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39節
幾個女員工里,只有強硬離婚的蔣麗麗,由于違背了父母的意愿,二老不肯接納她回家。 她無處可去,廠里的宿舍現在晚上只有男職工,她一個年輕姑娘跟幾個男人一起住在廠里有點別扭。 施向南就邀請蔣麗麗先去自己那兒住一段時間。 家里人還沒來,她的房子很大,一個年輕姑娘住著本來也不大安全。 蔣麗麗有家不能回,自己租房子也會有差不多的擔憂。 兩人作伴正好。 施向南是這么說的,但經歷婚變、家人寧肯自己挨打,也不讓她回家的蔣麗麗不會一根筋地這么想。 她嘴上沒說,但心里很感激施向南。 這一天在縣城里賣瓜子格外賣力,一是為了那一天三塊錢的工資,二也是為了向施向南表達謝意。 三人一起步行去施向南家。 李小明推著他借來的自行車。 “我需要五天時間才能確定一天能賣出多少,到時候再來跟施老板你詳談長期合作的事?!?/br> 施向南對這位大批發商很客氣:“好?!?/br> 李小明來之前想過好幾個打探方式,但看見了施向南本人后,他決定不拐彎抹角了。 “施老板在縣里有員工零售,沒打算去市里做零售嗎?” 施向南果然并不生氣,臉上的笑容不變:“不了,我人在縣城走不開,找人到市里零售比較麻煩。我這食品廠的都開起來了,還背著債呢,接下來的主要業務是開發更多產品。所以很歡迎李老板你這樣的批發商來?!?/br> 聽到她說開發新產品,李小明也是目光一閃。 “新產品?不知道會有什么類型?” “目前還不確定。如果我們建立了合作關系,等產品研發出來,一定會第一時間請李老板品嘗的?!?/br> 李小明點頭:“好好好!有施老板這句話我就放心了?!?/br> 但事實上,施向南當然想過要開發別的什么商品。 只是還沒有成功,不好拿出來說而已。 她為了這個食品廠背了大筆的債,雖說跟陳秘書談得還算愉快,對方應該不會催她還錢。 但是身上背著債,要是按照施向南父母那一輩人的說法,那就是睡覺都睡不安穩。 廠子這么大,里頭這么多機器設備,只要來看一眼的人就知道花費一定不低。 不可能瞞得住。 施向南也沒有打算瞞著家里人。 因此她的家里人雖然不清楚具體的數目,但都知道施向南現在背上了債務。 廠子開在縣里,眼看這以后瓜子都在這里生產、賣出了,還在村子里的家人已經幫不上什么忙。 著急也是干著急。 施開陽和張秀珍收到信兒之后,急急忙忙地就給二兒子和大兒媳收拾了兩個包袱,還有好幾袋東西。 叫兩人跟黃明耀兄弟倆一起進城的時候給閨女帶去。 第二天一大早四人就出發了。 施向東趕著牛車去送他們,到大路邊上等客車來的時候他眼巴巴地看著自己媳婦兒。 錢秋雁就沒忍住跟他又說一遍在家強調過的話。 直到上車前她都還在低聲叮囑他:“在家一定把小妹交代的事兒辦好,家里有什么事就托人帶信兒給我們!” 施向東使勁點頭:“我知道?!?/br> 來來去去的,趙麗麗都認識施家人了,見狀打趣道:“施家大哥舍不得嫂子???你也跟著一起進城嘛!” 施向東卻退開幾步,搖頭說:“家里還有事,走不開?!?/br> 車子發動,他站在原地目送灰撲撲的車子走遠,才又趕著牛車回了家。 錢秋雁和施向西都不是第一次坐客車去縣城。 倒是黃明耀兄弟倆,連客車都是頭一回坐。 兄弟倆原本以為二哥能給他們一口飯吃、給個住的地方就很好了。 沒想到不僅穿上了新衣服,還能跟著一起進城了! 倆人都激動得不行。 坐在座位上一個勁兒地想跟施向西說話,又想不到說什么。 一直保持著這種狀態直到車子到地方了停在路邊。 不用黃師傅和施向西有所行動,倆人就動作飛快地一個上車頂一個在下頭接。 眨眼睛就把幾個塑料袋全都卸下來了。 客車開走的同時,掛著西施食品廠的牌子的廠里也出來人了。 廠子里才送走那位找了貨車來一次拉走了三千斤瓜子的大客戶,大家心情正激動呢。 見到施向西來,施向南更高興了。 她大方地表示道:“中午給大家加個葷菜、請大家喝汽水!管夠!” 眾人轟然叫好,還有啪啪鼓掌的。 只有錢秋雁微微地皺了皺眉。 施向西啥也顧不上了,因為他被黃明輝黃明耀兩兄弟一把抓住,力氣太大抓的他手腕生疼。 黃明輝用力吞咽著口水:“二哥,汽水,是不是你說的那個桔子汽水?” 黃明耀高興得找不著北了:“我也能喝汽水了、我也能喝汽水了!” 好一會兒后眾人才該干嘛干嘛去。 黃明輝兄弟倆好安排,直接去員工宿舍就行了。 廠子里蓋得全都是磚房,可比施家洼那個搖搖欲墜的土坯房好多了。 倆人都激動得臉紅脖子粗的。 錢秋雁還是去施向南那兒住著。 施向西聽說小妹買了廠子后就曾經說過自己要住在廠子里。 這回來了也是這樣。 他把帶來的包袱往床上一扔,就去找小妹。 “咱們先去試試?” 施向南點頭。 第49章 施向南說的開發新產品的事情當然不只是說說而已。 食品廠機器設備這么多,不可能還只單一的加工葵花籽了。 她背了在九十年代的人聽起來簡直是天文數字一樣的債務,當然要想辦法盡早解決。 施向南早就想過這些問題。 給家里帶信兒說自己買下來一個食品廠的時候她就讓家里開始準備花生、南瓜子這些了。 西瓜子暫時不好收。 因為他們這兒沒什么人種打瓜。 施向南前世的時候有印象,他們大西北這邊晝夜溫差大,土質合適,葵花籽和西瓜子都很出名。 但是最出名的打瓜是在省會那邊。 他們這兒倒是沒聽說過。 施向西是想著等本錢再足一些,她的葵花籽賣到市里、省里了,自然而然就可以開始聯系那邊的人收各種瓜子了。 先把花生和南瓜子弄出來。 羊rou干也不是不能做。 他們這兒的羊品質的確好,不管是前世還是重生回來,都很出名。 前世就不用說了,千禧年以后國家變化巨大,高速公路、高鐵的修建,讓旅行變得便捷無比。 全國各地的人都在到處旅游、看山看水看歷史文明景觀,也在尋找各種各樣的美食。 大西北的羊rou品質很多吃貨都知道。 但因為還不清楚陳秘書的老板為啥失敗了,施向南暫時不打算干這個。 而且她現在資金不足,小成本的各種瓜子花生收購價格不高,哪怕虧損一點也不怕什么。 但是rou就不一樣了。 不管在什么時候,rou的價格都很貴,現在的豬rou價格是兩塊五一斤,牛羊rou肯定更貴。 投資太大,萬一出點什么問題,前車之鑒就在眼前擺著呢! 施向南從沒有打算步子邁得這么大。 她是要穩扎穩打的。 搞搞瓜子就挺好。 這次家里把自家今年收上來的花生、還有南瓜子都拿來了。 他們這兒不怎么吃南瓜,家里南瓜子不多,因此還在村里收了一些。 據說隔壁二嬸高興得連連問自家是不是也要多種些南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