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全食美 第126節
怎么回事? 是出什么事了嗎? 還是有什么重要人物要來? “張大哥?!睅熝阈谐蛄藗€空子,悄悄挪到相熟的門子身邊小聲問道,“這是怎么了?” 張忠正忙著呢,冷不防被嚇了一跳,差點罵人,低頭一看是她才剎住。 “姑娘哎,今兒可沒空跟你磨牙了,忙著呢。天兒熱,你也別曬壞了,快家去吧?!?/br> 師雁行眼珠一轉,一溜煙兒跑了,結果沒一會兒工夫,就從街角提了一大壺綠豆冰飲果子雪水兒來。 “幾位大哥辛苦了,來來來,先吃碗雪水兒潤潤口?!?/br> 正熱呢,她立刻跑出來滿頭汗,兩腮通紅,有汗珠順著鬢角往下淌,可一雙眼睛卻亮得嚇人。 張忠又是好氣又是好笑,這丫頭怎么就不知道放棄? 可忙活了這半日,他們也確實累慘了。 熱,就是一個字,熱! 明晃晃的大太陽簡直要把人曬干,扭曲的空氣直往臉上撲,人活像站在蒸籠里。 熱汗出了干,干了又出,前胸后背都是白花花的鹽粒子。 再看那銅壺,甜絲絲涼沁沁的味兒直勾勾往人鼻孔里鉆,那涼意從里頭滲出來,遇見外面的熱空氣,迅速在壺壁上凝了層水珠,圓滾滾清爽爽,看著就饞人。 張忠狠狠咽了口唾沫,突然覺得本就干渴的喉嚨跟點了把火似的,干刺刺地疼起來。 另外幾個門子也是又熱又渴,見了這壺直如見了絕世美人,眼睛都挪不開。 張忠往四下看了看,難得有個空,一咬牙,“罷了,快喝了?!?/br> 論理兒,當值時是不許吃喝的。 可這么熱的天,誰受得??? 師雁行聽罷,忙將順手買來的幾個大碗一溜兒擺開。 張忠伸手接壺,“罷了,你還沒個壺沉,我們自己來?!?/br> 小姑娘家家的,大日頭底下滿地跑,這是玩兒命呢。 誰都不容易,他還沒喪良心到這般田地。 師雁行確實夠熱的,黑頭發被曬得發燙,讓人懷疑會不會下一刻就燒起來。 聞言她也不推辭,順勢退到墻根兒下的陰影里。 那雪水兒其實就是升級版的綠豆湯。 綠豆加冰糖大火熬爛了,撈去外皮,擠上幾滴薄荷汁兒,再撒一點糖桂花。 關鍵點就在于放涼后里頭加冰,簡直就是炎炎夏日的必備佳品。 張忠等人都一口氣喝了好幾碗,頓覺五臟六腑都跟著舒坦,這才像是重新活過來。 看他們五官舒展了,師雁行這才試探著問是不是出什么事了。 有個門子喝美了,心情好,口風就沒那么緊,聞言笑道:“嗨,確實是大事,今年西邊不是有幾個州府大旱么,糧食減產,朝廷便十分看重剩下的。如今派了欽差大人四處核查各地田產……估摸著這幾日就到咱們這邊了?!?/br> 這消息瞞不了多久,且張忠也覺得師雁行會來事,口風也緊,倒不怕她四處亂講,故而沒有阻止同伴說話。 師雁行懂了。 朝廷欽差到,那絕對是一等一的大事! 若這趟弄好了,保不齊政績又添一筆; 若弄不好了,且不說加官進爵,能不能保住現有烏紗還不一定呢! 如此大事,由不得蘇北海不緊張。 但這些對師雁行而言都不要緊,太遙遠了。 此時她腦海中盤旋的只有一個念頭: 我的機會又來了! 不就是地方政府接待么? 這個我熟??! 第86章 雪糕 “老爺回來了, 快備水!” 蘇北海進門時渾身都被熱汗濕透,活像水里撈出來的。 他都顧不上和潘夫人打招呼,先彎腰在銅盆里搓了兩把臉。 清涼的井水劃過皮膚,帶走了黏膩的油汗和大部分燥熱, 蘇北海愜意地吐了口氣。 潘夫人又命人換了一盆新水, 蘇北海重新搓香胰子洗了, 這才起身去里面換衣裳。 潘夫人親自跟過去,見他里衣都被汗打透了緊貼在身上, 十分心疼, 親自擰了一回手巾。 才在外頭奔波幾天,蘇北海的脖子、臉就跟身上兩個色了, 倒真有些勤懇辦差的意思。 他接過手巾在身上抹了幾遍, 換上輕薄的家常綢衫, 這才覺得重新活過來了。 “欽差大人要住的屋子,可準備妥當了?” 按照規矩, 打頭的幾位大人是要留住縣衙的。 潘夫人點頭,倒了一杯薄荷茶與他。 “我都親自看過了, 一色陳設都是不打眼的,又額外請人從外面移了幾叢竹子來, 既清涼又風雅?!?/br> 欽差大人下行自然陣仗不小,但真正要緊的只有三位:欽差和兩位從官。 這三人明面上都是朝廷派來的人, 實際上相互制約, 相互監督,分明哪個都不能怠慢了,可明面上又要根據官階大小分出個高低來。 這其中的度如何把握才是關鍵。 蘇北海聞言點頭, 先將那茶吃了半盞才道:“就是這樣才好?!?/br> 雖說明面上是下來看糧, 可誰知他們身上有沒有別的旨意? 萬一奢靡太過, 傳到陛下耳中,指不定是個什么結果。 還是穩妥些的好。 潘夫人給他倒了茶,又說:“屋子擺設倒不要緊,都是現成的,又有舊例,咱們不過在此基礎上略作增減也就是了,為難的是這十日的伙食供應?!?/br> 朝廷派出來的欽差兵分幾路奔赴各地,他們要接待的這一路,將會在五公縣內待滿十天。 十天,三十頓飯,潘夫人想想就頭疼。 蘇北海壓力也很大。 這是他上任三年以來第一次接待欽差,容不得一點差池。 “這確為重中之重?!?/br> 蘇北海輕輕拍了拍大腿,悠悠吐出口氣。 下到各處查糧本就比不得督造、查案、抄家等差事,油水既不大,又不容易立功。 偏偏又是這個天氣…… 蘇北海自己在外面奔波幾日尚且覺得心煩氣躁,只恨無處發泄,可想而知那些平時養尊處優的欽差大人們四處奔波過后的心情。 心情不好的人格外難伺候,這是三歲孩童都知道的道理。 而現在,蘇北海就要面臨這樣的挑戰。 怎樣既顯示出自己的清廉和兢兢業業,又讓欽差大人們覺得舒服? 難! 太難了! 夫妻倆正低聲討論,忽聽外面有人來報,說是師家好味的掌柜親自送點心來。 若在平時,蘇北?;蛟S還會聽一聽,可此時哪里還有什么心思?當即皺眉。 潘夫人見了,忙對下人斥道:“沒見老爺正忙著嗎?大熱天的,誰還吃什么點心!打發她去了就是?!?/br> 然而外頭那人收了好處,只得硬著頭皮講完。 “小人該死,只是那掌柜的說是今日新琢磨出來的冰點,最是清涼解暑,消煩止膩,除了老爺和夫人再沒別人配吃,并沒敢在外面貿然售賣,特意送來請老爺和夫人嘗個頭茬。 小人想著連日來老爺四處奔波勞碌,辛苦至極,這才……” 蘇北海本不耐煩聽這些,可“冰點”“清涼解暑消煩止膩”幾個字一入耳便心頭微動。 “拿進來?!?/br> 潘夫人猜到他的意思,道:“這倒是巧了。以前她給鄭家和孫縣丞家cao辦的幾次席面都很妥當,不如……” 孫母有消渴癥是大家都知道的事,難為秦夫人這么多年伺候得妥妥當當,更難為那師雁行小姑娘家家的有那樣的本事,讓老太太壽宴盡興。 還沒發??! 許多參與宴會的人都非常不解,一度懷疑孫母的消渴癥是不是好了? 因為好多菜明明都是甜的呀! 蘇北海托著茶盞,用杯蓋輕輕刮著茶面,忽然來了句,“就這么巧?” 天熱了也有一陣子,怎么早不送來,晚不送來,偏偏就是欽差要到了,她就巴巴送來了。 潘夫人笑道:“也未必就是有人走漏了風聲。這幾日咱們衙門內外的人處處進進,有心人看也看見了。 他們又是商戶,消息本就靈通些,又與那鄭家往來甚密,聽說如今他妹子就在鄭家上學,許是聽他們講的也未可知?!?/br> 鄭義的產業大部分在五公縣,卻不是全在,他本人又與州里的幾位大人頗有往來,早一步聽到風聲也不是稀罕事。 蘇北海順著一想,也就丟在一邊不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