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兄大人是首輔(穿書) 第18節
封敬山微驚,一時不明白封老太爺為何生氣,略一思忖,忽然會意,“父親是指姌兒與鎮國公府世子私下見面之事?” 封老太爺道,“我封宅今日賓客眾多,你卻在今日,讓他們小輩私下相見,當真以為我封宅后院密不透風?還有,我何時容許你與鎮國公府結親了?姌兒身為咱們封府的嫡長女,身份何等重要?她的親事你豈能這般草率?” “父親莫急?!?/br> 封敬山聞言這會兒也有些不慍,但在封老太爺面前不敢表露分毫,只道,“這件事未與父親商量是兒子的不是,只是這門親事卻并未草率,而是我仔細思量過的。鎮國公府如今權勢不大,但家中有世襲的爵位。鎮國公府世子也是個姿容出眾的少年,與姌兒年紀相當,再說姌兒是我嫡親的骨rou,我怎會讓她草率嫁人,這才讓她親眼見過鎮國公府世子之后,再行決定是否嫁與他。這也是在姌兒相中了鎮國公府世子之后,我才首肯的?!?/br> 封老太爺聞言,花白的眉頭微微一沉,“你同意與鎮國公府的親事了?如此重要之事,你怎能不經過我的同意?敬山,你眼中可還有為父?”話落,封老太爺原本平靜的面上這會兒現出一絲怒意。 封敬山一驚,封老太爺方才的話已有些嚴重,若是傳出去,讓外人以為他對封老太爺不孝,這不僅對他名譽有損,亦是會影響他仕途的進益。 封敬山這會兒已有些急了,忙從座上起身,跪到封老太爺身前,急聲道,“父親何出此言?兒子未將這件事與父親商議是兒子的不是,只是兒子以為姌兒的婚事只是小事,還不足以讓父親勞累,故而未曾前來相告?!?/br> “老大啊老大,你還沒明白我的意思?!狈饫咸珷數?,“為父不認同的是你與鎮國公府結親。那段正德是什么人物,你當真以為他會心甘情愿的一直做這不被人看在眼里的國公爺?我歷經官場,什么人沒見過,這鎮國公段正德是心思暗投之人,他若當真如表面看上去那般平庸,又怎會想到來與你結親?” 封敬山一時卻沉默了,抬眸望向自家老爺子的眼神卻是蕩著微波,別有深意。 封老太爺看清之后,驀然一驚,“難道你……你早有……” “父親,我明白您的意思,但是正因如此,兒子才會答應與鎮國公府結親。陛下老了,諸位皇子也已成人,許多勢力早已在暗中蓄勢待發,我們封府自父親您退位之后,一直不溫不火,這局勢,也該要變一變了?!?1812. 窺見封敬山眼底一閃而過的對權勢的渴望,封老太爺心中微驚,“敬山……你?你可知你是在與狼為伍?我們封家目前的權勢雖不高,卻已是中流砥柱,你還想要如何?” 封敬山聞言,眸色變幻,片刻后,終是坦然對上了封老太爺渾濁的雙眸,“父親,當初你想要而未曾得到的位置,兒子勢必要掌控在手中?!?/br> 封老太爺心神一驚,望著封敬山卻是說不出來。 他明白了,身在官場沉浮多年,他知道權欲有多么引誘人,即便是他當初不也深陷其中,如今他的孩子也即將踏上這條危機四伏的路。 沉默半晌,封老太爺忽而從太師椅上起身,緩緩上前扶起跪在他身前的封敬山,道,“想不到,原來你有著這番心思。為父老了,許多事或許做不了你的主了,但是敬山,這條路有多危險你心里清楚,我只奉勸你一句。你的私欲,莫要拿你兒女的一生做賭注?!?/br> 封敬山心頭一顫,被封老太爺順手扶起后,顫聲道,“父親……” 封老太爺松開了他的臂膀,后退一步向他揮了揮手,“不必多說了,這件事我不會再管。你有何心思我也不會多問,我只有一個要求,只要有我在的一天,這封家上下,決不可生二心。敬山,你在做任何決定之前,希望你能記著你身后還有封家?!?/br> 話落,封老太爺露出疲倦之色,再不看封敬山一眼,轉身往一邊的廂房去了。 封敬山望著封老太爺日漸佝僂,再不復記憶里那挺直的背影,心中忽然有些心酸。沉默半晌,眼底掙扎的眸色愈見堅定,最終轉身,步伐沉穩地踏出了空無人聲而顯得一片寂靜的后堂。 與此同時,中堂卻是陷入一陣喧鬧之中。 玉影在幫忙收拾了中堂內的殘局后,這才想起去尋自家的小娘子,誰知尋遍了中堂也不見人,玉影四下詢問,卻無人見過封懿,無奈之下以為她回了畫軒,便又回到畫軒去找人,卻仍是也不見人影,玉影這才急了,火急火燎的直奔中堂,朝還在指揮丫頭婆子整理堂屋擺設的李氏急忙道,“二太太,姑娘她……姑娘她不見了?!?/br> 這話一出,其他同在做活的丫頭紛紛朝這邊看來,卻見李氏輕蹙起眉頭,道,“你說懿姐兒不見了?” 玉影點頭,急忙道,“是,奴婢找遍了后院,也不見姑娘的人影,問了旁人,也沒人看到她,今兒人多混亂,姑娘她該不會趁亂出府了罷?” 李氏覺得有這個可能,但封懿也不是這么沒分寸,平白無故讓人擔心的丫頭,凝著眉頭想了一會兒,李氏道,“墨軒你可曾去過?” 玉影一怔,想起墨軒她還真沒去過,便搖了搖頭。 李氏秀眉一松,道,“莫急,是我讓她去墨軒陪縝哥兒用膳,這時想必還在墨軒?!闭f罷,回頭見中堂內已收拾的差不多,又想起李縝拒絕了蘇莞,回去之后不知心情如何,她也該去看一看,便道,“我隨你一同過去?!?/br> 玉影恭聲應下?!笆??!?/br> 李氏讓同在中堂收拾的浣壁去前院告知許氏中堂已收拾得差不多了,便又領著芝梅,與玉影一同往墨軒去了。 到了墨軒外,卻見院中并無人,小廝婆子一概不在,李縝身邊的小廝李儒也不再,更別說李縝與封懿,連影子都未見到,李氏蹙了蹙秀眉,讓芝梅進去看看。 芝梅頷首應下,先進的西廂,不多時便出來了,身后跟著李縝。 李縝見是李氏,上前來輕輕頷首,“姑母?!?/br> “縝哥兒,今日這府上極忙,一時難得顧上你,你午膳可用了?”說著,李氏想起是她讓封懿過來陪李縝用午膳的,怎么卻不見封懿,便問,“懿姐兒呢?她不是在你這兒嗎?” 李縝聞言,沉默一瞬,抬眸看向了東廂。 李氏不解李縝的舉動,跟著看向東廂的方向,卻聽李縝道,“表妹這會兒,應還在表哥房中?!?/br> 第31章 “片刻后,李氏在封毓的房中見到這會兒正躺在封毓的床上睡得深沉,滿臉酡紅的封懿,與坐在床榻邊沿靜守著封懿醒來的封毓,又好氣又無奈。 “這是怎么回事?毓哥兒,你meimei怎么喝醉了?還有,你讓她睡這里做什么?你以為醉酒之人一時半會兒醒得過來?照她這模樣,少說也得睡到明日,你讓她睡這里你夜里睡哪兒?再說這樣也不妥?!?/br> 封毓才不管這些,他只希望封懿盡快醒過來,告訴他蘇莞的心上人是誰,他還有沒有機會。便道,“無妨,讓meimei睡在這里便好。母親,meimei喝醉這件事你可怪不得我,要怪就去怪你那親外甥罷,若非是他,小妹才不會喝醉?!?/br> 李氏微微一怔,“你是說縝哥兒?” “我方才進門時,就見他把meimei抱在懷里,meimei那時已經喝醉了?!?/br> 封毓從床榻前紅木圓凳上起了身,回頭看了一眼房外,見房外并無人,李縝并未一同跟過來,便又回轉身來朝他母親道,“母親,李縝是您的親外甥,平日您那般悉心照顧他我也不說什么,可您莫要忘了,他畢竟姓李,而我們這里是封宅。小妹是他的表妹,又是在這內宅,萬一發生了什么有損meimei名譽的事,母親到時是怪他,還是怪母親自己?” 見封毓面上隱有深意,李氏秀眉輕蹙,“你說是縝哥兒讓懿姐兒喝醉的?”話里話外,卻始終不大相信,畢竟李縝是她的親外甥,李縝是何心性他也看在眼里。李縝絕不是那種心性不純之人,這從他平日里的待人處事便可看出來。 而且李縝也不是好女色之輩,畢竟封懿年紀還小,比起封懿,蘇莞更合適,且蘇莞不論是相貌還是體態皆頗為出眾,李縝若當真好女色,不會放著蘇莞這般好的女孩兒不要,難不成,李縝是對封懿有心思? 這個念頭一閃而過,李氏立即搖頭斷了這個想法。 若李縝當真對封懿有意,她倒樂見其成,畢竟李縝若想成親,是要在三年之后,那時封懿年紀正好,而李縝也得了侯爵之位,又是在她眼皮底下看著長大的少年,品性純良,又是她嫡親的外甥,若當真娶了封懿,對她一心一意,反倒是懿姐兒的福分。 可就平日的相處看來,李縝分明只是把她當作了meimei。 所以,若不是封毓看錯了,就是封毓會錯了意,畢竟封毓有多不靠譜,她這個做娘的心中還是明白的。 想著,李氏便道,“毓哥兒,你莫要再這里胡說,是我讓懿姐兒過來陪縝哥兒用午膳的,縝哥兒哪里來的酒,想必是懿姐兒不知道,從后廚里帶了酒來私自喝了,這個丫頭從來就不讓人省心。還有毓哥兒,我知道你不喜歡縝哥兒,可縝哥兒是何心性我看在眼里,日后莫要在我面前說他的壞話。不然我可就要罰你了?!?/br> 封毓一愣,見自己的母親不由分說也要偏袒李縝的模樣,氣得劍眉倒立,轉到一旁不說話了。 李氏見了,心想也不能讓她嫡親的兒子因為這件小事而跟她見外,便道,“行了,多大的人了還成日計較這些,今日的壽宴過后,你明日就要去進學了,今夜早點歇息。另外,你把懿姐兒抱回她的畫軒去,讓她回到自己的寢房好好睡一覺。明日起來我在罰她,年紀這般小竟然學會喝酒了,當真慣不得?!?/br> 封毓聽她母親這般說,卻想起了另一件事,連忙轉過身上前而來拽著李氏的衣袖道,“母親,您這個時候過來,可是中堂的客人都走了?那蘇家的那位姑娘呢?她也走了?” “賓客都已經離開了?!痹捖?,注意到封毓話中只問蘇莞一人,又見封毓不同尋常的面色,李氏斂了斂眸,盯著封毓道,“你問蘇姑娘做什么?” 封毓遲疑了下,一瞬間帶著些許躊躇的面色落在李氏眼里可就不尋常了,她身為過來人,自然看得出來封毓面上一閃而過的少男的羞澀,秀眉一蹙,正要開口時,卻聽封毓道,“母親,聽小妹說你們在護國寺時便見過。這位蘇姑娘,母親覺得如何?孩兒……孩兒今日第一眼見她便覺得很是合眼,母親可否……” 話音未落,卻被李氏當即打斷,“絕對不可?!?/br> 李氏想起蘇莞今日與李縝之間的事,雖說李縝拒絕了蘇莞傷害了這個姑娘,但蘇莞身為女兒家,在外人的宅中對一名外姓男兒表現得如此傾心,甚至不在意旁人目光也要親自面見李縝,雖說勇氣可嘉,可對于一名女子而言,這是有損她聲譽的。 更何況,蘇莞今日所表現出來的對李縝的愛意便說明了她心中有李縝。李氏又怎么可能讓封毓娶這樣的女孩兒進門,當即便沉下了臉道,“毓哥兒,旁的事都可以商量,唯獨這件事不行。你喜歡誰,也絕對不能喜歡蘇家的這位姑娘?!?/br> 話落,不顧封毓驟變的面色,李氏也不愿在這件事上多說,當下又道,“快將你meimei送到畫軒罷,另外,給我收起心思好好讀書,姻親之事,你暫時不用想了?!?/br> 封毓不明白為何提及此事時他母親驟變的面色與冷下來的臉,想起他母親對待他與對待李縝截然不同的態度,心下更加委屈,還想說些什么,卻見李氏已經轉身出了屋,回過頭來望著床榻上睡得正憨的封懿,面色閃過一絲不忿。 他就是看中了蘇莞,他母親越是不同意,他反而越要將蘇莞娶回來。 此時此刻,并不知自己一面之緣已落入一人眼中的蘇莞在與母親黃氏一同回到城東紅袖長街上的蘇宅后,便直奔自己的寢房,關上房門撲倒在床榻上悶頭哭了起來。 黃氏擔心自己的女兒,便也一同跟了進來,見蘇莞撲倒在內間的床榻上,彷如宣泄似的嚎啕痛哭,知道她今日的的確確是受了委屈,在心底暗罵李縝的同時,也生出了讓蘇莞死心的意思。索性也不勸慰了,隨她哭去。 像她這樣的姑娘家難得吃這種閉門羹,自然是傷心的。不過好在她只見過李家的小郎君兩次,感情還不深,痛苦一場后,那心思想必便也斷了。 想著,黃氏又悄然退出了蘇莞的寢房,順手關上房門,臨走時朝蘇莞的貼身丫頭眉兒輕聲囑咐道,“莞姐兒今兒身子不爽,你讓她自己在屋子里歇息片刻,晚些再進去看她?!?/br> 眉兒福了福身,“是,太太?!闭f罷便目送著黃氏走遠了。 黃氏回到前院,蘇福也適才下轎,回到院中。 黃氏見蘇福面露倦色,忙叫丫鬟去沏一杯茶來給蘇福醒神,又上前去給蘇福解下今日特意為了前往封宅拜壽而穿上的有些繁重的對襟圓領束帶長衫,換上了一身輕薄而寬松的窄袖綢衫。 蘇福年近四旬,面上并不顯老,反而是中氣十足,面目有一種中年雅士的儒雅之氣,這會兒伸展著雙手任由黃氏給他寬衣,想起回府之后還未見到他寵在心尖上的女兒蘇莞,便道,“莞兒呢?怎么不見她?她不是隨你一同前往蘇宅的?” 黃氏想到蘇莞這會兒自己的閨房中哭得正傷心的事,一時有些頭大,再說今日的事事關她女兒家的心事,又是被人拒絕了,實在不愿多說,便只道,“莞姐兒今日在封府玩累了,回來后便回她自己的房中歇息了?!?/br> 蘇福聽罷,便也不多問了。 黃氏并不知道,她低估了蘇莞今日的受傷程度,也低估了蘇莞對李縝的心思。 蘇莞不知為何,自那日護國寺見過李縝一面,雖被他拒絕,回府之后亦是魂牽夢縈,總覺得她與李縝有著不同尋常的緣分,才會讓她這般心系于他,念念不忘。 所以今日滿懷希望的前往封宅,再次面見李縝表明自己的心思,迎接她的卻是李縝更為冰冷的言語與決絕的背影,蘇莞怎么也沒想到她第一次如此心系一名少年,竟會是這樣的下場。 她的確傷心極了。 她始終不明白李縝為何對她如此狠心?竟連絲毫情面都不給? 蘇莞哭得很是傷心,不知過了多久,竟哭得昏睡了過去。 這一夜,蘇莞做了一個漫長的夢,她也破天荒的,第一次在夢中夢到了李縝。 仍是那張清秀俊美的容顏,卻比她在護國寺第一次見到時更成熟些,眼神也更為堅毅,這一次,她們是在元宵節的花燈會上相見的。 他一身玄底麒麟紋束腰長袍,發弁白玉冠,身后畢恭畢敬的跟著兩名仆從,正抬頭望著一株參天大樹上的五彩繽紛的花燈,驀然回過頭來,濃墨暈染的瞳眸里倒映著萬家燈火,一眼便映入她眼里,也印在了她的心頭上。 一眼萬年,一見傾心。 蘇莞第一次感受到了心動的滋味,這一夜,她正好十七歲。她也從對方口中知道了他的名字,李縝。李姓之李,縝密之縝,極好聽的名字。 畫面一轉,已是半年后,她一身鳳冠霞披,十里紅妝的嫁進了武安候府,她才終于知道,原來他竟是一位侯爺。 洞房之夜,氤氳燭火中,他在她耳邊低聲道,“莞兒,我李縝發誓,今生今世,你是我唯一的妻,榮華富貴,生死與共?!?/br> 她滿心歡喜,濃情蜜意的醉倒在他的懷中。 成婚的第三日,應朝廷征召,韃靼大軍禍亂邊關,他披上戰甲,英姿勃發屹立于高頭大馬之上,回轉頭來朝她朗聲道,“莞兒,安心在家等我凱旋歸來!”話落,他揮舞長鞭,領著軍衛營的數千將士風馳電掣消失在長街盡頭。 她滿心焦慮的等他歸來。 這一去,卻是三年。 三年之后,邊關大軍凱旋而歸。他一身戎裝,因建立奇功,被朝廷敕封威武大將軍,統領數萬兵馬,新帝領百官親往相迎。 他一時風光無限,圣眷正濃。 然而蘇莞卻感覺到他的夫君隱約發生了些許變化,渾身上下鋒芒畢露,無論對人對事亦是殺伐果決。只有對她,偶然會有三年前的那繾綣溫柔。 蘇莞雖有一絲擔心,卻也仍舊沉醉于她夫君的威儀與溫柔之中。 直到,三年后,她夫君李縝已晉升為中軍都督,執掌天下一半的兵馬。新帝感受到了威脅,想方設法要削她夫君的權。 這一次,李縝不顧眾人反對,毅然決然的起兵造反。 又是三年的大戰,她夫君用兵如神,手下猛將如云,終于在三年之后,金秋暈染的九月攻進了京城,拿下了新帝囚入天牢,自己則登基為帝,改國號為蒼,改年號為天禧。登基稱帝的那一日,也將她立為新后。818小說然而這一次,蘇莞卻并不開心了。因為她清楚的感覺到他夫君被權勢徹底侵染后所發生的變化。 他掌握天下生殺大權,卻也剛愎自用,一意孤行,為了讓滿朝文武臣服自己,他大開殺戒,以大臣與世家為首,斬殺了數以萬計之人。 這之后,文武群臣敢怒不敢言,朝野風聲鶴唳,而她的父親,時任左都御史,兼一朝國舅的蘇福找上了她,向她勸慰道,“陛下心性一日千里,群臣怨聲載道,長此下去,我朝必亡。莞兒,為了朝廷,也為了陛下,禁衛營必須掌控在我們手上?!?/br> 蘇莞深信不疑,聽從蘇福的吩咐,在李縝不知情的情況下更換了禁衛營統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