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女場長 第59節
白大娘說著還感慨道:“還是新社會好,咱婦女同志想干啥就干啥,要擱舊社會,哪有這么好的機會?” 楊君蘇順著她的話說:“那可,新舊社會兩個天,一個苦來一個甜?!?/br> “對對,這話真順口?!?/br> 三人愉快地告別。 楊君蘇回去就讓小趙給田翠翠送去一張報名表。 田翠翠的行動十分迅速,沒兩天就把報名表交了上來,一共有五十多戶人家報名。比年輕人這邊報名的還多。這也能理解,畢竟那邊都是拖家帶口的,而且轉業軍人一般都有安置費,經濟實力也比小年輕雄厚。 楊君蘇又寫了一份補充報告,報告中說這些轉業軍人拖家帶口前來支援農場建設。人家已經為國家為百姓流了血,不能再讓人家流淚。我們農場于情于理應該妥善安排家屬的生活。上面說不定會關注這些軍人轉業后的生活狀況。這可關系到農場的考評、形象和政治影響。 楊君蘇最后那一段話果然引起了場領導的深深思考。紀書記看到這份補充報告,思索良久,終于拍板:“同意集資建房?!?/br> 當宋要武和賀新華接到通知時,宋要武倒還算淡定,畢竟楊君蘇的報告是她交上去的,賀新華就十分詫異。 他不由得感慨道:“這個小楊有你的風范,辦事是雷厲風行,還有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勁頭?!比f萬沒想到事情真被她弄成了。 宋要武笑而不語。 賀新華酸溜溜地說道:“老宋,你欠我一個大人情。她可是我們基建科出來的?!?/br> 宋要武笑道:“老賀,我一直記得你這個人情?!?/br> 賀新華后悔是肯定后悔的,楊君蘇要是在他們基建科,現在出名的就是他了。不過,他也很快釋然,他的性子跟宋要武不一樣。楊君蘇在他手底下未必能發揮她的才華。 總場同意集資建房后,楊君蘇又回了場部一趟,主要目的是借錢。場部的財務處以前是獨立的科室,后來為了方便管理,便掛在了后勤科名下,她找財務處借錢,就得先找后勤科的胡科長。 楊君蘇提出向胡科長申請借1500塊錢,理由是集資建房是她提出來的,為了做出表率,她是一定要參與進去的??伤龥]錢,只能借錢參與這個偉大的工程。 胡科長快被她繞暈了:“小楊同志,你為了做出表率,支援場里建設,所以向場部借錢?” 楊君蘇點頭:“就是這意思?!?/br> 白玉鳳在旁邊說道:“你這不是借我們的錢請我們吃飯嗎?里子面子是你的,錢是我們的?!?/br> 楊君蘇嚴肅地糾正道:“白同志,你格局小了。集資建房利國利民利個人,這么一項偉大的超級工程,怎么能跟請客吃飯扯到一起呢?革命不是請客吃飯。我這么做是出于多方面的考慮。其實我家有房子住,我參不參加都沒關系。關鍵是,我是提出這個建議的人,我若是不參加,影響不好呀?!?/br> 白玉鳳:“……”她就沒見過這么無恥的人。 白玉鳳想了想,就說道:“你要真想借錢,可以找親戚借呀,場里工人都像你樣一樣,把財務室搬空了也不夠?!?/br> 楊君蘇苦笑道:“我家沒有有錢的親戚。要不白同志,看在同事的份上,你借我300塊咋樣?胡科長,你手頭寬裕的話也借我幾百,大家為我眾籌建房?!?/br> 胡科長嚇了一跳:“小楊,你可真敢想?!?/br> 楊君蘇見胡科長不同意,也并沒有就此放棄,她就去找何書記,“何書記,我是無所謂建房不建房的,我家也不缺房子住。我提建議主要是為了大伙著想。就是吧,咱第一批集資建房的人就是第一波吃螃蟹的,大家的眼睛都盯著我們呢。我只提建議,不親自參與,就怕別人有想法?!?/br> 何書記一想也有道理,于是,他便特批財務處預支1000塊工資給楊君蘇,之后每月從她工資里扣20塊錢,扣夠為止。當然,也沒提利息的事。 財務處接到批示拿給胡科長,胡科長也傻眼了,他還能說什么?只能給錢唄。 楊君蘇成了第一個向場里借錢蓋房的人,大家聽后也是一臉佩服。 楊君蘇再接再厲,趕緊跑到二分場場部找他們的黃書記聊聊,把這個事情說了,并提出想讓她爸楊利民預支1500塊工資。 黃書記也聽說過楊君蘇的事,他不認識這個女孩,但他對楊利民熟悉啊。 他跟楊君蘇一交談,他由好奇變成了欣賞隨即又覺得遺憾,當初,咋就沒把這個女同志招到他們二分場呢?誰能想到楊利民那個草包能生出這么好的女兒?真是歹竹出好筍,懶蟲生條龍。 關于借錢,黃書記聽說何書記都批了,是有先例的,那他也批吧。于是,他也給了楊利民一個特批,準許他向場里借1000塊錢,以后每月從工資里扣20。 楊利民接到通知時,人都懵了。 他懵懵懂懂地簽字,從財務手中接到一沓厚厚的錢,再轉手交給了在一旁等候的閨女。 楊君蘇笑著說道:“爸,你借錢可是黃書記特批的,這說明什么?說明你有面子啊。你們場部這么多人,你是第一個從場部借到錢的?!?/br> “嗯嗯,有面子?!本褪菦]錢了。 楊君蘇拿到錢,就去新成立的集資建房工作組交了錢,她要的是100平帶院子的平房,場部的成本估算是每平米20塊錢,她要交2000塊。 她做完這一切后,葉香云才知道消息。 她一聽到自己家竟然欠了農場2000塊錢后,嚇得人都傻了。 葉香云一見到楊君蘇和楊利民,就歇斯底里地嚷道:“你們爺倆為啥不跟我商量商量?兩千塊呀,咱家要多少年才能還清?” 楊君蘇淡定地說道:“咱們是借錢的,是大爺,你怕什么?該擔心的是場部?!?/br> 葉香云繼續嚷:“你懂個啥,我這人欠了別人的錢就睡不著覺?!?/br> 楊君蘇道:“我跟你剛好相反,別人欠了我的錢,我才睡不著覺?!彼?,她從來不借錢給別人。 楊利民心中也挺忐忑,但一想到,他借的錢是黃書記特批的,同事中第一人,想起同事們那種驚訝敬佩的目光,他心中涌起了一種別樣的情愫。誰都不敢借,就他敢。他家馬上就有第二套房子了,新房。以后是窮了,但有面子呀。 等到房子建好后,他就請這些人去新房吃飯,好好地震撼震撼他們。 這種虛榮心沖淡了楊利民借錢的忐忑不安。 他看葉香云這樣,十分看不上:“君君媽,你能不能有點出息?不就兩千塊錢嗎?那也叫個事兒?” 葉香云:“……”說得你有幾千塊似的。 葉香云跟這爺倆說不通,心中既憋屈又惶恐,于是便去找牛嬸吳嬸他們訴苦。沒多久,家屬區的人都知道楊君蘇父女倆向場部借了兩千塊錢。 大家先是詫異,接著議論紛紛。 有人說,他們太莽撞了,一下子借這么多錢,什么時候還完。 也有人說,楊君蘇膽子太大,什么事都敢干。 也有人說,楊君蘇那么聰明,肯定有自己的考慮,反正說什么的都有。 楊君蘇再出門時,不斷地有人向她打聽借錢的事。 楊君蘇云淡風輕地說道:“你賣紅薯的沒嘗過紅薯,提建議的不親自參與,那像話嗎?我不像有些人,提建議一籮筐,自己從不跟著做。我就是要跟著大伙一起做,有福同享,有難同當?!?/br> 大家只能說:“君蘇,你的覺悟真是太高了,我們佩服?!?/br> 第六十五章 奠基儀式(上) 總場同意職工集資建房, 但只同意在四分場設一個試點。其他三個分場以后再說。原則上也只允許四分場的職工參與。這次跟著去建設新場的大部分職工是要留下來的,當然,部分科員干部后期還有可能調動。 總場辦公室下通知讓大家先交錢, 房子建好后, 按最后的成本計算, 多退少補。 當時有意向建房的很多,但真正交錢的時候不少人又猶豫了。楊君蘇能理解,她記得集資建房這事在八十年代以后才開始實行。他們目前應該算頭一批, 有人猶豫有人觀望很正常。 而且農場很多人家住得比城里寬敞,相較之下, 對房子的需求也沒有城里工人那么大。最先交錢的是家里人口多, 住得擁擠的,或是有兒子即將結婚的。另外就是轉業軍人, 他們多是拖家帶口, 對房子是剛需。等著農場分房,不知哪年哪月。農場就算建房也是建宿舍樓和筒子樓。像楊君蘇家住的那種帶院子的房子, 必須得是科員以上才能分到, 還得排隊。楊利民當初能分到是因為他在農場呆的時間長,又趕上了好時候。 也有工人想向場里借錢,但基本都沒批準, 還有人問楊君蘇借怎么就批了,財務室回應說:“人家是提建議的人, 何書記特批的。你有本事也去找場長和書記給你特批?!币桢X的工人自然不敢去找場長書記, 場部臨時制定一條規章:科員以上級別的職工才可以向場里預支工資, 場部批準的標準有兩條:一對場里有特殊貢獻, 二家里確實有困難。 這么一算, 符合條件的不多。而且大家一看, 借的錢也是自己未來的錢,又不是真的找場里借的,不如就算了。最后想參加集資的就找親戚朋友借錢,大部分也都湊上了。 當時寫報告時,楊君蘇做的成本估算是每平米10塊錢,場部的預算是每平20塊,按照現在的物價來說是有點高了。她猜測場里是故意往高了估,若是估低了,錢不夠,后面再讓職工補交,大家難免會有情緒。但估高了往回退錢那又不一樣了。 她估算的成本是有根據的,這個年代,農村建造三間土坯房也得500,他們農場建的可是磚瓦房,還帶院子,造價肯定得翻倍,樓房的造價更高一些。 楊君蘇計算一下,房子最后的成本應該是每平米15塊左右,說不定她還能退回500元。 楊君蘇算完帳對楊盼說道:“二姐,我先弄一套房子,如果場里往回退錢,這錢就留著,下一批集資建房,你也報名?!?/br> 楊盼吃了一驚,她從來沒想到要買房,她說道:“咱家有兩套房子了,夠住了?!?/br> 楊君蘇說:“這套房是登記在我名下的,家里那套是農場分給咱爸的,你名下也得有房,以后婷婷也會有?!?/br> 楊盼見meimei是認真的,只好說道:“等錢退回來再說,我不著急?!?/br> 楊君蘇笑著點頭:“行,反正以后有的是機會?!?/br> 紀書記特意設立了一個臨時辦事處,由謝秘書管著。謝秘書任命楊君蘇當他的助手。 楊君蘇身兼兩職,既是謝秘書的助手,又是宋要武的助理。 謝秘書親切地說道:“小楊同志,辛苦你了。等我有機會向紀書記申請一下,給你增加點補助?!?/br> 楊君蘇堅決拒絕:“謝秘書,我這是為人民服務,為場里服務,要什么補助。為錢不革命,革命不為錢?!毖a助才幾塊錢,有它沒它一樣過,還不如趁機撈取點名聲,在紀書記那兒掛個名。 謝秘書肅然起敬:“楊同志,你的覺悟真高,我要向你學習?!?/br> 楊君蘇謙虛道:“哪里哪里,謝同志是我的前輩,應該是我向你學習?!?/br> 要蓋這么多房子,場里要調動人員,還要請專家實地考察地形,畫規劃圖和設計圖。賀新華和老金做為基建科的骨干,忙得是腳不沾地。最后不得不把老高調回來。 楊君蘇又是個特別能折騰的人,今天提出個建議,明天出個主意。賀新華是焦頭爛額又無可奈何。 老金脾氣好些,對楊君蘇還算有耐心。老高因著何中華的交情,對楊君蘇也挺照顧。 楊君蘇想起讓給她工作的何中華,就寫了一封長信,信中告訴他,自己參加工作后發生的一些事情,當然多是好事。比如她調入了生產科,倍受宋科長的看重,現在他們農場在建房。信的末尾,再次表達了自己的感謝之情。幸虧他給了自己這個工作機會,不然她現在還在打零工。 她聽說海島氣候溫暖,他們夫妻兩個身體不好,正好安心地在那邊休養,將來有空了可以回來看看。除了寫信,楊君蘇還寄了本地產的三斤煙絲,一捆粉條,一條臘rou,還有一罐干木耳,東西不值什么錢,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啊。 寫好信,她問老高,要不要也寫封信,老高識字不多,字寫得歪歪扭扭,楊君蘇自告奮勇地幫他寫了一封,寫完還念給他聽,老高聽后一直夸:“你的文采真好,就是這樣子,寫到我心坎里了?!?/br> 他再一看字,又夸了幾句:“這字也好看?!?/br> 楊君蘇抽空把信和東西寄了出去。 之后,楊君蘇回來繼續忙建房的事,新場的事又多又雜,小趙一個人忙過來,楊君蘇想了想,就把齊冰提為自己的助理。這姑娘高中畢業,情商很高,人也細心,她又是齊園長的侄女,家在農場有一定根基,也好方便跟人打交道。 齊冰升為她的助手后,果然是如魚得水。她細細觀察過楊君蘇的行事風格,這人做事颯利爽快,有雷霆手段,但同時,心量大,不妒忌不故意針對??偟膩碚f,就是當楊君蘇的朋友很好,要是當她的對手和敵人那就慘了。齊冰十分注意分寸,小事她自己做主,大點的事就主動向楊君蘇匯報,不自作主張。 楊君蘇把雜事瑣事都交給齊冰和小趙,自己只負責把握大方向。 她現在的主要任務是協助基建科建好第一批房子,建議是她提出來的,她必須得參與其中。 賀新華現在一看到楊君蘇就忍不住頭疼,她出現的頻率太高了。 他頭疼,老金他們卻很歡迎,因為楊君蘇大方啊,隔三差五地弄點煙絲啊酒啊給他們,遇到好吃的也不忘他們。 人家是愛提意見,但人家姑娘也有分寸,涉及到專業方面的,她不懂的也不亂提。 樓房的施工圖紙還沒畫好,水泥磚頭各方面的建筑材料也還在聯系。場里決定先建一排帶院子的平房。 院子的規格是,正房三間,廂房兩間,加起來一百平米,這一百平可是實打實的,絕對沒有公攤,無產階級干不出公攤那么坑人的事。五間房子附帶一個一百多平的院子,新場空地多,院子都沒細量,大致一估算就完事,只會多不會少。 統一的紅磚青瓦,因為新場有的是地方,楊君蘇特意讓鄰居之間隔遠些,中間種上樹。 院前有排水的暗溝,也有下水管道。 第一批先建四排平房,整個規劃區是正方形,方方正正的,邊上原本有個池塘,基建科的人準備把它填了,楊君蘇攔住了,她建議在這兒建個小公園,這池塘四周裝上木欄桿,省得孩子掉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