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全食美 第182節
不告訴蘇北海的原因有很多,第一,現在前景未明,說了也是白說; 第二,如果他們去州城開美食城,雖然確實可以幫助五公縣提高聲譽,但稅收就算州城的了。 單純從這個角度來看,對蘇北海幾乎沒有任何好處。 可現在他知道了,那么無論是師雁行還是王江,抑或之前那些真真假假想參與的人,就必須真干出點名堂來。 因為你在本地父母官面前掛了號了! 開弓沒有回頭箭,退不了了! 當天晚上師雁行就去了聚云樓。 王江聽說后沉默半晌,“你打算怎么辦?” 師雁行緩緩吐了口氣,“分一成半干股出來吧?!?/br> 州城不是那么好混的,可如果能有一位知縣幫他們背書,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王江也是這個意思。 恐怕蘇北海自己也是這個意思。 如若不然,今天不會開這個口。 蘇北海跟杜泉又不一樣,他能斂財的途徑并不算很多,最關鍵的是家底不夠厚。 而且他只要收了銀子就真給辦事兒。 所以這一成半干股絕對能夠發揮最大的作用。 商戶們主動讓一部分利,換來堅固的靠山; 蘇北海大開方便之門,換來自己向上爬的敲門磚…… 各取所需,皆大歡喜。 新家各處塵埃落定已是七月中旬。 母女三人坐著新馬車又回郭張村上墳,不消細說。 那村學的趙先生特意來找師雁行匯報教學進度,師雁行很滿意,現場又續了一年約。 母女三人帶著胡三娘子回的,走時卻成了六個人:師雁行挑了村學中成績最好的兩個女孩子,一個十二歲,一個十三歲,宣布她們成為師家好味第一屆實習生。 只學了一年多點兒,學問嘛,自然算不得多高深,但是常用的幾百字都會讀寫,基礎算數也精通,這就很夠用了。 實習期待遇是包吃包住,管四季衣裳,正式月錢等實習期過了再談。 都是肯吃苦能上進的好孩子,沒有意外的話,基本都能留下。 這兩家接到通知時都歡喜瘋了。 雖說之前師雁行就曾承諾,女孩子們只要成績夠好,就都能去城里干活。 但承諾畢竟只是承諾,在這一天真正到來之前,大家總覺得心里沒著沒落的。 兩家人對著師雁行和江茴千恩萬謝,把平時攢的不舍得吃的好rou好菜都端出來,晚上又跑去桂香家取經。 可把桂香這悶葫蘆給整不會了。 我又沒去干過,我哪知道??! 想了半天,只憋出一句,“少說話,多干活,聽颯颯的錯不了!” 兩家人跟捧了圣旨似的回去了。 有幾個男娃的家長看得眼熱,偷偷跑來試口風,意思是俺不考科舉了,能不能也去做工? 那天底下那么多讀書人,可一年才能考中幾個? 這要是考不中,不白讀了嗎?還不如現在就去換點實實在在的錢抓在手里。 都不用師雁行說話,就被周圍的鄰居給攆回來了。 做什么春夢呢? 合著啥好事都是你家的唄! 那考不上怪誰? 你自己不爭氣唄! 離開前的那天早上,兩個女孩子的家人都出來送,站在路口手拉手掉淚。 縣城畢竟遠,這一去,只怕要逢年過節才能回來。 女孩子們長了這么大,還是頭次離家,分別之際到來,家人們越發覺得忐忑。 倒是那兩個姑娘一直對城里的生活十分向往,又信得過師雁行,又有伴兒,倒是瞧著還好。 “爹娘,你們放心吧,等我給你們掙體面回來!” “颯颯姐在呢,還有苗苗姐,怕啥?過年回來我給你們扯布!” 說得眾人又哭又笑。 當娘的抹著淚道:“唉,這機會不容易,去了千萬好好做,少說話多干事……城里不比咱們鄉下,貴人多,規矩也多,你,唉,你千萬自己保重?!?/br> 兩個姑娘帶著自己的行李,上了其中一個女孩子的哥哥駕的牛車。 師雁行她們那邊坐不開,便由家屬跟著送過去,正好也認認門。 胡三娘子駕著馬車在前面走,那匹奶牛紋的馬兒咯噔咯噔跑得起勁,長長的鬃毛甩啊甩,被陽光一照,金絲一般璀璨。 中間停下休息時,胡三娘子就對師雁行笑,說她是菩薩。 師雁行連連擺手,“我可不是什么濫好心,說到底,也是為了自己的買賣罷了?!?/br> 你看,村學這么一弄,頂了天一年幾十兩銀子的本錢,可師家好味的高素質員工苗子卻可以源源不斷,隨用隨取,不必費時費力去外面搜羅調教了。 胡三娘子不以為意,扭頭看著后面兩個嘰嘰喳喳的姑娘臉上燦爛的笑。 “甭管您怎么說,到底是做了善事,這就夠了?!?/br> 村子里的姑娘們有了這個出路,日后就能挺直腰桿子做人。 而村里的老人們一看姑娘們鐵定有出路,必然不會再像以前那樣作踐女娃。 這么一代傳一代,日子就越來越好啦。 親眼見了這場景,胡三娘子不禁又是難過,又是高興。 難過的是自己不曾遇到這種好事,以至于一前半生孤苦飄零,飽嘗艱辛。 可眼見著別的小姑娘有大好的前程,她也就跟著高興起來。 如今有了大宅院,空屋子也多,除了胡三娘子和郭苗等人是二人間四人間,余者小丫頭們都是六人間,八人間。 新院子走的是地龍,不盤炕,各處用的都是小木床。 因屋子寬敞,每間分東西屋,八個人住也綽綽有余。 各自都有的洗漱銅盆、手巾,衣箱衣柜,床四周拉簾子,中間還隔著那么大空地兒呢,就跟小單間差不多了。 兩個姑娘到了之后,由郭苗帶著登了記,領了當季的衣裳和梳頭的家伙,一邊往前面倒座房走一邊說規矩。 “早晚飯都在家里吃,這會兒不知道你們分到哪兒,午飯都在店里……對了,早上要做cao的,別太貪睡?!?/br> 胡三娘子、李金梅、姚芳、郭苗等人資歷最深,地位也高,連帶幾位護院,要么隨師雁行住東跨院,要么隨江茴住正院廂房,是不在倒座房住的。 “做cao?”兩個姑娘面面相覷,只覺得這些詞匯怎么這么稀罕? “就是早起跟著活動活動手腳,發發汗,活活氣血,身子骨好了,不生病的。 對了,咱們這兒每年都有員工體檢,掌柜的掏腰包,可好了,日子久了你們就知道了?!?/br> “到了,你們就住這屋?!惫缤崎_門,指著靠窗的位置說,“那邊是作坊那邊做活的,人都極好的,要不了幾天,你們就能混熟了?!?/br> 兩個姑娘聽得心花怒放,進去一看就高興壞了。 “好亮堂,喲,還有那么好的箱子和簾子,都給我們使嗎?” 農家院落大多逼仄,家口又多,還飼養家禽家畜,好屋子平時都是長輩住的,這些沒成家的孩子們都擠在一個炕上,難免臟亂。 看看這窗明幾凈的,還包吃包住,這哪是來干活啊,別是享福來了吧? 看著她們,郭苗就想起曾經的自己,既驕傲又激動。 待收拾齊整,差不多就是晚飯時間了,兩個姑娘一路上午飯都沒正經吃,這會兒早餓得肚子咕咕叫。 可到底初來乍到寸功未建,一時不知該如何是好。 正猶豫呢,忽見幾個小姑娘手拉手回來,見她們干坐著,先是一愣,然后就笑了。 “你們就是才來的那兩位jiejie吧?走,咱們吃飯去!” 兩人正遲疑,郭苗出現了,眾人紛紛問好。 郭苗笑道:“都認識了吧?以后都是同事了,好好相處,都別傻站著了,吃飯去?!?/br> 兩個郭張村來的姑娘小聲問:“我們才來,一點活都沒干呢,也有飯吃?” 旁邊幾個小孩兒就笑,“掌柜的人可好了,才不計較這點,以后咱們多干活,掙回來就是了!” 天氣漸漸熱起來,大家胃口都一般,晚飯吃的比較簡單,是醬胡瓜、油燜辣椒、涼拌豆腐皮、紅方豆腐乳等幾樣下粥小醬菜,配酸辣蛋花疙瘩湯,還有幾大鍋包子,管飽。 那包子一個就有□□頭那么大,褶皺里都冒出油來,滋潤潤的誘人。 掰開一看,好家伙,豬油渣蘿卜干餡兒的! 伴著熱氣一股濃香涌出來,油汪汪亮閃閃,簡直香死個人。 兩個姑娘的眼珠子差點瞪出來,“你們天天吃這個呀?” 這不過年的飯嗎?! 如今村里大家伙都掙錢了,隔三差五也能見到油星兒,可也沒見誰家舍得給長工們這樣的伙食。 旁邊一個小胖妞兒就道:“這算什么,隔三差五還燉大豬頭呢!又香又爛,直糊嘴!” 新來的小姐妹面面相覷,總覺得簡直跟做夢似的。 這就是縣城里的日子嗎? 真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