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女場長 第123節
俗話說, 無農不穩, 無工不富。農業學大寨,農業當然不能丟掉, 不但不能丟, 還得弄出花樣,做出典型。之后就得大辦工業。 楊君蘇先召集核心團體開個短會。 “同志們, 農墾局要把咱們四分場做為樣板農場, 是農業學大寨的典型單位。我一人計短,眾人計長。咱們大家要集思廣益,獻計獻策。我建議在合作社和場辦門口弄個意見箱, 大家回去宣傳宣傳。有什么好的想法盡管告訴我。我們每一個人都是農場的主人翁,每個人都是社會主義接班人?!?/br> 楊君蘇這一番話把氣氛炒熱了。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地議論起來。 杜娟先說道:“楊姐, 我認真研究了大寨的事跡, 我們要向大寨學習有幾個方向。 第一, 我們還是得繼續增加在農業上的投入, 整修現有土地, 提高地力, 保持穩產高產;第二,因地制宜,利用咱們四場的優越自然條件,繼續擴大林間套種,藥材種植面積可以再擴大一倍,水產養殖也要擴大;第三,咱們的隊辦企業規模太小,可以增加種類,擴大規模?!?/br> 李衛紅趕緊說道:“楊姐,我建議再把合作社的經營范圍擴大幾倍?!?/br> 小路接著舉手發言:“楊姐,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機械化,我請求多買幾臺拖拉機?!?/br> 眾人你一言我一句地,有些有用,有些沒用。楊君蘇全部認真聽著,遇到有用的建議就記下來。 意見箱在場辦門口和合作社掛了起來,眾人踴躍獻策。 楊君蘇閑來沒事翻看,確實也找到了一些有用的。 另外,她召集各科室的科長科員們開會討論。 大家也是各抒已見。 基建科主張繼續大力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農林科的說要大搞農田基本建設,每個科室都有各自的想法。 楊君蘇在臺上開會,下面的人在熱烈討論著,朱明成在低頭奮筆疾書,他旁邊的王宏聲則是坐立不安。 王宏聲看著臺上光芒四射的楊君蘇,心情相當復雜。他是知道這個女人的手段的,人家都沒費力就讓他度日如年?,F在她是副場長了,要想給自己穿小鞋,他還能走路嗎? 除了害怕惶恐,王宏聲還有一絲悔恨。他好像跟楊君蘇也沒多大仇恨吧,最初看她不順眼是從哪兒開始的呢?好像是林玲玲的挑撥,再加上他當時也沒把楊君蘇放在眼里,覺得為難她又怎樣。來了四分場后,他也使過一些小手段,最嚴重的一次是想借著楊盼和周家的事打擊楊君蘇。誰知,他偷雞不成反蝕把米,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自己一步步把事情弄到現在這個地步。 這接下來可怎么辦?調走?很難。而且他在四分場混得不如意,帶著這個烙印,到別的分場也不行。 王宏聲看著旁邊的朱明成,明明這家伙之前樣樣不如自己,現在卻爬到了自己頭上,成了黨委辦公室的御用筆桿,張書記跟前的紅人。要是他有這等機遇,他肯定比姓朱的強多了。要是楊君蘇肯扶持自己呢?王宏聲被這個想法嚇了一跳,但仔細一想,也不是不可以啊。 王宏聲開始認真琢磨要怎樣才能跟楊君蘇化干戈為玉帛。 開完會后,楊君蘇叫上賀新華老金朱明成老郭等人跟她一起去實地考察走訪一遍,回來再制定符合實際的發展計劃。 一般這時候是沒有王宏聲的事的,他現在就是個邊緣人物。但今天,他主動從邊緣硬擠進人群,厚著臉皮跟著去。朱明成意外地看了他一眼。 他們要考察的地方太大,光靠步行不行,大家便騎著自行車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他們這一行人經過了大塊的農田,這一片沒什么好改動的,繼續保持原樣就可以。 除了大田還有邊邊角角的隙田碎田,被溝壑土堆分割成一塊一塊的,放著不種可惜,種了也麻煩,機械化播種收割都不方便,就得靠大量的人工。旱時灌溉也不方便。 楊君蘇早就看到它們不順眼了,只是這幾年一直在忙農田基本建設和各種廠房基建,根本沒有時間和人力來整這些。這次正好趁著這個機會整一整。 楊君蘇找了一個視野好的高地,指著一片片的碎田對眾人說道:“今年秋收后,把這些給整了。溝壑給填平了,土堆給削了?!?/br> 老金手搭涼棚,看了一會兒,說道:“楊場長,這工程量可不小哇?!?/br> 賀新華思考了一會兒,說:“工程量是不小,但也不是不能干?!?/br> 齊冰飛快地記下楊君蘇的話,他們下了高地,騎著自行車繼續往前。路過一條彎彎曲曲的小河。 楊君蘇又說:“能不能把這條河給拉直了?彎彎繞繞的,影響農場總體規劃?!?/br> 賀新華:“你這是要重造山河?” 楊君蘇:“重造山河談不上,不過是局部改變一下?!?/br> 王宏聲終于找到了插話的機會,他連忙說道:“楊場長,咱們革命青年就是戰天斗地,重整山河。與天斗,天低頭;與河斗,河也低頭?!?/br> 眾人:“……” 朱明成轉過頭,深深地看了王宏聲一眼,這是要轉變風向了? 王宏聲一臉尷尬地站在那里。 不過,王宏聲也不是沒有收獲,他終于引起了楊君蘇的注意。楊君蘇只是深沉地看了他一眼,沒有說話,不辯喜怒。當領導嘛,就是得有點城府,不能讓人一眼就猜透。 大家接著往前走,到了中午,楊君蘇讓齊冰給大家發她從家帶來的點心和餅子,大家找了個地方停下來喝水吃干糧。 楊君蘇說道:“咱們這次考察要認真,我們要根據場情實情,既要從實際出發,又要解放思想;既要考慮長遠,又要考慮當前利益;既要適當地改造自然面貌,又要尊重自然規律??偠灾?,咱們要有科學的依據和充分的論證。大家有空也可以多出來走走看看,有什么想法可以告訴我,我會綜合大家的意見,做一個可行性分析,寫好規劃,跟宋場長和張書記商量后,再拿給紀書記看?!?/br> 大家紛紛點頭稱是,老金說他抽空會帶著基建科的職工來實地考察。 楊君蘇這一行人從早上出發,下午下班前才回來。 一回來,張書記就笑著說道:“小楊,你真是個行動力強的同志啊?!?/br> 楊君蘇說道:“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br> 張書記哈哈一笑。 楊君蘇過去跟宋要武打了招呼,回到辦公室便開始埋頭整理資料。 她下班時,大家都走得差不多了。場部辦室區靜悄悄的。 楊君蘇去推自行車時,就發現王宏聲正在給她的自行車打氣。 “王同志,你還沒下班???” 王宏聲笑著說道:“楊場長,我看你的自行車胎癟了,順便給你打個氣?!?/br> 楊君蘇客氣地說道:“謝謝?!?/br> 王宏聲連聲說:“不客氣不客氣?!?/br> 楊君蘇沖他一點頭,騎上自行車離開了。 王宏聲站在原地琢磨著,她剛才沒發火,說明不排斥我的接近;但態度也挺冷淡,這也正常,畢竟兩人以前有點恩怨。結論就是要再接再厲。 接下來的幾天,楊君蘇經常外出考察,這次要搞的動作很大,當然不能拍腦袋做決定,方方面面地都要考慮清楚,實地考察,群眾意見,科學規劃,一個都不能少。 大家見她這么認真,自然也跟著認真起來。 王宏聲這幾天已經適應了新狀態,拍馬技巧愈發嫻熟。朱明成直皺眉頭,王宏聲他是了解的,這人心眼子活,腦子也聰明,如果他把腦子用在正地方,對自己肯定有威脅。 以前他不覺得有什么,但這幾年,他切切實實地享受過楊君蘇給他帶來的好處。這人,一旦得到過,就不想再失去。 王宏聲的動作讓朱明成有了危機感,他回去后就對媳婦楊梅說道:“你有空多跟楊場長走動走動?!?/br> 楊梅立即會意:“好的?!?/br> 楊君蘇最近挺忙,既要忙工作,還要忙著接待各種新老朋友。 前腳楊梅剛跟她聊完紡織廠的近況,后腳王宏聲又來了。 王宏聲說道:“楊場長,我最近聽到一個消息,三分場的游場長要退休了,你聽說沒有?” 楊君蘇點頭:“聽到一點風聲?!庇螆鲩L身體不太好,之前她在三分場時,場里的工作主要由何書記負責。 王宏聲接著說:“那你聽說了接替游場長的人是誰嗎?” 楊君蘇沒聽說,但能猜出個一二。不過,她沒有明說,只是等著王宏聲繼續說下去。 王宏聲說:“聽說是謝秘書,他跟著紀書記干了幾年,紀書記很看重他?!?/br> 楊君蘇假裝驚訝了一下,王宏聲心中略略得意,他到底還是有點用的。 在他看來,謝秘書跟楊君蘇是勝利農場年輕一代的佼佼者,楊君蘇想往上走,遲早要與謝秘書對上。他們倆以后肯定是競爭對手。楊君蘇不可能不關注謝秘書的消息。 王宏聲觀察著楊君蘇的神色,趁機表忠心:“楊場長,以前我被一些小人蒙蔽了雙眼,做出了一些覺悟低、不利于團結的錯事。我深感后悔,希望你大人有大量,原諒我的過失。我以后一定會積極改正錯誤,將功補過?!?/br> 第一百三十八章 野炊聯誼會 楊君蘇看著王宏聲, 陷入了思考。 這個王宏聲就是個小人,欺軟怕硬,見風使舵, 渾水摸魚, 樣樣都干過。能力有一些, 心計也有一點,但都不太行,屬于跳蚤級別的, 會給你造成困擾,但危害程度不太。所以, 她也就沒費力, 摁個半死就放那兒了。 你對一個跳蚤費大力氣去打,一是浪費體力, 二是容易暴露自己的實力和底牌, 讓別人的對手心生忌憚。 現在這人要來投誠,她到底是接收還是不接收?她是一個當過老板的人, 對人才沒有道德潔癖, 有的話很多人沒法用。王宏聲這種人不是不能用,是要用對地方,比如用他來對付小人, 那就是棋逢對手。但是用小人也有技巧,得壓著用。 楊君蘇在思考的時候, 王宏聲的心也在提著, 生怕對方會拒絕。 好在楊君蘇考慮的時間不長, 她慢悠悠地開口道:“小王啊, 你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挺好。階級斗爭的形勢是錯綜復雜的, 咱們面臨的敵人也是多種多樣的, 偶爾被蒙蔽也屬正常?!?/br> 王宏聲心里微微松了一口氣,趕緊附和道:“楊場長你說得對,階級斗爭的形勢太復雜,一不小心就著了別人的道兒。我到底還是太年輕?!?/br> 楊君蘇嘆息一聲:“你說你挺好的一個苗子,可惜錯過了最佳時機?!?/br> 王宏聲也深感懊悔,可不是嘛,現在四分場的大體格局已定,張書記對他的印象已經基本固定,大好時機錯過了,要是剛開始他就有現在這覺悟,哪至于輪到那個朱明成? 楊君蘇接著說道:“但亡羊補牢到底比不補得好。你雖然錯過了太陽和月亮,但后面還有星星?!?/br> 王宏聲重重點頭。 楊君蘇夏然而止,撂下一句:“你的道歉我接受了,其他的以后再說?!?/br> 接著她話鋒一轉試探道:“對了,剛才你說謝秘書的消息從哪兒聽說的?謝秘書是黨委辦公室的,按理應該是分場的黨委書記吧,怎么是當場長?” 王宏聲耐心地解釋道:“要是從前場長負責制的時代,就是你說的這樣。但現在不一樣嘛,革命時代,好多單位都實行黨的一元化領導,黨委書記的地位高于場長。而且總場的羅場長身體不好,基本不管什么事,現在場里大事主要是紀書記在管,不說別人,就是你升職,也是紀書記提名的?!?/br> 王宏聲見楊君蘇對這個話題很感興趣,心中愈發高興,接著又壓低聲音說道:“當然啦,這個消息我只是聽說,也不一定作準。聽說紀書記想先讓謝秘書當場長,之后等何書記退休,再讓黨委的人接何書記的班。這樣,紀書記不就更方便管理三分場了?不過羅場長雖然不太管事,但他畢竟是總場長。聽說他想讓陸長安當三分場的場長,要是那樣,謝秘書就得等何書記退休接他的班,當三分場的黨委書記啦?!?/br> 楊君蘇微微點頭,她態度矜持地說道:“小王啊,你這人腦子不笨,心思靈活,只要用對地方,還是可以挽救的?!?/br> 說罷,她騎上自行車揚長而去。 王宏聲站在原地仔細揣摩楊君蘇的話,道歉她表面上接受了,消息她也聽了,而且很感興趣。還夸自己腦子聰明,心思靈活??磥硪院?,得多打聽些跟她有關的消息。罷了,他也不能太著急,得慢慢地來。楊君蘇早晚會發現他的價值,他比朱明成那個不知變通的貨要強得多。 王宏聲信心滿滿地離開了。 楊君蘇在路上稍稍思考了王宏聲的話,跟自己猜測的有些出入,但也差不離,不得不說,這個人在打探消息方面有點才能,而且挺善于抓時機。不過不著急,先抻一抻它,對小人,就得用手段降服他;對高手,得用境界征服他;對人才呢,得用利益、愿景、尊重籠絡他。這是楊君蘇前世總結出來的用人經驗,現在也可以拿來參考。 楊君蘇實地考察了幾天后,綜合各方面的意見和總結,便開始制定計劃,這項計劃就算能夠通過,也得是在秋收之后實行。所以她也不著急,力求把每個細節都考慮完善了。 …… 李衛紅考慮了幾天,最終接受了小路,小路滿懷驚喜和感激,他感激的是楊君蘇,楊姐不愧是楊姐,肯定是她做通了衛紅的工作,因為衛紅連爸媽的話都不聽,就聽她的。小路為了表示感謝,帶著楊二寶去網了三條魚送給楊君蘇。要不是楊姐不收禮,他何至于要繞這么一圈子? 李衛紅和小路突然從同志變成對象,在他們那個小圈子里引起了轟動。 有人說,兔子不吃窩邊草,這怎么把窩邊草都給啃了? 也有人說,肥水不流外人田。反正說什么的都有。大家見了兩人都是擠眉弄眼,出言調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