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京生活日志 第148節
拋開這個小插曲,從杭州回汴京的六天旅程還是很愉快的,沈麗姝成功牽上小手,擁有了里程碑式的進步,趙昭景也得到了專屬于自己的愛稱,雖然每聽一次都覺得心臟酥酥麻麻、耳根沒出息的泛紅,他內心還是情愿的。 旅途太過甜蜜,碼頭靠岸即將分開的時候,趙昭景滿眼含情的對沈麗姝說:“待會我送你回去吧,正好給伯父伯母道一聲喜?!?/br> 沈麗姝一秒從溫情脈脈中清醒,不打絲毫磕巴的冷靜拒絕:“不用,我自己回去,你到時候跟大家一起來吃酒就行了?!?/br> 趙昭景:…… 沈麗姝說完轉身就走,甚至都沒讓趙昭景安排下面的人送。 能說走就走如此瀟灑,還得感謝男朋友讓人在船上把什么都給她準備好了,沈麗姝只要愿意,一個包袱都不用拎,照樣住得像在自己家一樣舒坦自在。 當然為了避免兩手空空看著尷尬,她還是簡單收拾了貼身用品和換洗衣物上船,也就一個不起眼的小包袱。 現在下了船,沈麗姝自己拎上包袱就走,壓根用不著誰送。 她就這么扔下還沒從心上人瞬間變臉的震撼中回神的昭景哥哥,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自如穿行,很快便抄小路回到了家,還沒進門就聽見了各種高談闊論的聲音。 沈家此刻堪稱門庭若市,比過年還熱鬧幾分。 雖然沒到沈大弟沈二弟正式擺宴慶祝的時候,可得知他們考中秀才的親朋好友們,已經迫不及待的紛紛上門祝賀,生怕跑慢一步就會扣分似的,順便再刷個存在感,提前預訂一張宴席門票。 但家里如此沸反盈天的景象,卻只有沈徐氏一個人在應付,沈麗姝不免問了句,她娘一邊嘴角瘋狂上揚,一邊埋怨著,“你爹一早去衙門了,以前從沒見他這樣積極,這會兒家里忙得暈頭轉向,他去衙門反倒去得勤快了,把應付客人的事情一股腦兒扔給我。至于大弟二弟,這幾天正被他們先生和秦大人帶著拜訪許多文人前輩,他們說這是難得的機會,索性把三弟四弟也都帶了出去,那家里可不就剩我一個?哦,還有你錦娘meimei隔三差五過來陪我?!?/br> 對于她娘把秦大人的長女錦娘當干閨女,沈麗姝并不吃醋,秦大人只收沈三弟的學費,但是對于她其他幾個弟弟,可以說也是盡心盡力的,聞言笑道:“聽說這回秦大人也幫了大弟二弟許多?” 沈徐氏眉開眼笑,“可不是,最近帶他們去見的不是舉人就是進士老爺,秦大人還說過后會針對今年的秋闈指點他們呢!” 她對錦娘那孩子如親女般教養,除了彌補親閨女長大、經常不在自己身邊的遺憾,更是出于對秦大人的感激,投桃報李,準備把這身待人接物、cao持里外的本事通通傳授給她。 她生四弟的時候已經不年輕,四子一女算是都站住了,已然完成了公公當年想要兒孫滿堂的遺愿,夫妻倆私下商議不再生小的了。 正好姝娘資助辦了個什么月子會所的,專門為她們這些已婚婦人調理身子,那負責會所的陳大夫規模做大后,陸續把她的師傅和師姐妹們也請來坐堂,里頭有位大夫就懂些如何避免要孩子又盡量不傷身的法子,她自從用了那位大夫給的法子,最小的兒子如今都五歲了,也沒再開懷過。 沈徐氏估摸著,她應該不會再生孩子了,這輩子就姝娘一個親閨女,但偏偏親閨女用不上她這身引以為豪的本事,如今有個很愿意繼承她衣缽的干女兒錦娘,也算解決了她大半遺憾。 盡管忙得脫不開身,但閨女突然一個人千里迢迢回京,沈徐氏擠也要擠出時間來關心一番,聽姝娘說是等不及跟揚州各地的同伴匯合,單獨坐了程公子的船,她破天荒對程公子生出些埋怨,“那也不能讓你一個小娘子單獨從碼頭走過來啊,程公子身邊那般前呼后擁,分一個人送你回來有這么難嗎?” 沈麗姝笑得善解人意,“已經打擾程公子許多了,我這一路的衣食住行都受他關照,而且要不是程公子讓我搭這趟順風船,我還要晚好些天才能回來呢?!?/br> “早點回來是好事?!闭f起這個,沈徐氏最埋怨的人倒不是程公子,“如今弄得這么麻煩,還得怪你爹,我當初就勸你不要來回折騰,不如等你弟弟們考完……” 剛開了個頭,又有客人來登門祝賀了,給沈徐氏打下手的李嬸也扛不住,開始在外面催促她出去招待,沈徐氏也只能打住話頭,但也沒有立刻出去,而是爭分奪秒的跟閨女分享好消息,“對了,你弟弟他們的師兄林公子,收到消息立刻從白鹿書院辭行回來了,秦公子也是第一時間就來咱們家道賀了,還說有空要帶大弟二弟去見他祖父秦大人,這位秦大人也是正經的進士出身呢!” 說完最關鍵的信息,沈徐氏才帶著壓都壓不下去的嘴角,腳步匆匆回客廳招待客人去了。 沈麗姝:…… 她當然知道她娘這段話的重點不是秦大人,林公子和秦公子! 所以“程公子”已經不是你的寶貝了嗎?丈母娘的愛也太短暫了叭。 她都忍不住開始為昭景哥哥點蠟了。 第180章 你大姐永遠是你大姐。 沈麗姝歡快的吐槽完徐女士, 接著也干了一件和徐女士差不多的事,立刻找到機會把朋友們叫過來開派對。 大約也是去年這個時候,林辰松下江南游歷, 足足一年多未歸, 秦灃中舉回京后也被關在家往死里讀書,而沈麗姝也帶著小伙伴卯足了勁開分店, 偶而回京也難以湊齊時間, 因此小團體計劃已經擱置一年有余了。 盡管今非昔比,沈麗姝已經牛逼到把小團隊中資源最雄厚的趙昭景給泡了,但她仍然不忘初心的想帶朋友們都來分一杯羹。 還是那句話, 趙大佬就像一個豐富的大型金礦, 她一個人挖, 八輩子也挖掘不完, 不如叫上身邊有需要的朋友一起。比如林辰松、秦灃和秦祈, 他們大概率都是要進入官場的, 跟宗室打好關系, 只要不是結黨營私涉嫌謀反, 那就是百利無一害的事情, 關鍵時刻說不定能救命。 而她也不會白幫他們牽橋搭線,現在做的好事,等朋友們有一定能力以后, 都會回饋到她的生意和弟弟們身上。他們走得越遠,小老弟們以后要是有幸進入官場,路途也會比較順一些。 沈麗姝是懂雙贏的。 所以有了大佬男朋友, 她也沒忽略其他朋友, 依然樂衷于給大家提供交流的平臺。 只是這次聚會地點就不是她的莊子了。 她家對面就是大佬的豪華溫泉莊子, 要是大家見了好奇追問, 本人就在場,她也不能撒謊說不知道,直說是這位叫“程昭”的朋友家莊子吧,秦灃他們要是細究起來,多半是能查到些東西的。 沈麗姝還沒就馬甲問題跟男朋友聊過。 他們每次見了面都在滔滔不絕,話題太多,天南海北、國計民生、天文地理都可以嘮一嘮,反而是正經事說得少。大概也跟她刻意回避有關系,沈麗姝壓根就沒想著天長地久,談戀愛風花雪月就行了,沒必要考慮太多現實的東西。 不過雖然沒正式溝通過,但畢竟也是青梅竹馬,沈麗姝自認是了解他的,有感覺他還是比較在意馬甲。 她不清楚他為何如此在意,不過無所謂了,尊重祝福,他什么時候想通了什么時候公布吧,沈麗姝也不會仗著戀愛關系對男朋友指手畫腳,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她這次直接在自家酒樓設宴了,也免了大家從汴京跑去睢縣,吃頓飯又要從睢縣回汴京的辛苦。 有了沈麗姝之前幾次的聚會做鋪墊,大家已經是不錯的朋友了,這一年多分散在天南海北不得重聚,各自也保持著通信,這次收到她的邀請也都欣然應邀,先是在酒樓碰頭敘舊,打破了一年多未見的生疏,沒幾天之后又各自在沈大弟沈二弟的謝師宴上聚首,彼此間越發熟稔親切、其樂融融。 作為主辦人之一的沈麗姝抽空看到他們甚至開始勾肩搭背的一幕,忍不住露出了姨母般的微笑,下一秒就被拉去忙別的事了,沒功夫再關注朋友們的動態。 就連男朋友趙昭景,目光追隨她半天,也沒有再得到她哪怕半道目光= = 沈麗姝每次回京,都覺得自己像是擁有一大片花田的小蜜蜂,繁重的工作量導致每天瘋狂撲棱,翅膀都要扇出火星子了——小團體的發展進度她要關心,孜孜不倦幫她搬磚賺錢的小伙伴們更不能忽略,還要去問候長輩,另外齊家、林家和沈三弟的老師秦大人那里,也一一去登門拜訪過了。 等她把各方都關切了個遍,時間已經過去快一個月了,從杭州發來通知,門店還有半個多月就裝修完工,需要準備開業事宜,她得回去主持大局了。 沈麗姝名義上是為了小老弟考中秀才這件大喜事回京的,為此在家待了整整一個月,其實真正分給兩位秀才公的時間,可能不超出三天。 倒也不是她對小老弟太不走心。 別看沈麗姝回京只拎了一個簡單輕便的小包袱,說走就走瀟灑如風,那是因為有人在替她負重前行。 早在蘇州和金陵的時候,沈麗姝已經開啟過兩輪買買買模式,提前給小老弟們備下了盛大的禮物。 當時她做了兩手準備,如果大弟二弟成功上岸,那就到了杭州再添上一部分,作為他們取得好成績的獎勵,她很愿意大出一次血;倘若他們考得不好,這些禮物也算個安慰獎,他們在她的忽悠下過早結束了童年,背負著全村的希望努力學習,沈麗姝把弟弟們的辛苦都看在眼里。雞弟歸雞弟,她個人還是更喜歡鼓勵教育,就像她有段時間搬磚累成狗,都能如此快樂,跟周圍源源不斷的彩虹屁有很大關系。 所以哪怕這一次的結果不盡如人意,沈麗姝也決定獎勵他們。 在蘇州和金陵準備的那些禮物,她都托付給小伙伴保管了,去杭州的時候并沒帶上,反正大家回京的時候都要先去跟她匯合,讓他們一并帶上就行了。 只是誰也沒想到,她在杭州根本不等小伙伴,自己坐上順風船跑了,這些東西就只能由沈四伯他們替她送回來了。 而且在杭州的時候,她還整天忙著談情說愛逛景點,好消息傳來的第二天清晨就登上回京的大船,如此馬不停蹄,自然是沒時間準備其他。 趙昭景在船上知道后,倒是立刻說要吩咐一下,叫人幫她再備一份禮物。 沈麗姝毫不猶豫拒絕了。 她的親弟弟,哪有讓別人幫準備的道理?占便宜也不是這樣占的 既然來不及再去采購,沈麗姝干脆直接點,噓寒問暖不如打筆巨款,她在之前那部分禮物的基礎上,又大手一揮,給小老弟添上每人一百兩銀子的獎學金。 當時一家人整整齊齊的在餐廳準備開飯,沈麗姝當眾給小老弟發獎學金,白花花的銀子亮出來,不僅從來沒擁有這種巨款的弟弟們驚呆了,就連沈徐氏都眼睛亮了。 之后,母子三個為了這二百兩巨款展開了一系精彩紛呈的交鋒,最后竟是以沈徐氏的空手而歸告終,令人意外。 當然意外的只有沈徐氏。由于家里有個存在感過強的閨女,哪怕她這兩年不常在身邊,沈徐氏也不由自主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姝娘身上,身邊還需要照顧衣食起居的小兒子自然也不會忽略,只是對于常年在鎮上讀書的兩個大兒子,沈徐氏的印象還停留在他們小時候,聽話懂事,是她貼心的好大兒!進學后,對哥倆的評價又添上了聰明刻苦,對著左鄰右舍也沒少暗戳戳炫耀大兒子讓她特別省心。 過于放心的沈徐氏漸漸便忽略了,兒子們長大了,已經不是小時候事事都聽娘親的乖崽了。 沈文殊沈進殊雙雙成了秀才公,面容依然稚嫩,但走出門已經能可以被當成大人對待了。學習好的一般腦子也都比較靈活。哪怕是看起來斯斯文文、一臉老實人相的沈文殊,他能以少年之齡考中秀才,也不是全靠死記硬背,他畢竟只讀了幾年書,論用功如何比得上寒窗苦讀數十年的老書生。 很明顯,沈大弟也是有幾分機靈在身上的,年齡和智商成正比的沈二弟就更不用多說,他倆想要保住自己的獎學金,聯起手來和母親周旋,沈徐氏是一點勝算都沒有。 最后哥倆全身而退,沈徐氏竹籃打水一場空,心里已經承認好大兒也長大了,學著他們阿姊翅膀硬了,嘴上還不肯承認,強行挽尊:“我還沒來得及找大弟二弟,他們就被林舉人帶回鎮上了,唉?!?/br> 是的,小老弟的升學宴過后沒兩天,他們快樂的放風時間結束了,被林舉人拎回去瘋狂刷題,為隨之而來的秋闈做準備去了。 沈進殊無法接受這樣殘忍的現實,返校之前抱著阿姊大腿干嚎,說好的金榜題名以后帶他去江南見世面,怎么一個個說話不算話。 沈麗姝心想那只是他單方面決定,她可以沒點頭。 不過在他們正備受打擊的時候,她就不去火上澆油了,而是不遺余力的給小老弟打雞血,“是呀,等你們金榜題名考上舉人,阿姊就帶你們去江南玩。到時候不只江南四大名城,想去其他地方也隨你們,總之讓你們玩個盡興?!?/br> “真的嗎?我已經不敢相信你們的話了?!?/br> “為什么不相信,活生生的例子在前呢,你們的大師兄,不是出門游歷一年多,最近才回來的嗎?” 對哦,他們剛回來的大師兄就是個例子。 沈進殊終于放開了阿姊的大腿,將信將疑,“等我們也成為舉人,真的就能像大師兄一樣出門游歷嗎?” 沈麗姝不假思索點頭:“向你們大師兄學習就對了?!?/br> “那就說好了,拉鉤上吊……” 正在旁邊靜靜看著,希望弟弟能爭取點福利的沈文殊:…… 拉個鬼的鉤哦,向大師兄學習,可他們大師兄在外出游歷前頭懸梁錐刺股的學習了三年,被父親和老師一眼不錯的盯著,直到會試落榜才有機會出門游學,他們學習大師兄,意思就是再苦熬三年唄! 而且向大師兄看齊還有個前提,是今年就要考中舉人。 沈文殊有自知之明,他能一次考中秀才已是萬分僥幸,舉人什么的,他二十歲之前能考中便是祖墳冒青煙,也有可能這輩子都止步于秀才了。 寄予厚望的聰明弟弟,在阿姊跟前撒潑打滾就爭取到這么個結果……沈文殊默默閉上雙眼,簡直沒眼看。 你大姐永遠是你大姐。 第181章 沈麗姝前所未有的思念起男朋友。 大姐沈麗姝沒有因為弟弟們而停下前進的腳步, 她只會越發斗志昂揚,帶著小伙伴們高歌猛進,杭州門店盛大開業一個月后, 他們立刻就打起了隔壁婺州的主意。 婺州這個名字, 可能很多人聽得一頭霧水,沈麗姝起初也以為是沒有名氣的小城市, 一聽說金華火腿她才恍然大悟。 下一站去婺州, 必須去婺州! 那里不僅有大名鼎鼎的金華火腿,還有未來的“宇宙中心”義烏。 當然現在的義烏或許還是個不起眼的小城鎮,金華火腿也沒多么聞名遐邇, 這不過是當地百姓用來腌制儲存食物的一種習慣, 或許只有少部分老饕能發現它不同尋常的鮮美之處。 不過這依然不妨礙婺州是座人文薈萃、山川秀麗的城市, 作為標準的魚米之鄉, 當地經濟繁榮穩定, 百姓安居樂業, 沈麗姝說第五家分店想去婺州, 小伙伴們全票通過, 并且立刻行動起來。 沈麗姝照例在小伙伴們完成了先期調研工作后, 才不緊不慢的從杭州出發去婺州,完成了后勤找房等工作,便立刻撿起她的主業開始吃喝玩樂, 第一頓就要吃金華火腿。 當地人吃金華火腿,多是切成薄片和蔬菜一起炒,寡淡的青菜立刻變得鮮美起來, 也有和豆腐蘿卜等食材一起煲湯的, 湯汁奶白清爽、鮮香濃郁, 沈麗姝連吃兩天還有些意猶未盡, 從記憶深處挖出一道名菜腌篤鮮。 算算時間,距離她上一次吃腌篤鮮已經過去十多年了,沈麗姝也不記得正宗做法是排骨咸rou春筍千張,還是排骨火腿春筍千張,但她既然從火腿豆腐湯中品出了熟悉的味道,究竟是用咸rou還是火腿,想來就大差不差了,遂立刻拿紙筆記下了這道菜的大致做法,并且大手筆采購了幾十斤火腿,和給徐大舅的書信一起送回京。 采買這么多火腿,除了分給親朋好友嘗嘗鮮,剩下都是留給徐大舅開發新菜品的,再過幾個月冬筍就上市了,冬天正是吃這道菜的好時節,希望徐大舅抓緊時間開發上市。