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悍姨母清宮養娃日常 第370節
康熙和一群兒子們終于收到了胤禔的消息。 當康熙瞧見大兒子在軍情折子上寫,倭國的戰事他已經打贏了,可倭國的天皇嘴很硬,無論如何都不愿意做大清的自治州,而且因為他是暴力打進去的,倭民們也情緒很激憤,不愿意成為大清子民。 康熙擰著眉頭與寶貝兒子商量一番后,直接把能說會道的八兒子、善于賺銀子的九兒子,身份高貴的十兒子,以及性子混不吝的小兒子胤禎派去倭國援助只會打仗,嘴笨不會說話的大兒子了。 正月十五,胤禔正在倭國與性子狡詐的倭國天皇談判,被對方給氣得臉紅脖子粗時,總算等到了他的八弟、九弟、十弟和十四弟。 胤禎奉行的原則是“能動手就不吵吵”,聽著倭國天皇一口一句“你們滿清韃子是不通禮儀的野蠻人,是卑鄙無恥的侵|略|者,神和主都會對你們降下懲罰的!” 胤禎翻了個白眼直接拎著大鐵錘“咣咣咣”的砸起了天皇的宮殿。 只用了半天,胤禎就一個人用倆大鐵錘把宮殿給砸的只剩下幾個支撐著屋頂的房柱子了,原本嘰嘰喳喳,嘴里翻來覆去“八嘎呀路”的天皇像是一只被人捏住脖子的尖叫雞般,雙眼驚恐的瞪大,像是瞧怪物似的看著胤禎,總算是不再膩歪了。 而后笑得一臉如沐春風的八貝勒胤禩就出場了,與天皇來了一番推心置腹的交談后,又用三寸不爛之舌一人與倭國的大臣們進行舌戰。 九阿哥胤禟和十阿哥胤俄則對著倭民們大力宣傳大清的百姓們過得是什么樣的好日子。 眼下大清不是在侵|略你們,而是在幫助、解放你們這些受到天皇壓迫的可憐倭國的子民們! 倭國的人口加起來還沒有大清一個省的人多,倭國的地盤連大清一個零頭都沒有。 大清地大物博、人才輩出的,為何要特意來倭國呢,還不是為了你們這些倭民們! 倭國成為大清的自治州之后,倭民們就也是大清的子民了,可以到大清求學、做生意、娶妻生子,不用憂心時不時的地龍翻身和火山爆發了。 這多好??! 倭民們剛開始還覺得這話是清兵們給他們的野蠻戰|爭蒙上的一層遮羞布,可一次兩次三次的,等聽到的次數多了,瞧見清軍登島后,真得只是殺不聽話的倭國官員們,沒有濫殺無辜,倭民們也漸漸開始對大清生出向往了,興許大清的百姓們日子就是比他們過的好?好像那些去大清做生意的倭民們這些年都不回倭國了??? …… 二月初,九阿哥、十阿哥、恂貝勒笑得見牙不見眼的,載著滿船的煤炭、金礦、銀礦從倭國往大清趕。 康熙受到兒子們傳回來的消息后,御筆一揮,就寫了一封圣旨: 【康熙四十年二月初六,倭國改名為倭州,成為大清的附屬州,即日起,令直郡王胤禔和八貝勒胤禩駐島辦差?!?/br> 倭國變倭州的消息傳到民間后。 不僅百姓們有些懵了,連朝臣們都忍不住生出了恍惚之感。 不明白皇帝老爺的心思,大清現在都變成“秋葉海棠”了,版圖大到治理都治理不過來了,為什么還要將那個小倭國也給并到大清的版圖里呀? 想起沿海地區泛濫的倭寇,老百姓們就忍不住皺起眉頭,吐出一口唾沫,罵一句“呸!真是晦氣!” 半個月后,當官員和老百姓們瞧見九阿哥、十阿哥和恂貝勒帶回來一船一船的金、銀、煤等資源后,全都忍不住瞳孔地震,怎么都沒想到海外小小島國竟然會有金礦、銀礦、煤礦這種好東西。 待聽到原本的倭國天皇,如今的倭州州王讓三位皇阿哥給皇帝老爺帶回來的話“量倭州之物力,助華夏之騰飛”后,眾官員和老百姓們全都連連改口稱贊道: “對呀,倭州就是咱的海外親人啊,當年許福不是帶著一大船童男童女們去倭國了嗎?從秦朝那一輩算,咱都是一個老祖宗們??!” “是呀,秦始皇他老人家不都說了嗎,‘額滴額滴,都是額滴’,倭州本就是咱們華夏的附屬國,只不過如今變成附屬州了呀,沒什么不對的?!?/br> “對對對,皇帝老爺真是英明神武??!” “……” 南方的官員們瞧著從倭州送到京城的金子和銀子后,一些人眼饞的不行,正打算派家奴也去倭州瞞著朝廷偷偷摸摸挖金礦時,殊不知在他們腦袋上懸的利劍馬上就要掉下來了。 倭州的事情解決了,康熙瞧著秋葉海棠輿圖上的“倭國”倆字變成“倭州”后,連嘴都樂的合不攏了。 三月初六,春光絢爛,極為難得的好日子。 康熙和皇貴妃將雙胞胎兒子的大婚同日舉辦了。 兩位雙生皇阿哥的大婚典禮,剛剛過去沒多久,轉眼間就又迎來了萬壽節。 康熙四十年的萬壽節,雖不是康熙整壽,但卻是康熙等基的整數年。 除了沙皇彼得和穆爾登格皇后沒回大清外,出嫁的純禧公主、榮憲公主、端靜公主和恪靖公主全都拖家帶口的回京了。 三月十八日,午時末。 康熙的壽宴辦在了暢春園里,四十八歲的康熙被他的孫子、孫女、外孫子、外孫女們團團圍著,聽著耳邊奶聲奶氣、嘰嘰喳喳的孩童聲,瞧著好不熱鬧。 前來為皇上賀壽的宗室親王、郡王、貝勒們瞧著皇家第三代興旺的子嗣,都不由覺得眼饞。 哪成想,萬壽節剛剛慶賀完。 民間的百姓和朝中的文武百官們還都沒有從萬壽節的熱鬧勁中緩過來呢,康熙就在朝堂上扔下了一道驚雷,險些把群臣和眾位皇阿哥們給驚得外焦里嫩的。 四十八歲的萬歲爺宣布退位給太子,要做太上皇了! 當群臣和眾位皇阿哥聽完梁九功宣讀的退位詔書后,還都愣愣的回不過神呢。 可皇上的動作遠比他們想象的要快,皇上就像是閻王爺催命一般催促著禮部官員盡快cao辦太子的登基大典。 半個多月后,四月初八,二十七歲的皇太子脫下了他的杏黃色袍子,穿著一件嶄新的明黃色龍袍,在太和殿的廣場上,在他汗阿瑪、大哥、十二位弟弟和滿朝文武百官的注視下,挺胸抬頭,嘴角含笑,一步一步踩著紅地毯坐到了龍椅上,從儲君胤礽變成了新君。 等明年正月用新年號——華興。 登基大典舉行完后,華興帝也開始進行大冊封,尊寧壽宮皇太后為“太皇太后”,儲秀宮皇貴妃為“皇太后”,鈕祜祿貴妃升為“貴太妃”,安、惠、宜、榮四妃升為“四太妃”,宣嬪、敬嬪等人也升為了“太嬪”。 等將這些長輩們晉位完后,胤礽又將自己的大堂姐、大姐、二姐和五個meimei,全都從“和碩公主”、“固倫公主”升為了“和碩長公主”和“固倫長公主”,把十三個兄弟全部升為了親王。 新君登基,要避圣上諱,胤禔、胤祉、胤禛等十三個皇阿哥都將“胤”字改為了“允”字,可胤礽規定兄弟們只用生前避諱就行了,待他們兄弟們去世后,名字自動從“允”改成“胤”字。 太上皇聽到新君這話后,心里欣慰極了。 五月初,太上皇康熙領著太皇太后琪琪格、皇太后晴嫣等一眾太妃、太嬪們挪到了暢春園居住,把后宮騰出來留給了新君的妻妾們。 胤礽仍舊將景仁宮給空了出來,同時還把儲秀宮給保留了原樣,沒有安排任何一個女人住進去,因為在他心里認為,儲秀宮里保留了他和他的兄弟姐妹以及姨母、汗阿瑪愉快的童年記憶,這份純粹的快樂誰都不能破壞的。 皇后瓜爾佳氏入住了翊坤宮,其余宮妃則搬去了延禧宮、鐘粹宮、永和宮等宮室里。 嫡皇長孫弘晞雖然沒有被華興帝冊封成太子,但卻搬到了毓慶宮里居住,成為了板上釘釘的下一任儲君。 等到新君將一系列雜事都處理完,皇家第三代里又添了四個小阿哥,兩個小格格。 京城入秋了,九月初,胤礽終于騰出手開始收拾南方官場的蛀蟲了。 他給雍親王允禛、怡親王允祥賜下了尚方寶劍,派兩個弟弟帶著三千精兵下江南了。 九月的江南,兩位親王在江南殺的人頭滾滾,連著幾場秋雨都沒有將菜市場上的鮮血沖刷干凈。 十月初,家產全都被抄沒了的曹家眾人踏上了前往京城的官道。 當滿臉疲憊、風塵仆仆的曹寅剛剛領著一大家子來到京郊的送君亭時,遠遠就瞅見了好友納蘭容若。 因為心中藏著事兒,短短幾年,曹寅就老了好幾歲,下頜上的胡子,腦袋上的頭發都白了大半,當他瞧見昔日好友仍是風度翩翩的儒雅模樣,他下意識就想低下頭避開納蘭容若的視線。 誰知納蘭性德卻朝著曹家眾人快步走了過去。 納蘭容若瞧著曹寅眼下落魄的模樣,心里也挺不是滋味的。 他瞧見跟在曹寅身后的李氏,懷里抱了一個看起來三歲多的小男孩。 小男孩與曹寅長得很像,此刻正歪著腦袋一臉好奇的打量著他。 納蘭容若不由張口詢問道:“子清,這是你的小兒子嗎?” 曹寅循著納蘭容若的視線望了一眼妻子懷里的小家伙,搖頭苦澀的笑道: “容若,這不是我的小兒子,而是我的大孫子——曹雪芹?!?/br> “原來你都有孫子了啊,小家伙看著挺機靈的?!?/br> 納蘭容若邊說邊笑著從腰上接下來了一塊玉佩塞到了小家伙的懷里,而后又從懷里掏出來了一張房契和一把鑰匙遞給了曹寅。 當曹寅看到房契是他們原本在京城的府邸時,瞬間怔愣住了。 “接著吧,這是皇上,哦,不對,太上皇讓我給你送來的,這么大一家子人呢總不可能露宿街頭吧?” “我,我對不起太上皇??!” 曹寅聞言立刻“撲通”一下子跪倒在了水泥路上,嚎啕大哭道。 跟在他身后的曹家眾人也都跟著哭。 被祖母抱在懷里的小曹雪芹眼里含著兩包晶瑩的眼淚,手里捧著納蘭爺爺送給他的玉佩,滿臉懵懂的瞧著他的家人們。 他其實不知道自己家究竟發生什么變故了,只知道有一天拿著佩刀的官差們突然沖進曹家把他們家給抄了,曾祖母孫氏一下子就中風,口眼歪斜的躺在床上流口水,不會動彈了。 緊跟著他就被祖父帶著坐馬車來京城了。 小曹雪芹仰頭望了望京城湛藍的天空,腦海里形成了一個朦朦朧朧的念頭,等他長大了,他一定要把家族的興衰史寫出來,名字叫什么呢? 他低頭瞧了瞧手中的玉佩,擰著小眉頭思忖道“玉佩也是石頭,索性就叫《石頭記》吧?!?/br> ……庡? 十月二十日,曹家眾人剛剛在京城的故居里安頓好,京城就下了一場鵝毛大雪。 暢春園已經被改造過,燒著地龍,冬天也能住了。 太上皇康熙和皇太后晴嫣在暢春園里,聽完納蘭容若稟報曹家眾人的最新消息后,康熙聽到乳母孫氏剛剛搬到京城故居里,沒住幾日就去世了,心里不由嘆了口氣。 晴嫣則懵了,萬萬沒想到曹雪芹竟然提前出生了? 而后她又想到,眼下曹家都提前被抄家了,曹雪芹若是晚出生幾年,沒有親身體驗過曹家“珍珠如土金如鐵”的富貴生活,怕是就寫不出《紅樓夢》了。 這般一想,她覺得世間的一切還真是奇妙啊,全都一環扣一環的。 等到康熙四十年徹底走到尾聲時,年底臘月里連著下了好幾場大雪。 暢春園里全部都是白皚皚的積雪。 臘月二十三日,小年這天。 康熙和晴嫣領著孫子、孫女們去皇莊上玩狗拉雪橇。 哈哈現在已經是一條跑不動的老狗了,哞哞也是一頭上了年紀的老牛了。 康熙和晴嫣坐在椅子上,看著不遠處哈拉哈奇、弘晞、弘昱、弘晴、弘暉等人和一群哈士奇、薩摩耶、阿拉斯加玩的不亦樂乎。 一群孩子們與狗狗們玩的臉色紅彤彤,滿頭大汗的,發出來的笑聲震天響。 哈哈趴在晴嫣右腿邊啃著雞腿,哞哞則趴在康熙的左腿邊吃著農人們給它精心制作的草餅。 這時,孩子們突然轉身朝著倆人的方向快速跑過來。 三歲多的小弘暉頂著與他阿瑪如出一轍的烏黑卷毛頭,邁著小短腿兒哼哧哼哧的跑在最前頭,他的丹鳳眼亮晶晶的,邊跑邊奶聲奶氣的沖著康熙和晴嫣大聲喊道: “汗瑪法,皇瑪嬤,阿瑪小時候有哈哈,我也要養一只小二哈!給他起名叫‘暉哈’!” 弘暉的聲音剛剛落下,跟在他身后的哈拉哈齊、弘晞、弘昱、弘晴等人也邊跑邊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