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全食美 第76節
秦夫人嘆了口氣,十分憂愁模樣。 “你到底年輕,不曉得厲害,世人皆以羊rou為貴,豬rou為賤,下水更是上不得臺面的東西……” 當年孫良才中了進士,有其他的官太太邀請孫母和秦夫人去赴宴,自然是拉攏的意思。 彼時的婆媳倆還不曉得外頭可怖,真就歡歡喜喜去了。 席間東道主與她們閑話,問起平時喜歡做什么、吃什么,孫母就老老實實說了豬大腸,然后就見那女主人皺了眉頭。 若是那等大度,有見識的人家,哪怕自己不喜,聽過也就罷了,可偏偏她們沒遇上。 眼見女主人不快,當場就有想拍馬屁的對著婆媳倆嘲諷起來。 “豬rou賤,下水更賤,我們這些人家,便是狗都不吃的!兩位怎么什么腌臜物也敢入口呢?” 經此一事,孫母大受打擊,回去的路上就哭了,覺得自己給兒子丟人了。 秦夫人也又羞又氣,婆媳倆對坐垂淚。 自此,再沒吃過那菜。 秦夫人如今有了身份,自然不會將當年丟面子的事往外說,但師雁行聽她口吻,揣摩其神色,猜也能猜到大概。 師雁行勸道。 “夫人,恕我年少無知,不知者無畏吧,所謂貴賤,不過是上位者自定的。她老人家這把年紀了,如今又是這縣里有頭有臉的人物,且又過壽,便是吃點小家子東西,誰還能說,敢說什么不成?” 若是怕犯病,到時候她把下水用面粉反復搓洗幾遍,內外筋膜和脂肪都撕干凈也就是了。 秦夫人十分心動。 其實老太太偶爾犯病時,私下里還同她哭訴呢。 “這老太君做的也沒什么趣兒,這不能吃,那不能碰的……” 雖說是病人的氣話,可多少也摻雜了對如今境遇的無奈。 可豬下水確實不大上得了臺面,秦夫人謹慎慣了,不敢擅自做主,讓師雁行回去等消息。 晚上歇息時,秦夫人還真就把這事兒跟孫良才說了。 孫良才愣了好久才拍拍腦袋。 “該死該死,我竟把這些忘了!” 秦夫人安慰幾句,試探著說:“那就加上?” 孫良才冷笑一聲,“加!” 頓了頓又道:“難為那丫頭那么點兒大的人,竟想的這般周全,也不怕費事?!?/br> 就像她說的,早年他只是個光頭進士,自然人人瞧不起。 可如今不同了,縱然做不得大官,至少在這五公縣地面上還沒什么人敢輕視他! 縣令大人不在乎這些,剩下的人就算有想法,也給老子憋著! 老子娘過八十大壽,不大cao大辦就算了,想吃口受用的還不成么? 就吃! 轉眼到了壽誕當日,師雁行、趙大廚,連帶著鄭家廚房里的幾個打雜,一早就忙活起來。 趙大廚主要負責普通客人的菜品,師雁行專攻老太太的,若有余力,相互間也可幫襯一二。 縣令夫婦親自來賀,孫良才夫婦歡喜不已,忙請他坐了主席。 孫母見本地父母都來,面上有光,瞧著十分精神煥發。 縣令就嘆道:“老太太精神矍鑠,可見必是兒孝媳賢,可為表率??!” 眾人連道不敢,少不得有客人們順著奉承,一時真是喜氣洋洋,說不盡那和睦喜悅,道不完的歡樂祥和。 稍后上了菜,縣令略一掃,見并無奢華菜色,又是點頭贊許。 他愛名聲,自然也希望上行下效,見孫良才如此識時務,很是滿意。 按規矩,壽星先吃長壽面。 孫母有病,又是饞又是怕,稍后見那碗里竟不是尋常面條,這才松口氣。 那醬汁調的酸酸辣辣,很是開胃,她痛痛快快用了一小碗! 眾人便都跟著喝彩,說是福壽綿延,孫母笑得合不攏嘴。 這還不算,后頭竟又上來一盤紅彤彤的大海蝦,一盤點綴著辣椒的豬大腸,著實令孫母喜出望外了。 “兒??!” 見老母親驚喜交加的模樣,孫良才又是高興又是羞愧,難得沒給自己請功。 “這是您媳婦想著您,特意吩咐人去外頭尋的!” 孫母喜得無可無不可,連連點頭,拉著他們的手拍打,“都好,都是好孩子!” 孫良才又特意向縣令告罪,“不雅之物,實在辱沒了您,還望大人恕罪。只是老人家活了大半輩子,也沒啥稀罕的……” 縣令見孫母之喜悅溢于言表,就知道這不是做戲,倒有些佩服起來。 “你們母慈子孝,何罪之有,依本官看,合該大大嘉獎才是!” 幾桌席面多是尋常之物,唯獨一個大海蝦少有,可統共不過每桌一盤,便是略花費些,想來孫良才這幾年攢的家底也支應得開,縣令并不以為意。 孫母都記不清多少年沒見過真心喜歡的菜肴,高興得簡直像年輕了幾十歲,又習慣性替孫良才剝蝦。 回想起那夜與妻子的談話,孫良才羞愧難當,不肯先吃,只親眼看著母親用過,這才肯動筷子。 海蝦自然是鄭義使用“鈔能力”,連夜快馬加鞭從外地運來的,還附帶一缸海水,確保下鍋前都是活的。 考慮到孫母如今年紀大了,愛吃味道重的,師雁行就用幾樣低糖水調了個微甜的蒜蓉口味。 這個時節的海蝦不算特別肥,但架不住數量多,用心挑選出來的個頂個兒標致。 先用蝦頭煸炒出紅紅的蝦油來,炒完了也不忙著丟,等會兒還有用呢。 挨個開背,抽出下線,加蒜末姜末爆香,待到變色就出鍋。 鮮嫩的蝦子很容易熟,烹飪太久rou質反而會老化僵硬。 沿著盤子擺一圈,再將一開始的蝦頭挨個安放回去,澆汁! 完活兒! 爆炒豬大腸倒是很費了點力氣。 因怕孫母吃了有不妥,師雁行當著用面粉搓洗了不知多少回,又翻來覆去檢查許多遍,一應網膜、肥油全都揪掉,然后使勁煮。 孫母畢竟年紀大了,如今牙齒松動,不煮爛一點還真咬不動。 桌上久違地出現了兩道自己最愛吃的菜肴,孫母一時竟不知該如何下手。 還是孫良才提醒說海鮮涼了腥氣,這才動筷。 蝦子又香又甜,爆香的蒜末完全壓住了海腥,蝦rou鮮嫩彈牙,孫母一咬就碎了。 “這個甜呢!”她吃完了才想起來害怕。 孫良才就笑,“這是那廚子特意想的法兒,消渴癥吃了也不怕的?!?/br> 孫母都記不清自己多久沒正經嘗過甜味了,一聽這話,頓時心花怒放,又剝了幾顆來吃。 便是那本該十分難嚼的豬大腸,竟也特意調理過,很是軟爛!既不必擔心咬不動,也不必害怕不克化。 孫母這頓飯吃得酣暢淋漓,兩樣喜歡的菜硬是干去半盤子,很是心滿意足。 后面撤席時,老太太還忍不住小聲對孫良才嘀咕:“哎呀,那蝦湯真鮮??!合該留著拌面條吃!” 孫良才:“……” 裝聽不見的! 別的什么都好說,唯獨這個面條可不敢隨著您的性子來! 第52章 成了 壽誕圓滿結束的瞬間, 師雁行和趙大廚就覺得那股一直撐著他們的勁兒嗖一下沒了,連日來壓抑已久的疲憊洶涌襲來,讓他們恨不得立刻躺平睡死。 但偏偏精神又極度亢奮,整個就很分裂。 這是師雁行第一次與政界搭上線, 意義非凡。 現在她滿腦子里想的都不是錢。 甚至自己倒貼錢都行! 有了這一次, 她敢保證, 以后孫縣丞但凡想辦點什么聚會、宴席的,腦子里蹦出來的頭號人選絕對是自己! 膽大心細手穩, 絕了! 甚至今天來赴宴的其他官員, 會不會也覺得不錯? 這就是人脈。 相當了不起的人脈。 古代封建集權社會下的官員權力遠比后世大得多,在某種程度上, 他們甚至可以用所謂的倫理和輿論蓋過法律! 師雁行和趙大廚累狠了, 暫時也沒有食欲, 略休息片刻,便起身收拾東西準備離開。 趙大廚年紀雖大, 但經歷的場面絕對沒有兩世為人的師雁行多,興奮得手都有點抖。 師雁行大致能理解他的心情。 現代社會的官員們非常熱衷于打造親民、接地氣的形象, 兩個階層間看似有壁,但這層壁壘隨時都能沖破。 但古代不一樣。 官與民, 天壤之別。 官就是天,民就是泥, 卑微到塵埃里的泥, 對前者有種近乎本能的敬畏。 毫不客氣地說,光今天這份經歷,都夠趙大廚吹一輩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