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128節
就算他現在不來談這個問題,但他每天都會在食品廠穩定、大量的提貨是眾所周知的。 到時候他的超市開到各個鄉鎮上去了。 他的提貨量還會隨著店的增多而持續增長。 難道西施食品廠還真能不賣給他了? 哦,合作得好好的,跟人家說: 你在我們西施食品廠批的瓜子和花生,九河市、在縣城里賣可以,不能拿到鄉鎮上去賣? 別說李小明會不會答應,答應了能不能真的照做,食品廠這邊提出這個要求就很匪夷所思很荒誕。 沒有這樣做生意的。 施向南最開始給各鄉鎮上的小老板們批發瓜子的時候,主動提出一個鄉鎮上只批發給一個老板。 為的是讓下面的小鄉鎮老板們盡快收到消息、要批發的就趕緊來找她,晚了批發給了同鄉鎮的同行,他們就進不了貨了。 她這樣做是為了以最快的速度積累本錢然后擴大生產經營。 當然,也是為了盡快搶占市場。 可是食品廠的瓜子質量在那里擺著,這東西好賣、進了貨就是純賺錢都是事實。 隨著西施食品廠的名氣遍布全省、甚至在今年準備出省、闖向全國范圍內。 這個獨家經營權就肯定不能再隨便許出去了。 食品廠的貨物批發價格是定死了的。 施向南短時間范圍內也完全沒有要漲價的意思。 那么批發貨物也就不存在誰給的價格更高就賣給誰的問題了。 從食品廠的角度出發,需要考慮的問題有幾個方面。 其一,批發的對象必須靠譜,不能服務很差、在老百姓當中口碑很差。 比如店里賣的別的東西變質了讓顧客吃出問題、又或者賣假冒偽劣產品在當地很出名。 食品廠的東西進入這樣的地方售賣就是在損害自己的品牌形象。 當地的老百姓先入為主地會覺得,這家店里賣的東西都是有問題的。 這個西施食品廠的東西也在這里賣,是不是也有什么問題??? 其二,自然是要考慮合作對象的實力了。 就拿李小明這樣開著連鎖店、未來店鋪還會更多的大老板和羊灘鎮上的小雜貨鋪子老板楊愛國來說。 假如明星超市也開到了羊灘鎮上。 批發給兩人中的哪一個其實是個很容易得出答案的問題。 首先跟李小明的合作一定不會只固定在羊灘鎮這么一個地方為止。 再者跟李小明這樣的大老板合作,他要開連鎖超市,想要做大做強,也跟食品廠同樣需要考慮品牌在老百姓當中的口碑和形象問題。 這一點跟食品廠重合,超市為了自己的口碑也一定會好好維護店里的一切產品質量和服務等等。 跟他合作會少很多擔心。 當然,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問題是,一旦明星超市這樣的一站式購物大賣場進入鄉鎮上。 老百姓們到超市里體驗過了店里的優惠和便捷之后,他們還會去小商店里買東西嗎? 李小明的這個問題現在跟食品廠提出來。 別人知道了也得夸一句李老板大氣。 因為他就算不說,超市開到鄉鎮上了以后,當地小商店的生意會受到超市的影響,并且影響會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大,這都是可以預見的。 李小明完全可以現在什么都不提。 他繼續進貨,繼續要求加大提貨量。 食品廠也不可能貿然提出要他簽不跟食品廠批發出去的鄉鎮小老板們地點重合售賣的合同。 這根本不合理。 食品廠不會提出來,提了李小明也不可能答應。 所以他不提,完全可以直接開了超市,把貨往鄉鎮上新開業的超市貨架上鋪滿。 或者也可以選擇先不放西施食品廠的貨物,等到擠壓的鄉鎮上原有的小商店里經營不下去了。 鄉鎮上只剩下他一家大超市,他當然想上多少貨就上多少貨、想上什么貨就上什么貨。 食品廠也不可能保證自己批發了貨物的鄉鎮上的小商店可以日復一日永遠經營下去的吧? 更何況,李小明現在屬于西施食品廠的大客戶,把人家得罪了,人家回頭不再從西施食品廠進貨了,食品廠又能怎么樣? 總不能強賣給人家? 每天批發給李小明的貨物量和小老板們相比之下,這個選擇題太簡單了,小學生都會做。 更何況,李小明為人大氣又厚道,今天提起也只是說自己要繼續開店,提貨量還要大量增加的。 食品廠每天的出產量有數。 超市這邊加大了供貨量,再加上省里那邊的阮美香每天的提貨量也很穩定,而且還每天都會有小幅度上漲。 這樣的情況下,食品廠拿不出那么多貨,自然就沒有多余的批發給鄉鎮小商販們了。 看看,李小明這連理由都幫食品廠找好了。 施向南要是再不答應,就屬于腦子抽抽了不想好好干了。 所以李小明現在當面提了這件事后,施向南沒用多久,就給出了肯定的答復。 李唐風也很贊同。 事實上,他來了食品廠后發現食品廠竟然沒有提出任何要求就把每個鄉鎮上的獨家經營權給了第一個來的小商販。 他就很震驚了。 獨家經營權,這在南方那些稍微有些名氣、不,應該說有點底氣的廠商那邊,都屬于可以提條件的大籌碼之一了。 給的條件不滿意,或者是有哪里沒有談攏,人家廠商就不可能放給你這個獨家經營權的。 他們廠怎么什么條件都沒有不說,還主動給出去了? 當然,后來他了解到施向南九月份還只是一個高考落榜生,家里一窮二白只能拿出幾十塊錢支持她做個體戶。 她第一桶金還是發動了全家、甚至是左鄰右舍一起幫忙,才賺到手的。 能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就開出一個食品廠來。 突出的就是一個快和一個奇。 鄉鎮上的小商販們根本沒有獨家經營權這個概念。 因為很多小鄉鎮上一共沒多少人,就比如羊灘鎮吧,本來就只有楊愛國開的那一個店。 哪有什么獨家不獨家的。 可有的大鎮、繁華一些的鎮上不一樣。 人多、熱鬧、開的店也多。 尤其后來食品廠一起許出去的的獨家經營權還包涵到了好幾個縣城里面。 那人就更多了。 店多、競爭大的情況下,有的店里能買到的東西,其它店統統沒有,這就是核心競爭力。 所以當時聽說有一種很好吃的瓜子在批發,一個地方只批給一家店的時候,不少老板立刻就想方設法地跑來找施向南了。 就怕慢了一步,被一個地方的同行搶了先,自己就進不到這樣貨了。 這樣的老板多出三五個,哪怕一個老板一次只進三百斤貨,積少成多,最后算下來一天的提貨量也大大增加了。 當然,那是最開始的起步階段,施向南為了快速打出名氣、快速攢錢想出來的辦法之一。 現在的西施食品廠已經今非昔比了。 第155章 不過李小明現在只是先提前打個招呼。 他的店人手、以及選址、裝修等等問題都還沒有解決。 最少也需要一到三個月時間。 倒也沒有那么著急。 所以李小明提出了這件事后,他等著提到貨離開。 施向南和李唐風則是帶著各自的秘書,叫上錢秋雁幾人一起去開會。 施向西也在。 今年他也有了新的目標,就是要在縣城里買房子。 不管是新房子還是舊房子,總要買一套。 這還是過年的時候全家一起蹲著烤火,施向南先提起的。 二哥已經結婚了,要是按照前世他跟二嫂楊娜娜的人生軌跡的話,他們兩個是沒有打算避孕的,結了婚就準備要孩子。 施家洼施家的房子肯定住不下一家三口。 哪怕是施向北一年到頭都不回家,也一樣住不下。 再說施家洼的條件跟縣城里那也是沒法比。 施向西跟楊娜娜兩口子早就商量好了,他現在在縣城里工作,以后可能會有改動,但那也是要往市里、往省城去。 肯定不可能回施家洼去種地了。 這樣的情況下,再讓楊娜娜一個人待在施家洼就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