瞞著首輔生了崽 第118節
滿屋子的人過于震驚,一時間呆若木雞愣在了當場。 不只是誰先反應了過來, 顫著聲線弱聲喊了句“恭請首輔大人圣安”, 屋內的眾人才雙膝一軟, 跪倒在地請安。 免對阮家人的隱瞞不報,李渚霖原是有些氣憤… 可方才瞧見小為安生得那般稚巧可愛, 且句句不離姨母姨夫舅舅堂姐……他便知阮家人平日是盡心盡力看顧著孩子的, 天大的氣也消散了不少。 不計較, 卻并不代表能徹底釋懷了。 且以阮家這輕如牛毛的分量,若非因為小為安,恐這輩子都無法近李渚霖的身。 他并未多瞧他們一眼,只眸睫輕垂,乜了身側的女人一眼, “我就說他們無恙,現在你親眼瞧見,可盡信了?” “是…臣婦多謝大人?!?/br> 阮瓏玲將頭略低了低, 抿唇低聲應了一句。 張牙舞爪的野貓,若是能揪住脖后的那塊軟rou, 便能瞬間溫順乖巧。 這簡直是至二人重遇以來,阮瓏玲最最文靜柔情的一日了。 看來對付她,一味表心意是無用的, 還是需些手段稍加威壓才行。 李渚霖忽在其中咂摸出些樂子來。 他將懷中的女人愈發摟緊了些,伸出指尖輕彈了彈她耳側紅瑪瑙白玉耳墜, 然后附身湊低, 在她耳旁陰惻惻低聲道, “今后你若再敢跑…… 走陸路, 我就將他們綁在馬后拉尸去追; 走水路,我就將他們扔進湖海泡脹喂魚; 哦…或許你聽說過天葬吧?就算你會飛,我也將他們剁碎了去喂禿鷲,騰空隨你而去?!?/br> “阮瓏玲,你若不信,大可試試?!?/br> 放完狠話,李渚霖并未再理會他們,轉身拂袖闊步而去。 阮家人匍匐在地,并未聽見這些誅心之言,只瞧見那威勢萬丈的首輔,緊攬著阮瓏玲在懷中貼耳蜜語,而阮瓏玲則眸光瑩潤,滿面通紅……這情景旖旎無限,親昵盡顯。 到底是長姐,阮麗云比弟妹們更通曉些人事些。 她率先從地上顫巍地爬了起來,揣著心尖問, “玲兒…這是怎么回事兒?首輔…他與你……你們二人……” 面對滿面關切,且擔憂心焦的家人們。 阮瓏玲的臉色猶如染缸變了又變,沉默幾息之后,甚為艱難道出了一句, “他,首輔,???是小為安的親生父親?!?/br> ? ! ! 直到眾人平安回到府中之后,都還陷在巨大的震驚中,久久不能消化這個事實。 當朝首輔?竟然是小為安的親生父親? 且居然還說要娶阮瓏玲? 阮玉梅的心臟狂蹦到停不下來,一直提在嗓子眼,她實在太過驚慌,干脆來找阮成峰來拿主意。 “方才我在刑部就覺得很蹊蹺,為何那些問話句句都在指向為安的身世…… 既然我們都吐露了實情,那首輔定然已經知道了jiejie當初是去父留子的呀!他…他向來殘虐無道,這次不僅沒有對我們施以重刑,還說要娶jiejie?指不定以后就要將jiejie關起來,再將她折磨得死去活來,不見天日……這可如何是好?如何是好???” 阮成峰蹙著眉頭沉默不語,沉思了小半柱香時間后,才幽幽道了句, “首輔大人至今未娶,至于三姐…也再未另嫁…… 這保不齊,二人心里都還有著彼此呢?” “閻王讓人三更死,哪兒能留人到五更? 既躲不過去,就只能先走一步看一步了?!?/br> 刑部。 薛燼正俯首案牘,正提筆批注刑卷案宗。 此時門口傳來腳步聲,并未停頓分毫,直直就踏入了殿廳當中。 這世上敢未經通報,就禁止闖入錦衣衛指揮使辦案要地的,普天之下也找不出第二個。 薛燼并未抬頭,只由衷道賀了一句, “嘖……滿京城的人都在賭你我二人誰會先行娶妻成親,未曾想你這么快就喜得麟兒當爹了,我確為你高興。 只是那玲瓏娘子,你打算如何處置?” 李渚霖并未回答,只輕哂一聲,往桌面上扔了個沉甸甸的香囊,分量重到撞落了幾本書卷。 “拿這些銀子,去買身衣裳?!?/br> ? 薛燼不明其意。 “你日日一身黑衣,不覺得瞧著晦氣嚇人,有礙觀瞻么?” ? 不是? 常年殺人見血,穿行詔獄……不穿黑色穿什么? 薛燼被莫名中傷,眉眼微皺,臉上的神情愈發疑惑。 李渚霖眉峰微挑,行至案桌前,用指節叩了叩桌面,著意提醒道, “十日后我成親。 你若再敢穿黑色來,我便讓你日日蹲在菜市口,扮黑無常拖尸?!?/br> 哪怕是玩笑,也透出些殺伐之氣來。 薛燼一臉“我這是招誰惹誰”了的怨種神情,卻也敏銳捕捉到了這語調中微不可見的一絲自得。 都不用問,便知他娶得定然是那玲瓏娘子。 十日? 這么快? 馬上就娶? 這般猴急? 簡直是片刻都等不及吶。 薛燼將那枚香囊揣入懷中,唇勾微揚,沖著眼前的男人極其認真道了一句, “這是做衣裳的錢,其實鞋我也還缺一雙。 你再加點?” 皇宮。 李渚霖離開刑部之后,便馬不停蹄回到德政殿中,先是處理了邊關八百里加急的戰報,又宣召了幾個內閣大臣將新頒布的鹽務政令梳理了一遍,緊而因循舊例,行至承明宮查問幼帝的功課。 幼帝朱承基今年五歲,比一般大的孩童要更矮小些,在宮人們的悉心照料之下,也顯得有些面黃肌瘦。 這個年紀的孩子,如小為安大多都喜歡跑鬧歡跳,可朱瑄卻尤其不敏遲鈍,這是打娘胎里就帶來的,他甚至生下來的哭聲,都比其他的嬰孩弱些。 有不少朝臣百姓質疑,先帝有那么多個皇子,個個聰慧驍勇,為何獨朱承基天資這般愚鈍?有許多鄉野間的赤腳醫生分析,那是因為其他皇子都是先帝壯年時所生,而李明珠入宮之時,先帝已至耳順之年。 年老體衰之下,種弱有瑕,嬪妃受孕本就極其不易,還有許多嬰孩都胎死腹中,幼帝能平安生下來就已是萬幸了,愚笨些…也就算不上是什么大事了, 身為帝王,肩扛社稷大任,所以李渚霖對朱承基的要求也會更高些,不僅每日的功課都是由他親自布置,更是費心研制出來許多利于開智的玩具,且還悉心挑選出適合每個年齡段的文書史記,命太傅們按章授講。 可惜。 就算刻意放緩了課程進度,朱承基也屢屢跟不上,好在他天資雖不算高,卻很勤勉,小小的年紀就曉得日夜勤懇苦讀,倒也能讓人心慰些。 今日太傅在課上講的是《增廣識文》,所以李渚霖便choucha了幾個典故出處。 朱承基聽了有些茫然,冥思苦想未果后,垂頭搓了搓小手,甚為不好意思, “舅父…朕記不住這么多…忘了……”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偏偏方才李渚霖在阮府時,就問過小為安讀過些什么書,小為安正正提到《增廣識文》,且還將其中的段落倒背如流……由此他對幼帝不免有些許失望,可也知道每個人天資有限,怪不得孩子。 “回去再多看幾遍,若是實在記不住,就謄寫下來?!?/br> 雖這語調溫潤和煦,可朱承基不知為何,還是覺得有些自責。 他自小就沒有爹爹,周圍又一直都是太監宮女,哪怕是朝臣太傅們也不從不敢約束斥責他,人人都是將他捧著的,說過之處只能看見別人的頭頂。唯有舅父會管束他,偶爾還很嚴苛,朱承基知道,這是舅父在真心關切他。 不管宮內的正史傳記,還是宮外的野史傳說,聽過那么多傳頌舅父英偉事跡的故事……小朱承基心中早就在心中埋下一顆種子,今后長大了也定要做個如舅父那樣,氣度恢宏,勵精圖治的君王。 舅父會牽著他的手,在前頭為他引路。 而他只需要緊跟在舅父后面就好,總有一日,他會達成目標,得到舅父夸贊的。 …… 李渚霖忙完所有一切朝堂政事之后,夜早已深了,他坐在車架上,眸光順著隨風翻騰的窗帷望出去…… 此時不算特別晚, 街道上,還有些賣吃食的攤販支著帳簾并未回家。 昏沉黃暖的燭光下,餛飩攤上冒著氤氳的騰騰熱氣。 一家三口正坐在木凳上,合吃著一碗餛飩。 郎君將勺中的餛飩吹溫,遞送到對面的夫人嘴邊,夫人含羞嬌嗔著吞下,一旁半大孩子的臉上露出天真爛漫的笑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