人的事情。 他作為搞研發的,這不是他需要關心的事。 他的工作就是把自己的口味研發做好,可以保證定時出新口味。 不拘泥于任何原材料。 只要是在經過試吃后獲得了認可的新口味,施向南這邊是都會發一份獎金的。 他們守好自己的利益不被侵犯之后,別人要開一樣的食品廠、研究差不多的口味,那也是別人的本事。 商場上的正常商業競爭,再正常不過。 只要不是耍什么見不得人的陰招,施向南還是有自信跟任何對手碰一碰的。 施向南有這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