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春 第71節
“貍貍,你來了?;市譄o事,你去陪陪你皇嫂罷?!?/br> 帝王的脆弱亦不容被人窺探,皇帝略略倉促地扭了臉,元承晚也在同一瞬溫順垂首,再不望他面上濕意。 下一瞬便跟隨千秋殿的女官一同轉過步子。 長公主方才居家陪阿隱玩耍,只一襲淡絳裙衫,烏濃鬢發上不簪釵環,并不似以往華艷濃麗,但她通身氣勢絲毫不減。 待走出兩步,便低聲垂問身側的女官:“皇嫂眼下境況如何?” 這位是謝韞身旁的得力女官,她簡略答: “娘娘如今尚且須得臥床,太醫的意思是不必用藥了,慢慢等著便是?!?/br> 不必用藥,慢慢等。 這話中意味便是謝韞腹中子已無生機,只需以一種較為溫和的方式,待那個孱弱的胎兒自己滑出母體便是。 可是這對謝韞又是多大的殘忍呢? 她心頭一絞,話音卻沉了幾分:“還有呢?” 那女官詫異于長公主的敏銳,抬頭覷她一眼,話亦說的有些吞吐: “還有便是……此次落胎,娘娘她恐怕……” 元承晚讀懂了她的未盡之意。 這樣殘忍的母子死別,在過去的五年間,謝韞已然經歷過兩回。 她本就是柔弱女子,每一次從體內剝離的又豈止是一個了無生機的孩子呢? 還有一個母親的點點血淚,被掩在脂粉之下的無言哭喊。 謝韞柔若經霜蒲蘭,若這個孩子再落下去,她此生也難有孕了。 “那不談此事,這遭過后,皇嫂的身體可還能被調養起來?” 她更怕的是這種三番兩次的摧折會于謝韞的壽數有礙。 “奴婢亦不知?!?/br> 長公主的步子不自覺加快,曠然宮道間回蕩著蛩音,卻只能無頭地撞在各人心上。 待入得殿中,謝韞被掩在錦繡帷帳之后,壓在華美衾被之下,沉沉無知覺。 “娘娘方才才睡下的?!蹦_踏上的小宮女亦是一雙綿紅淚眼,低低稟道。 元承晚頷首,將步子放得極輕,欲要親自上前一觀謝韞面色。 這千工拔步床臺高面闊,鏤金刻鳳??芍x韞躺在里頭,只占了極小的一片地兒。 元承晚凝她半晌,彎身悄悄將她一截伶仃慘白的腕塞回被子里。 謝韞生的極美,下頜尖尖,額面秀致。 哪怕此刻無知無覺地闔眸,亦能看出些惹人憐愛的柔婉。 可元承晚記得小皇嫂方成婚時,一張面龐帶些稚氣,笑起來團團如滿月,無陰無翳。 她這些年漸漸成熟起來,成了誰都挑不出一絲錯處的皇后,素日也常同她講那套婦必敬夫的道理。 謝韞說哪怕是皇兄,閉起門來也需她多哄著他些。 元承晚不知她是怎么去哄。 可是這樣一個冷漠多謀的君王,一個在此刻都不愿在妻子面前露出淚眼,與她分擔苦澀的丈夫。她若要哄他,又該花去多少心思呢? 她若哄好了他,又有誰來顧她呢? 元承晚倚坐在床頭許久,終究沒等到謝韞蘇醒。 臨走前,長公主替皇嫂掩起帳幔,徑自離開。 她尚有一件緊要的事須得問問皇兄。 元承繹仍在方才的高臺之上,元承晚卻不知他這冷風是為誰而受。 “皇兄——”仿佛連她的聲音也要被吞沒在風中。 元承繹再回過身來,又是一副深沉難測的面孔。 方才的片刻脆弱已然被化解在冠冕龍袍之下,被化解在他沉沉難辨喜怒的眼中。 “皇嫂她睡了過去,” 長公主微微被風吹的瞇了眸,捋開唇畔碎發道: “若當真的話,皇兄你預備怎么辦,皇嫂她……” “貍貍,” 元承繹出聲打斷了她,話音同他的意志一般,沉硬如鋼,卻冷酷無比: “皇家不能沒有繼承人,你知曉的?!?/br> 元承晚啞然。 皇兄登基七年未曾選過秀,若此番當真決意如此,自己甚至找不到任何理由來勸誡一二。 于天下,選秀之事乃是世家樂見其成的,他們亟需從自己族門中貢獻美人,腰肢如柳唇如蜜,就此軟化君王的意志。 于私,她身為天子親妹,她不該說什么。 可是她在此刻仍多了句嘴: “皇兄,皇嫂是個極好極好的女子,她這五年吃了太多苦。若……若你當真,當真要有那一日,你莫要負她?!?/br> 元承繹未答。 她卻執著地望著皇兄的眼,要等一個回答。 于是誰人都沒有留意殿角處消失的一片衣袂。 正是方才帶長公主入殿的那名宮人。 她一貫受皇后器重。 而此刻正該沉沉睡去的謝韞也茫著一雙眼。 那張素來綻著溫和笑意的美人面難得可以休息一會兒,不帶什么表情,就這么漠然地盯著帳頂承塵。 仿佛要同她腹中那個被放棄的孩子一道,就此被湮沒于這金玉堆出的巍巍皇城之中。 作者有話說: 皇嫂不會被辜負,但是狗皇兄可能會 第40章 吵架 長公主跨出丹鳳門時, 秋日高陽正至天中,慘淡地散露白光。 可并未直接歸府,她尚且同人有約。 按她原本設想, 自己同阿隱玩上半天,及至午間整飭過儀容, 便可去見李釋之。 長公主生有玉蕊瓊英之貌, 不必雕琢便已是絕色,可她一貫喜歡在外人面前嚴妝華服。 仿佛著上另一層銀甲,可令旁人心生畏懼。 但此刻已來不及了,她整了整身上素裳,吩咐馬仆徑自將鸞車駛至玉京樓。 李釋之已在此候她多時了。 白面溫文的男子見她入來, 躬身徐徐行了個禮。 抬起眼眸時, 唇角笑意溫潤如昔,未有絲毫不耐。 李釋之家學甚嚴, 自己生性也孤高清許, 素日從不愿涉足這等娛游之地。 可哪怕元承晚將他約在了聞名上京的銷金窟脂粉堆里,他也生不出半分不情愿。 儒雅的男子有禮有節, 連目光都在一瞬對視后便輕輕落在她眉間。 而后頰側酒窩不知不覺間深了些許。 她并未如往日一般嚴妝, 僅一身家常的溫婉模樣便來見他, 李釋之心頭莫名起了些熱意。 可長公主要直入正題, 他也能極快地肅下心神: “李卿, 聽聞皇兄授你入三法司,從旁佐助徐汝賢和桑仲玉纂修法典?” 李釋之頷首,恭敬拱手拜謝:“多謝殿下賜臣良機?!?/br> 他之前的確心有篇章, 但終歸未能成體統, 那篇得圣上青眼的《鹽鐵新論》亦是在同元承晚有過一番長談后, 才被她點化而成的。 “卿家多禮, ”元承晚不欲同他拘泥在這些客套之上,“本宮今日詔你,是有一惑要請教于你?!?/br> 李釋之謹肅神情,垂下眼眸細聽。 “商賈重利,趨易避難,本宮聽聞有人提議在十三道的僻閉之塞設常平鹽倉,每歲食鹽皆交由官府押送?!?/br> 對面的男子頷首。 他知這提議之人并非旁人,正是晉陽長公主的駙馬,裴御史。 “本宮以為此計甚妙?!彼齑饺拘?,一瞬開顏,“只是此為一計,另一計不知可有定奪?” “卿家以為,如何緝查私鹽?” 李釋之話音緩徐,溫潤如其人:“其實十三道為防私鑄兵器,于各漕運通衢要道,都有派駐兵員查探往來?!?/br> “如今三司大人們的構想是就場糶鹽,就便運銷。那么各道之間本就有措可防,臣以為此為一計; “但除此之外,更應置下巡院,主調人馬專門查懲jian盜販私之人?!?/br> “若論及緝查私鹽一事,扼制漕運遠比陸運更為關鍵,故臣以為,若置巡院,首推江南道,其乃東南都會,商賈如織,河道通行環錯若繩網,其下半數治郡皆為行鹽地區?!?/br> “若江南道的水清了,天下的鹽也就不愁了?!?/br> 元承晚目光贊許,李釋之果真不愧她舊年慧眼賞識。 “卿家思謀縝密,本宮受教。那日后便待卿家施展了?!?/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