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九零,我成了零食大王 第23節
“爸你有事在忙?走得開的話你跟我一起去三太爺家?” “哎?!笔╅_陽答應一聲,把鋤頭靠在墻角就去洗了個頭。 父女倆一起往三太爺家走去。 “在自留地里鋤地,你媽說叫我追點肥?!?/br> 施開陽問道:“瓜子在縣城賣得還行?” “可好了?!?/br> “那你怎么走得開?回來是有什么要緊事?” “我讓大哥幫忙看著呢,回來是想跟村里人說說合作的事?!?/br> 施開陽疑惑道:“合作?” 第30章 按理說施向南知道裴永年去了三太爺家。 在農村別人家里來客了不是什么大事急事不應該上門的。 可是沒有辦法,施向南的事就是急事! 也是大事! 跟裴永年走在一起的時候她給忘了,到家才想起來。 去了三太爺家,果然他們家里正熱鬧,尤其裴永年的姑姑裴遠紅,施向南要喊五奶奶的女人,心情好得很。 她正一臉笑容地拉著裴永年說話。 施向南說明了來意。 村里人的瓜子有一家算一家已經全被施向南收光了。 一點兒也不剩下。 她從縣城里托人給帶回來的信兒說瓜子在縣城賣得也很好。 村子里的聰明人早就在心里盤算著賣得好,村里的瓜子都叫她給收完了,接下來她會怎么辦? 村子里哪家沒幾個外村的親戚。 施向西談的對象楊娜娜家的瓜子不也被她三毛一斤給收走了嗎? 三太爺也想過這個問題,他家里頭想過這個的人不在少數。 因此施向南一來說有點急事要跟三太爺商量,他家的人愣了一下就很爽快地答應了。 “這就快晌午了,在我們這兒吃飯吧?邊吃邊說?” 施向南搖搖頭:“不了,我從縣城買了菜回來,我嫂子跟我媽正在家里做呢,一會兒就能吃上?!?/br> 施開陽也笑著說道:“我們家兩口鍋這些天就沒閑下來過,飯還是在我媽那兒做的。中午都跟三爺一起吃飯?!?/br> 三太爺樂呵呵地說道:“行??!” 走出來的路上,施向南就起了縣城的情況。 她手里的本子就沒有放下來過。 聽到施向南一筆一筆數字算出來的賬,三太爺和施開陽都是一臉的肅然。 三太爺人老成精,一聽就聽出來問題出在哪兒了。 半天賣出去四百多斤瓜子!一天起碼八百斤。 可現在陽娃家一天到晚那個鍋就停歇過,一天滿打滿算也就曬出來三百斤左右。 鎮上一天也要消耗掉五十斤。 這眼瞅著縣城里的瓜子賣不了幾天就沒得賣了??! 施向南沒有開口誰也不好意思先提,但她既然回來了,還一到家就來找了自己。 透露出來的意思已經很明顯。 這女娃娃是要帶著全村一起發財哪! 施開陽一家就那兩口鍋,一天到晚沒停過。 這些天他們已經把兩個親兄弟、還有老太太唐青娥的院子、施開陽家隔壁鄰居二嬸家的院子全都用上了,一天曬出三百斤瓜子。 聽起來這個數字已經很了不得了。 可現在施向南說縣城里一天能賣出八百斤! 怎么辦? 當然是要用別人家院子。 施向南在村里收瓜子,從不缺斤短兩,甚至也沒有讓村里人把瓜子挑好了她才收。 三毛錢一斤,連著蛇皮布袋稱出來多少就是多少,一分錢的零頭都不少給。 大家伙兒都很樂意把瓜子賣給她家。 人家收三毛賣六毛五那是人家的本事! 她家能想出煮瓜子來,還把瓜子的味兒煮的那么好,光憑這一點人家就該賺錢。 他們這地方習慣種葵花籽吃葵花籽有上百年了,別說什么煮瓜子了,連去賣瓜子的念頭都沒有過。 人家想到了、做了那是人家的本事。 有些事該認就得認、該服就得服。 可要是施向南自己愿意讓村里人除了賣瓜子外還能再多賺點,誰會嫌錢扎手? 三太爺施大力還記得第一天上會那天早上,他覺得陽娃家這小丫頭或許做個體戶真能成。 那時做夢也沒想到一轉眼他就背著人囑咐她有機會的話拉一把村里的鄉親。 更沒有想到這么快這小丫頭就真來拉拔村里人了。 “你的意思是要租用村里人的院子用來曬瓜子是吧?” 說話間就到了施開陽家院子。 瓜子的香味一陣更比一陣濃烈,施向西和錢秋雁都在廚房里忙,到現在也沒顧上出來跟施向南說句話。 張秀珍收拾好了桌椅已經拿著施向南買回來的食材去唐青娥家張羅午飯了。 施向南三人進了堂屋里。 施開陽招呼三太爺坐,施向南去廚房里把大嫂錢秋雁叫了過來,還提醒她把本子和筆帶上。 她一手拿搪瓷缸一手拿著暖壺去了堂屋里,先給四人一人倒了一杯水。 說起這種印著紅星的白搪瓷缸,還是施向南賺錢后在鎮上楊愛國那里買回來的。 以前她們家窮得喝水都只能用碗。 施向南從縣城出發到現在才喝上水,她狠狠喝了兩大口,緩過勁兒來,就攤開本子率先發言。 她先報了這段時間統計的數據。 然后直接說道:“眼下最要緊的就是曬瓜子,每天一定要保證一千斤以上的瓜子入袋、隨時可以發貨到縣城?!?/br> 現在是五家院子一起,每天曬出三百斤。 真要提高到一千斤或者更多,那就得十五家院子以上了。 “家里兩口鍋不夠用,具體需要幾口鍋一天才能煮出最少一千斤瓜子,這個問題是大嫂你要解決的?!?/br> 施向南頓了頓,給了點時間讓大嫂有所反應。 看她在本子上寫完了,她才繼續又說:“一千斤是最低數字,我接下來會開始搞批發,縣里、市里……以后省城也不是不能去?!?/br> 其他三個人一聽都驚呆了。 “省城?!” 施向南反而揚了揚眉,話說得自信極了:“我們的瓜子目前只此一家,大家都愛吃,在鎮上、縣里都賣得好,去市里、省城里怎么了?以后我還打算出省、把咱們羊灘鎮施家洼的瓜子賣到全國去呢!” 施開陽一時震撼得說不出話來。 倒是三太爺連連點頭:“好好好!有志氣!” 施向南對著老人家笑了笑。 “我們要搶在別人還沒有仿制出來相似的口味前,先把牌子打出去,讓大家以后想吃香瓜子就只認咱們家?!?/br> 她充滿野心地說道:“到那時候我就在羊灘鎮上、在云山縣城里開瓜子廠、食品廠。廠子開起來優先在咱村里招人,我給他們發工資!總有一天叫全國都知道我們施家洼!” 三太爺激動得臉都紅了,一拍桌子:“好!” 如果施向南什么都沒有在這兒給人畫大餅,大家當然不會信。 可她現在是有數據的。 縣城里不到半天時間賣出去了四百斤瓜子,施向南預估的每天八百斤只是一個最低數。 她招了五個人給她賣瓜子,連批發瓜子的都談好了一個。 后面瓜子的名聲在縣城里傳遍了,再有別人想來批發有什么問題? 縣里有本錢的人都想到批發,市里的人難道還會缺錢?難道就想不到? 所以施向南說的話都是極有可能實現的。 不怪年紀一大把的三太爺激動了。 連施開陽都激動得手有些哆嗦。 錢秋雁更是埋頭刷刷刷地寫個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