彪悍姨母清宮養娃日常 第54節
白露只好認命:“主子,那奴婢這就去?!?/br> 剛準備轉身的她又想起來了別的,就不放心地又叮囑了一句:“您挖這些也就罷了,但是葡萄樹您可就別挖了,那咱得搭架子讓它慢慢爬才行?!?/br> 看到自家小主點頭,白露才趕緊朝著儲秀宮跑去。 看著白露快速奔跑的背影,晴嫣就滿頭黑線,自己是多沒有可信度,她可不傻好嘛,這葡萄樹當然得種小的讓它們順著架子慢慢長才行! 如果不是自己的土系異能變異了,晴嫣還不敢移動這些樹呢,雖然她還沒有實驗過,但是這原理都是相通的,這變異后的異能既然能夠療愈身體,就肯定也會對這植物也有好處,畢竟這治愈的屬性可是來自木系異能,應該總會有些用的吧? 這片花木林中,只要是她喜歡的水果樹晴嫣就都挖了一棵,隨后她就又拎著鐵鍬到別的地方晃悠了,看看能不能遇到其他好東西。 御花園雖然不算特別大,但是這里面種的植物還是不少的,這一路上走過來,晴嫣有一大半都叫不出名字。 路過一座假山下面的花圃時,晴嫣隨意瞥了一眼,就突然被幾盆十分眼熟的植物給吸引了注意力。 身穿藍色布袍的小太監站在花圃的外面,正一臉可惜地彎著腰準備處理掉這些因為莖桿不直,長相不好,而從暖房中淘汰出來的觀賞花卉,眼前突然出現一雙做工精細的平底繡花鞋。 他趕忙抬頭就看到穿著一襲鵝黃色宮裝腰間松松垮垮纏了一根軟鞭的漂亮少女。 “奴才給赫舍里小主請安?!毙√O連忙恭敬地跪下行禮道。 “你難不成見過我嗎?”自從經歷了那裕親王府大丫鬟的事情,晴嫣如今對自己在位份這么低的情況下就能直接喊出來自己名號的奴才們都抱有一絲警惕之心。 聽到晴嫣這般問,小太監有些不好意思地開口道:“小主怕是有所不知,這如今宮里面的貴人雖多了不少,但是腰間纏軟鞭的可就只有您和蒙古來的塔娜格格,奴才也聽聞過那塔娜格格如今才十二、三歲?!?/br> 雖然這小太監話沒說完,但是晴嫣也聽明白了,感情自己如今這對外形象已經差不多和這金絲長鞭畫等號了呀! 再聽到小太監有根有據的解釋后,晴嫣就擺了擺手讓他起來了。 看出來晴嫣對這幾盆觀賞花卉十分感興趣的樣子,小太監強制按耐下內心的激動,如今這宮里的奴才們可都知道儲秀宮缺人,雖然去年赫舍里庶妃痛揍太子奶嬤嬤時曾經傳出來兇殘的名聲。 但如今有好幾個月過去了,大家也都不是傻子自然能夠看出來,這儲秀宮里的人雖然少,但是在里面當差的宮人們,小日子還是過得十分不錯的。 小太監可是有顆想要成為高品級管事大太監的雄心的,他觀察到晴嫣對最左側一盆植物注視的時間最長,就上前恭敬地開口道:“小主,奴才侍弄這些花草有好幾年了,這幾盆觀賞花卉的種類都不一樣,不如奴才給您詳細介紹介紹?” 晴嫣扭頭看著這個觀察力極強的機靈小太監,眼神清正,就點了點頭。 “這幾盆觀賞花卉大多都是外地大臣和藩屬國進貢上來的,差別都很大?!?/br> “這最左邊的兩盆花卉是番柿,開花后會結出來yingying的拳頭大小的青果子,待成熟后會變成紅彤彤的圓果子,看起來極為喜慶好看?!?/br> 晴嫣低頭細細打量了一下這舒展開的綠色羽狀的小葉子,咋看咋像上輩子已經變異能長到兩人高的番茄樹啊。 她眨了眨眼,聽著這小太監的描述也像極了番茄果。 “那其余這些呢?”晴嫣指著另外的幾盆,繼續問道。 “回小主的話,中間的兩盆是會朝著太陽開花的向陽花,這種花的花冠很大,花瓣是菱形的淡黃色,而且里面還會結許多籽兒。這些籽兒的外殼呈黑色,內里是白色?!?/br> 晴嫣默了,這不就是追劇嘮嗑必備的瓜子它媽——向日葵嘛! 怪不得如今的瓜子只有西瓜子和南瓜子呢,感情這向日葵還是觀賞植物呢! 晴嫣有種預感最后兩盆肯定也是吃的,正想詢問呢,就聽到身后突然傳來一個中年女人溫柔的聲音。 作者有話說: 【注釋1】 番茄最早生長于南美洲的秘魯和墨西哥,是一種生長在森林里的野生漿果。因為色彩嬌艷,當地人把它當作有毒的果子,視為“狐貍的果實”,稱之為“狼桃”,只用來觀賞,無人敢食,只是把它作為一種觀賞植物來對待。 據記載,16世紀,英國有位名叫俄羅達拉的公爵在南美洲旅游,很喜歡番茄這種觀賞植物,于是如獲至寶一般將之帶回英國,作為愛情的禮物獻給了情人伊麗莎白女王以表達愛意,從此,“愛情果”、“情人果”之名就廣為流傳了。但人們都把番茄種在莊園里,并作為象征愛情的禮品贈送給愛人。 過了一代又一代,仍沒有人敢吃番茄。到了17世紀,有一位法國畫家曾多次描繪番茄,面對番茄這樣美麗可愛而“有毒”的漿果,實在抵擋不住它的誘惑,于是產生了親口嘗一嘗它是什么味道的念頭。他冒著生命危險吃了一個,覺得甜甜的、酸酸的、酸中又有甜。然而,躺到床上等死的他居然沒事,于是“番茄無毒可以吃”的消息迅速傳遍了世界。 從那以后,上億人均安心享受了這位“敢為天下先”的勇士冒死而帶來的口福。到了18世紀,意大利廚師用番茄做成佳肴,色艷、味美,客人贊不絕口。番茄終于登上了餐桌。從此,番茄博得眾人之愛,被譽為紅色果、金蘋果、紅寶石、愛情果。 花語:敢于嘗試,雖然平凡弱小,但卻富有勇氣,只要有理想和耐心,小小的力量也可變成大大的光熱。 【注釋2】 向日葵約在明朝中期傳入中國,除了東南沿海一路外,還有可能自西南邊疆傳入。 “向日”之名,見于文震亨《長物志》(約1635年左右)。成書于康熙27年(1688)《花鏡》載:“向日葵……只堪備員,無大意味,但取其隨日之異耳”,其實向日葵不止在清代前期,有清一代也主要作為觀賞用植物,清代各地方志也都將向日葵列于“物產·花類(屬)”中也能說明這一點。1820年謝方在《花木小志》中言向日葵處處有之,既可觀賞,又可食用。[2] 道光25年(1845)(貴州)《黎平府志》首次將向日葵同時列于“果之屬”與“花之屬”中。清末《撫郡農產考略》在“葵”篇中記載了向日葵,“墻邊田畔,隨地可種,生長極易”,說明直到晚清向日葵都沒有形成規模栽培,沒有出現在大田,只是作為副產品零星種植,其中“瓜子炒熟味甘香,每斤值三四十錢,子可榨油”,是葵花子可榨油的首次記載,可見向日葵榨油同樣較晚。最早記載葵瓜子售賣的是《植物名實圖考》:“(向日葵)其子可炒食,微香,多食頭暈,滇、黔與南瓜子、西瓜子同售于市?!蓖砬蹇ㄗ娱_始作為西瓜子的替代品,逐漸在零食瓜子中有了一席之地。民國19年(1930)(黑龍江)《呼蘭縣志》載:“葵花,子可食,有論畝種之者”,這是向日葵大面積記載的最早記錄。自此以后,向日葵在充當果品、榨油等方面異軍突起。[2] 【注釋3】 目前是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番茄和向日葵還都是觀賞植物,忘記之前在哪章作話里寫過,今天出場了,就再寫了一遍。 【注釋4】 無花果的原產地一說是小亞細亞土耳其的卡里亞(cariea);一說是阿拉伯南部(沙特及也門),后傳入敘利亞、高加索及土耳其等地,再后由希臘人與福安尼克亞人于公元前14世紀前后引入地中海沿岸各地。 無花果傳入中國大約是在漢代,最早在新疆各地栽培,至唐代(公元7世紀)才由新疆經絲綢之路傳入甘肅、陜西諸地,以后傳入中原。到宋代,嶺南諸地已栽培。因其果形似饅頭,南方多稱為“木饅頭”,并始稱“無花果”,謂其無花而實(宋·張師政《倦游雜記》)。元明時期(公元14世紀),無花果栽培漸盛,除廣泛食果、入藥外,歉年還用于救荒(明·朱棣《救荒本草》)。無花果的栽培利用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世人爭相栽種,在中原各地得到較快發展。當時的扦插、分株等繁殖方法,在庭院的栽培配置,北方冬季防寒保護等成功的經驗一直沿襲。 感謝大家的支持! 第五十四章 “還有多余的番柿和向陽花嗎?” 晴嫣和小太監循聲扭頭望去,就看到一個年齡約莫有三十多歲的女人,身穿素凈銀白色繡有大朵黃色菊花紋飾的旗裝,被一個同樣衣著素凈的老嬤嬤攙扶著站在他們身后將近五米遠的位置。 晴嫣不認識來人,只覺得這女人周身氣質恬雅,面容像極了神話劇中的觀音菩薩,令人觀之可親。 而站在她身旁的小太監則是看到來人后,忍不住微微瞪大眼睛,隨后立馬恭敬地跪下行禮道:“奴才見過和碩恪純大長公主?!?/br> “大長公主?” 女子苦澀地笑了笑:“阿吉格福薄,如今家里人都是造反的亂臣賊子了,可是再擔不起這一聲大長公主嘍?!?/br> 晴嫣初初聽到小太監對來人的稱呼時沒有反應過來這人是誰,還下意識地在心底跟著復述了一遍這個稱號。待聽到女子自嘲地說著“造反的亂臣賊子”,聯想到南邊正打得火熱的三藩,以及只有皇上的姑姑才能使用的“大長公主”稱呼。 她才猛地反應過來這人是誰,比起“恪純”這個封號,她另一個封號顯然更出名,晴嫣也趕忙微微低頭俯身行禮道:“臣女赫舍里·晴嫣見過建寧大長公主?!?/br> “建寧嗎?呵呵~”她這一生可是真對不起這個封號??! “行了,都起身吧?!苯▽幑鬟呡p輕揮手讓兩人起身,邊繼續朝前走。 這次離得更近了,待晴嫣抬起頭才看清楚建寧公主的衣著細節,忍不住在心底里尋思著這位莫不是一位喜歡養貓的鏟屎官? 這宮里的貴人們大多都喜歡在旗裝上繡有植物花卉的紋飾,她還是頭一次在宮里看到有人在旗裝心口的位置用金線繡了一個類似小奶貓爪印的圖案:一個尖端倒置、略微圓潤的小三角形下面緊跟了四個小圓點。 三角形和圓點挨得極近,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什么特別的含義? 當世之人提起這位公主時,都是唏噓不已,用“半生蜜糖,半生黃蓮”來形容她。 太宗皇太極未崩逝前,公主作為最小的皇十四女,是太宗文皇帝最喜歡的小女兒,即便公主親娘早逝,但是養母卻待她極好。 而且人家的養母可不是什么小人物啊。 那可是在當時的盛京后宮中寵愛和位份排在第三位僅次于皇后哲哲和宸妃海蘭珠的懿靖大貴妃——博爾濟吉特·娜木鐘。 懿靖大貴妃原為漠南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的正室大福晉,統管阿紇土門萬戶斡耳朵,身為蒙古末代大汗的八大福晉之首,人稱“囊囊福晉”。 天聰八年八月份,林丹汗因天花死在西拉他拉大草灘后,當月囊囊福晉就生下了遺腹子阿布鼐,是林丹汗的次子。 次年又率領一千五百戶部眾歸順大金,嫁給了大汗皇太極。崇德元年,皇太極在盛京稱帝,改國號“大金”(史稱后金)為“大清”,冊封五大福晉,娜木鐘居第三,稱為麟趾宮貴妃。 太宗剛剛稱帝,同年三月份,娜木鐘就為太宗誕下了皇十一女固倫端順長公主,太宗對大貴妃疼愛有加,六年后又為其誕下了幼子博穆博果爾。 經歷喪夫之痛后,娜木鐘又生生忍著母子分離之痛,離開了未滿周歲的長子阿布鼐,從大草原一路來到盛京,花了六年的時間,才在這盛京皇宮里湊了個“好”字出來,然而長女和幼子都福薄,成親沒多久就早早去了,傷透了大貴妃的心。 待順治七年,固倫端順長公主僅僅出嫁三年,年芳十五就在蒙古阿巴亥部香消玉殞了,母女倆至此天人永隔。 大貴妃生了一場大病,病愈后為了寄托哀思就將對親女的那份疼愛也轉接到了自己從襁褓中就開始撫育的養女建寧公主身上。 因為有大貴妃的關愛呵護,可以說建寧公主自幼就是在千嬌百寵中長大,待到順治十年,先帝又招了平西王的兒子吳應熊做建寧公主的額駙,特意在京城中為其修建了一座裝潢漂亮的公主府,成親后的小夫妻倆琴瑟和鳴,婚后共同孕育了三子一女,那個時候建寧公主在京城中老百姓的心里可被認為是這大清朝中最幸福的公主了。 不用像先頭的jiejie們那樣年紀輕輕就去撫蒙、長住在繁華的京城里,拿著令牌就能隨時進入后宮省親,額駙溫文爾雅有才華,子嗣豐盈還闔家幸福,無人不艷羨。 但又或許是老天爺看她的人生太過順遂,美滿的過了頭。 大前年(康熙十二年)寒風凜冽的臘月底,平西王吳三桂突然在南邊高舉反清復明的大旗造反了。 才安穩了沒多久的天下,再次戰火紛飛。 平西王的旗幟舉得好啊,一句“興明討虜”聚集了大批的反清勢力,再加上他已□□滇中十四年,在反叛之初,叛軍乘銳連下貴州全省、湖南的衡州,局勢一時之間對清軍十分不利。 皇上為了從心理上打擊震懾平西王吳三桂,在次年四月份正是一年中生機勃勃的好時節,下令砍了公主的額駙和三個嫡子的頭,嫡長女娜仁格格悲痛欲絕在閨房中自縊身亡,建寧公主也被幽禁宮中。 一夕之間,那位曾被無數人艷羨擁有幸福生活的恪純大長公主是徹底只存活于康熙十二年以前的歲月里了…… 晴嫣還在家時,曾聽額娘給她講過這位在京城老百姓心目中知名度最高的恪純大長公主三十余年來前后完全割裂開的一輩子,那時她就覺得這位大長公主可真倒霉啊,這爺債子償孫還。 如今恢復記憶后,想起來上輩子一部長篇武俠小說《鹿鼎記》讓建寧公主的名號徹底傳開。 在她因為好奇跑到網上搜索了一下“建寧公主”的原型后,才發現歷史上這位公主的凄苦一生。 無需多言,以“大清歷史上第一個嫁給漢人的皇室公主,徹徹底底的凄慘政治犧牲品”,這簡簡單單一句話,就能完全概括了。 如今在這繁花似錦的御花園中,看到這位命運凄慘的公主竟然是這般漂亮纖弱、面若觀音的溫婉女子,她一時之間心情有些復雜,說不出來是什么滋味兒。 只不過會忍不住再次在心底里慶幸,還好自己這輩子也沒有倒霉地投生成大清公主! 建寧公主走到花圃旁,微微彎了彎腰,伸出白皙柔嫩的右手捏了捏離她最近的一盆番柿舒展開的綠色嫩葉:“這雨后的空氣可著實是好聞啊,這花的葉子也綠得鮮活?!?/br> 聽到她這般說,晴嫣的視線也忍不住隨著她的動作看向那盆約莫有三十多厘米高的番茄幼苗。 “我原本只是想出來透透氣,誰知卻意外地聽到了你們正在這兒聊番柿和向日花,不瞞你們,這兩種花卉我也挺喜歡的,因此才湊近想要問問這花還有沒有多余的?!苯▽幑鳒睾偷匦χ?,嘴邊泛起了一個小梨渦。 有封號品級的公主是可以自稱“本宮”的,但如今卻聽到建寧公主直接稱為“我”,顯然是不再把自己當成大長公主來看待了,但小太監還是恭敬地彎腰拱手對她說道:“奴才不敢欺瞞兩位主子,這六盆花其實都是奴才從暖房中搬出來的殘次品,是準備處理掉的?!?/br> “如果您兩位都想要養這幾種花,不如派人去暖房中取長得好的,暖房中還剩余了幾盆品相極好好的,只不過比這些幼苗都要小許多?!?/br> “那最右邊的兩盆花卉是什么,我看著眼熟卻一時想不起來它的名字是叫啥?!苯▽幑鳑]有接小太監的話,而是又緊跟著換了一個問題。 看到她所指的花盆,小太監有些為難道:“回大長公主的話,這是番椒,再過一些日子就會盛開許多漂亮的小白花,花落后雖然也會像番柿那樣先結出綠果子,最后也會變得紅彤彤的,但是?!?/br> “但是這花卻有毒啊,它結出來的果子不像番柿那般圓潤可愛,而是宛如尖尖小小的禿筆頭,味道也不好聞,倘若一不小心把它弄破,果rou和汁液接觸到皮膚,還會產生火辣辣的刺痛感?!苯▽幑鬏p笑著打斷小太監的話,自己往下說道。 站在一邊聽到兩人對話的晴嫣,這下才明白,原來這最后兩盆花卉的確也是吃的,不出意外的話,這番椒就是末世中定價極其昂貴的辣椒本椒??! 末世時變異辣椒長得極慢又因為它的刺激味強能夠驅散一些具有攻擊力的變異動物,因此定價遠遠高于其他的蔬菜。 意外發現辣椒的晴嫣忍不住有些激動,她的口味倒還比較適宜,但額娘可是嗜辣如命的人。 冬天里每逢飄雪,他們一家人都會圍在阿瑪和額娘的正院里,團團圍坐在圓桌上吃鍋子,每次阿瑪和他們三個孩子都是辣的眼淚汪汪的,額娘還總是嫌那胡椒、芥末和茱萸的辣味吃起來不夠帶勁兒! “您既然明白這一點兒,就知道這花是不太適合您兩位這種尊貴的主子們養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