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蓋曜容華 第226節
漣卿沒有應聲,但默認。 洛遠安繼續道,“其實現在回想你們當時在宮中的場景,你和漣恒是根本就沒有心思爭這個儲君之位,但是漣宋,他變現得很正常,我當時想,應當是你們兄妹三人商議好的,整個府中總不能都是唱反調的,總要一個正常的,將顏面做足。但直到那天,也就是漣韻同我,魏少群,還有其他幾位大臣見這些挑選出來的宗親子弟的時候,漣宋說的每一句話都極其有邏輯,極其沉穩持重,而且條理清晰,很明顯,在當時留下的幾人中鶴立雞群,也只有他是最合適的,所以,當時所有人心里,漣宋就是最合適的人選,沒有之一。所以,當時漣韻同幾位老大人一起定下的儲君人選,就是漣宋,也就是你大哥?!?/br> 漣卿愣住。 是,大哥當時是同她和二哥說起過天子和幾位大人問起過這些問題,但并沒有告訴他們,他應答得最流利,最出眾,大哥特意隱瞞了他們,因為洛遠安剛才說過,幾人都在一起的,所以他們之間不存在不知道相互的情況,而且,大哥也確實說起過聽過其他其人說起封地的治理之事。 那大哥為什么要隱瞞他們? 大哥應該很清楚,在那些人里,他是最合適的才是…… 滿頭疑惑中,漣卿看向洛遠安,“那后來呢?” 后來他們離京,爹娘入京,應該就到了爹同姑母說起,儲君之位不要立大哥,而是立她。 如今看,這其中還藏了端倪。 洛遠安看向她,沉聲道,“說這之后的事情之前,要先說另一件事,你還記得生辰宴上,御史臺有一個孟行的人,當時出來彈劾你嗎?” 孟行? 漣卿頷首,雖然她記不得這個名字,但生辰宴彈劾她的御史臺只有一個人,那這個人就是孟行。 洛遠安點頭,“你仔細回憶下,他說了哪些事情,你還記得嗎?” 漣卿陷入思緒,當時生辰宴上發生了很多事,但關于她和淮陽郡王府的事情她都記得,“事情的起因,是東宮臨政,在說道東宮也在生辰宴臨政的時候,孟行忽然出列,說景王謀逆一案,尚有隱情,而且特意說,以為東宮明日就要臨政,所以,必須今日說清楚。他特意提了一點,說過往對景王叛黨的核查之中,并未將淮陽郡王府列為景王同宗,但景王同淮陽郡王府是乃同宗一脈,淮陽郡王府祖輩曾是景王府,也就是早前的和景郡王府過繼,但此事被人掩人下了,借此開始將景王謀逆之事相關之事引導了淮陽郡王府頭上,當時大殿中都是驚訝之聲,可見,知曉景王府和淮陽郡王府這層瓜葛的人不多,其實我也不清楚,也是當日在生辰宴上才知曉的?!?/br> 洛遠安頷首,“不錯,不僅如此,孟行還說了薛仁書早年曾在淮陽求學,同你父親是同窗,而且兩人私交甚好,也一道外出游歷,但此事要么疏漏,要么被遮掩。而且,在景王謀逆前幾月,薛仁書與你父親私下頻繁見面,也有證據在。但當時,在從嚴查辦景王余黨的時候,卻單單沒有淮陽郡王府,而種種蛛絲馬跡,當時負責查辦的巡察使馮志遠都沒發現?!?/br> 馮志遠,漣卿也忽然想起。 她怎么忘了馮志遠? 邵澤志,馮志遠,薛仁書,一個念頭忽然在漣卿心底涌起…… 第150章 背后 當時家中出事,她同二哥走投無路。 二哥不得不去京中尋邵澤志,寄期望于邵澤志身上。 她當時沒同二哥一道,因為二哥其實也怕危險,所以讓她留在原處等他那三天,她畫了印象中的所有人同淮陽郡王府的干系圖,忽然想通的一點——沒有人會幫她和二哥,因為關系放在明面上,人人自危,而且也會被人監視,所以,當時她唯一想到的能幫他們的人,只有兩個,一個翁老先生,一個陳修遠。 陳修遠山高水遠,翁老先生就在國中,所以后來她和二哥一道去了貫城尋翁老先生幫助,翁老先生也確實在替二哥奔走…… 同樣的道理,邵澤志,馮志遠,薛仁書,看似全然沒有關系的三個人,其實暗線里,都同淮陽郡王府有著某種聯系,但又不會輕易被人發現。 邵澤志讓她的進入了姑母的視線,也讓同為淮陽郡王府這一脈宗親的大哥和二哥有了成為儲君或天子的條件;馮志遠是負責清查景王謀逆一案的巡察使,但馮志遠刻意回避了淮陽郡王府在很早之前是從景王府一脈過繼,且景王之亂之前,景王身邊的心腹薛仁書同父親走動密切;而薛仁書,也就是薛叔叔,父親的同窗,有時候會來家中看望爹和娘親,而且,也喜歡同她和大哥、二哥三人聊天說話…… 這些蛛絲馬跡,其實通通都指向淮陽郡王府。 早前,不會有人將這三個人同淮陽郡王府聯系在一起,甚至,沒有會將三個人聯系在一起,因為根本毫無瓜葛;但其實,如果邵澤志算立儲之事的提議者,馮志遠就是更早之前將淮陽郡王府摘出景王之亂的人——這兩人,即便溫漫同大哥有婚約,但除此之外,都幾乎未與淮陽郡王府走動,而真正在其中當傳話筒的人正是薛仁書。 景王之亂是十余年前就發生的事…… 這是一場從十余年前就開始布局的陰謀,根本不是朝夕。 漣卿抱著沒想好的手微微顫了顫,所有的這些蛛絲馬跡竄在一起,細思極恐…… 而暖亭中,洛遠安繼續道,“孟行當時并未止步于此,還透露了一件事,說漣韻在定下你做儲君之后的幾日,大理寺曾收到過密信,有人告發淮陽郡王府與景王之亂有關。當時親自cao辦此事的,是前大理寺卿常玉常老大人,而常老大人正是在cao辦此事之后的不久病逝了?!?/br> 漣卿當然有印象,當時孟行的這番話一度讓朝中陷入恐慌。 從早前的景王之亂,淮陽郡王府毫發無傷,全身而退;到十余年后,有人密信至大理寺,此事在常玉常老大人手中不了了之,而后,常老大人病逝,如果不算后來淮陽郡王府的一場大火,其實,爹娘和大哥平安回了淮陽,那淮陽郡王府還是毫發無傷…… 所以,當時孟行說的每一條都沒有錯。 先有馮志遠不查或漏查在先,后又有常玉常老大人病逝,兩次淮陽郡王府都躲過了滅頂之災,不會那么巧合,是有人在背后出謀劃策…… “朕記得,姑母生辰宴上,孟行這一出雖然不算受定遠侯指使,但確實是被定遠侯當做了刀使?!睗i卿腦海中竄到了一處。 洛遠安緩緩轉身,“你要知道,朝中從來都不是只有兩方勢力,兩方人在抖,也并不是非黑即白。但定遠侯這處,他的確是想要你性命,因為,你擋了信良君的路……” 漣卿想起當時生辰宴上,定遠侯先將淮陽郡王府推到風口浪尖,讓所有人都對淮陽郡王府參與了謀逆一事深信不疑,然后名正言順將信良君推到最合適的儲君人選上,當時,除了定遠侯的心腹,還有不少朝臣,都跟隨定遠侯一道,推舉信良君為東宮儲君。 如果不是信良君對姑母沒有不臣之心,當時的場面會如何其實沒人能說清…… “我剛才說,要先將生辰宴上孟行和定遠侯的事情說清楚,才能繼續說后面的事。那你應該也想到了,當時你回西秦,在浣城-袖城-淮陽一線截殺你的人,就是定遠侯?!?/br> 洛遠安說完,漣卿也跟著回憶。 是,晉州是永寧侯的地界。 定遠侯是在特意選在永寧侯的地界截殺她,她如果真死在晉州,就會將永寧侯府拉扯下水,永寧侯也一定不會善罷甘休。 西秦國中,永寧侯府和定遠侯府都是一方梟雄,這件事情鬧得越大,天子越不好收場,其實就越容易不了了之。 陳影當時中的箭矢上淬了毒,是根本沒打算留余地,見她露面就格殺勿論。因為對定遠侯來說,讓她死在晉州,遠比淮陽這樣的地方更不留人口舌。 “所以,淮陽郡王府的大火,也是定遠侯讓人放的?”漣卿沉聲。 洛遠安搖頭,“我覺得不是,定遠侯的目的很明確,他要你的性命,因為你擋了信良君的路;但既然你都不在淮陽局王府,他沒有理由放火燒了淮陽郡王府。你想,如果他要針對淮陽侯府,根本不用等到你回西秦之后,所以,不是定遠侯……” 洛遠安說的不錯,不是定遠侯。 漣卿也想起陳修遠說過,姑母告訴他,淮陽郡王府大火一事很蹊蹺,姑母也沒查出背后的人是誰,所以才提醒陳修遠,讓他小心。 姑母不知曉,洛遠安應當也不知曉。 這條線索到這里斷了? 漣卿眸間微滯,不對,“你之前是說,因為姑母忽然病重,所以尋了大哥,還有其他幾個宗親子弟入京,想定下儲君人選,最后定下的人是大哥。但這里有件事我沒想明白……” 漣卿皺眉看向洛遠安,“姑母不是病重了,服用了太醫的藥才勉強支撐到見過幾個宗親之后,然后定下儲君人選,那姑母怎么還會有精力,下詔冊封我為淮陽郡主?我爹怎么告訴她要將儲君之位從大哥這處換成我?還有那年正月,如果天子病重,是誰讓禁軍來淮陽城抓了我爹娘,大哥回京?” 洛遠安淡聲,“我?!?/br> 第151章 遺漏 漣卿愣住,洛遠安…… 洛遠安沉聲道,“那時候漣韻病重,每日只有一兩個時辰是清醒的,我一直在寢殿守著她,心中的念頭越見明了。如果漣韻病逝,漣宋登基,那我還有什么?” 漣卿看他。 他繼續道,“我苦心在朝中經營這么久,培植了這么多勢力,過往從來沒有上君臨朝的先例,但漣韻病中,朝中上下都是讓我臨朝的聲音,我既然都已經做到了這一步,為什么不再進一步?” 洛遠安緩步上前,“我為什么要把唾手可得的江山拱手讓人?早前那些被人當狗使的日子,早前那些世家都還在,我如果從上君的位置上退下去,我拿什么報復回去?” 洛遠安難得的目露猙獰,是情緒回到了那個時候,融為一體,“我如果死了,那些世家會放過洛程和洛渺嗎?洛家那些亡魂白死了嗎?你知道接連高燒三日,被人丟在狗窩里等死羞辱的滋味嗎?我知道……” 洛遠安說完,雙手撐在桌沿上,俯身看她。 陳壁想上前,還是沒有,只是從旁看著,確認安全就是。 漣卿繼續看他,冰冷道,“然后呢?” 漣卿的話似是才將他從當時的情緒中拽出來,洛遠安沉聲道,“然后,我以漣韻的口吻下旨冊封你為淮陽郡主,公主儀駕,為了怕人懷疑,所以還一并送了古冊典籍給你,讓人知曉這是我和漣韻一起商議的決定,就不會有人懷疑這件事同漣韻無關?!?/br> 漣卿皺眉,“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是,拔高你在宗親貴女中的位置,因為對幾大世家來說,他們要的宗親貴女登基,誰登基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所有的貴女里,你是公主儀駕,一旦漣韻駕崩,我可以順勢推你上那個位置,而其他的世家也不會從旁阻攔,他們只會將計就計?!?/br> 洛遠安說完,漣卿倒吸一口涼氣。 她同大哥,二哥早前都認為這旨詔書的冊封,是宣告她同儲君之位無關,但沒想到這才是暗潮涌動的真正開始。 洛遠安才是真正深諳朝中手段的人,也是洛遠安的這步棋,將所有的事情推回到了早前的軌道上。 “那后來呢?我爹為什么會同天子說,要把儲君之位從大哥變成我?這中間出了什么紕漏?”漣卿看他。 洛遠安道,“還不明顯嗎?你爹娘是因為天子密詔入京的,當時漣韻是想同他們叮囑漣宋的事,但漣韻病重,每日只有一兩個時辰是清醒的,想要她見不到你爹娘很容易,想讓你爹娘以為見到的是天子也很容易。病榻在屏風后,天子臥病,屏風后能依稀見到病榻上身影,說話的聲音很細,我在一側傳達,你爹娘不會懷疑,見到的根本不是天子,天子也根本沒見到你爹娘。我暗示過你爹,天子最后還是決定讓你做儲君,你爹想見天子,但是那時候已經見不到了……” 漣卿詫異,“那我爹怎么會同姑母說?” 洛遠安繼續道,“那時候漣韻病重,一直在寢殿休息,朝政都是魏相在代為執掌。我暗示過你爹之后,漣韻病情就加重,一連昏迷數日,你爹娘那個時候就已經離京了。你爹同漣韻說起此事,是之后押解入京?!?/br> 漣卿皺眉,正月初一,京郊寺廟,終于到這里了。 洛遠安淡聲道,“孟行也提起過,那時候有人密信大理寺,說淮陽郡王府與景王謀逆之事有染。朝中人人都知曉景王之亂是忌諱,因為景王之亂讓天子失去了所有親人,所以天子對景王的黨羽寧錯殺不放過。你應當能想到密信是誰讓人送的?!?/br> 漣卿輕聲,“定遠侯,他聽說了姑母要立大哥做儲君的消息,而當時姑母病重昏迷,如果忽然駕崩,那大哥就會即位,所以定遠侯會做這件事,同之后生辰宴上舊事重提一樣,如果大哥的儲君之位來路不正,那天子駕崩,西秦內憂外患,他就可以扶持和慫恿信良君上位。信良君和旁的宗親不同,信良君手握重兵,定遠侯也在朝中全是滔天,如果信良君登基,這些世家只會措手不及?!?/br> 洛遠安輕嘆,“你是很聰明,他就是打得這個主意……” “常玉常老大人的病故呢?”漣卿看他。 洛遠安搖頭,輕聲道,“漣卿,我不知道的事情很多,包括常玉的死,我并不知道背后黑手是誰。方才說了那么多,你應該能體會,朝中慣來都是多方勢力在角逐,制衡,不是哪一家能單獨造就的局面,這些暗潮涌動里,必然有我們都沒有留意到的人和事。我能告訴你的事,當時漣韻昏迷,常玉戰戰兢兢拿著大理寺卷宗來尋我,問我此事怎么處理,我告訴他,先押解入京?!?/br> 漣卿抱住沒想好的手,不由握緊。 洛遠安繼續道,“我方才說了,我不甘心從上君的位置上離開,這件事情可以做文章的地方太多。定遠侯讓人呈上來的證據,就死扣著兩條,淮陽郡王府同景王府同宗,薛仁書同淮陽郡王私交甚好,景王之亂前曾走動頻繁。這些證據,可以置淮陽郡王府與死地,也可能就是廢紙,但如果淮陽郡王府闔府因為此事押解入京,入大理寺候審,你被逼走投無路,我給你暗示,只要你知道怎么做,你做儲君,家人平安,你說,你會不會對我言聽計從?” 漣卿僵住,也一陣惡寒。 洛遠安淡聲,“你會。所以我讓禁軍到淮陽押解淮陽郡王府的人入京,但又讓禁軍和大理寺上下對此事不能聲張,因為事關儲君之位,必須慎重,秘而不發。卻沒想到你和漣恒逃了出去,押解入京的人只有你爹娘和大哥,但你和漣恒下落不明,這在我意料之外,在確認你的行蹤之前,淮陽郡王府的事,我只能讓大理寺一直秘而不發,因為我要的人是你,在找到你之前,這些籌碼不能有閃失,但我沒想到,你離開了西秦……” 漣卿攥緊指尖,“我二哥呢,他一直在因為這件事奔走,你不知道他下落?” 洛遠安輕笑,“我剛才說過了,朝中慣來都是多方勢力在角逐,制衡,不是哪一家能單獨造就的局面,這些暗潮涌動里,有我能留意到的人和事,也有我留意不到的。譬如,常玉忽然病逝,常玉手中,包括大理寺內所有關于這次舉報淮陽郡王府的證據通通消失了,不翼而飛,不蹊蹺嗎?” 漣卿微怔,常老大人病逝,所有卷宗不翼而飛…… 洛遠安輕嗤,“那我還告訴你,在這些卷宗不翼而飛之后,你爹在大理寺中寫了血書喊冤,再加上常玉病逝,此事不得不提出重審,這一切不巧合嗎?” 漣卿愣住。 洛遠安笑了笑,“常玉怎么病逝的,卷宗如何不翼而飛的,你爹怎么剛好就這么巧,在這兩件事情之后寫了血書喊冤重審,這些,都不得而知了。你可以慢慢回憶的事情和細節應該比我多,我知道的就這些了,漣卿,我答應你的都做了,希望你信守承諾……” 漣卿腦海里還在嗡嗡作響,所有的畫面匯聚在一處,血書,卷宗,喊冤,還有二哥書信里,家中的事有轉機了,靜候佳音…… 給二哥出謀劃策,在背后奔走的人是翁老先生。 翁老先生是爹的老師。 又是一個表面看起來同淮陽郡王府關系不深的人,和邵澤志,馮志遠,薛仁書一樣。 邵澤志,馮志遠,薛仁書,翁老先生,還有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