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貳三四章 派系隱然出現
安撫蔣百里這位大爺,算是一件大工程。王紹屏本來想的很簡單,就是把治療他心臟病的療程拖一拖,然后塞一堆軍事教材給他,從陸軍到海軍,再到空軍,最后再任命他為滿莊高等軍事學院校長。這樣總可以用夠長的時間,慢慢改變蔣百里的態度,讓他留在自己的陣營里。對于這種超級名人,王紹屏真不想用洗腦的方式,那多沒成就感??!人家穿越,不是都虎軀一震,各路英雄來拜,他老是用洗腦的,這算怎么一回事???遜斃了嘛! 更何況依據蔣百里一生的歷史來看,他在原時空并沒有死忠、或愚忠愚誰的現象,所以更讓王紹屏多了一點把握。蔣百里從1906年回國開始,他先入幕趙爾巽;后又投奔過同學良弼,當過滿清禁軍管帶;辛亥革命之后,還受當時擔任革命方浙督的同學蔣良簋邀請擔任浙江總督府總參議。 但民國肇建,他又獲授業師廕昌舉薦,替袁世凱主持保定軍校;才干沒三年,又因為反對袁世凱稱帝,而加入蔡鍔護國軍。 蔡鍔一死,在軍閥混戰期間,蔣百里又先后為黎元洪、吳佩孚、孫傳芳等人做事。最后雖然加入國民政府的陣營,卻又被自己的學生唐生智反蔣連累,被關了近九個月。 在王紹屏想來,以這樣的的經歷,要用誠意留住這位戰略天才應該不難。但不料,王紹屏錯了。先是拖延治病一事,很快就被蔣百里識破,住院不到一個月就要求手術,甚至為了提早進行醫療,甚至說出「盡快手術,不論風險如何,生死自負」的話來。 王紹屏一想到這個人曾經為了軍校用度不足而自殺明志。就不敢再拖延,直接用醫療艙將他的心臟病治好,又順便給他們全家一人一罐強健劑,讓他們家強化體質。當然不用手術這件事,就用最新的電療技術瞞過去,甚至拖延療程也是用這項新科技正在進行臨床實驗,不敢立即用在他身上來推托。 還好,蔣百里沒有多深究背后原因。反而是王紹屏非常好奇蔣百里為什么急著把病治好呢?原來是因為,他聽到2月14日原本那場只是解除湯玉麟兵權的突擊任務,最后竟然演變為中日衝突。他急著想把病治好,好回南京,申請帶兵上戰場。結果他沒想到,治好病了,但戰事也在這幾天之內就結束了。 王紹屏知道原委之后,立刻使出第二招。他果然被王紹屏的第二招所以迷惑,留在滿莊,研讀那些堆積如山的教材。但出乎王紹屏的預料,他在幾個月之內就已經將這些新知識融會貫通,而且多次通過訓練艙模擬訓練的各項測試。 幸好,他愿意接受留在滿莊高等軍事學院,擔任校長一職。并全心全意地投入大批交換軍官的回訓,和新晉軍官的訓練工作,連七月七日臺北的大閱兵都不愿參加。 大家應該猜到了,七月七日中日大戰爆發,他再次想離開滿莊,向王紹源提出辭呈。王紹源刻意拖了一、兩天,然后告訴他:「蔣校長,我們北方的戰役很快就結束了,如果你愿意,我向臺北呈報,讓你去東北擔任收復瀋陽的指揮官。我認為你回南京,也沒機會上戰場,不信你打封電報向南京申請看看,如果你能獲得指揮任何部隊的權限,我就不攔你…?!故Y百里想想也有道理,于是發了封電報給委員長。 那個時候,南京已經開始對王家百般提防,這封電報甚至都沒呈報給委員長看,直接就被軍政部陳部長扔到廢紙簍里:「開什么玩笑?我們國軍還缺將軍嗎?怎么可能讓一個沒上過戰場的文職中將帶兵呢?」 隨著南京的婉拒,東北戰事的結束,蔣百里開始陷入焦慮當中。王紹源將此一情況呈報給臺北,王紹屏才想起手上有這個天才戰略家。剛好又和梁敦厚達成協議,于是讓王紹源問問蔣百里愿不愿意擔任收復蒙古第二路軍總司令。 蔣百里這時才知道王家竟然在華中戰場膠著的時刻,還另外開闢戰場,再度和蘇聯交手。一開始他打算透過王紹源,勸阻王家這么做:「王秘書長,現在中國正處于危急存亡之秋,你們怎么能另外挑起邊釁,在沒打敗日本人之前,又去惹蘇聯呢?」 王紹源笑了笑:「蔣校長,你覺得我們王家會怕同時和日、蘇兩國同時作戰嗎?」蔣百里一愣,忽然想起了前不久王家為了報復日、蘇聯手偷襲南洋老家,攻下兩國偌大的領地,于是不解地問:「我都忘了你們之前北打蘇聯,東抗日本人。那么為什么上?,F在還會搞成這樣呢?」 王紹源苦笑地回答:「蔣校長,你覺得中央會讓我們王家勢力進入華中嗎?即便我們一片好心…?!故Y百里點點頭:「是囉,以委員長的個性,怎么樣也不會讓任何人插手中央的勢力范圍。唉!好吧!去蒙古也好,起碼佐梅不會太為難…?!?/br> 蔣佐梅原名佐藤屋登,她就是蔣百里深愛的日本妻子。多次中日衝突,都讓她陷入左右為難的境地。還好她來到充滿國際化的滿莊之后,并沒有任何人會繼續為難她,而且還能從事她擅長并熱愛的醫護工作,在滿莊醫院擔任護理長一職。甚至在這個吃貨的天堂里,她還能吃到道地的北海道家鄉菜。蔣百里經常在佐梅臉上看到久違了的笑容,多次內心掙扎著,自己是否真的要離開這里?! 老實講,蔣百里半推半就地留在滿莊,有一半的原因是為了遷就自己的妻子。但是當他為了上海戰事,精神陷入焦慮的時候,蔣佐梅就毅然決然地勸他返回南京,謀求指揮一軍的機會。蔣百里已經知道中央不會允許他這個身上明確打上王家烙印的人,返回南京任職;加上佐梅的家鄉也已經成為自由聯盟的一部分,她的家人還受到自由聯盟的特別關注與保護。所以現在,當他面對王紹源提出遠征蒙古的邀請時,只略為考慮一下,就點頭答應了。 「蔣校長,這個滿莊軍校校長的職務,我給您留著,在你凱旋之后,歡迎您回來?!雇踅B源熱情的握著蔣百里的手,懇切地說著。蔣百里也點點頭,欣然接受了王紹源另外的期約。隨后就和鄧麗珪一起,帶著王紹源為他準備的生化教官組成的司令部成員和部分滿莊新成立的部隊,告別了家人,奔赴寧夏前線。至此,王家才真正多了一名智將和比另一位「永遠的蔣校長」更加厲害百倍、真正投身軍校教育建設的「蔣校長」。 在搞定蔣百里這位大爺的同時,王紹源還得同時搞定幾位大爺。如果大家還有印象,當年楊度的兄弟姊妹楊鈞、楊莊加入王家陣營時,曾回湖南拉攏了一批當地的名人良才卻失意于政壇的人,如:張炯、楊柏軒…等人。隨著王家勢力的開展,他們聚攏了更多人,包含一開始鎖定的譚伯羽和闕漢騫,在王家內部形成另一個派系,被俗稱為湘潭派。 幾個月下來,湘潭派在軍人方面大有斬獲,先有保定二期的朱耀華,他本是譚延闓旗下湘軍第6師師長。北伐結束后,隨著中央整編計畫的開展,部隊縮編為18師54旅,朱耀華從中將師長被降為少將旅長。不過他并不介意,而且立刻投身于民國十九年對共黨的第一次江西圍剿。不過,在龍岡戰斗中,因為上層指揮失當,加上引介自己入伍的姑父張輝瓚為了難得地「扶雜轉正」(雜牌變成中央軍嫡系)的機會,和公秉藩第28師互相爭功。結果中了共軍的計謀,導致兩個師都全軍覆沒,張輝瓚還被共軍割下了頭顱。 朱秉華的54旅,因為奉命留守東固,而得以倖存。中央曾說要以他的54旅為基礎,重建18師。但只派了很多中央官校出身的軍官來54旅任職,重建18師的動作,卻只聞樓梯響,遲遲未見下文。 214中日衝突后,一心想要在戰場上搏個出身的朱耀華,遂在鄉人岳森的引薦下,來到滿莊。隨他來的還有同鄉、保定二期同學,時任52旅旅長戴岳。 戴岳算是比較慘,他的52旅在龍岡一役全軍覆沒,最后化妝成農民逃脫,僅以身免。逃出共軍的掌握之后,接著被委任的都不是正規軍,在浙江一帶輾轉,幾乎把幾個縣城的保安警備司令快干遍了。有點心灰意冷的他,正打算辭職回鄉辦學。沒想到這時時來運轉,同時獲得保定砲科三寶施北衡、馮鵬翥、劉超常三人的邀約,讓他前來滿莊擔任自走砲師師長一職。未料,他還沒出發,朱耀華也發來邀請,邀他一起上路,前往滿莊。 引薦朱耀華的岳森,在王家的湘譚派當中,來頭并不小。他是楊度同門師弟,都曾師從國學泰斗王闓運,所以也是楊鈞、楊莊和曾昭吉的小師弟。離開授業師啟蒙之后,就讀于湖南陸軍兵目學堂。尚未畢業之時,就曾與黃興密謀反清。當他接獲楊鈞的meimei楊莊邀請時,正擔任50師師長,也在江西剿共。也是在江西剿共的時候,有感于上司指揮不當,所以一接獲楊莊的邀請,就立刻辭職,從江西遠赴滿莊。他還帶來了他兵目學堂的同學,曾一起跟隨蔡鍔去廣西桂林籌辦過陸軍學堂的譚道源和雷飆兩人。 譚道源時任22軍軍長,但真正幕后指揮的是何應欽,他的權力不大,所以鬱鬱不得志;雷飆更糟,他在軍政部擔任主任參事,根本是個間缺,而且還有個謠言說要把他調往被戲稱為養老院的軍事參議院擔任研究參議。所以一接獲老同學的邀約,當然立刻跟著奔赴滿莊。這批人的到來,充實了湘譚派在軍方的實力。 而曹錕的姪子,保定一期畢業的曹士杰,也奉曹錕指示,到處招攬同學舊識。來投奔曹士杰的保定一期的同學還不少,有步科李樹春、蘇炳文;騎兵科龔浩、張鉞、鄭潤成;砲科榮臻、魏益三、李興中;和工程科張定璠等人。 其中龔浩是湖南人,蘇炳文是遼寧人,其馀都是曹士杰的直隸同鄉。蘇炳文和鄭潤成的經歷更是特別,918事變發生時,兩人組織黑龍江抗日救國軍在東北狙擊敵軍,后來不敵退入蘇聯,之后在王家軍攻陷東西伯利亞時,全旅官兵二千四百馀人被王家禮送回國,于是兩人遣散東北原籍官兵,帶著剩下愿意繼續當兵的,跟著他們倆到了滿莊,投奔正在大量招賢納士的曹士杰。他們這些人開創了保定派,并和后來投奔過來的黃埔派分庭抗禮。 還好王紹屏不喜歡派系內斗,加上一堆機器生化人實事求是的態度,在這種大環境的沉浸之下,所謂派系,不過是一種歸屬感,類似同鄉、同學會的組織,在王家的體系當中,良性競爭是有的,但沒有掀起多大的斗爭風浪。 不過一開始的那幾位大老爺,卻和蔣百里一樣非常不好伺候。尤其是岳森這三人,和黃興、蔡鍔同事過,你說這是什么輩分?而且岳森還是楊鈞、曾昭吉的小師弟,那又是什么地位?雖然他仨人,沒有一來就指手畫腳,但老前輩的心態還是有的。王紹屏不在滿莊,王紹源要應付這群大老爺還真不容易。 還好一場在滿莊成功嶺的軍事演習,瞬間鎮住了這幾位老大爺。乖乖地跟著砲科三寶一起在滿莊軍事學院認真學習三棲作戰精隨。然后再按照志愿,進行分科訓練。 岳森、譚道源、雷飆、朱耀華年紀都差不多,都在四十到五十之間,岳森年紀最大,53歲。他們這批大老爺,可不敢選空騎旅、傘兵…那種腳不著地的兵種。湖南位于內陸,所以不大熟水性的他們,也不敢選海軍陸戰隊;不然光是上船,暈船就讓他們受不了。所以這四人帶著滿州被俘的偽軍,成立了機械化步兵第三軍,岳森擔任軍長,下轄譚道源的機步第7師、雷飆第8師、朱耀華第9師。 而曹士杰則早在他們之前,率領了保定同學,將王家在山東、河南一帶俘獲的土匪,編為機步第二軍。由曹士杰擔任軍長,蘇炳文任副軍長,參謀長則由鄭潤成擔任。李樹春擔任機步4師師長、龔浩任機步5師師長,張鉞任機步師6師師長。 而砲科則由年紀最長的魏益三擔任自走砲兵司令,由榮臻率領砲科三寶成立自走砲第一軍,施北衡率砲一師、馮鵬翥領砲二師、劉超常砲三師 李興中則組織了砲二軍,他們更加先進,還有多管火箭部隊。由跟著朱耀華一起來的保定二期砲科戴岳任砲四師師長。 砲五師師長是保定五期砲科畢業的吳克仁,他是從東北軍那里過來的,當時北平分會亂搞的時候,時任東北十八砲兵團團長,后被調任117師師長,他十分不滿砲兵被隨便拆分,于是離開東北軍來到滿莊投靠從未謀面過的老校長蔣百里,擔任軍校砲兵教官。吳克仁曾留學日本學習砲兵,在民國19年還奉張少帥命令前往法國考察,返國后擔任了東北講武堂炮兵研究班少將教育長。 砲六師的師長邵百昌更不得了,而且他會來到滿莊,過程更是曲折。他是保定六期砲科畢業,但曾是參加過武昌首義的童子軍司務長,屢立功勛。在南北議和,民國肇建之后,被保送湖北陸軍小學,之后又被推薦升入保定軍校。 曾在于學忠麾下任砲兵團,被于學忠譽為將才。后被調往唐生智第八軍,任少將參謀長。隨后他辭去軍職,在漢陽兵工廠檢驗課擔任課長,專注火砲研究。民國十九被派往歐洲考察兵工技術,先后參觀了德、奧、英、法、瑞典等國的兵工廠,并在德國的西門子、蔡斯兩廠各實習3個月。民國20年7月,邵百昌又主動進入奧地利維也納炮兵??茖W校,研習綜合作戰。 之后同年九月,九一八事變爆發,邵百昌本來想要立即回國,請纓參戰。但遭同鄉,時任駐維也納全權公使的劉文島勸阻。劉文島告訴他:「我收到消息,這個仗打不起來,聽說東北軍放棄抵抗,以免戰事擴大。而中央又堅持攘外之前必先安內,你回國去,最多是被投入剿共戰場。不如好好的學習砲兵兵工技術,以后作用更大。你可以拿著我的介紹信,去柏林找譚延闓的長子譚伯羽,他也是兵工專家,現在擔任德國兼瑞典大使館商務專員和代辦。他是留學德國的,我相信他會對你很有幫助?!?/br> 邵百昌接受了劉文島的建議,重返柏林,先是經由譚伯羽介紹,認識了另一名負責軍購的商務專員俞大維。兩人都對軍工建設都有著相同的狂熱,所以一下成為摯友。兩人共同研究彈道學,兩人都覺得頗有收穫。事隔一年,劉文島又幫忙出面聯系,邵百昌得以進入德國航空學校受訓,重點研究防空佈陣暨防空砲擊的戰術模式。修業半年,期滿之時,本要與桂永清、邱清泉、黃維等人一同回國,并出任陸軍砲兵學校少將教育長。但他接獲早先回國的譚伯羽及俞大維的聯手邀請,于是他來到滿莊。 一到滿莊,本來他想投入軍工事業體系,但是一見到王家的多管火箭車,隨即瘋狂地愛上這個兵種,于是自動請纓,希望能暫時擔任多管火箭師的師長,仔細研究多管火箭的戰術應用。于是他就這樣成了番號砲六師的多管火箭師師長。當然,王紹屏也沒忘了交代王紹源,給邵百昌留一個滿莊研究所火箭飛彈研究員的位置。 目前自由聯盟有兩間研究所,一是以特斯拉、愛因斯坦為首的理論研究所,另一是以應用科學,尤其是軍工研究為主的滿莊研究所,由譚伯羽和俞大維兩人主導。俞大維受王家層出不窮的科技知識吸引,已經辭去軍工署署長一職,專職在滿莊大學和研究所擔任研究工作,而譚伯羽則負責兵工廠和研究所的管理工作。 當然被王家科技知識吸引而來的不只這些人,但是這里主要還是談談部隊的編成,其他科技發展等等建設方面的事,待來后再表。 除了作戰兵種,這批保定畢業生最后一位工程科畢業的張定璠,從上海特別市市長一職卸任后,在上海養病,但他得的是膀胱癌前期尚未病變的膀胱瘤,以當時醫術自然是診斷不出來,本來想赴美國就醫,但被曹士杰知道了,于是招他來滿莊就醫。這種病癥在滿莊醫院當然是手到擒來,立刻將他治癒了。病癒之后,他接受王紹源的邀請,擔任了滿莊軍事學院的工程科教官,接著這次出征蒙古以獨立工兵旅一旅長的身分出戰。 以上這幾個人,沒一個在原時空抗日戰爭中殉國,但是卻死的千奇百怪,如李樹春在聯絡舊部,從河南返回北平時,無故失蹤;還有些是被自己人殺害,譬如鄭潤成本從新疆回國,遭盛世才扣留并殺害;更有些如榮臻投靠了汪偽政府,后來被槍斃的;但現在他們的經歷都將被改變。 機步二軍和自走砲二軍都遠赴黑龍江省的呼倫貝爾和海歸派組成的裝甲二軍、空騎二軍,還有傘兵二師、獨立工兵二旅會合,打算在俄軍被吸引往蒙古東南方扎門烏德的時候,直撲庫倫,突襲蒙古首府。另外機步二軍、自走砲一軍和獨立工兵一旅,則隨同蔣百里赴寧夏一線,連同孫殿英、晉系傅作義、商震等人,殺出戈壁,直切蒙古西線,切斷蒙古西側回援的蒙古軍。 說到這里,又得再次提一提擴大的海歸派。在遼寧半島戰役之前,溫應星將軍就再次發揮他挖墻腳的號召力,挖來了在西點以第12名畢業,甫回國未久,擔任稅警總團的工兵連連長王之少校,并讓他直接晉陞上校代旅長一職,在滿莊組建獨立工兵二旅。 接著是財政部緝私副總指揮,畢業于維吉尼亞軍校的汪世銘少將,將他挖來成立空騎二軍,汪世銘則找來同是維吉尼亞畢業的學弟,且有航空背景,時任第五軍參謀主任的劉耀寰上校,擔任空騎三師少將師長??镇T兵是唯一採取和國軍類似,採取二二制編成的部隊,也就是兩個師編成一個軍的單位。那是因為需要維護的裝備實在太多,有各式直升機、輕型坦克、裝甲車,還有運輸飛機,如果搞成四四制,編制實在太大,維修工作真的太沉重。 另外,空騎二軍空騎四師師長,則是由空騎軍參謀長姚觀順推薦的諾維琪大學(又翻譯為「威爾猛軍?!?的學弟;任職過航空總署,現在還在貴州稅警團擔任團長的姚楷中校出任。他和孫立人也認識,是清華小孫立人二屆的學弟;念書時,常在一起打籃球。 裝甲兵部分則由熱心的曾錫珪為趙君邁找來自己的學弟李忍濤,擔任裝二軍軍長,李忍濤和后面幾位海歸派的經歷都類似,畢業于清華。并申請到獎學金,留學美國維吉尼亞軍校。最特別的是他在維吉尼亞畢業時,又是因為成績優秀…;不過,他這次獲得的是美國獎學金,前往德國陸軍參謀大學,學習理化科學和軍事化學。在德期間,他與德裔李佩珍女士結婚,算是王家里少數擁有外籍夫人的軍公教官員之一。如果王紹屏那假的生化夫人不算的話,他應該是僅次于蔣百里的另一位外國人夫婿。 李忍濤本來會成為國府的化學兵之父,但是他現在即將成為自由聯盟化學兵之父,他組建的裝甲二軍,其另一層身分就是核生化防護兵。這也是他愿意放棄軍政部防化學兵隊上校隊長的職務,來這里任職的原因。因為王家的核生化知識太先進了,他這種化學狂魔…哦不!是化學專家,怎么會不瘋狂呢? 李忍濤找來清華1926屆,畢業于諾維琪軍事大學的楊昌齡;還有1927屆,畢業于南卡羅萊納查爾斯頓軍事學校,又稱要塞軍校,或譯為「色岱爾軍?!沟亩盼娜?,以及1928屆,也是南卡羅萊納軍校畢業的汪逢栗,三人分別率領裝甲化學第五師、第六師和第七師。后來又來了個清華1927屆,先畢業于南卡羅萊納軍校,后又畢業于西點的曾慶集組建裝化第八師。 原來裝一軍還有個裝三師的空缺,則由湘譚派的闕漢騫補上,而裝四師則是又由曾錫珪再推薦自己的學弟朱世明擔任師長,他是清華1922屆,先就讀于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后后又入諾維琪大學研讀軍事。 不像因為高中讀的是日本學校,大學又留學美國的趙君邁,人脈那么的少。孫立人光是清華大學在美國念軍校的同學、學弟,兩隻手都數不完。孫立人轄下的陸戰四師,原本還缺一個師長。他就把他清華的好球友,先讀麻省理工學院,畢業后,又插班威斯康新大學學習水利工程,最后入諾維琪大學學習騎兵,和趙君邁在美國時也相當熟識的陳崇武找來,擔任陸戰四師師長。陳崇武時任財政局淮北鹽務稽核分所上校稅警課主任,所以也算稅警團的一員。 而王庚不是忙著出征,就是放假急著和陸小曼約會,以求重燃愛苗,根本無心把空降師擴充起來。結果熱心的曾錫珪又幫了他一把,推薦了清華1922屆,諾維琪大學畢業,時任湖南主辦學生集訓的何浩若組建空降二師,這樣王庚才有機會成立空降兵司令部,擔任司令。 至此,科技兵種幾乎是海歸派的天下,因為他們多畢業于清華,也被稱為清華幫,算是一開始,自由聯盟出現的第三大派系之一,而且后來居上的超過湘譚派、保定派,隱然成為第一大派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