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136節
家里人要給她討公道,一個人去只有吃虧的份兒,去的人多的話,路費、一路上的吃住花銷誰來管? 她結婚這么多年,身上想拿出來十塊錢都勉強。 可家里人是為了她的事情去出頭,總不能叫家里不過日子了,傾家蕩產賣糧食去給她討公道吧? 教訓完了人他們一家子都伸著脖子喝西北風過日子嗎? 當初家里人都不同意,她非要嫁,嫁了這樣的人,哪有臉叫家里人這樣給她討公道??? 這是因為托人打聽了,聽說家里的日子跟以前不一樣了,她的侄女兒出息了,掙了大錢,她才有這個底氣帶著倆孩子跑回來的。 施向南對于大人的安排當然沒有什么意見。 唐青娥考慮的很周全了。 都沒有著急忙慌地要立刻去,而是打算在過完了正月十五之后再去。 有充足的時間讓家里人做準備,也讓施開鳳母子三個緩一緩,也養一養身體。 家里的其他人當然沒有什么意見。 有唐青娥在,施開鳳母子三個也就在家里住了下來。 這下家里有點住不下了。 幸好住在縣城里的姨奶奶家房子也不小,他們的孩子要么在市里要么在外地工作,都常年不在家。 兩個老人家里冷清得很,非常歡迎施家的人去他家住。 要不是因為唐青娥太久沒有見到小閨女了,再加上也沒有怎么跟外孫外孫女相處過,想跟他們母子三個多親熱親熱。 姨奶奶就要叫施開鳳母子三人去她們那兒住著了。 他們要住在這邊,就叫施向東帶著飛飛去那兒住了。 錢秋雁跟施向南住一個房間里。 其他人就很寬松地住下來了。 家里人更多了,日子也更熱鬧了。 施家的氛圍一直都很好。 雖然楊嬌嬌和楊君剛開始還有點束手束腳的,但住了兩三天之后,就徹底放開了。 因為相比較他們自己的家來說,施家真的跟天堂差不多! 沒有人陰陽怪氣、沒有人喝得醉醺醺的耍酒瘋、更沒有不三不四看著就很嚇人的人跟爸爸一起在家里等著他們母子三個伺候…… 相反。 這里的每一個人對他們都很好。 一天三頓飯都能吃飽,還吃的很好。 頓頓都是他們在家里沒有吃過的東西。 不夸張地說,他們過年三十那天也沒有在外婆、大舅這兒吃得好! 而且還是頓頓都這么好。 不吃飯的時候,一天到晚家里的零嘴兒就沒有斷過。 糖果瓜子花生餅干什么都有。 而且進進出出,家里家外面看到的所有人全都是臉上帶著笑容的,沒有任何人呵斥他們。 兩個小孩相差也就一歲,已經是懂事的年紀了。 一路跟著他們的mama跑回來的路上吃了不少苦頭,但他們的mama也跟他們說了。 她要離婚,帶著他們倆一起回娘家來。 以后他們母子三個就在娘家了,不會再回楊弘毅那兒。 楊嬌嬌和楊君上次跟施開鳳一起回來的時候年紀還比較小,已經對外婆家的人全都沒有印象了。 在路上聽mama說了之后,他們也很忐忑很緊張。 但到了大舅家就發現,他們的mama沒有說假話哄他們,外婆家的人真的都好好??! 對他們太好了! 大舅、大舅媽、表哥表姐們每個人都好! 兩個小孩兒rou眼可見地情緒變得好了很多。 原來在家里吃的差、在回來的路上也吃了不少苦頭,變得更瘦了。 本來就是正在發育的年紀,吃的好睡得好也不再受到什么驚嚇。 過了正月十五之后,兩個小孩的氣色就好起來了,臉上也看得出來長rou了。 施開鳳心酸不已。 唐青娥拍了幾下她的背,像她還很小的時候,生病不舒服了,吃了藥也還是難受,她們母子就是這樣的。 唐青娥不怎么會在言語上哄孩子,就會這樣沉默地拍拍孩子的背。 她這么一拍,施開鳳卻更加難受了。 因為她想到了自己。 她們兄妹小時候家里也苦,可她娘在,從來沒有叫他們兄妹吃過她的嬌嬌和君君這樣的苦頭。 她那時候怎么就昏了頭、不肯聽家里人的話、非要嫁人? 怎么就恁沒用,連自己生的娃兒都管不好? 叫娃子過得比乞丐還可憐?! 第164章 唐青娥年紀大了,再說又是個小老太太,沒有打算這一趟也跟著去。 兩個娃子只有這么大點,之前過的已經夠辛苦了。 再說大人的事情,也沒有必要叫他們跟著跑來跑去。 兩個小娃娃好不容易養出來點兒rou,別來回顛簸再加上他們爸爸那邊的人的驚嚇,又給嚇沒了。 別說施開鳳了,連唐青娥這個當外婆的、施開陽這個當大舅的也舍不得。 再說他們好不容易跟著一起跑出來,再跟著回去了,萬一楊家那邊說娃子是姓楊的,離婚可以,楊家的娃子不讓帶走。 他們去幾個男人是準備動用拳頭講道理的,可要是那邊全村出動要把兩個楊家的娃子留住。 他們最多也就去幾個人,還能在一個村子的手里把孩子再給搶走嗎?! 那也太離譜了。 帶著孩子去,又折騰又沒什么用,就是自己給自己找事兒。 大人們完全沒有這個打算。 楊嬌嬌和楊君兩個也完全不想跟著去。 他們在這兒呆得挺高興的。 他們兩個都還在上小學五六年級,這幾天小學開學,外婆家的人已經安排好了,要把他們兩個都安排到縣城的小學里繼續上學。 他們的mama也都跟他們說好了。 大舅二舅他們跟著她一起回去一趟,離了婚,再回來她就在縣里找個活兒干,掙錢養活他們兩個、供他們上學。 所以兩個小孩也很安心地就看著他們mama跟著大舅他們一起坐上了客車。 他們走了,施向南也該出去了。 過完年后廠里已經正常營業了半個月,每天的提貨量跟年前那一個月相比肯定是有所下降的。 但下降的并不多。 每天十五萬以上的出貨量還是穩的。 不過他們食品廠年前就計劃著要搞精品包裝的事情,開了年已經跑得差不多了。 食品廠挨著哪個地方往外擴建一段地盤、連新廠房的設計圖紙都出來了,人也招的夠用了。 過了正月十五廠里已經開始動工。 施向南就沒有必要再在這里守著了。 她要出差,自然不可能一個人去。 她的秘書鐘靜,再加上一個嚴文嫻跟著一起就足夠了。 有李唐風在,施向南也沒有什么好擔心的。 收拾好了行李,一人拎了兩個黑色的旅行皮包,就坐上了去省城的客車。 李小明的連鎖店開起來還需要一段時間。 而且他時不時就會親自跟著貨車一起跑一趟縣里的食品廠,見面的次數很多,有什么事情都已經當面說的差不多了。 她準備再去見一次阮美香。 一直到現在,今年的新葵花籽都還沒有上來,現在食品廠每天加工的貨都是從阮美香這兒給她收到的。 施向南當初說不降價,阮美香也很好脾氣地答應了。 只提了一個要求,讓食品廠這邊承包運輸費用。 食品廠答應了之后一直是這么做的,但施向南還是覺得欠了阮美香一個大人情。 事實上雖然她們雙方沒有說出口,但肯定都對這件事心知肚明。 食品廠的收購現在絕大多數都是從阮美香這里來的,食品廠價格沒有變,收購價一直都是三毛錢,除了運輸費,其它幾乎沒有給阮美香這邊任何的優惠。 而食品廠每天大量出貨給阮美香這邊,也是一樣的批發價五毛五,一分錢都沒有降過。 這個人情,施向南一時半會兒肯定還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