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全食美 第104節
人怕出名豬怕壯,來飯館搗亂不外乎三種可能: 一是同行嫉妒,故意派人搞破壞,常見的招數是偽造點食品健康問題,攪得店開不下去。 一開始師雁行也是這么想的,但那兩人沒這么做。 二是無賴眼紅,想來混點錢花花。 但師家好味早在開業之初就跟本地衙役們打好關系,后來更有鄭平安隔三差五就帶著一干差役們出入,有眼睛的人都知道她跟衙役們關系好,等閑無賴根本沒這個膽子招惹。 第三種可能還是眼紅,但對方有點勢力,想將下蛋金雞據為己有。 這個人會是誰呢? 剛才跟他們交鋒的過程中,師雁行就一直在琢磨可疑對象。 競爭對手?本地幾家老字號酒樓? 還是那句話,自己跟街頭衙役們混得爛熟,幾乎相當于衙門的半個自己人,尋常酒樓會主動招惹嗎? 就算招惹,也應該會首選第一種方法。 最了解你的是敵人,同行最知道同行怕什么,只要隔三差五弄點幺蛾子出來,師家好味想正常經營下去都難。 到時候要么從縣城這片舞臺黯然退場,要么低價出售。 那時候他們再趁火打劫豈不是好? 這無疑是成本最低、見效最快的法子。 有可能,但可能性不高。 就算是酒樓,背后也一定有靠山。 所以歸根結底,師雁行要找的還是最后面的cao盤手。 只有找到真兇,才能斬草除根一勞永逸。 是官! 一定是官! 說句不中聽的,若真論及五公縣地頭蛇,鄭家絕對是數一數二的! 她師雁行公然跟小官人叔侄相稱,二少奶奶又隔三差五帶著小輩們過來玩,好得跟一家子似的……誰會想不開輕易招惹? 師雁行就不信之前沒有土著眼紅,但都沒動手,為什么? 還不是看鄭家的面子! 現在又為什么動手了? 因為是官! 只有官員才能如此不將鄭家放在眼里。 不過五公縣內排的上號的大小官員也有十來個,會是誰呢? 官職太低的不予考慮,芝麻小官恐怕還斗不過地頭蛇。 太大的么,師雁行天天往孫良才孫縣丞家跑,他又不傻,如果真的有別樣心思,直接給點暗示就行了,犯不著這么麻煩。 縣令蘇北海? 也不太可能。 之前師雁行還想借著奶油蛋糕的勢頭打通這層關系呢,奈何也不知蘇北海是真的清廉如此,還是過分小心,愣是門縫都沒給漏一條。 無奈之下,師雁行又端著蛋糕回來了。 二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既然蘇北海不領情,那就繼續鞏固孫良才。 做人別太軸太執著,不然消息傳到孫良才耳朵里,他會怎么想? 好么,瞧著如今抖起來了,吃著碗里瞧著鍋里,不將本官這個縣丞放在眼里,已經想去扒拉縣太爺了? 不是大老爺和二老爺,那么縣衙門剩下的官員還有什么來著? 主簿一名,正九品,分管一縣糧馬; 典史,掌管文移出納; 另有巡檢,從九品,算作是地方武官的頭兒。 這幾個都是比較上得了臺面的,剩下的還有管牢房的、管驛站的、管倉庫的等等,都不入流,比較邊緣化,中選的可能性不高。 也就是說,現在嫌疑最大的就是主簿、典史和巡檢三人,師雁行暫時都還沒有機會接觸,更完全不清楚他們的為人和行事。 會是誰呢? 卻說那邊胡三娘子一路尾隨,不斷利用行人和街邊攤販、招牌遮擋,順利跟著那兩人來到一座戲園子。 兩人也頗警惕,進戲園子之前還特意站在門口張望一回。 胡三娘子不敢跟得太緊,只隔著一個街口眺望。 直到兩人都進去了,胡三娘子這才溜過去。 進去? 不好,之前自己與他們正面沖突過,哪怕換了衣著也極容易被認出。 而且戲園子里這么多人,進去之后少不得挨著找,又是一場麻煩。 怎么辦好呢? 難得掌柜的派了這么個正經活兒! 胡三娘子正想法子時,突然一低頭,跟個門口提籃賣瓜果蜜煎的孩童對上眼,頓時計上心來。 戲園、酒樓、茶樓等處常有此類小販出入叫賣,誰也不會起疑心。 她沖那孩子招招手。 小孩兒不理。 胡三娘子又抓出來一把錢,小孩兒眼睛一亮,提著籃子一溜煙兒跑來,笑得狗腿兮兮。 “jiejie什么吩咐?” 胡三娘子失笑,卻不急著將錢給他,只低聲問:“才剛進去那兩個人看清了沒?” 小孩兒點頭,“jiejie要找他們出來?” 胡三娘子搖頭,先數了幾個大錢與他,又細細吩咐起來。 “你權當進去叫賣,看清楚那兩人去了哪里,見了什么人,千萬不許給他們看出端倪?!?/br> 那小孩兒抓了錢一笑,“這有何難?之前我還幫一個嬸子去青樓抓過jian哩!” 還是個熟練工! 胡三娘子:“……做過最好,你只管看清他們與誰說話,也不要聲張,只裝著沒事人一般再出來找我。咱們一起去對面茶館蹲著,等什么時候那人出來,你就指給我看,我就將剩下的錢給你,如何?” 那小孩兒一日賣瓜果點心才掙幾個錢?如今只是替人跑個腿兒就白得這許多,也不問找人做什么,只滿口答應,果然略整整衣裳,滋溜鉆進戲園子里去了。 不多時,胡三娘子就聽見他在里面挨著問:“大爺,買蜜餞么?” 胡三娘子一笑,徑自去街對面的茶館坐下。 第72章 知己知彼 “那兩人在戲園子待了不到一刻鐘就出來了, 倒是接頭的人直到戲散,方才隨大流出來?!?/br> 胡三娘子這一去就是大半個時辰,回來后將自己看到的原原本本說與師雁行聽。 “我跟著他一路直行,親眼見他進了衙門后門?!?/br> 衙門等處雖有正門, 但大部分時間都是裝飾, 若非正事和頂上的幾位官員, 一般都走側門。 可若走后門,就是私事了。 “真的是官府的人!”江茴恨聲道。 父母官父母官, 不為民做主就算了, 反調過頭來禍害,真是該殺! 越想越氣, 江茴突然又罵了句, “當官的沒一個好東西!” 她忽然爆發, 倒讓師雁行有些錯愕,再細看表情, 隱約好似帶著舊怨。 見師雁行神色有疑,江茴不大自在地扯了扯面皮, 生硬地轉移話題,“要不要去找孫大人?平時收了那么多好處, 也該出出力了?!?/br> “不能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先不急?!睅熝阈惺栈匾暰€,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摸摸敵人的底細再說?!?/br> 況且有句實話她沒對江茴講。 嚴格論起來,孫良才收好處了么? 這事兒還真就是似是而非! 他沒要錢,沒要任何值錢的東西, 也沒承諾一定會幫忙辦什么事。 孫母倒是天天吃著師家好味的菜, 但這事兒打從一開始就是師雁行自己主動, 明擺著說了是“投緣”“孝敬”。 而且,只是一盤菜而已,頂了天值多少銀子? 如果這事兒真的棘手,孫良才決定撕破臉,要么矢口否認,要么完全可以公開算錢,一股腦把迄今為止孫母吃的東西都折成現銀丟回來! 師雁行有些不快。 自己現在還是太弱了。 因為太弱,所以她能回報給對方的東西就很少,完全不能算做等價利益交換,只能算是求人。 既然是求人,雙方自然不可能處于平等地位。 主動權不在自己手里,就算已經投入了也要小心行事,掌握好度。 孫良才這條線要用嗎? 肯定要用! 不然師雁行干嘛那么辛辛苦苦孝敬個毫無血緣關系的老太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