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31節
可這女娃要不是這么想的,那可就真是趕巧了! 施向南能是現在就滿足的人嗎? 那必然不能。 她立刻追問道:“朱大姐你先跟我說說唄,什么好事兒?” 朱大姐說:“我聽說你這個瓜子是煮出來的嘛,那肯定需要弄干對不對?” “天氣好可以曬干,但這眼看著就入秋了,天一天比一天涼,刮風下雨,往后還會下雪……你得用機器快速把濕瓜子烘干吧?” “嗯?!?/br> “我跟你說,今年春上縣里有個外地來的老板,好像是南方海邊還是什么馬那里來的,可遠了?!?/br> “說是咱們這兒的羊rou品質好,要在我們縣里弄一個羊rou干食品廠。他花了好多錢弄了一堆的設備來,弄出來的羊rou干又干又柴味道也不好,價格還貴,根本賣不出去?!?/br> “它那些機器可貴了,里頭就有搞食品烘干的?,F在廠子倒閉了,那個老板人已經走了,留了人在這兒處理設備,你要是需要的話——” 施向南的心砰砰直跳:“我要!” 她一把握住朱大姐的手:“太感謝你了朱大姐?!?/br> 大奶奶說要變天的時候她就在擔心了,技術跟不上怎么辦。 煮瓜子好說、運輸問題也都還能勉強克服,可是只靠露天晾曬…… 這可就跟種地一樣,完全要看天色吃飯了。 一旦天下雨,那天的瓜子就只能放在屋里晾干。 可是現在農村哪家不是五六口人擠在三四間房子里? 人都住不下了,哪來的空間晾瓜子。 而接下里秋冬季她們西北這邊的天氣,估計一個月里能有個七八天不刮風的晴天都算是好的。 一旦瓜子曬不干了,她的批發生意、零售生意就全都得因為供貨不足斷掉。 可施向南想到了這個問題很嚴重,必須盡快解決,但卻一時想不出來怎么解決。 她的設想中是賺到錢了自己建一個類似東北的炕那樣燒柴的烘干房。 但一是這需要時間、二是她們西北這邊不燒炕,她還不知道去哪兒找盤炕的老師傅呢。 技術不過關弄出來的炕效果不好又得改造、拖時間。 建在哪里也是個大問題,選出合適的地點也需要時間。 而施向南現在最拖不起的就是時間。 朱大姐說的這個大好事兒可真是太好了!及時雨??! 施向南有點控制不住激動:“那人在哪兒?食品廠在哪兒?朱大姐你知不知道大概需要多少錢?” 第39章 施向南連過夜都等不了,就想拜托朱大姐帶她去見那個老板留下來處理機器的人。 最后還是被朱大姐給勸下來了。 “你不知道,他那一堆東西在我們這兒都是聽都沒聽過的。沒人會用!” “還有那個老板的例子在那兒擺著呢。他那么多錢、那么大的見識都沒干成,說要處理,誰會買呀?他本錢足虧一回還能爬起來。擱我們縣里頭誰這樣虧一回,那不得褲衩子都賠光了!” “他那個什么秘書留在這兒一個月了,到處打聽都賣不出去。你愿意接手不正好壓壓價?” “這么晚了找上門去,叫人看出來了不肯讓價咋搞?” 施向南覺得又是溫暖又是感動。 朱大姐這番話可以說是句句都從她的角度出發了。 “你可是咱們云山縣本地人,那兩個不知道哪兒來的,說的話都聽不大懂,我不幫你還能幫他???” 朱大姐也有自己的一套說法:“再說了我看他那個秘書著急得很,估計也怕長時間不在老板身邊被別人搶了位置。我幫他找到你接手,這不也是在幫他嗎?” 施向南連聲道謝。 朱大姐笑著說:“你這瓜子食品廠要是真的能行,說不定咱們縣城里還能出個什么拿得出手的企業,多好??!” 她已經開始暢想未來了:“開了廠子那招工啥的不都得在咱們縣里來嗎?你那瓜子人人吃了都說好,我看這回肯定能行?!?/br> 那當然! 真要開起了食品廠,施向南當然不可能還傻乎乎地只做瓜子。 不過到底怎么樣還是要去看一看那批機器設備到底都有哪些東西。 目前只確定那里有施向南最需要的食品烘干設備,別的都還不清楚,而且也不清楚價格。 施向南問了朱大姐,她也沒想瞞著,全都說的掏心窩子的話。 “我沒問啊,因為在你之前壓根沒人想買!他一開口人家就直搖頭,壓根沒人想買,誰會去問價格?!?/br> “咱們都不清楚價格,明兒去了你正好可以裝作隨口問問,也好砍價?!?/br> “他那個老板,還有這個陳秘書,都不是咱們西北這片兒的人,不清楚咱們這里的天氣。不知道你現在急需他那些東西的?!?/br> “陳秘書一個外地人,又忙著處理機器,肯定沒空去到處閑逛,瞎打聽,說不定都還不知道瓜子的事。你可別先給說漏嘴了?!?/br> …… 方方面面全都考慮到了。 施向南就覺得,親媽也不過如此了。 因為這件意外之喜,施向南連在縣城里買房子的事兒都給忘了。 還是朱大姐主動提起:“明兒你要不要去把房子也看了?反正有時間?!?/br> 施向南答應下來,再三道了謝后,又跟朱大姐約好了明天去見那個陳秘書的時間,然后才回了林琴家里。 施向東還是住的招待所,所以他把新買的鍋、衣服啥的都到這兒來了。 想著明兒來這兒坐客車回去的時候再一起帶上。 施向南給的錢比較充足,施向東還按照妹子交代的那樣,給家里人買了點吃的喝的東西。 rou菜他沒敢買。 “現在天氣還不算冷,這要放一夜明兒他還得帶到車上去,萬一壞了就全糟蹋了……” 施向東指著自己帶回來的跟施向南說錢都花哪兒了。 但是施向南現在滿腦子都是設備的事兒,完全沒有心思聽他哥說這些小事。 倒是那幾口大鍋…… 施向南想起來,烘干設備在縣里。 不管是從交通運輸還是從人流量方面來說,她都不可能費九牛二虎之力把機器搬回施家洼。 那個距離鎮上都要走一個多小時的小山村里去。 干什么都不方便。 如果那個南方或者是國外來的老板沒有其它設備要處理的話,她可能要讓二哥和黃家兄弟倆一起到縣城里來煮瓜子。 然后用食品烘干設備快速烘干、入袋,然后出廠。 但根據施向南的猜測,既然朱大姐說對方原本是想做羊rou干的,那肯定也有蒸煮類的工具設備。 羊rou也需要通過調料烹煮入味然后才能搞成羊rou干吧! 總不能直接烘干? 要是對方什么都有,那她這幾口鍋、甚至那個買下來的老房子…… 不過仔細想想也不算浪費,那老房子墻都塌了,荒成那樣,她出錢買的本來就是宅基地。 家里房子不夠住,左右都是鄰居,也不可能隨便往外擴建。 正好回頭可以拿錢讓人在那塊宅基地上蓋新房,家里不管是老一輩還是小一輩搬過去。 家里住得會寬松很多。 二哥跟對象結婚的事也可以提上日程了。 “南南?南南?” 施向南回過神來:“大哥怎么了?” “沒事,我是想問你,還有沒有話要我帶回去?” 施向南搖頭,送走了施向東后,她才轉頭看向林琴。 想了想,到底沒有把心里在想的事直接說出口。 一切都等明兒看過房子、和那些待處理的機器設備之后再說。 六個零售員工早就回來交了工具和錢,下班回家了。 明天孫海要上班,就不能再來跟著一起賣瓜子了。 林琴說道:“我把孫海的工錢給結了,都記在賬上。你也知道,他手里一分錢都沒有,不結工錢他要餓肚子的?!?/br> 施向南點點頭,從林琴手里接過錢和賬本,快速確認了兩遍沒有問題后,倒是有點驚喜。 “今天真賣了九百八十斤?” 林琴也是開了眼界:“是啊,五個人回來得可快了!一會兒一趟!她們跟咱們三個賣瓜子的時候好像不一樣!也不知道都是去了哪里,怎么賣得這么快?!?/br> 施向南就坐下開始算賬。 今天一整天縣城里光是零售就賣出去九百八十斤瓜子,再加上她批發簽出去的紙張,加在一起穩穩地過了五千斤。 零售今天一天的毛利大概在三百五十塊錢,她拿到手的現錢就有六百多塊。 再加上另外那四千多斤瓜子預付了百分之五的定金,一共也將近上百塊,今天拿到手的錢差不多八百了。 這是縣里最掙錢的工人大半年的工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