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90節
“走了,出去轉轉,順便吃晚飯?!?/br> 這里的牛rou面十幾年后不說聞名全世界吧,聞名全國是有的。 施向南后來主要在南方活動,在那邊也能看到省城牛rou面。 可惜省城離她真正的故鄉施家洼還很遠,這一碗牛rou面里其實吃不出多少鄉情。 而且隔了太遠的距離,很難吃到正宗的牛rou面。 施向南前世也沒有怎么到過省城,她從家里偷偷跑到九河市就坐火車到南方去了。 火車途經省城停過,但她那時候一個人帶著行李,火車上扒手防不勝防,她哪敢下車。 再說也怕下車不小心發車了自己沒趕上就真的傻眼了。 她南下的路費可真是從牙縫里摳出來的,那時候她根本沒有錢再買一張火車票。 后來更不用提。 所以在南方吃到的牛rou面不好吃,她就懷疑是因為離得太遠了不正宗。 上回到省城一吃,果然味道很好吃! 他們這兒的人就很擅長做面食。 面揉得柔韌又勁道、吃起來有嚼勁,牛rou湯看著是清湯好像很清淡的樣子,嘗一口才知道其中暗藏的奧妙。 牛rou湯、牛rou吃多了略微有點膩,面里還加了蘿卜片。 吃起來爽脆可口解膩。 今天大家在招待所里安頓下來就這個時間點了,肯定不會再有什么應酬了。 施向南征求了大家的意見后,就帶他們去吃了牛rou面。 當然,省城隨便進一家街邊小店都會做這個,不管招牌上有沒有寫。 所以施向南也不是只讓大家吃面,還是找了一家燒烤店的。 她在南方那些年養成了吃燒烤海鮮的習慣。 條件稍微好一點后,夏天的夜里收攤已經凌晨了,那時候海鮮夜市最熱鬧。 她也會跟人一起去攤子上喝啤酒、吃海鮮燒烤。 回來后一下子吃不到海鮮燒烤了還怪想念的。 海鮮這年頭在西北這樣的地方就別想了。 燒烤還是可以滿足的。 當然,在云山縣城施向南還沒有見過,因此到了省城,還是燒烤能做的很不錯的省城,施向南就忍不住想去吃。 這回帶著頭一次來吃的親人一起。 進了店里她就先豪爽地要了五十串羊rou串。 第112章 隔天,施向南先手腳飛快地帶著袁京和施向西去了最大的新華書店。 楊娜娜當然也跟著一起。 她的學歷跟施向西是一樣的,而且施向西要找的是食譜菜譜之類的,她也看得懂。 倆人就湊在一起逛。 上學時候沒有體驗過的兩人約在書店里一起看書買書,這會兒倒是奇妙地體驗了一遍。 施向南看兩人都在仔細挑選,她也不打擾他們,塞了錢給袁京。 用不會打擾到旁邊看書的人的低音量說道:“買書記得留發票,到時候回去找大嫂多退少補。這些書不是你的,也是食品廠財產,以后書多了可以給咱們食品廠裝個書柜,愿意學習的都可以去借書看?!?/br> 她都這樣說了,這又是安靜的書店里,推推嚷嚷的很難看,袁京自然就把錢接了過去。 施向南一出門就見到上次來的時候見到的熟人。 嗯,阮美香身邊跟著的好像是助理的人。 替他老板來邀請施向南的。 對方開了車來,施向南想了想,就交代了王永昌在外面等著她二哥他們出來,帶他們在省城到處轉轉。 她和嚴文嫻一起上了阮美香派來的人的車。 很快就在一個大院子外面見到了阮美香。 她今天穿了一身對于她這個身份的人來說有些樸素過頭的衣裳。 灰撲撲的棉襖棉褲、夾棉黑布鞋。 只是棉襖看得出來是找了好裁縫做的,樣式不像是真正的農村人穿的那樣直通通的像個水桶一樣。 施向南有點奇怪:“美香姐,你這是?” 阮美香朝她比了一個噤聲的聲音,指了指她的身后。 是一堵青磚院墻。 施向南沒有再說話,只是默默地跟在她身后。 兩人一起推門進了院子里。 施向南本來還有點好奇阮美香為什么會把自己帶到這么遠的地方來。 她坐了差不多一個多小時的車才見到人。 在車里的時候她看著車子行程的方向大概是往在往出城的方向走的。 現在跟在阮美香的身后看見了院子里的人,她才知道她要做什么。 施向南來之前雖然跟阮美香聯系了、提前打過招呼。 但她提的不夠“前”,這也是個問題。 施向南趕緊從大衣兜里掏出巴掌大的小本子把這件事給記下來。 阮美香很可能接到她要過來的消息之前就已經安排了好了自己今天的行程。 施向南的生意跟她不是一個體量的,再說她是要來找阮美香幫忙。 兩人的交情還不至于讓阮美香把自己原本安排好了的事情挪開,只等著招待施向南。 她的臉也沒有這么大。 進了院子里,施向南一眼就看到堂屋的兩扇大門開著,屋子里燒著旺旺的火盆,不止一個。 穿著跟阮美香差不多的棉衣的老老少少們都圍著火盆在烤火。 小孩子當中女孩巨多,小到幾個月大還被老人抱在懷里、大到五六歲能在老人們中間嬉戲打鬧著玩耍,什么年齡的都有。 施向南幾乎一瞬間就想到這是什么地方。 福利院。 可接下來她仍然有些意外。 因為這不是省城有關部門建立起來的福利院、敬老院。 而是阮美香自己掏錢,自己一手建造把這個院子平地建起來的。 這些孤寡老人、以及被各種原因棄養沒有了父母的孩子們,也是她這些年收養到這里院子里來的。 施向南前世掙到錢后會看社會新聞、關注時事,再加上那時候網絡很方便,她也曾經捐款一對一幫扶過失學女童、幫扶過抗戰老兵。 但那樣的行善,跟阮美香這樣的比起來,她覺得自己的行為微不足道! 西北的冬天漫長而又寒冷,如果沒有阮美香的救助。 這些孤寡老人是可能凍死餓死在冰天雪地里的。 小女孩就更不用說了。 事實上,從實施計劃生育開始,很多人除了想方設法的超生之外,有些實在交不起罰款的、吃公家飯超生會開出的,就會想辦法墮女胎、扔女嬰。 甚至有一些想要孫子的老頭老太太,把出生后的孫女謀殺了給自己還不知道在哪兒的寶貝金孫騰位置都不罕見。 這年月,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死亡的女嬰不計其數。 要不也不會造成十幾年后男女比例嚴重失衡、隨即引發的一系列社會問題了。 但同樣的,十幾年后女孩的生存環境比八九十年代的狀況已經好了太多。 很多優秀的女性走上職場、進入各行各業,給下一代們無形中樹立了榜樣、以及一些潛移默化的正面影響。 那時候的社會環境也要好很多。 施向南重生回來后一直忙忙碌碌的,根本沒有想到這些。 此時被這一院子大大小小的女嬰提醒,她才突然想起來這件事! 心里又是懊惱又是震撼。 為什么自己沒有想到? 她現在也有能力幫助別人的??! 施向南在后面思考的時候,前頭阮美香已經跟那些老老少少們打成一片了。 小女孩們圍著她熱情地嘰嘰喳喳,像快樂的小鳥一樣。 阮美香耐心地從棉襖的兜里給她們東掏出來幾個大白兔奶糖、西拿出來一把瓜子花生。 最后索性回過神,招呼跟在后面進來的人給院子里的人們發物資。 有衣服鞋子、也有袋裝的食物。 老人和小孩們都有。 孩子們都被教得很好,看到要發東西就自動到院子里排隊了,也不怕冷風刮得臉疼。 老人們都顫顫巍巍地站起來先跟阮美香道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