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124節
那也沒必要送這么貴的??! 張秀珍忍了又忍,想著大年三十兒的,到底忍下心疼,沒有吭聲。 當然,也是因為唐青娥也在。 這也是今年家里情況好了,她們都比較閑。 兩個兒媳婦還有兒子都在廚房里忙活團年飯。 張秀珍已經可以閑著烤火,只等著中午吃飯就行了。 可她就是手上停不下來,總要找點活兒干。 沒有活兒干,可不就是要找點事兒做一做了。 于是就盯上了施向南。 可有唐青娥在,張秀珍光是心疼也不好真的開口攔著她。 憋得難受。 第150章 施向南都走了好一會兒了。 張秀珍還盯著大門口她離開的方向。 一同坐在那里烤火的唐青娥喊了一聲:“南南媽?” 張秀珍看得太專心,一時都沒有反應過來。 唐青娥又喊了一聲她才回過神來,答應了一聲。 “媽,啥事兒?” “別看了?!碧魄喽鹄洳欢〉卣f道。 “你就是把門瞅出個洞來,南南今兒也要把東西都給送出去?!?/br> 張秀珍看自己在想什么被婆婆給看出來了,又想到其實婆婆這么多年也是個節儉的人。 她就索性說道:“媽,南南掙錢了,要給村里的長輩們送點吃喝好過年,這我支持,可是這送的也太多了……” “這可是過年的時候啊,一條魚多少錢?那些蘋果橙子多貴??!大白兔往年是咱們想都不敢想的東西,她這一送就給人送去一大包……” 唐青娥等著她絮叨完了,才問道:“你是不是不知道南南這個月一天的營、哦,叫營業額、也就是毛利有多少?” 張秀珍只勉強認識家里人的名字,識字都不多,數學更是一塌糊涂。 她只知道施向南的食品廠這時候每天都能掙很多錢,但具體是多少沒有人告訴她,她就根本算不出來。 也完全沒有概念。 唐青娥瞅了瞅外頭沒有人,她又防備地看了看左右院墻,壓低了聲音說:“一天賣出去二十萬以上的都貨,食品廠一天的毛利就是五萬塊錢?!?/br> 她說完還強調了一遍:“一天,五萬。臘月這段時間,她廠里一天賣出去不止二十萬斤?!?/br> 張秀珍瞪大了眼睛,整個人如遭雷擊。 好一會兒后她才抖抖索索地小聲說:“五萬、五萬塊錢?一天?我的天哪……這得是多少錢???媽,五萬塊,換成大團結是不是要堆滿一屋子???” 唐青娥不想跟扯這些沒用的,而是繼續說道:“廠里有好幾個咱們施家洼的小伙子,一天進多少貨、大貨車拉走多少貨,他們稍微留心一點就能算明白?!?/br> “那些大小伙子可不跟你一樣糊涂,一天出貨多少。食品廠收瓜子花生的價格和批發出去的價格在那兒擺著的,人家算一算就知道一天毛利多少了?!?/br> 張秀珍雖然根本沒有看見這么多錢,但這時還是忍不住慌張起來:“他們知道了,過年回來還能忍著不跟家里人說?那這會兒是不是咱們全村都知道了?” “這咋得了、媽,這咋得了……咱們是不是不該回來?” 唐青娥年輕時候脾氣倔強還很急躁,剛嫁到施家洼的時候她也跟男人吵架甚至動手。 但隨著孩子一個個地出生,她的年紀慢慢變大,脾氣也好多了。 尤其這十多年,孫輩們一個個都長大了。 她的脾氣就更好了,幾乎很少再有人看見她發火。 可這會兒,唐青娥就想發火了。 要不是想著這是大年三十。 還有就是老一輩的人忌諱比較多,在唐青娥這輩人的觀念里,進了臘月就不允許再說晦氣、不吉利的話。 不光是別人不許說,她自己也不會說。 說了影響來年的運道。 要不是忌諱這些,她就真要罵這個大兒媳一頓了。 “咱家的根子在施家洼,還能長年累月不回來?!墳上的紙也不燒了?就算咱們真不回來了,縣城能有多遠?別人有嘴有腿的,你還能把縣城的門關上不讓人去?” 張秀珍說不出話來。 可她一想到那個數字,心里頭就砰砰砰跳個不停,心都要跳出喉嚨了。 “年輕人有手有腳的,當然要靠自己拼一份家業出來,多少那是他們自己的本事??纱謇锬鞘畞韨€老頭子,年紀都大幾十了,能出去拼嗎?” 張秀珍總算轉過彎兒來了。 村里其實只剩下十多個老頭兒老太太了。 要不就是兒孫一大堆在村子里,就跟唐青娥的情況差不多。 要不就是沒有兒孫的可憐人。 施向南去給無兒無女的可憐人送這么一份厚重的年禮,說到哪兒都能得一聲稱贊。 給兒孫成群的人送年禮就更好說了。 老頭老太太們是長輩,不管他們心里樂不樂意,至少面上,自家爺爺奶奶/老爹老娘收到這樣厚的一份年禮,他們要是還說施開陽家的閑話,那就虧心了。 張秀珍本來也不是不讓閨女去送年禮,就是心疼送的太多了。 太費錢。 她摳門都摳習慣了。 當然,也是因為不知道閨女現在有多能掙錢。 聽她婆婆給她說了個數字,她先是驚呆了,反應過來就只顧著吃驚閨女一天能掙這么多錢、再顧不上心疼了。 另一邊,冒著大雪一家一家送年禮的施向南其實并沒有想那么多。 以前是沒錢,現在她能掙錢了,送這么點年禮,她都還覺得給少了。 主要是村子里不通車,沒有辦法。 他們這是一大家子一起回來,還叫了騾車去路口接。 才能一次搬回來這么多雞鴨魚、還有成箱成箱的水果、糖果。 這也是極限了,再多就拿不回來。 要不施向南還能買更多。 她一家家上門的時候心里就在想著,明年開春就修路,然后就是給自家蓋房子…… 等明年過年的時候,她要把車子直接開到家門口。 拉一堆東西來。 試問哪個小孩兒小時候沒做過那種小賣部開在自己家里、想吃想喝的一切應有盡有、想吃多少就吃多少、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的美夢? 施向南反正是做過的,她還知道哥哥們也做過這樣的夢。 她的童年已經過去很久了,哥哥們的童年也回不來了。 可明年,她可以完成施家洼的小孩兒們的美夢。 再有就是老人們。 他們的年紀都大了,勞累了一輩子該享福了。 說來都是親戚,又是近鄰,施向南做不出自家吃rou喝酒,眼看著別人家緊巴巴過年的事情來。 更何況她這些東西也沒花多少錢。 張秀珍只知道她拎著一網兜的東西出門,不知道她還給每個老人準備了五張大團結。 她先去的是三太爺家。 這是村子里輩分最高的老人,也最有威望的老人。 三太爺本想拒絕。 但他也有一個孫子在食品廠里干活兒,隱約知道施向南這會兒一天能掙多少。 所以問了問,發現她給村里每個老人都準備了一份之后,他就笑呵呵地收下了。 “村里的娃娃出息了,我們老頭子老太太也跟著享福嘍!三太爺就不跟你瞎客氣了??!” 施向南笑瞇瞇的:“不用客氣不用客氣?!?/br> 然后三太爺就教訓自家兒孫:“要好好干、好好上學,以后才能跟南南一樣有大出息,叫我老頭子也享享你們的福?!?/br> 施向南告辭出來,一家一家的去,每一家送她離開的時候都是笑容滿面的。 第151章 最后一家,是這個村里的一個孤寡老人。 施向南要叫五爺爺的。 是從哪里的關系施向南算不清楚。 她自己的親爺爺兄弟們都沒了,那村里這幾個爺爺在她看來血緣關系遠近也沒有什么區別。 這位五爺爺本就只有一個兒子,寶貝一樣地養大了,還沒有結婚就病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