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悍姨母清宮養娃日常 第315節
剩下的十二個兒子,以及右手中拿著一包葫蘆籽兒帶著白露跟在梁九功身后走到乾清宮后院門口的皇貴妃,在場無論大小全都被小胤禎石破天驚說出口的話給雷到了。 站在大花盆后面的幾個小太監也被十四阿哥的話給逗笑了,忙齊刷刷的低下腦袋,拼命用牙齒咬著嘴唇,用了好大的力氣才沒有讓他們在萬歲爺面前失態笑出聲來。 小十四看著自己都說到這份上了,他們汗阿瑪還是一副被雷劈了的樣子,瞧著不情不愿的,小豆丁不由又困惑地皺著小眉頭奶聲奶氣地補充詢問道: “汗阿瑪是不想讓十四的孩子也管你叫汗阿瑪,不想把他們當成自己生的孩子們嗎?” 康熙機械地點了點頭,他想讓未來的孫子、孫女們喊他“汗瑪法”,而不是想讓他們錯輩喊自己“汗阿瑪”! 站在后院門口的皇貴妃聽到父子倆這對話都快樂死了,從身體里調動起一絲微弱的異能,讓變異的土系異能繞著她右手荷包里中的葫蘆籽兒仔細轉動了一圈,給每顆種子都滋養了一下,就用眼神示意身旁同樣強憋著笑意的梁九功和白露抬腿繼續往前走。 “啊!那這可怎么辦啊?!?/br> 小十四沒轍了,苦惱地用小胖手撓著他的圓腦袋,扭頭將求助的目光投向了站在身側的十三哥哥身上。 站在雙胞胎后面的胤礽和胤禛倒是想上前給雙胞胎講清楚家庭之間的親人關系,但瞧著經過雙胞胎這一打岔,他們汗阿瑪的情緒明顯變得輕松了不少,兄弟倆只好保持沉默,低頭憋著笑。 小十三撓撓頭又皺皺眉,看到智商不夠用的蠢弟弟投來的目光后,靈光一閃用不熟練的漢語脆生生地大聲喊道: “那就讓十三和十四的孩子以后管汗阿瑪叫‘爹’吧!‘爹’這個稱呼,汗阿瑪滿意嗎?你只管把我們倆的孩子當成你生的孩子好了,我們不會介意的!” “撲哧!” “噗!” 小胤祥的話音剛落,憋笑憋得肚子都疼了的眾位阿哥和站在阿哥們身后的皇貴妃、白露和梁九功徹底憋不住了,紛紛出聲笑了出來。 聽到熟悉的女聲后,雙胞胎動作一致地扭頭往后看,康熙也抬頭往大兒子們的身后瞧。 晴嫣將抓在右手里的葫蘆荷包往上拋起又接住,對著康熙挑眉笑道: “葫蘆藤死了,皇上既然這么不習慣,不如今日咱們就動手再種上幾大盆,臣妾聽過一句話,‘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以及現在’,葫蘆長的很快,興許用不了多久就會發芽了,皇上也能盡情賞玩兒了,過去的事情就讓它們過去吧,無法改變的事情也朝前看吧,十四個小兔崽子就夠讓皇上cao心了不是嗎?” 夕陽西下,金燦燦的太陽光在皇貴妃身上蒙出一層淡淡的金光,皇貴妃笑得肆意又明媚。 康熙也不由無奈地扶額笑了,是啊,十四個小兔崽子就夠讓他生氣了,絕育了以后連那苦死人的避孕藥丸子也不用喝了,直接一勞永逸了。 當年種葫蘆籽兒的人只有胤禔和胤礽兄弟倆,從三阿哥胤祉開始從小聽著葫蘆娃故事長大的十二個阿哥,在為金剛葫蘆娃的勇猛故事癡迷的同時,也遺憾他們當年沒能親手栽種神奇葫蘆籽。 如今聽到皇貴妃拿著一荷包的葫蘆籽兒過來了,十二個阿哥齊齊眼前一亮。 胤禛反應最快,忙揮舞著胳膊對著皇貴妃咧嘴笑道: “額娘,額娘,我來幫您一起種葫蘆?!?/br> 小九是第二個回過神來的,他也趕忙抬腳跟在胤禛身后,幾步沖到皇貴妃跟前,興奮不已地搓著小手,桃花眼亮晶晶的瞧著晴嫣右手中的米黃色荷包,激動地喊道: “皇額娘,您手里這葫蘆籽兒多嗎?要是多的話,可不可以給小九勻一些,小九就說這是汗阿瑪看了都說好的葫蘆,拿到民間按粒賣的話,肯定能夠賺大錢的!” 小九話音剛落,小八、小十、小十一等人也都一擁而上,齊齊圍著皇貴妃想要葫蘆籽。 康熙看到一群兒子們在他面前嘰嘰喳喳的圍著他愛妃,也抬起大長腿幾步上前將煩人的小兔崽子們給趕到一旁,從他愛妃手里拿過荷包,聽到梁九功說這是和當年一個品種的葫蘆籽兒后,康熙眼里也不由又有了光。 臨近傍晚,深藍色的天空上布滿了紅彤彤的火燒云。 乾清宮后院里傳出來了一串歡聲笑語,圍在一旁的宮人們看著萬歲爺和皇貴妃帶著十四個阿哥擔水、松土、挖坑、埋籽兒,熱火朝天的在幾個大花盆中種葫蘆。 心情陰郁了多天的萬歲爺臉上總算是笑了出來,空了好些日子的大花盆中又埋上種子了,想必用不了幾年空空如也的大花盆里就又會長出來蔥蔥郁郁的葫蘆藤了,微風一吹,滿藤的碧綠葫蘆葉沙沙作響,精致的玉白色小葫蘆在風中輕輕搖晃…… …… 自從五月上旬,乾清宮后院里又種上了好幾盆葫蘆后,康熙的心情也rou眼可見的一天天好了起來,開始一點點從絕育的陰影中走出來了。 他每天處理完朝政后都不忘跑去后院里給葫蘆籽兒松松土、澆澆水,儼然是把這些葫蘆籽兒當成孩子來照顧了,站在一旁幫忙給萬歲爺遞松土的小農具和澆水小水壺的梁九功忍不住嘴角微微抽搐,覺得上一個能日日見到皇上的還是小太子,葫蘆籽兒和小太子在萬歲爺心中的分量是不相上下的。 太陽和月亮東升西落,晝夜更替,平淡如流水的日子也一天一天地慢慢過去了。 幾大盆葫蘆籽兒在康熙日復一日的期待下,總算是在六月初的清晨,迎著晨間的露水,鉆出泥土,驕傲的冒出來了一個細嫩的小綠芽。 瞧見那些小綠芽后,康熙像是徹底將絕育的事情拋到腦后了,重新拾起了自己身為男人的自信心,開始沒有心理負擔的往后宮里去了。 六月中旬,第二屆西學恩科順利在京城里舉辦。 西學考試結束后,六月下旬大清第一屆女子學院招生考試也正式開始了。 任何時代,民間都不乏腦子清醒的小姑娘以及目光長遠的家長,女子學院的報名人數遠超皇貴妃的預料,晴嫣原本以為有幾千人就不少了,萬萬沒想到竟然達到了近萬人! 一些生長在鄰省家境富裕的小姑娘們特意提前坐馬車來京城考試,炎炎盛夏,這些小姑娘們在考場上經過一場激烈又殘酷的角逐。 七月中旬,西學考試正式放榜。 七月下旬,女子學院的入學考試成績也統計了出來。 七月底衙門口各自張貼了西學學院的入學名單,以及大清第一份女子考試的錄取名單。 六歲出頭的大丫在放榜前兩晚焦慮的睡不著,到了放榜日這天,她瞧見衙門官員已經在衙門口的東墻上把錄取榜單張貼出來了,她忙穿著漿洗的發白、打著滿身補丁的衣服擠進人群里從榜單上找自己的名字。 百姓們都知道女子學院的女師傅有限,不可能誰都好運的能成為皇貴妃的學生,但是瞧見一萬名小姑娘中竟然只錄取了一千人,三所學院里各有三百多名學生,十選一的錄取率使得有近九成的人都落榜了。 大多數落榜的小姑娘都忍不住鼻子泛酸當場哭了出來,哭過后,有的小姑娘們放棄再考了,而另一些人則沒有氣餒,重拾信心,打算繼續利用空閑時間讀書認字,為明年的學院錄取考試做準備,今年不行,那就明年再戰! 大丫從名單中間往上找,發現怎么找都找不到自己的名字,急的圓臉通紅,牙齒都險些把嘴唇給咬破了,等到她終于在第八百八十八名的位置看到自己的名字“李大丫”以及名字后寫的家庭住址和考號,確定自己真的被女子學院錄取后,大丫當場喜極而泣,趕忙轉身擠出人群興高采烈地往家里跑。 她一口氣連著跑了兩條街,推開破舊的家門看到滿院子都掛著大大小小的衣服,她身子瘦削,面容蒼老的母親正坐在院子里的矮凳子上,邊咳嗽邊給別人洗衣服掙銅板補貼家用,攢錢供她讀書時,大丫的眼淚再度忍不住奪眶而出,忙快步跑上前。 抓著手里的濕衣服,咳嗽的臉色發紅、險些喘不上氣兒的大丫娘聽到前面傳來的急促腳步聲就抬頭往前瞅,看到她閨女淚流滿面的樣子,想起今日是放榜日,她不由心里一咯噔,忙放下手里的衣服,將濕手在補丁衣服上蹭了蹭就從矮凳子上站起來,啞聲道: “大丫啊,沒事兒,今年考不上咱明年繼續考,娘再多接點兒洗衣服的活計,秋天給你找個女師傅教你讀書?!?/br> 大丫邊哭邊搖頭,一下子沖到她娘懷里,用雙臂緊緊摟著她娘的腰,哭得上氣不接下氣的哽咽道: “娘,我考上了,我考上了,我以后就是皇貴妃的學生了?!?/br> “我進學院后一定會好好讀書,學本事的,從學院里結業后我一定會掙大錢,讓你以后過上好日子的?!?/br> 大丫娘聽到她閨女的話后,當場愣住了,過了好一會兒才回過神來,忙將她閨女從懷里拉出來,舔了舔嘴唇有些難以置信地詢問道: “大丫,你,你真的考上了?” 大丫邊哭邊笑著點了點頭。 “哎呀,我就知道我閨女肯定可以的!” 大丫娘激動不已地對著拍了一下手,手上沒有擦干的水珠也隨著她拍手的動作在空中四散,正午的太陽光照射在飛濺的水珠上散發出七彩的亮光。 這個時候一個滿臉黝黑、皮膚粗糙、兩鬢斑白的中年漢子拖著疲累的步伐推開家門走了進來,看到母女倆抱在一起站在院子里痛哭,他不由納悶地出聲詢問道: “孩子她娘,你們娘倆這是怎么了?” 大丫娘看到她夫君回來了,忙抬起同樣粗糙的手擦了擦眼淚,高興地沖著門口大聲喊道: “她爹,大丫考上女子學院了,考的是第八百八十八名!被外城的女子學院給錄取了!” “真的?” 聽到妻子這話,大丫爹也激動不已的一嗓子高聲喊了出來。 “真的!” 沒一會兒聽到消息的街坊四鄰也都紛紛跑來給李家賀喜。 大丫瞧見往日里總是奚落她娘生不出兒子,仗著自己生了五個兒子就神氣的不行,經常嚼舌根說她娘閑話的胖婦人,如今像是一只落水雞般,站在人群里臉色通紅,看也不敢看她和她娘一眼。 六歲出頭的大丫不由舒暢的哈哈大笑了出來,更加堅定了未來自己一定要努力勤勉讀書,好出人頭地,為她爹和她娘掙面子、撐腰的想法! …… 等到兩場重要的考試完全塵埃落定,好不容易安靜下來的京城因為一件大事,再次變得躁動了起來,滿城的老百姓們都興奮了。 七月十八日,純親王隆僖帶著兩千名士兵,以及戶部和懂西洋話的理藩院官員,拿著康熙親手書寫蓋有朝廷玉璽印記的國書,從福建出發,帶了一船的瓷器、茶葉和絲綢等物聲勢浩大的下西洋了。 從明朝后期就斷斷續續開開關關的海禁,七月里正式被朝廷給解除,沿海省份的海貿也開始慢慢繁榮起來了。 海貿的商品可以很廣泛,但朝廷會嚴格把控海關,確保沒有一克鴉|片流進大清里! 住在大清亦或是來大清行商的各國洋人們聽到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消息后,也都激動不已地往本國傳信。 外國的洋人們不限國籍、不限民族,以后只要在大清安安分分的做生意不違反大清法律、不攜帶鴉|片進入大清境地,朝廷會對其給予更大的自由,洋商們更自由也預示著他們能在大清掙更多的銀子了。 這個好消息隨著洋商們傳到西洋等國家后,各國的商人也都興奮了,開始清點他們的貨物,打算找個好日子去大清做生意了。 康熙二十五年七月中旬,大清開始第一次向西洋國家探索,歷史又翻開了嶄新的一頁。 作者有話說: 第二百九十九章 小九和小十都是出生在康熙二十年的孩子,兄弟倆的年齡只差三天,一個生在六月初八,一個生在六月十一日。 六月里,兄弟倆在翊坤宮和儲秀宮里慶賀完五周歲生辰,預示著等明歲開春兄弟倆就要搬到乾西五所的頭所院子和次所院子居住了,開始同他們的哥哥們一樣,從南三所里結課到尚書房里讀書了。 八月中旬,剛剛過完中秋佳節不久,晴嫣特意挑了個涼快的天氣,帶著白露和劉嬤嬤去乾西五所察看胤俄分到的院子。 劉嬤嬤瞧見皇貴妃站在大廳、內室里仔仔細細地察看房間的每個角落,為了讓十阿哥過得舒服,還特意花銀子將內務府的匠人喊來給十阿哥重新布置、修繕、裝潢院子,標準按照四阿哥在南三所的院子來。 闔宮上下都知道南三所里四阿哥的院子是阿哥們中布置的最精致、最舒服的。 雖說阿哥們的院子是按照排序統一劃分的,每個人的院子布局和大小都是一樣的,但是額娘受不受寵、手頭寬不寬??墒侵苯佑绊懙皆鹤拥木幼◇w驗的,畢竟皇子們要在阿哥所里住到開府,這中間有十幾年的時間呢。 劉嬤嬤站在一旁圍觀了全程,心里感動不已,覺得皇貴妃真的是一個很和善的人,即使十阿哥只是寄養在儲秀宮里,與皇貴妃和赫舍里一族沒有一點兒關系,但是皇貴妃也半點兒沒有虧待他。 在儲秀宮中只要是雙胞胎小阿哥有的東西,十阿哥必定也有一份。 如今十阿哥馬上就要從儲秀宮里搬出來,在外面的院子標準又是和四阿哥是一樣的,劉嬤嬤忍不住趁著轉身仰頭看房梁的動作,不著痕跡的擦了擦泛紅的眼角,覺得自己小主子的運氣還是不錯的。 這輩子小主子雖然攤上了一個不太靠譜、心里權勢重于天的親生額娘,但自打從永壽宮里搬到儲秀宮后,小主子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過,人也高高興興、健健康康的,她打心眼兒里感激皇貴妃這幾年對自己小主子的照顧。 站在不遠處的白露恰好將劉嬤嬤抬手擦眼角的動作看在了眼里,瞧見主子正站在內室的長桌旁拿著裝潢圖紙與內務府的匠人邊說邊比劃著十阿哥的院子該咋收拾,眼里不禁閃過一抹笑意,主子是個待人和善的,就像她的名字一樣,靠近了就會讓人覺得心里頭溫暖,這也是儲秀宮中的氛圍遠比其余宮好的原因。 小十的院子從八月中旬開始裝潢改造,整整用了兩個月的時間,直到十月初,內務府的匠人才收工,徹底把十阿哥的次所院子給裝潢完畢。 宜妃和郭貴人姐妹倆聽到消息后,特意抽空跑到乾西五所中,去小十的院子參觀了一下。 看到屋頂上面的金黃色琉璃瓦全部翻新了一遍,為了能達到冬暖夏涼的居住效果,窗戶特意裝上了兩層玻璃。 空曠的四四方方院子里栽種了好幾棵小十愛吃的甜桃樹和無花果樹,推開屋子的門,還能看見靠墻擺放的博古架上添置了不少珍貴的擺件,看著就讓人覺得貴氣。 姐妹倆在小十的院子里逛了一圈回到翊坤宮后,忍不住面對面坐在一起大眼瞪小眼的連聲嘆氣:赫舍里一族實在是財大氣粗啊,皇貴妃手里也是真有錢,對待十阿哥是真好啊,即使沒有記名,也把十阿哥當成親子一樣對待,那么些好東西眼睛眨也不眨地全都送到了乾西五所,換成她們姐妹倆可是舍不得這樣大方的對待養子的。 可偏偏小九、小十和小十一的院子是連在一起的,三兄弟打小一起長大,形影不離的,小十的院子被皇貴妃布置的這么舒服,小九和小十一的院子自然也得下功夫好好收拾一番。 五阿哥和六阿哥從壽康宮里搬到乾東五所時,皇太后都自掏腰包給兄弟倆進行貼補了,雖說小五和小六的院子比不上胤禛的那么好,但也差不到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