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233節
畢竟大領導們都來了,但鄉親們只圍著施向南一個私營企業的食品廠廠長。 領導要是在意這個,可能心里頭就會不舒服了。 但是一個跟著親自來的市里頭領導,大概五六十歲的樣子,一開口說話很是感慨:“老百姓就是這樣淳樸,誰對他們好、誰帶著他們過好日子了,他們就對誰熱情啊?!?/br> 他一開口,其他干部,還有秘書、辦事員們都紛紛點頭。 “是??!“ “別說老百姓,咱們誰不是這樣的啊。我不也是?!?/br> 這位看著三四十歲的拿自己出來調侃。 瞬間又引起了這群大小領導們的一片笑聲。 鐘靜放心了。 第270章 最開始看的都是已經合作了一年,有經驗的農戶們。 這些人已經因為跟西施食品廠的合作掙到錢、嘗到甜頭了,今年還要繼續合作,而且幾乎家家戶戶都加大了承包土地的面積。 說施向南是他們的衣食父母一點也不為過。 當然,他們也有施向南的西施食品廠去年讓他們掙到了錢的感激。 所以才會對施向南格外熱情。 恨不得把家里的吃喝全都給她。 后來去的人家,施向南強調不收瓜子花生糖。 對方就直接抓了自己家里的雞、裝一籃子自己家雞下的蛋要給施向南帶著的。 活雞咯噠咯噠叫個沒完,拼命撲閃著翅膀掙扎。 場面格外熱鬧。 施向南哭笑不得,領導們看的直樂。 連續去了相隔不遠的十來戶人家都是這樣。 其中幾個領導一商量,就說差不多了。 意思是要再去看看今年才開始跟西施食品廠第一次合作的。 這個施向南也是早就考慮好了。 去市里頭。 來了這么些領導,在縣里頭她也擔心招待不好。 市里頭可選擇的飯店多,地方也大,坐得開。 當然,最大的原因是市里頭有施向南認為最有說服力的幾個地方。 她覺得應該帶領導們去看一看。 跟領導們一說,他們果然也點了頭。 去的自然是屬于官方的兩個大小農場了。 在這兩個農場的中間也有農戶跟食品廠合作了。 全都順路。 看完小農場去新合作的農戶,再去大農場。 基本領導們想看到的就全都能看到了。 施向南把時間算得好好的,這么順路地看下來,在大農場轉了轉就差不多到了吃晚飯的時間。 施向南還在琢磨著去哪里吃,是不是要悄悄請示一下市里的領導。 大農場的場長就很有眼力見地表示,他們這兒已經準備好了一頓便飯了,問大家要不要在這兒吃點。 說話間,不知道是不是農場廚房的門打開了。 眾人都聞到一股子面香撲面而來。 這么跑了一天,施向南這樣二十歲的年輕人已經餓了,更別說平均年齡四十五往上走的的領導們了。 沒有人提醒的話還沒什么,這香味一勾,大家就聽見有人肚子打鼓的聲音。 不等在場的腦子反應快又機靈的人打圓場,有一個五十多歲穿著中山裝的市里頭的領導就摸著肚子笑呵呵地說:“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叫大家看笑話了啊。家里頭那位是個醫生,管得嚴,平時吃飯比較準時準點,到點兒肚子就準備提醒我該吃飯了?!?/br> 他自己說出來了,大家自然不會偷偷笑了。 都紛紛點頭:“跑了一天,是餓了?!?/br> “這香味可夠勾人的,做的什么好吃的???” “那咱們就在這兒吃點?省的再到處折騰?!?/br> “我看可以?!?/br> 領導們都這樣說了,施向南自然不會有什么異議。 幾個人一起在農場的人的領路下往飯堂里去。 施向南落在最后面,交代鐘靜走快一點去看看,桌子上要是缺什么、或者是什么不夠的話,趕緊叫人,坐王永昌的車子去市里頭買回來。 鐘靜連忙答應了一路小跑著往飯堂去。 不過既然農場主敢開口邀請、市里那位領導的肚子又配合地叫的那么及時。 農場當然是已經準備完全,沒有什么缺的少的了。 一群人吃過飯后,因為天色不早,自然就回市里的招待所休息去了。 施向南也回了食品廠。 倒不是有什么急事需要她一定回廠里去處理。 而是市里頭跟縣里頭相隔不遠,她第二天早上是可以再趕過來陪領導的。 她是個沒有結婚的年輕女孩,又很漂亮。 雖說這一次來的領導很多,但是畢竟都是男領導。 她一個年輕漂亮的女孩要是跟他們一起住招待所里的話。 就怕以后被人造謠傳出什么不好的話來。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一個多小時的路程又不算遠。 沒有必要自找麻煩。 事實也的確如此。 施向南晚上回去之后去食品廠轉了一圈,然后就回自己家里洗洗睡了。 第二天天不亮又跟鐘靜一起坐上吉普車去了市里。 這一次只招待了半天,領導們就陸陸續續離開了。 省里頭的都走了之后就只剩下市里的。 昨天在大農場肚子叫的很及時的那個領導笑呵呵的。 他微微有點胖,樂樂呵呵地看著就很慈祥和藹。 對著施向南點點頭:“小施啊,好好干!今年九河市,可能就要靠你給我們掙掙面子了!” 施向南趕緊回答:“應該的應該的。一定不辱使命!” 市里的領導對施向南表達了肯定離開后,她就準備跟縣里頭的領導一起回縣城了。 但是臨走的時候,突然有個領導秘書、施向南也見過兩次的。 姓蔡的秘書小跑著過來。 施向南一看見他朝自己這邊來,就已經動手搖下了車窗。 “蔡秘書,有事?” 蔡秘書小幅度地點了點頭:“嗯。上頭……”他大拇指朝天指了指,低聲說道,“下來了個調查記者。她也是咱們甘省的人,去年就注意到云山縣你們食品廠搞的這個承包土地的動作了,今年聽說又要開始了,就騎著自行車來表示要跟一跟這個過程?!?/br> “蔡秘書你的意思是要讓我們食品廠招待一段時間?” 蔡秘書搖頭又點頭:“這位可是新華社來的,寫的東西能上內參的那種調查記者。你們縣里頭知道了肯定也會招待。不過她最感興趣的還是你們食品廠、最主要的是這個跟農戶合作的事,估計還是跟你接觸的最多,所以我過來跟你打聲招呼?!?/br> 這已經說的很明顯了,施向南再猜不出他的意思就是蠢了。 她說:“那位記者是不是已經到了?要是到了,我們正好在這兒,不是可以跟我們一起回縣里嗎?” 蔡秘書露出一絲笑容:“對,今天上午到的。這位安記者說是不想休息,立刻就要下學縣里、看看你們食品廠。這天還冷著呢,她一個女同志,就要騎自行車回去,我就說,你這個廠長正好在這兒,帶她一起回去,路上還能聊一聊,彼此做個自我介紹什么的?!?/br> “姓安是嗎?是一位女記者?”施向南有點意外。 “對,是個女同志。她一個人,我看你車上不還坐得下么,讓她也坐你車上,你們一路聊著天回去,等到了基本情況也就了解得差不多了?” 施向南點頭:“行啊?!?/br> 第271章 施向南前世沒有想過自己能有這樣的事,因為那實在距離她太遙遠了。 她開始做生意的時候,全國經濟都已經是騰飛的態勢了。 她那點兒小生意還是搭上了政策的順風車才能順順利利做下去的。 哪能做什么領頭羊、得到什么領導的關注? 但現在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